回复:回复:回复:回复:[评论]道学(丹道)之同修共悟

来源: yanlan 2010-06-07 17:02:5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137976 bytes)
作者:映明月 回复日期:2009-6-18 21:28:00
426#
  来了,欣阅一下。

作者:映明月 回复日期:2009-6-22 10:51:00
428#
  贴主,怎么不写了呀。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25 18:26:00
429#
  筑基不需要功法只是傻坐静等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25 18:28:00
430#
  筑基不需要什么功法只是傻坐静等;;等一阳初动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26 5:52:00
431#
  背着阴阳造化炉,静坐孤修气转枯

作者:正_中_和 回复日期:2009-6-27 15:04:00
432#
  mark

作者:I滚滚 回复日期:2009-6-27 16:36:00
433#
  学习之~``只恐自己悟性过低~``

作者:正_中_和 回复日期:2009-6-28 13:48:00
434#
  作者:云山睡松涛 回复日期:2009-5-22 13:30:00
  
    那么“活子时”出现了,是不是可以进入下一步采药了呢?不是!
    
      这是个关窍的地方。一般的丹经里讲,要分清“活子时”的清浊,有念是浊,无念是清;有
    
      念不能采,无念可以采。其实即使“无念”,也不一定能采,因为这时的气还弱,而且不纯,
    
      里面还有“火气”,若这时就采,轻者炼成幻丹,水中捞月一场空;重者头晕目眩,甚至引发
    
      “喷顶”现象。(即引发高血压现象甚至脑溢血)。所以对活子时一定要搞清楚,不可盲自学
    
      ,必须要经师承口授。
    
      按华山派心法,必须到“正子时”方可采药(注意“正子时”这个术语各门派的含义是不一
    
      样的,不要混用)。在华山派里,所谓“正子时”是指出现下述现象酥麻胀满的兴奋状态(而
    
      不仅仅是生殖器勃起)。呼吸也出现变化,有类似闭气的现象。当此之时才进行下一步采药。
    
      所谓采药,是把下丹田里先天之气采回来凝聚成丹。如何采药?包括有采有还,有一套心法
    
      ,这里不细述……。如此练下去,不断出现正子时,不断的采药,反复出现正子时,不断的采
    
      药,反复地采,反复地练,最后在下丹田慢慢地结成了一颗真正的“金丹”了。
    
      待金丹采足了一定的程度,才能运转丹道周天。何时算金丹采足了?必须采到马阴藏相,阳
    
      光三现。所谓马阴藏相,是指男同志生殖器收缩变小,尤如孩童一样——这是精气内敛,精已
    
      炼化为气的现象。到此阶段,不会再出现后天欲念了,已断绝生育本能了(但还能用一定的方
    
      法返还到可以生育的状态)。对女同志而言,修到这一阶段,会出现斩赤龙现象(即断除月经
    
      )。
    
      这里顺便扩展来讲一下,马阴藏相这一关是非常重要的,是入世法和出世法分界的地方。世
    
      界上无论哪一种修炼术,都必须先解决性欲问题,因为只有做到不漏精(经),才可以进入初
    
      禅。而初禅做为根本禅,是一切禅定的基础,也是一切高功夫的基础。如果入不了禅,还在欲
    
      界定里面,那老是在欲界里打转,还是个凡夫。
  **********************************************************
  请问楼主大师或松涛兄:
  到"马阴藏相这一步时,男性无性欲和断绝生殖功能,女性绝经";如果是真的这样,那么男女未婚修炼到这种地步,是不是这辈子不能生育了?
  
  请指教.谢谢!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7-4 10:18:00
435#
  老子养生—保养精气【转摘】
   老子对于养生长寿之道的研究,是从对婴儿的实验性观察开始的,从而探究出长寿要妙之根蒂。
   老子在观察中发现:“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作,精之至也。”注曰:牝牡者,雌雄也。意思是说,小儿虽然骨胳脆弱,筋肉柔嫩,可是小拳头握得很紧;他还不知道什么是男女交合的事,而他的小生殖器却常常勃起。这是由于他精气充沛的缘故。
   这是深究天地万物的本源之论。人的生命是由于男女交合的性活动产生的,而性活动的产生则是本源于人体之精。精,是人体生命的本源。精足,则生命就强健;精衰,则生命就虚弱。正如老子在继续观察中所论述的:“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巳。”(《老子》五十五章)意思是说,婴儿终日号哭而声不嘶哑,这是由于他心里平和无欲而全精的缘故。……贪图生活享受就是灾殃,欲望支配精就是逞强。东西壮大了就会走向衰老,这不合乎“道”,不合乎“道”必然很快死亡。
   老子所说的道,多指产生万物的总根源,有时又称“玄牝”。对人的生命来说,这里的道,实际就是指精,精过分耗损,就会衰老,如果精枯竭,人就会很快死亡。因而老子精辟而深刻地指出了养生的根蒂在于保精。而如何保精呢?在于平和无欲。而怎样才算平和无欲呢?那就是要如同婴儿一样。因此老子书中多次提出以婴儿为喻、为标准的话。如五十五章开首曰:“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意即含有元精深厚的程度,应该比同平和无欲的婴儿。第十章曰:“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意即精神与形体合一,能不相离吗?专守精气,致力柔和,能象无欲的婴儿吗?又十二章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意即我唯独淡泊恬静,无动于衷,如同婴儿终日哭号而声不嘶哑。这就是老子保精得道养生的实践体会。
   婴儿因其全精无欲,所以他有极强的生命力。但人不可能永远处于婴儿阶段,总要长大,最后也终究会衰老死亡。老子的实验性观察启示人们:人若能注意保精,永远能保持旺盛的精气,那就会健康长寿。然而如何保精呢?那就是老子提出的,为后世医家和养生家尊为宗经的恬淡虚无、少思寡欲的养生思想。《老子》一书中大量地论述了这一重要思想。如:
   十九章曰:“见素抱朴,少思寡欲。”意即要外表单纯,内心质朴,少私心,寡欲念。
   十二章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爽,损伤)”,驰聘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行妨(谓伤品行,辱身体。妨,伤也)。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此句意即圣人专意于守五性,去六情,节志气,养神明,目不妄视而取腹之)。
   四十六章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意即灾祸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了,罪过没有比贪得无厌更大的了。所以懂得满足这样的满足,就永远满足了。——这是后世知足常乐养生思想的来源。
   六十七章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仁慈,爱百姓若赤子),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谓谦退,不争功抢先)。慈,故能勇(勇于忠孝);俭,故能广(节俭,所以能日用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谓得道做尊长)。今舍慈且勇(舍去仁慈而求勇武),舍俭且广(舍节俭但求奢泰),舍后且先(舍其后己,但为人先),死矣(结果只有死亡)。”这是由少私寡欲,论述到仁慈、节俭、谦己的品德修养,提出了为后世养生家所首先强调的养生必先养德的这一重要思想。
   在当时的社会里,老子深知要做到少私寡欲,达到恬淡虚无的境界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他特别强调要加强社会教化。他在第三章里说:“不尚贤(谓不推崇官位、爵禄),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不使看见足以引起欲望的东西),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谓除嗜欲,去烦乱),实其腹(谓怀道抱一,谨守五脏之神),弱其志(谓柔和谦让,不争权势),强其骨(谓受精重施,使髓满骨坚),常使民无知无欲(谓使民返朴守淳)。”六十四章又曰:“是以圣人欲不欲(圣人追求的就是没有欲望),不贵难得之货(即不贪财);学不学(圣人的学问就是不学谋私),复众人之所过(以补救众人经常犯的过错。复,补救),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意即用上述原则去辅助万物的自然发展,而不要去勉强行事)。”
   以上就是老子关于如何保精的论述,提出了少私寡欲,知足常乐,反对贪婪,注重仁慈、节俭、谦己的品德修养等重要养生理论,以达到恬淡虚无的境界,而使精旺身强。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7-4 10:22:00
436#
  癔症的诊断与分型
  
   根据CCMD-2-R的诊断标准,癔症主要表现为分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两种。分离是指对过去经历与当今环境和自我身份认知完全或部分不相符。生活事件或处境引起的情绪反应,接着出现症状一旦躯体出现症状,情绪反应便退色或消失,这种躯体症状叫做转换症状,转换症状必须排除器质性疾病。癔症可表现为精神症状,诊断为癔症性精神病,在神经症中,只有癔症这一型表现有精神病症状的特点。
   (-)诊断标准:1、有心理社会因素作为诱因2、表现为下列症状之一(1)分离性遗忘症(癔症性遗忘)(2)分离性漫游症(癔症性漫游)(3)分离性身份障碍(癔症性双重人格)(4)癔症性精神病(5)转换性运动或感觉障碍(转换性癔症)(6)其他癔症形式3、症状妨碍社会功能4、有充分根据排除器质性病变和依赖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分型诊断标准1、分离性遗忘症(癔症性遗忘)诊断标准(1)符合癔症诊断标准(2)以阶段性遗忘或事件性遗忘为主要临床表现,所遗忘的那一时间或时间对病人是创伤性的和使病人是痛苦的。(3)不具有器质遗忘的特点:如以短程记忆为主的进行性遗忘。头部外伤后的逆行性遗忘、症、意识障碍以当时瞬间记忆(即时回忆)损害为主的遗忘症和意识障碍(中毒、癫痫发作或其他器质性障碍)恢复后的遗忘症等。2、分离性漫游症(癔症性漫游)诊断标准:(1)从住所和常去的地方离去,、不辞而别。(2)发生在白天睡觉时。(3)事先无任何目的的构想,开始和结束都是突然的。(4)在漫游过程中保持基本的自我照料(饮食、个人卫生等),以及与陌生人的基本交往(如搭车、问路)、肤浅的接触看不出明显的精神异常。(5)有身份觉察障碍。(6)事后有遗忘。3、分离性身份障碍诊断标准:(1)急性的一过性精神障碍(2)主要表现为自己的身份觉察障碍,常见的形式是神怪和死者亡灵附体,取代病人的身份。(3)对周围环境缺乏充分觉察,注意和知觉限于周围人和事物的某些方面,且与病人改变了的身份相联系。(4)没有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4、癔症性精神病诊断标准:  必须符合下列各项:(1)以反复出现的幻想性生活情节与片段的幻觉、幻想、意识朦胧、神游症、表演性矫饰动作、幼稚与萎乱的行为为主要临床相。(2)病程持续数周,其中可有短暂间歇期,此间仍有衰弱无力、多处疼痛、失睡或嗜睡或癔症性躯体障碍。(3)自知力不充分,对疾病泰然漠视。5、转换性运动和感觉障碍诊断标准:(1)有心理因素作为诱因。(2)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瘫痪、站立不能、失音、失明、耳聋、皮肤感觉脱失等(所谓假性神经官能症性症状)。(3)临床表现形式与神经解剥生理自相矛盾。(4)有充分根据排除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7-4 10:24:00
437#
  枸杞养生妙招
   枸杞无论是在民间传说还是在中医药补中,都有非常重要的养生健体作用。科学研究表明,枸杞含蛋白质、脂肪、糖、微量元素、胡萝卜素、核黄素以及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和18种氨基酸,因而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降血脂等药理作用。动物实验也证明:枸杞有
    枸杞无论是在民间传说还是在中医药补中,都有非常重要的养生健体作用。科学研究表明,枸杞含蛋白质、脂肪、糖、微量元素、胡萝卜素、核黄素以及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和18种氨基酸,因而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降血脂等药理作用。动物实验也证明:枸杞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有利于糖尿病人的治疗和康复;有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和促进肝细胞新生的作用,能保护肝脏;有降低血中胆固醇的作用,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此外,枸杞还能促进造血功能,预防贫血。总之,枸杞是滋补强身药品中的佳品。相传在北宋年间,某日有位朝廷使者在途中见一位年约十六七岁的姑娘,手执竹竿正在追打一个白发苍苍、弓腰驼背八九十岁的老翁。使者拦住那姑娘责问为何这样对待老人,那姑娘回答:“这人是我的曾孙儿”。使者惊道:“那你为何要打他呢?”答曰:“家有良药他不肯服食,年纪轻轻就这样老态龙钟的,头发也白了,牙齿也掉光了,就因为这个,我才要教训他。”使者好奇地问道:“你今年多少岁了?”姑娘应声说:“我今年已有372岁了!”使者听后更加惊异,忙问有什么方法得到高寿的呢?姑娘说,我没有什么神秘方法,只是常年服用了一种叫枸杞子的药。使者听罢,急忙记录下来,相传至今。不管是唐朝还是宋代,不管是200多岁还是300多岁,总之,关于枸杞的传说足以说明它功效的神奇。枸杞为中医常用的滋补药物,性平和,味甘甜,入肝肾二经,有滋补肝肾、强壮筋骨、养血明目、润肺止咳之功效。可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头昏目眩、腰膝酸软、遗精、咳嗽、视力减退等症,尤其适宜于老年人服用,有延年益寿的效果。《神农本草经》记载:久服枸杞能强筋骨。《别录》和《药性赋》中指出:枸杞擅长补益精气。我国历代的医学家、养生家都很重视枸杞。《本草纲目》载有枸杞治病强身药方多达33条。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历代医学界的老寿星都很喜欢喝枸杞酒。我国民间也有泡制枸杞酒的习俗,并把它叫做“却老子”,意思是远距衰老。枸杞,自古就被用于明目,“要想眼睛亮,常喝枸杞汤”,所以老百姓又把它叫做“明眼草子”。现介绍几则民间以枸杞益身健体的方子,以飨读者:补肾。枸杞的补虚作用重点在补肾,治肾虚腰痛疗效显著,肾虚腰痛患者可选用枸杞羊肾汤,即枸杞30克,羊肾1对,加水熬炖,饮汤食肾。补血。可用枸杞血藤饮,枸杞20克,鸡血藤15克,水煎服。补脑。枸杞50克,羊脑1具,放入容器,加食盐、葱、姜、料酒,隔水蒸熟,食用时加味精少许即可。安神。食用枸杞龙眼粥对血虚失眠效果较好。取枸杞10克,龙眼肉15克,红枣4个,粳米100克,洗净加水熬粥食用。明目。常喝枸杞菊花茶能起到养肝明目的功效。取枸杞15克,菊花10克,用沸水冲泡,作茶饮。乌发。将枸杞60克,核桃仁12个,小黑豆100克,加水熬煮取浓汁,置于冰箱内,每日早晚各服30毫升。美容。将枸杞500克,生地黄150克,共研细末。每次15克,以开水冲服,每日3次。

作者:蛰隐 回复日期:2009-7-4 12:05:00
438#
  MARK。。。留名,持续关注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7-6 9:37:00
439#
  金丹百字解之真土
  五行是中国古代一种朴素的认识万物、解释万物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传五行之说产生于商代,也有学者认为可能商代之前五行概念就已经存在了,但是五行理论的基本确立大约是在战国时代。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与方位、季节、颜色的关系是:春天,日出东方,万物复苏,草木青绿,所以——木位于东方,代表春天,颜色是青色;夏天,烈日炎炎,骄阳似火,所以——火位于南方,代表夏天,颜色为赤;秋天,万物萧索,秋风习习,所以——金位于西方,代表秋天,颜色为白;冬天,天寒地冻,万物收藏,所以——水位于北方,代表冬天,颜色为黑;土位于中央,可以和金、水、木、火之功,生万物、养万物,土蕴藏于四季,颜色为黄色。
  按照中医的理论在人体中脾胃属于土,现代医学发现胃肠道组织中的神经细胞数量之多,与大脑接近!因此,胃肠道总是在与大脑进行着比其他内脏组织更加密切、复杂的“互动”。 相关研究还有重大发现,即老年痴呆症的大脑细胞特异性病理改变——淀粉样变,会出现在肠道;而帕金森氏病患者的脑组织中的雷维小体,也会出现在肠组织中!为此,美国神经生物学家将肠神经系统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并认为肠神经系统不仅独立主持胃肠的功能活动,而且与恐怖症、抑郁症等部分心理障碍及精神疾病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故有意念生于脾胃之说。所以在丹经中之真土,不是有形有相的“浊土”,而是指人身无方无所之真意,真意主宰万事,统摄精神,护持性命,镇守中宫,与土同功,故以真土名之,因其诚一不二,又名真信;因其内藏生机,又名中黄;因其无物不包,又名黄庭;因其动静如一,又名刀圭;因其能调阴阳,又名黄婆;因其总持理道,又名十字路;因其和合四象,又名四会田。异名多端,总以形容此真意之一物。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7-6 14:25:00
440#
  道家起居三字经
   “三去”
   道家鼻祖老子,在其所著《道德经》一书中提出,养生须“去甚、去奢、去泰”。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必须去除极端的、过分的、奢侈的欲望与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懒散状态,而要做到清心寡欲,不存私念。这既是做人的道德修养,也是养生保健的准则。
     “三戒”
   春秋问礼于老子的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主张“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令既衰,戒之在得。”即是说,纵欲、斗殴及贪婪,均可危害健康,导致疾病滋生,寿命短夭。
     “三有”
   祖国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指出,一个人想少生病或不生病,达到健康长寿,必须在生活中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作有序。”暴饮暴食,恣食肥腻,睡眠不足,不注意劳逸结合,生活无规律等,则易导致多种疾病。
     “三寡”
   道家总结养生经验,概括为“寡欲以养精,寡言以养气,寡思以养神。”精充、气足、神旺是人体健康的标志;精亏、气虚、神弱则是人体早衰的根源。所以注重保养精、气、神,做到“三寡”,是健康长寿的要诀。
     “三慎”
   道家养生家提出养生贵在“慎食、慎药、慎激。”因饱餐一顿美味佳肴而诱发急性胰腺炎、心肌梗塞死亡的病例并非罕见;因情绪激动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者也时有发生;如不根据自己体质的具体情况滥服人参、鹿茸等滋补药,不但于健康不利,还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7-6 17:00:00
441#
  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经
  作者:九真道人 来源:九真道教文化网
  喜怒无常是一病。忘义取利是一病。
  
  好色坏德是一病。专心系爱是一病。
  
  憎欲令死是一病。纵贪蔽过是一病。
  
  毁人自誉是一病。擅变自可是一病。
  
  轻口喜言是一病。快意逐非是一病。
  
  以智轻人是一病。乘权纵横是一病。
  
  非人自是是一病。侮易孤弱是一病。
  
  以力胜人是一病。贷不念偿是一病。
  
  威势自胁是一病。语欲胜人是一病。
  
  曲人自直是一病。以直伤人是一病。
  
  恶人自喜是一病。喜怒自伐是一病。
  
  愚人自贤是一病。以功自与是一病。
  
  名人有非是一病。以劳自怨是一病。
  
  以虚为实是一病。喜说人过是一病。
  
  以富骄人是一病。以贵轻人是一病。
  
  以贫妒富是一病。以*讪贵是一病。
  
  谗人求媚是一病。以德自显是一病。
  
  败人成功是一病。以私乱公是一病。
  
  好自掩意是一病。危人自安是一病。
  
  阴阳嫉妒是一病。激厉旁悖是一病。
  
  多憎少爱是一病。评论是非是一病。
  
  推负着人是一病。文拒钩锡是一病。
  
  持人长短是一病。假人自信是一病。
  
  施人望报是一病。无施责人是一病。
  
  与人追悔是一病。好自怨诤是一病。
  
  骂詈虫畜是一病。蛊道厌人是一病。
  
  毁訾高才是一病。憎人胜己是一病。
  
  毒药鸩饮是一病。心不平等是一病。
  
  以贤喷嗃是一病。追念旧恶是一病。
  
  不受谏谕是一病。内疏外亲是一病。
  
  投书败人是一病。谈愚痴人是一病。
  
  烦苛轻躁是一病。摘捶无理是一病。
  
  好自作正是一病。多疑少信是一病。
  
  笑颠狂人是一病。蹲踞无礼是一病。
  
  丑言恶语是一病。轻易老少是一病。
  
  恶态丑对是一病。了戾自用是一病。
  
  好喜嗜笑是一病。喜禁固人是一病。
  
  诡谲谀谄是一病。嗜得怀诈是一病。
  
  两舌无信是一病。乘酒歌横是一病。
  
  骂詈风雨是一病。恶言好杀是一病。
  
  教人堕胎是一病。干预人事是一病。
  
  孔穴窥视是一病。借不念还是一病。
  
  负债逃窃是一病。背向异辞是一病。
  
  喜抵捍戾是一病。调戏必固是一病。
  
  故迷误人是一病。探巢破卵是一病。
  
  刳胎剖形是一病。水火败伤是一病。
  
  笑盲聋喑是一病。教人嫁娶是一病。
  
  教人摘捶是一病。教人作恶是一病。
  
  含祸离爱是一病。唱祸道非是一病。
  
  见便欲得是一病。强夺人物是一病。
  
   老君老君曰:能念除此百病,则无灾累,痛疾自愈,济度苦厄,子孙蒙佑矣。
  
  
   老君曰:古之圣人,其于善也,无小而不得;其于恶也,无微而不改。而能行之,可谓饵药焉。所谓百药者:
  
  体弱性柔是一药。行宽心和是一药。
  
  动静有礼是一药。起居有度是一药。
  
  近德远色是一药。除去欲心是一药。
  
  推分引义是一药。不取非分是一药。
  
  虽憎犹爱是一药。好相申用是一药。
  
  为人愿福是一药。救祸济难是一药。
  
  教化愚敝是一药。谏正邪乱是一药。
  
  戒敕童蒙是一药。开导迷误是一药。
  
  扶接老弱是一药。以力助人是一药。
  
  与穷恤寡是一药。矜贫救厄是一药。
  
  位高下士是一药。语言谦逊是一药。
  
  恭敬卑微是一药。不负宿债是一药。
  
  憨慰笃信是一药。质言端悫是一药。
  
  推直引曲是一药。不争是非是一药。
  
  逢侵不鄙是一药。受辱不怨是一药。
  
  推善隐恶是一药。推好取丑是一药。
  
  推多取少是一药。称叹贤良是一药。
  
  见贤自省是一药。不自彰显是一药。
  
  推功引苦是一药。不自伐善是一药。
  
  不掩人功是一药。劳苦不恨是一药。
  
  怀实信厚是一药。覆蔽阴恶是一药。
  
  富有假乞是一药。崇进胜已是一药。
  
  安贫不怨是一药。不自尊大是一药。
  
  好成人功是一药。不好阴私是一药。
  
  得失自欢是一药。阴德树恩是一药。
  
  生不骂詈是一药。不评论人是一药。
  
  好言善语是一药。灾病自咎是一药。
  
  苦不假推是一药。施不望报是一药。
  
  不骂畜生是一药。为人祝愿是一药。
  
  心平意和是一药。心静意定是一药。
  
  不念旧恶是一药。匡邪弼恶是一药。
  
  听谏受化是一药。不干预人是一药。
  
  忿怒自制是一药。解散思虑是一药。
  
  尊奉老者是一药。闭门恭肃是一药。
  
  内修孝悌是一药。蔽恶扬善是一药。
  
  清廉守分是一药。好饮食人是一药。
  
  助人执忠是一药。救日月蚀是一药。
  
  远嫌避疑是一药。恬惔宽舒是一药。
  
  尊奉圣制是一药。思神念道是一药。
  
  宣扬圣化是一药。立功不倦是一药。
  
  尊天敬地是一药。拜谒三光是一药。
  
  恬惔无欲是一药。仁顺谦让是一药。
  
  好生恶杀是一药。不多聚财是一药。
  
  不犯禁忌是一药。廉洁忠信是一药。
  
  不多贪财是一药。不烧山木是一药。
  
  空车助载是一药。直谏忠信是一药。
  
  喜人有德是一药。赴与穷乏是一药。
  
  代老负担是一药。除情去爱是一药。
  
  慈心悯念是一药。好称人善是一药。
  
  因富而施是一药。因贵为惠是一药。
  
   老君曰:此为百药也。人有疾病。皆有过恶。阴掩不见,故应以疾病。因缘饮食、风寒、温气而起。由其人犯违于神,致魂逝魄丧,不在形中,体肌空虚,精炁不守,故风寒恶炁得中之。是以圣人虽处幽暗,不敢为非;虽居荣禄,不敢为利。度形而衣,量分而食。虽富且贵,不敢恣欲;虽贫且*,不敢犯非。是以外无残暴,内无疾痛,可不慎之焉!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7-6 17:02:00
442#
  
  
  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经
   老君曰:救灾解难,不如防之为易;疗疾治病,不如备之为吉。今人见背,不务防之而务救之,不务备之而务药之。故有君者不能保社稷,有身者不能全寿命。是以圣人求福于未兆,绝祸于未有。盖灾生于稍稍,病起于微微。人以小善为无益,故不肯为;以小恶为无损,故不肯改。小善不积,大德不成;小恶不止,以成大罪。故摘出其要,使知其所生焉,乃百病者也。
  
  喜怒无常是一病。忘义取利是一病。
  
  好色坏德是一病。专心系爱是一病。
  
  憎欲令死是一病。纵贪蔽过是一病。
  
  毁人自誉是一病。擅变自可是一病。
  
  轻口喜言是一病。快意逐非是一病。
  
  以智轻人是一病。乘权纵横是一病。
  
  非人自是是一病。侮易孤弱是一病。
  
  以力胜人是一病。贷不念偿是一病。
  
  威势自胁是一病。语欲胜人是一病。
  
  曲人自直是一病。以直伤人是一病。
  
  恶人自喜是一病。喜怒自伐是一病。
  
  愚人自贤是一病。以功自与是一病。
  
  名人有非是一病。以劳自怨是一病。
  
  以虚为实是一病。喜说人过是一病。
  
  以富骄人是一病。以贵轻人是一病。
  
  以贫妒富是一病。以*讪贵是一病。
  
  谗人求媚是一病。以德自显是一病。
  
  败人成功是一病。以私乱公是一病。
  
  好自掩意是一病。危人自安是一病。
  
  阴阳嫉妒是一病。激厉旁悖是一病。
  
  多憎少爱是一病。评论是非是一病。
  
  推负着人是一病。文拒钩锡是一病。
  
  持人长短是一病。假人自信是一病。
  
  施人望报是一病。无施责人是一病。
  
  与人追悔是一病。好自怨诤是一病。
  
  骂詈虫畜是一病。蛊道厌人是一病。
  
  毁訾高才是一病。憎人胜己是一病。
  
  毒药鸩饮是一病。心不平等是一病。
  
  以贤喷嗃是一病。追念旧恶是一病。
  
  不受谏谕是一病。内疏外亲是一病。
  
  投书败人是一病。谈愚痴人是一病。
  
  烦苛轻躁是一病。摘捶无理是一病。
  
  好自作正是一病。多疑少信是一病。
  
  笑颠狂人是一病。蹲踞无礼是一病。
  
  丑言恶语是一病。轻易老少是一病。
  
  恶态丑对是一病。了戾自用是一病。
  
  好喜嗜笑是一病。喜禁固人是一病。
  
  诡谲谀谄是一病。嗜得怀诈是一病。
  
  两舌无信是一病。乘酒歌横是一病。
  
  骂詈风雨是一病。恶言好杀是一病。
  
  教人堕胎是一病。干预人事是一病。
  
  孔穴窥视是一病。借不念还是一病。
  
  负债逃窃是一病。背向异辞是一病。
  
  喜抵捍戾是一病。调戏必固是一病。
  
  故迷误人是一病。探巢破卵是一病。
  
  刳胎剖形是一病。水火败伤是一病。
  
  笑盲聋喑是一病。教人嫁娶是一病。
  
  教人摘捶是一病。教人作恶是一病。
  
  含祸离爱是一病。唱祸道非是一病。
  
  见便欲得是一病。强夺人物是一病。
  
   老君老君曰:能念除此百病,则无灾累,痛疾自愈,济度苦厄,子孙蒙佑矣。
  
  
   老君曰:古之圣人,其于善也,无小而不得;其于恶也,无微而不改。而能行之,可谓饵药焉。所谓百药者:
  
  体弱性柔是一药。行宽心和是一药。
  
  动静有礼是一药。起居有度是一药。
  
  近德远色是一药。除去欲心是一药。
  
  推分引义是一药。不取非分是一药。
  
  虽憎犹爱是一药。好相申用是一药。
  
  为人愿福是一药。救祸济难是一药。
  
  教化愚敝是一药。谏正邪乱是一药。
  
  戒敕童蒙是一药。开导迷误是一药。
  
  扶接老弱是一药。以力助人是一药。
  
  与穷恤寡是一药。矜贫救厄是一药。
  
  位高下士是一药。语言谦逊是一药。
  
  恭敬卑微是一药。不负宿债是一药。
  
  憨慰笃信是一药。质言端悫是一药。
  
  推直引曲是一药。不争是非是一药。
  
  逢侵不鄙是一药。受辱不怨是一药。
  
  推善隐恶是一药。推好取丑是一药。
  
  推多取少是一药。称叹贤良是一药。
  
  见贤自省是一药。不自彰显是一药。
  
  推功引苦是一药。不自伐善是一药。
  
  不掩人功是一药。劳苦不恨是一药。
  
  怀实信厚是一药。覆蔽阴恶是一药。
  
  富有假乞是一药。崇进胜已是一药。
  
  安贫不怨是一药。不自尊大是一药。
  
  好成人功是一药。不好阴私是一药。
  
  得失自欢是一药。阴德树恩是一药。
  
  生不骂詈是一药。不评论人是一药。
  
  好言善语是一药。灾病自咎是一药。
  
  苦不假推是一药。施不望报是一药。
  
  不骂畜生是一药。为人祝愿是一药。
  
  心平意和是一药。心静意定是一药。
  
  不念旧恶是一药。匡邪弼恶是一药。
  
  听谏受化是一药。不干预人是一药。
  
  忿怒自制是一药。解散思虑是一药。
  
  尊奉老者是一药。闭门恭肃是一药。
  
  内修孝悌是一药。蔽恶扬善是一药。
  
  清廉守分是一药。好饮食人是一药。
  
  助人执忠是一药。救日月蚀是一药。
  
  远嫌避疑是一药。恬惔宽舒是一药。
  
  尊奉圣制是一药。思神念道是一药。
  
  宣扬圣化是一药。立功不倦是一药。
  
  尊天敬地是一药。拜谒三光是一药。
  
  恬惔无欲是一药。仁顺谦让是一药。
  
  好生恶杀是一药。不多聚财是一药。
  
  不犯禁忌是一药。廉洁忠信是一药。
  
  不多贪财是一药。不烧山木是一药。
  
  空车助载是一药。直谏忠信是一药。
  
  喜人有德是一药。赴与穷乏是一药。
  
  代老负担是一药。除情去爱是一药。
  
  慈心悯念是一药。好称人善是一药。
  
  因富而施是一药。因贵为惠是一药。
  
   老君曰:此为百药也。人有疾病。皆有过恶。阴掩不见,故应以疾病。因缘饮食、风寒、温气而起。由其人犯违于神,致魂逝魄丧,不在形中,体肌空虚,精炁不守,故风寒恶炁得中之。是以圣人虽处幽暗,不敢为非;虽居荣禄,不敢为利。度形而衣,量分而食。虽富且贵,不敢恣欲;虽贫且*,不敢犯非。是以外无残暴,内无疾痛,可不慎之焉!
    师授心法-修道就是修心说
  作者:九真道人 来源:九真道教文化网
    《太上老君内观经》"道者,有而无形,无而有情,变化不测,通神群生。在人之身,则为神明,所谓心也。所以教人修道,则修心也;教人修心,则修道也."
  
   修道修真修行修炼就是修心。真就是心,心就是神,心变则身变人变神变,心随境变,心生万法,万法归心,法由心生,术由心出,功自心诚出诚则灵,术由心悟生悟则神,相随心转,寿依心移,命由心改,运随心变。真传者,真心相传也,师徒之间心心相印,才能心有灵犀一点通,师之法即是我之法,师之功即是我之功,其中奥秘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修行人,于教门用功行善积德吃亏吃苦耐劳消业障,业障消尽真心现。真心者,明镜也,金丹也,圣婴也;真心现,明镜复明,能感应世上的一切事物,真功道法神通现矣,圣人皆感而通之也。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7-6 21:55:00
444#
  吕祖心经
  天生万物惟人最灵。匪人能灵实心是灵。心为主宰一身之君。役使百骸区处群情。
  
  物无其物形无其形。禀受于天良知良能。气拘欲蔽日失其真。此心即失此身亦倾。
  
  欲善其身先治其心。治心如何即心治心。以老老心治不孝心。以长长心治不悌心。
  
  以委致心治不忠心。以诚恪心治不信心。以恭敬心治无理心。以循理心治无意心。
  
  以清介心治无廉心。以自爱心治无耻心。以积德心治为恶心。以利济心治残贼心。
  
  以匡扶心治倾陷心。以仁慈心治暴戾心。以谦逊心治傲慢心。以损抑心治盈满心。
  
  以俭约心治骄奢心。以勤慎心治怠忽心。以坦夷心治危险心。以忠厚心治刻薄心。
  
  以和平心治忿恚心。以宽洪心治偏窄心。以伤身心治沉湎心。以妻女心治*淫心。
  
  以果报心治谋夺心。以祸患心治斗狠心。以正教心治异端心。已至信心治大疑心。
  
  以悠久心治无恒心。以始终心治反复心。以施与心治悭吝心。以自然心治勉强心。
  
  以安分心治非望心。以顺受心治怨尤心。以推诚心治猜忌心。以镇定心治摇惑心。
  
  以中正心治偏袒心。以大体心治系务心。嗟乎人心不治不纯。如比乱丝不理不清。
  
  如彼古镜不磨不明。如彼劣码不勒不驯。我故说经欲治人心。人心得治天地清宁。
  
  
  偈曰。
  
  一切惟心心最危。
  
  范天围地发光辉。
  
  天心即在人心见。
  
  人合天心天弗违。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7-6 22:21:00
445#
  神奇的松果体
  十七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根据当时的解剖学发现处于人脑几何中心的一个独一无二的组织——松果体有可能就是“灵魂”的处所。松果体是长5~8mm,宽为3~5mm的灰红色椭圆形小体,重120~200mg,位于丘脑后上方,以柄附于第三脑室顶的后部。松果体在儿童时期较发达,一般7岁后逐渐萎缩,成年后不断有钙盐沉着。松果体被认为是人类的“第三只眼睛”,俄罗斯科学家认为人类“未卜先知”的能力正是由于松果体将宇宙的能量汇聚起来转化成神经冲动,传到丘脑下部,这些神经信号沿着视神经进入视网膜并形成虚拟的图像,从而产生意识。旧石器时代末期,一些原始宗教的祭祀会被施以脑颅环锯术,即在头顶上挖出不同形状的洞,据说这样“坑坑洼洼”的头脑能增加“预知”能力,在头顶上凿洞正是为了方便松果体与外界接触。有了这样的脑袋,祭司们就可以闭着眼睛预见到远方正发生着的一些自然变化了。
  虽然现代医学揭示的松果体在人体中的地位只是个内分泌腺体,主要功能是通过分泌褪黑激素调节生物钟,仿佛和“灵魂”并不搭界,但是台湾大学的研究者们通过对处于静坐冥想状态下的受试者进行大脑成像,结果显示在冥想过程中,松果体显著兴奋。这似乎证明了修炼中所谓的“开天眼”正是通过一定的修行方法使得松果体恢复了“第三只眼”的功能。
   天人合一,道家中的环保意识
  不久前,天文学家发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推断: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正陷于真空反常时空泡沫中。这是继银河系丢失两个主螺旋臂、太阳或被银河系抛离诞生地之后,天体的剧变正在逼近我们生存的地球。而地球的环境也正随着人类工业革命大发展日益遭到破坏,特别是到了20世纪后半期,生态环境的恶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文明的发展必须与环境的保护相一致,否则人类就可能面临自我毁灭。随着学术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寻,中国古老的“天人合一”思想日益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
  道家认为人与天地万物有共同的本原——“道”,道教内丹学家张伯端《悟真篇》中阐述宇宙万物的生成:“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 南宋著名道士白玉蟾说“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道家还进一步阐明天与人互相取象,《太平经》说:“人取象于天,天取象于人。” 因而有“人身一小天地,天地一大人身”的说法,因此道家主张人的行为若符合宇宙的自然法则。则可以“天人合发,万变定基”,达到人与环境共振的和谐之美。
  《阴符经》开篇即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观天之道”就是认识自然规律,“执天之行”就是掌握和利用自然规律。若不懂得自然规律,凭主观意志盲目行事,便如《道德经》所言,是“不知常”,必然“妄作,凶”。故而《阴符经》告诫人们:“自然之道不可违。” 《庄子——秋水》篇借北海神的话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即从道的高度来看,人与万物之间不存在贵贱关系。《道门经法相承次序》载道士潘师正对唐高宗说:“一切有形,皆含道性。”这一点近代西方生态伦理学家也认为,生态伦理学使西方伦理学的发展走到了一个转折点,它探求超出人类义务范围的对象,提倡对所有生命的恰当尊重,要求建立一门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学。
  老子《道德经》中说:“人 法 地 , 地 法 天 , 天 法 道 , 道 法 自 然 ” 崇尚自然是道家的重要特征。道家所说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意思,指事物“自己如此的”、“天然的”、“非人为的”一种状态。道家所说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作,而是要顺应事物的规律,不违反自然的本性。《太平经》说:“天地之性,万物各自有宜。当任其所长,所能为。所不能为者,而不可强也。”所以道家提倡“少思寡欲及天道恶杀而好生”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三五行化妙诀》要求人们“慈爱一切,不异己身。身不损物,物不损身。一切含气,草木壤灰,皆如己身,念之如子,不生轻慢意,不起伤彼心。心恒念之与己同存,有识愿其进道,无识愿其识生。”在道家看来,这种对众生的慈悲行为上应天德,乃万善之先,“久行朗达,与日月并明也”。所以,立志修道之人,应该从身边一点一滴做起,依照道家的思想做一个爱护环境,善待生命的修行者。
  91074465丹道周天探讨群,有意修到者请入群探讨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7-8 12:23:00
449#
  金丹百字解之真铅
  铅是带蓝色的银白色重金属,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公元前3000年,人类已会从矿石中熔炼铅。在英国博物馆里藏有在埃及阿拜多斯清真寺发现的公元前3000年的铅制塑像。我们日常接触到的铅笔、电池里面都含有铅,古人采用类比取像的方式,将人内在所具有的真情比喻成铅。真情外暗内明,刚强不屈,能御外患,能制内邪,有象于铅,故以真铅名之。东汉魏伯阳真人所著的丹道鼻祖之作《周易参同契》中描述真情为:“孝子用心,感动皇极”,真情不是为了获取名利违心而为的一种感情,而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意,所以不论佛、道,任何一种宗教首先要人有一种虔诚之心,只有发自真情的信仰才会感动天地鬼神,才容易入道。说到修佛悟道,一般人总有一种偏见,以为佛家讲空、涅磐、出世,就是消极避世、逃避现实,认为学佛的人都是四大皆空,不讲感情的,殊不知:“多情乃佛心”, 菩提萨陲正是觉悟有情的意思,如果没有真情,佛祖悉达多王子就不会历尽艰辛想要寻找解脱死亡之苦的路了。试想当一位生长在王宫中,过着锦衣玉食生活的王子,猛然间看到人世间的疾病、衰老和死亡会是多么震惊!原来生命不止是欢乐和享受,还有这样的痛苦;原来生命不仅是美貌和青春,也会有苍老和丑陋的一天;原来一切幸福都是如此短暂,随着生命活力的消失,人最后都要面临死亡!原来海誓山盟的爱情,也难逃奈何桥上的分手!这就是人生的痛苦,只有体会到了这种痛苦才会发出真情去寻求解脱,去追寻无常之中是否存在永恒。凡人的感情是种子,只有将它升华为无形无质真知之真情,才会有长成参天大树——成佛之日,所以:真情又名真铅,因其刚烈在内,又名黑虎;因其气属于金,又名白虎,因其不为物屈,又名金公;因其光照万有,又名金华;因其转运造化,又名天罡;因其暗中藏明,又名水中金;因其雌里怀雄,又名月中兔。异名多端,总以形容此真情之一物。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7-8 20:05:00
450#
  丹道周天探讨2群;;91074465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7-9 8:46:00
451#
  我们这些人前世和今生造了无数嗔恨烦恼的恶业,后世一定会转生于那些地狱中。所以应当反复思维:如今我们得到了暇满人身,值遇到具有法相的上师,听闻了甚深窍诀,有了行持佛法获得佛果的机会,应当精进修持,为今后决定不生到那些恶趣之处,以猛厉追悔之心忏悔往昔所有的恶业,并猛烈发誓愿:今后即使遇到生命危险,宁死也不造堕于地狱的恶业。对现在生于地狱中的众生发起强烈的悲心,并发愿:愿这些众生即刻从恶趣中解脱。以圆满加行正行后行而修持。

作者:映明月 回复日期:2009-7-9 10:54:00
452#
  你好,帖主【握手】。偶顶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7-9 11:52:00
453#
  道家三十六重天
   道家三十六重天,分为六界,第一界有六重天,太皇黄曾天、太明玉完天、清明何童天、玄胎平育天、元明文举天、七曜摩夷天。第二界有十八重天,依次是无越衡天、太极蒙翳天、赤明和阳天、玄明恭华天、耀明宗飘天、竺落皇笳天、虚明堂曜天、观明端靖天、玄明恭庆天、太焕极瑶天、元载孔升天、太安皇崖天、显定极风天、始黄孝芒天、太黄翁重天、无思江由天、上揲阮乐天、无极昙誓天。第三界有四重天,皓庭霄度天、渊通元洞天、翰宠妙成天、秀乐禁上天,第四界是四梵天,无上常融天、玉隆腾胜天、龙变梵度天、平育贾奕天;第五界是三清天,即玉清天、上清天、太清天;最高境界是第六界大罗天。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7-9 13:36:00
454#
  介绍世界上其中的36种鬼[转]
  农历七月,中国习俗上称它为鬼月,谓此月鬼门关大门常开不闭,众鬼可以出游人间
  。普是普遍的意思,度是广度堕落三恶道的众生早日离开,超登三善道,甚至超生西方
  极乐世界去享受大乐。所谓三恶道是指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的众生早日超脱。三善
  道是指天道、人道、阿修罗道。
  在台湾每逢农历七月十五日,不管佛教还是道教,到了这一天,都会举行「普度」,
  笔者希 大家能够以慈悲心来同情一切生灵的产命,不要乱杀害,可以用香花、水果、
  素菜等来供奉祭祀普度,这才不会辜负释迦佛祖的慈悲心及目 连的大孝心。否则,明
  明是普遍的救度生灵早日超生的善举,变成了普杀的日子,那不是很可悲之事。阿弥陀
  佛!
  鬼的种类很多。在正法念经所记载有三十六种之多,今介绍如下文:
  1.食气鬼:凡是身体虚弱,或病重的人,应有人守护,否则为此类乘机而入,吸取其
  气,人就会死亡。
  2.食法鬼:常於世人劝善之处,闻说善法,就会觉得不饿。
  3.食水鬼:常在阴沟或水边,以水以食。因此,幼小孩童,不宜在阴沟或水边游戏。
  4.食血鬼:常在屠宰场,或杀鸡杀鸭杀蛇等一切杀生之屠家,或牲畜肉类市场的黑暗
  处,以血为食,尤喜食人血。对於妇女的月经更感兴趣,故希 妇女特别注意,妥善处
  理,不可乱弃,免结鬼缘。
  5.食吐鬼:喜欢与饮酒的人亲近,崇其酩酊大醉,伺其呕吐而饱食恶气。
  6.食粪鬼:经常潜於堆粪黑暗之处,食其粪气。
  7.食唾鬼:喜欢亲近有吐痰习惯的人,每闻咳嗽声及痰喘囗唾之声,非常高兴,伺其
  唾痰而食之。
  8.食发鬼:喜食婴儿胎发与此婴儿结鬼缘。因此,每於男女婴儿第一次之胎发,不可
  乘方便随意乱丢,应当妥为处理。成人之头发,尤其是未婚女子的的秀发,此鬼最喜。
  希 理头发,当於室内,并以火焚化,免为鬼食,结上不善鬼缘。
  9.无食鬼:经常寻找不着自己所吸食之物,常会感到饥苦难受。
  10.希 鬼:专门希 世人为恶,此种鬼的精神就会感到满足。
  11.食肉鬼:专门吃动物死臭的尸体传染毒菌。因此,对於动物死尸,不可乱抛於垃
  圾桶或水沟、脏乱之处,以免鬼食。
  12.食小儿鬼:此鬼吸其小儿之气血,因此,小儿入晚即回家,出外必须与大人同行
  13.伺婴儿便鬼:此鬼对婴儿之便,甚觉香美,时常窥伺,希得食婴便,与此婴终身
  结缘。所以,为人父母者,必须将婴便收拾於厕所内。
  14.伺便鬼:专门吸人类之大便热气。因此,人类不宜在有露天便池及破露的厕所上
  大便,以免结此鬼缘。
  15.食人精气鬼:专门伺候有病苦的人,生命垂危时,吸取人之精气。
  16.火炉烧食鬼:伺於火炉食物,吸其食物气味。
  17.炽燃鬼:生前为人时,瞠心太重,死後入炽燃鬼类,经常感到烈火中烧之苦。
  18.食香鬼:专门喜欢亲近身上有涂抹各种香气的女人,吸其香气,喜崇妇女作邪恶
  19.地下鬼:专门居住於地下洞穴或黑暗之处,尤其阴湿地方。久之渐生疫气,不利
  於人类生活。
  20.疾行鬼:於夜 以身靠墙而横行,足不着地,顷刻千里。
  21.护身饿鬼:其身体貌俱黑如锅底。喜亲近衰败人家,常崇 惰妇女,不为灶事,
  以便栖身於冷灶之内。
  22.针囗饿鬼:肚大喉细,囗如针孔,遇饮食不能下咽,饥火中烧,痛苦不堪。
  23.神通鬼:此为鬼中之精灵,专门假借人之灵气,说神话,做鬼事,诱惑世人入迷
  崇邪,渐离人道,而行鬼道。
  24.欲色鬼:此鬼常与好色之徒亲近,崇人邪淫,而鬼得食淫污之物,遇人怀孕,鬼
  缘投胎,生为人,男喜贪淫,女则为*,以淫乱人道。
  25.住海渚鬼:此鬼常住海水中之小沙洲,伺机取其替代。
  26.使执杖鬼:地狱中之一切鬼吏,专执目杖,对犯鬼执行刑罚。
  27.住不净巷陌鬼:凡是小巷陌弄,脏乱不净、污浊不堪,臭秽不能令人居住之处,
  是此类鬼所居之处。
  28.住冢间食热炭土鬼:多住墓地,尤喜居古墓。吸食地上土炭热气。
  29.树中住鬼:此鬼多居住木中或树下,有时显其灵异,使世人愚迷,而呼之曰树神
  30.住四交道鬼:此鬼喜住各处交通旁之阴暗或危险之处,专戏弄心中有恶之人,走
  失迷路及车祸。
  31.旷野鬼:此鬼居於无人旷野之地,平原及山坡,森林山谷均有之。
  32.食风鬼:常於夜间出来,吸纳腥风而为食。
  33.食火炭鬼:专 火炭之气而食。
  34.食毒鬼:凡地上之各种毒气,均喜吸其而食。今日世人多用瓦斯,应妥为处理。
  35.罗刹鬼:此为恶鬼的总名,黑身朱发绿眼,极其凶恶。女性恶鬼的总称为罗叉私
  常现为最美丽的妇女,为人不识其为恶鬼。
  36.杀身饿鬼:此鬼多系自杀而生,专门寻找机会,助人愚迷而行各种自杀。
  鬼道众生,非常多,不止於上述三十六种。因其鬼界,所受之果报不同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7-9 15:00:00
455#
  道家与老庄 [转]
   提起老子,真是一个千古绝妙的人物,我们首先提出司马迁在《史记》上,关于孔子见了老子以后,孔子对于老子所加的评语,也就是后来号称为正统儒家所不肯承认的话,那便是孔子说老子“其犹龙乎?”赞叹他是见其首不见其尾的妙人。
   老子,是中国自古以来,隐士思想的总代表,他是一个博古通今,具有十分渊博的学问,而且富于超越尘俗的修养,不求名利的隐君于。。所以到了司马迁为他写传记的时候,也是捉摸不定,只好把那些有关于老子的传说异闻,一概记载上去,做了一篇忠实的报道。至于老子,是否便是李耳、老聃,或老莱子,一概不加肯定。老子其人的妙处莫名,不但司马迁在笔下,已经把他写成神龙见首而不见尾,后来又被人推崇为道家的宗祖,再被道教扯上做教主,登上太上老君的宝座,那就更是神乎其神了。
   我们不要忘记,在中国文化史上,把道家学术思想,判归老子的管领范围,那统统是秦、汉以后学者笔下玩的把戏,我们只要留心历史,便知在汉初有名的,用道家思想做政治领导的文、景时代,凡是讲到道家的学术,都是用黄、老并称的。到了司马迁著《史记》,举出他父亲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以后,跟着便有刘歆《七略》,班固《汉书•艺文志》等的著述,不但把周、秦之际的学术分家,使其门庭对立,壁垒分明,而且把道家投怀送抱,确定归在老子的户籍之内,于是后世学者讲道家,便有以老、庄具列的趋向。魏晋以后的道家者流,讲传承的系统,便有谓老子传关尹子与庚桑子,庚桑子传壶子,壶子传列子,列子传庄子等一系列的学术世谱出现了。
   其实,无论后世的道家与道教之徒,首先都接受了太史公司马迁父子的说法,先入为主,轻轻地蒙混过去,如果起司马迁于九泉来对话,一定非常可笑。司马迁著《史记》,及其自序之中,都说自己父子的思想,是宗奉道家的思想,而且也很推崇老子。后来班固父子刻意求工来著《汉书》,站在西汉以来儒家的观念,也说司马迁父子是道家的思想,推崇老子,而且有不以为然的按语。殊不知他已忽略了司马迁笔下微言大义的用意,他所说的道家,正是抬出来自上古,中国文化传承“学者所共术”的道统,他只是拿老子来做正面的衬托而已;如果他认为老子就是道家的宗祖,他为什么不专工罗织老子的事迹,为他好好写一篇伟大的传记呢?他能够空前地破格创例,为当世无赫赫之功,而素位而行的孔子写世家,而且写得那么伟大精到,难道就不为他父子所崇拜的老子也写一篇类似世家的传记吗?结果呢?在他著的《史记》里,他很公平的,只把老子归并在《老庄中韩列传》里去,就此一笔带过罢了。这就是司马迁用他习惯的史笔,要人在他全部的著述里,寻出他当时的处世环境;他既不同意于西汉以来,实际是阳儒暗道,却自号称为正统儒家的人物,同时也不同意自秦、汉以后,实际是方士变神仙的假道家的作风。可惜我们后来的学者,既栽在司马迁的笔阵里,又受刘歆、班固等人一再暗示的影响,加上被魏、晋玄谈的陪衬,便把道家的学术思想,扼杀在老、庄的户籍之内,忽略了道家真正的“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的内容。因此,我们提到道家,便会以老、庄做为中心代表的观念,就此因袭联想而成了。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7-9 18:23:00
456#
  五斗米道及其道经
   在于吉等人布道的同时,巴蜀一带兴起了张道陵①开创的五斗米道。考二者源流,太平道与五斗米道皆出自黄老道,且以神仙崇拜及方术为教义特征。不过五斗米道出现于巫觋盛行的区域,与巫道有所融合,因而巫术祭礼色彩更浓一些,即更偏重于宗教仪礼。而且由于太平道的领导的黄巾起义被镇压之后,不能在社会上公开传播,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不断发展壮大,遂成为道教正统。后世论及道教的创立,一般都认为是从张道陵开始。
  
   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是在东汉顺帝年间(126一144)。《三国志•张鲁传》和《后汉书•刘焉传》中说:顺帝时,张陵在四川鹤(鹄)鸣山中学道,“造作符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称为“五斗米道”。一说张陵自称“天师”,故后世道教徒又称五斗米道为“天师道”。张陵死后,其子张衡及其孙张鲁继续传教。
  
   五斗米道的壮大和发展,是在张鲁时期。《后汉书•刘焉传》说,益州牧刘焉“任鲁以为督义司马”,张鲁因此掌握了兵权,于是他杀了汉中太守,既得汉中,在刘焉死后又袭取了巴郡,遂雄居巴汉之地,一直到建安二十年(215)投降曹操为止,前后28年。这一时期他在统治区内,大行五斗米道,实行政教合一的统治制度。在他降曹之后,曹操对他“拜镇南将军,封阆中侯,邑万户,将还中国,待以客礼,封鲁王子皆为列侯。”张鲁的女儿还嫁给了曹操的儿子燕王曹宇(亦名彭祖)。所以五斗米道并不因张鲁失势而中掇,并且随着张鲁东迁,更广泛流传在江东一带地方。
  
   五斗米道信奉的经典,在历史上有一些记载,如《魏书•释老志》:
  
   张陵受道于鹄鸣,因传(天宫章本)千有二百,弟子相授,其事大行。“…其书多有不秘,非其徒也,不得辄观。至于化金销玉,行符敕水,奇方妙术,万等千条。上云羽化飞天,次称消灾灭祸。”
  
   《法苑珠琳》六十九《妄传邪教》条:
  
   后汉时张陵造(灵宝经)及章醮等道书二十四卷(《太平广记》引《神仙传》作“篇”)。
  
   《云笈七签》卷六:
  
   汉末,有天师张道陵精思西山,太上亲降,汉安元年五月一日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又授"正一科术要道法文",其年七月七日又授"正一盟威妙经"、"三业六通诀",重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
  
   孟安排《道教义枢•七部义》及《云笈七签》卷六均言:
  
  
   按《正一经》云,有《太平洞极之经》一百四十四卷。此经并盛明治道、证果、修因、禁忌、众术也。…汉安元年,太上亲授天师(张陵),流传兹日。
  
   经学者考证,此处《太平洞极经》与今本、《太平经》内容基本一致,说明《太平洞极经》与《太平青领书》有一定关系。同时张衡、张鲁传教的一些措施,如教人有病思过、置义舍、禁酒等等,都与《太平经》经义相符。《典略》也说“衡法略同张角”,因此五斗米道和太平道两者当同出一源。《三国志•张鲁传》注引《典略》说烹平中《173一177》,张衡(据《三国志•张鲁传》裴松之注说,原文张衡误作“张修”)在汉中传道:
  
   又使人为奸令祭酒,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习,号为奸令。
  
   可知五斗米道曾以《老子五千文》作为他们信奉的主要经典,所谓《老子五千文》,是经张鲁(或谓为张陵)所定本为五千字。近代又在敦煌发现了六朝人所写的《老子想尔注》残卷,基本是《道经》部分的注本。系当时五斗米教祭酒宣讲《老子五千文》的注解本。近人饶宗颐(敦煌六朝写本张天师道陵(老子想尔注)校笺)认为,张氏(老子想尔注)多处演说"太平"、"守一",实乃提倡其太平思想,以《太平经》之意旨解释《老子》。可知《老子想尔注》与《太平洞极经》确为五斗米道的重要经典。上面引文有言,五斗米道“其书多有隐秘,非其徒也,不得辄观。”《老子想尔注》《太平洞极经》应当属于这样的秘典之一。
  
   另外,据《道藏•洞真黄书》称:《黄书》于东汉汉穿元年老子授张道陵,本有8卷。北周甄鸾《笑道论》亦提及五斗米道之"黄书合气"。其道为男女合炼之本,五斗米道不敢公开宣讲,故《黄书》亦为五斗米秘典之一(其书符文以黄色书写之,故名)。
  
   综上,五斗米道的主要经典应有《天宫章本》、(灵宝经八《正一盟威妙经》)、《太平洞极经》、《老子五千文》(或称《老子想尔注》)、《黄书》及章醮等道书。
  
   陈国符《道藏源流考》指出,《正一经》中,最主要者为《正一盟威录》,所以劝召鬼神。又指出,此录盖出张陵,依托太上。《道藏》收《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录》1卷和《太上正一盟威法录》1卷,内容相类,皆为张陵的《正一盟威录》。 《老子想尔注》2卷,本己亡佚,后在敦煌遗书中被发现。可惜残阙过半,即《道经》部分缺开首部分(第一、二章),《德经》部分全佚。
  
   陈国符《道藏源流考》认为,《道藏》所收《赤松子章历》卷三至卷六所录章表,尚是三张古科。但其百分八、九十已经亡佚。已是残卷,并经后人整理。根据此书内容,证明五斗米道已具初步的宗教科仪。
  
   《黄书》8卷今已不传,但是《道藏》之中有《洞真黄书》、《上清黄书过度仪》、《洞真太微黄书天帝君石景金阳素经》等卷。《洞真黄书》现仅存一卷,或为《黄书》之节本。《上清黄书过度仪》讲说行道仪法,《太上洞渊神咒经》谓“人以《黄书》受来经久不得过度,日日有考,令人多病,田蚕虚耗,宅中不利,不终年寿,中道而天。”可见《上清黄书过度仪》是与《黄书》并行的过度仪法。《洞真太微黄书天帝君百景金阳素经》卷末按语说:“《太微黄书》本有8卷,真人昔于赤城山中,以大篆交带真文授许远游明君所有者是也。君所以未飞腾上清,掺驾云龙,正由不睹《石景八素》之篇第,……今以《石景金阳文》相付行,令尽睹八卷之首也。”其书讲说服符升仙之道,乃配合《黄书》而行之道法。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7-10 13:02:00
457#
  佛陀的沉默(佛不回答的十个问题)
   在巴利文原典中,多处都提到一位游方者名叫婆蹉种。一
  次,婆蹉种来到佛处,问道:
    “尊敬的乔达摩啊,神我是有的吗?”
   佛陀缄口不答。
    “那么,可敬的乔达摩,神我是没有的吗?”
   佛还是保持沉默。
   在佛陀时代,类似于婆蹉种这样的游方者不乏其人,他们在
  和别人讨论时,为了辩论而辩论,时常用形而上学方面的问题来
  同别人争辩。其中十个有名的形而上学的问题是:
    一、有关宇宙的问题
    1.宇宙是永恒的吗?
    2.宇宙不是永恒的吗?
    3.宇宙是有限的吗?
    4.宇宙是无限的吗?
    二、有关心理学方面的问题
    5.身与心是同一物吗?
    6.身是一物,心又是一物吗?
    三、佛陀悟证的境界问题
    7.如来死后继续存在吗?
    8.如来死后不再继续存在吗?
    9.如来死后是既存在亦同时不存在吗?
    10.如来死后既不存在亦同时非不存在吗?
    佛陀对讨论以上这些形而上学的问题不感兴趣,所以每当有
  人向佛陀提出以上问题时,佛陀总是沉默不语。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7-10 13:08:00
458#
  佛陀为什么不回答以上这些形而上学的问题呢?首先,这些
  问题与佛陀的教诲没有多大关系。在早期佛教教义中,佛陀特别
  强调戒、定、慧三无漏学和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有漏皆苦三法
  印。佛陀不止一次地说,“比丘,我所讲的法只有两件事:苦和
  苦之止息(即涅盘)。人类充满了痛苦,我们当务之急的任务就
  是要去除痛苦,所以我解释这些法,因为它们有用处,它们与修
  炼身心的梵行有根本上的关系,可令人厌离、去执、入灭,得宁
  静、深观和涅盘。因此我解释这些法……。”而在以上十个形而
  上学的问题中,前四个问题是有关宇宙的期限和广度的问题,这
  是宇宙论,它们与佛陀的教诲关系不大。不管世界是永恒还是非
  永恒,有限还是无限,它们都无益于人类对痛苦之解脱。接下来
  两个问题是有关身与心方面的问题。根据佛陀的教诲,诸法无我
  ,这是三法印之一。事实上,无我的教义是佛教的一大特色,所
  以若有人问身与心是同一物还是不相同,对佛陀的教诲而言,这
  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对佛教来说,这些问题根本就无从说起。
  最后几个问题是有关佛陀悟证的境界问题。佛陀悟证的超凡境界
  只能通过修行而悟证之。对普通人来说,他们永远也不会明白这
  种超越现世的境界,即使佛陀为他们解释。所以以上这些形而上
  学的问题与佛陀的教诲关系不大,它们与修炼身心的梵行根本无
  关,它们不能令人厌离、去执、入灭,得到宁静、深观和涅盘,
  因此,佛陀没有解答这些问题。所以每当有人向佛陀请教以上这
  些形而上学的问题时,佛陀总是保持沉默。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7-10 13:14:00
459#
  形而上学的问题会把人们引入歧途,使人迷失方向。
    佛陀时代,一位比丘名叫曼童子,有一天,他午后静坐时,
  忽然起来去到佛所,行过礼后在一旁坐下,就说:“世尊,我正
  独自静坐,忽然起了一个念头:有十个问题你从来没有给我们明
  确的解释。每当人们向您问起这些问题时,您总是将之搁置一边
  ,沉默不语。我不喜欢这种做法。世尊,今天您若跟我解释清楚
  这十个问题,我将继续修梵行;如果世尊仍对这些问题保持沉默
  ,我便会失去信心,不再修梵行。如果世尊知道世间是永恒的,
  就请照这样给我解释。如果宇宙不是永恒的,又为什么?如果您
  对这些问题也不知道,就直接说:‘我不知道。’”
    佛陀说:“你这愚蠢的人啊!你当初出家修行就是为了了解
  这些形而上学的问题吗?你跟随我修梵行时我答应过你将会回答
  这些问题吗?”曼童子回答说:“世尊,没有。”佛陀说:“在
  你还没有得到如来的答案之前就要死掉了。曼童子,假使有一个
  人被毒箭所伤,他的亲友带他去看外科医生。假如当时那人说:
  我不愿把这毒箭拔出来,除非我知道是谁射我的,他是刹帝利种
  姓、婆罗门种姓、吠舍还是首陀罗种姓;他是高、是矮还是中等
  身材;他的肤色是黑色、白色、棕色还是金黄色;他来自哪一个
  城市或乡村。我不愿取出此毒箭,除非我知道我是被什么弓所射
  中,弓弦是什么样的;哪一型的箭;箭是哪种毛制的;箭簇又是
  什么材料所制……曼童子,这人在未弄清这些答案之前早就死了
  。同样,如果有人说,我不要跟随世尊修梵行,除非他回答我,
  宇宙是否永恒等问题,此人还未得到如来的答案就已告死亡了。
  ”由于人生是短促的,如果某人整天为这些形而上学的问题所困
  扰,穷追不舍,追根穷源,这便误入歧途,终将一无所获。
    “道。” 道教经典《清静经》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由此可见,《老子》所谓“道”,实为阴阳未判之前的混元无极。宇宙之起源,天地之本始,万物之根蒂,造化之枢机。它无形无象,无色无臭,无所不在,无所不备,充塞宇宙,遍满十方,不增不减,永恒常存。它本无形而不可名,但却真实存在。老子为了使人承认它、研究它、掌握它、运用它。故以“道”名。

作者:挖嘎嘎挖哈哈 回复日期:2009-7-13 11:39:00
465#
  真奇妙啊!
  
  我也想修了
  
  目前没时间!55555555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7-13 12:37:00
466#
  养生之道, 中国养生文化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我国文明史的记载大都始于黄帝,《黄帝内经》就是以黄帝与岐伯、雷公等讨论养生(包括医学)为题的著作。其后老庄、孔孟、诸子百家都有自己的养生著述,逐渐形成医家、道家、佛家、儒家四大养生学说体系。因此他们的学说包含更多的养生内容。
  
  一、顺乎自然:道家养生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摒绝一切外来因素对生命活动的干扰,求得身心的解脱。因此,崇尚自然成了道家养生的基本原则,道家的观点认为,以自然界的秩序变化为法,摒弃人的理性因素,在养生中采取顺乎自然的行动,就能维护健康,延年益寿。
  
  二、清静虚无: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排斥人的一切欲望、排斥外界事物给人带来的诱惑。且“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通过柔弱无为、虚静自守来排斥干扰,以达到返朴归真的目的。“虚静自守”——即庄子的养生方法:“养神”“守形”、“忘我、无欲”,“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庄子•养生主》说:“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7-13 16:11:00
467#
  养生百科小验方
  
  
  
  1、神仙粥治风寒感冒
  
  
  
  用料:糯米100克,葱白、生姜各20克,食醋30毫升。
  
  
  
  制法:先将糯米煮成粥,再把葱姜捣烂下粥内沸后煮5分钟,然后倒入醋,立即起锅。趁热服下,上床覆被以助药力。15分钟后便觉胃中热气升腾,遍体微热而出小汗。每日早晚各1次,连服4次即愈。
  
  
  
  功效:发表解毒,驱风散寒。治外感初起周身疼痛,恶寒怕冷无汗,脉紧,其效甚佳。有人写诗赞曰:“一把糯米煮成粥,7个葱白7片姜,煮熟对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
  
  
  
  注:风热感冒不宜服用。
  
  
  
  (摘自《偏方大全》)
  
  
  
  2、玄麦饮
  
  
  
  组成:玄参15克,麦冬15克,天花粉10克,百合15克,甘草2克。
  
  
  
  制法:将诸药洗净,入锅中,加水适量,反复煎熬3次,混匀,滤渣取汁。
  
  
  
  服法:常饮,每日1剂。
  
  
  
  作用:清热养阴,生津止渴。
  
  
  
  适应症: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尿糖试验阳性。
  
  
  
  (摘自《季节性疾病的食疗》)
  
  
  
  3、糕点类
  
  
  
  组成:桑椹30克,黑芝麻60克,麻仁10克,糯米粉700克,粳米粉300克,白糖30克。
  
  
  
  制法:(1)将桑椹、麻仁洗净,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用文火煮熬20分钟,滤去渣,留汁待用。(2)将黑芝麻置文火上炒香待用。(3)糯米粉、粳米粉、白糖合匀,加桑椹仁汁、水适量,揉成面团,做成糕,在每块糕上撒上黑芝麻,上笼蒸20分钟即成。
  
  
  
  服法:作早点。
  
  
  
  作用:滋补肝肾,健脾胃。
  
  
  
  适应证:高血压头眩耳鸣,食少神疲,肠燥便秘等。
  
  
  
  (摘自《季节性疾病的食疗》)
    神奇的人体 【转摘】
  为我们的身体喝彩
  
  1. 工程师从未能设计一部可与人体媲美的机器。人体是造物主的杰作。最精巧的机器人也无不瞠乎其后。
  
  2. 就以循环系统为例吧。我们生命中的每分钟,心脏都要喷射十品脱血液,剧烈运动时则为三十品脱,流过动脉、静脉和微血管,全程六万哩。
  
  3. 微血管是供血液流过的毛细血管。人体微血管的表面总面积可遮满一块一英亩半的田地。微血管并非同时全部舒张,否则人体血液就会在几钞钟内全部注入微血管里,象是洪水注入沼泽。实际上,人体局部的化学变化和肌肉里微血管共同发挥作用,使微血管每隔几分钟开闭一次控制血液的流动。
  
  4. 人体器官随时都需要血液的就是肺。肺的微血管不断从肺泡吸氧,放出二氧化碳。普通人在一生中,大约总共呼吸五亿次。
  
  5. 人体还含有若干别的奇怪物质:脂肪的含量可制七块肥皂,石灰可供粉刷一个小房间,碳的含量相当一包二十八磅的焦炭,磷的含量可制二千二百根火柴,并有等于一吋铁钉那么多的铁质。此外还有约一匙硫磺和一英两除铁质以外的其他金属。
  
  6. 人体中的化学成分有一种奇妙的搭配。除非全部齐备,否则身体的功能便会失常。例如一个人的食物中缺乏碘质,甲状腺便会肿大,引起痛苦的颈部甲状腺肿。直接影响健康的物质,除氧是从呼吸取得之外,其他的都必须从食品中摄取。无怪医生常说我们必须吃很多种不同的食物。
  
  7. 所有这些奇妙而又复杂的自然结构,都包在一层类似外衣、有弹性又不透水的皮肤里。普通一个人约有皮肤二十平方呎,它经常受到磨损,隔数周就全部换新一次。皮肤里又生出来约五百万根毛发,每根的寿命约有三年。
  
  8. 人的舌上有九千个味蕾,再加上数以百万计的神经细胞,帮助我们选择个人喜爱的食物;皮肤里的四百万“受体”使我们有触觉:辨别冷热、痛苦和舒畅。
  
  9. 为了发挥这种种功能和自由活动,人体象机器一样,也需要燃料。在一生之中,一个人大约消耗五十吨食物,一万一千加仑饮料。住在城里,他一生约走七千哩路;如果住在乡间,几乎要走二万八千哩。
  
  10. 人体器官功能的多用性、兼用性、综合性,可用于仿生学的研究。它给我们的启迪是多么深刻,我们不由不为自己而喝彩!
    数不完的人体奇妙
  
  1. 人体还有许许多多的不解之谜,在等待着人们去探索。下面是一些人们已经认识的、有关人体的统计数字。其中有些数字是饶有趣味的,甚至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2. 人的身体有大约60万亿个细胞,每个细胞中含有的分子数相当于银河系中星星数量的一万倍那么多。
  
  3. 人体最大的细胞是女子的卵细胞,其直径约为1/180英寸。人体最小的细胞是男子的精子。185,000个精子细胞才抵得上一个卵细胞的重量。
  
  4. 人体的骨骼肌细胞有的长达30-40厘米,和两支铅笔加起来的长度差不多;还有的神经细胞更长达1米呢。
  
  5. 人体的一个细胞中有1—10万个叫作基因的遗传密码。如果将这些密码中的指令都写下来,将相当于1本《大英百科全书》。
  
  6. 每个人的身体中每钞钟有近40万个放射性原子蜕变成其它原子。不过,你用不着担心身体会裂开。人体每个细胞平均有90万亿个原子,是40万个原子的22,500万倍。
  
  7. 成人身体的皮肤约重6磅。一个较大体型的人,每小时蜕掉约68万皮肤颗粒。这些皮肤颗粒积累一年,约重680克,如一个人活到70岁,他将失去48公斤皮肤,相当于人体重的2/3。
  
  8. 一个人每天大约要掉45根头发,有些人一生中可掉150多万根头发,而人的头发平均数是125000根,且在不断更新换代,所以绝大多数人并不因为掉头发而苦恼。
  
  9. 每2.54平方厘米的人体皮肤上约有3200万个细菌;一个体型较大的人,全身皮肤上总共有1000亿个细菌,几乎相当于地球人口的20倍。
  
  10. 每平方英寸人的皮肤包含有1,900万个细胞,60根汗毛,90个脂腺,19英尺血管,625个汗腺及19,000个感觉细胞。
  
  11. 微笑需要牵动17块肌肉,皱眉头要牵动43块肌肉。
  
  12. 人体里有几块很小的骨头,本来是长尾巴的。还有几块不再起作用的肌肉,原来是用以转动耳朵的。
  
  13. 人体总共有206块骨头,其中四分之一在两只脚上。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7-13 16:56:00
472#
  大脑数码一串串
  
  1. 人的大脑有100多亿个神经细胞,每天能记录生活中大约8600万条信息。据估计,人的一生能凭记忆储存100万亿条信息。
  
  2. 如能把大脑的活动转换成电能, 相当于一只20瓦灯泡的功率。
  
  3. 根据神经学家的部分测量,人脑的神经细胞回路比今天全世界的电话网络还要复杂1400多倍。
  
  4. 每一秒钟,人的大脑中进行着10万种不同的化学反应。
  
  5. 人体5种感觉器官不断接受的信息中,仅有1%的信息经过大脑处理,其余99%均被筛去。
  
  6. 大脑神经细胞间最快的神经冲动传导速度为400多公里/小时。
  
  7. 人脑细胞有140——160亿条,被开发利用的仅占1/10。人脑子里储存的各种信息,可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的50倍,即5亿本书的知识。
  
  8. 大脑的四周包着一层含有静脉和动脉的薄膜,这层薄膜里充满了感觉神经。但是大脑本身却没有感觉,即使将脑子一切为二,人也不会感到疼痛。
  
  9. 人的大脑平均为人体总体重的2%,但它需要使用全身所用氧气的25%,相比之下肾脏只需12%,心脏只需7%。神经信号在神经或肌肉纤维中的传递速度可以高达每小时200英里。
  
  10. 人体内有45英里的神经。
  
  11. 人的大脑细胞数超过全世界人口总数2倍多,每天可处理8600万条信息,其记忆贮存的信息超过任何一台电子计算机。
  
  
  
  心灵之窗奇特多
  
  1. 眼睛,我们称之为“心灵之窗”。眉眼传情,从这个窗口可以观察到人的许多心理活动。正是这个窗口,不用开刀,借助简单的仪器就可窥视到眼神经与血管的情状。
  
  2. 人的眼睛能同时看到100万个视觉形象,能区别将近800万种不同层次的颜色。
  
  3. 蓝眼睛对光最敏感,而深褐色眼睛最不敏感。
  
  4. 从一个物体的亮光进入眼睛,到大脑识别这个物体约需1/500秒的时间。
  
  5. 经过1分钟的黑暗后,人眼对光的敏感性增加10倍;20分钟后,敏感性增加6000倍,敏感性达到最高点,比黑暗前提高25000倍。
  
  6. 人的眼睛很敏感。在晴天没有月光的夜晚,坐在山顶上的人看得见在50英里之外划着的火柴。
  
  7. 人的眼睛需要一个小时才能完全适应在黑暗中看东西,此时眼睛对光的敏感度是在太阳光下的10万倍。
  
  8. 人在看到令人高兴的东西时,眼睛的瞳孔能扩大45%。
  
  9. 人的眼睛的晶体由许多透明的纤维组成,包在一层清洁的、有弹性的膜中。新的纤维不断被造出来,因此,晶体的体积随年龄增大。80岁老人的眼睛的晶体比20岁的年轻人要大50%以上。但是随着晶体的增大,其柔韧性会减低,聚焦看近处的能力随之减弱。
  
  10. 人体中唯一没有血液供应的是角膜。角膜直接从空气中获取氧。
  
  11. 眼球内的透明玻璃体是个独特的结构,没有神经、血管、淋管和细胞,只有透明胶状体和90%的水。
  
  12. 眼睛的睫毛上下睑约有200根左右,一根睫毛的寿命约4-5个月。
  
  13. 睁着眼睛打不了喷嚏。
  
  14. 母亲色盲,父亲视力正常,他们的女儿视力也正常,但他们的儿子将是色盲。
  
  15. 每100个男子中有7个有某种形式的色盲;而妇女每1,000人中才有一个。最常见的色盲是红绿弱视。
    鼻子趣闻
  
  1. 生长在我们面部正中的鼻子,是呼吸器官的大门,是新鲜空气的入口及废气的出口。它还是嗅觉器官。在鼻腔粘膜之中,大约有5平方公分的专司嗅觉的嗅粘膜,分布于鼻中隔上1/3和上鼻甲区。平静呼吸时,一般空气很少到达这个区域,但是挥发性物质却会迅速弥散而到达该区,使人迅速觉察。人的嗅觉虽不及某些动物,但仍然具有非常的敏感性,人可以觉察出每升空气仅含0.00004毫克人造麝香的浓度。
  
  2. 任何一个没有受过训练的人,至少能识别2000种气味。而一个专家能识别1万种气味。科学家们估计,世上约有40万种气味,但其中只有五分之一味道还不错。
  
  3. 在三至四岁前,小孩或许觉得世上的味道都好闻。不过,他们的嗅觉系统异常敏感。新出生的婴儿能嗅出哪一块是他母亲用过的乳房纱布。
  
  4. 据瑜伽传统,生命应该用气来计算,而不是年月。一分钟平均吸入15次,每年可有788.4万次呼吸。据此计算,普通人的一生中应该有9.4608亿次呼吸,或者说120年。
  
  5. 报纸的灰尘会使人打喷嚏,因此最好在晚上看报,因为这时鼻子不太灵敏。
  
  6. 普通人所打的喷嚏平均速度为每小时100英里,比子弹速度快。
  
  7. 研究员们不懈努力想证明一只鼻孔胜于另一只鼻孔,最新研究表明,右鼻孔好像对气味更加敏感。
  
  8. 嗅不出某些气味的人是患了嗅觉缺失症。每个人至少有一种气味是无法嗅出的。最常见的是,有许多人嗅不出麦芽味。
  
  9. 一般而言,从30岁直至死亡,人类的鼻子还要长15%。
  
  10. 气味能影响行为。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发现,切片苹果散发出的香味能减缓紧张,华沃克大学发现大海的气息能勾起你对童年的回亿,以此减轻紧张焦虑。
  
  11. 人类身上的有些化学物质能作为社交及激起性感的刺激物。雄甾酮就是一种,这种物质在公野猪的唾液及男人排出的汗及尿液中找到,据说女人对这种气味无法抗拒。然而有一半人是无法嗅出雄甾酮的。即使能嗅出来的人当中,也有一半觉得气味特别令人恶心。
  
  12. 有些香味能起镇静作用。熏衣草、檀香等植物的气味都有镇静作用,而薄荷、玫瑰与茉莉等香味挺撩人的。这一切是因为这些香味刺激了人类专管感情记忆方面的神经。
  
  13. 使用何种香水也会影响就业面试。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发现,女子在面试时使用气味很重的香水会使男性雇主觉得你智商不高,因此不喜欢你。
  
  14. 随着年龄增大,人的嗅觉也会不如从前。研究表明:从二十至八十岁,人类嗅觉至少要损失二成。
  
  15. 芝加哥嗅觉暨味觉基金会负责人贺西与伊利诺大学科学家沃尔夫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人在撒谎时鼻部组织会因充血而膨胀扩大。外人不易察觉这种效应,但说谎者往往会忍不住想触摸发痒的鼻子,而露出马脚。
  
  16. 美国新泽西州一所大学的研究表明,当男子感到恐惧时,女性可以嗅到,当男子高兴时,她们也能从汗味中分辨出来,但男子的鼻子却无此功能。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7-14 10:23:00
475#
  懂得爱——克里希纳穆提
  爱是什么?这个字眼早已被世人所败坏了,所以我一直不怎么爱用它。每个人都在谈论爱,每一份杂志、报纸以及传教士都不停地谈着爱。我爱我的国家,我爱我的君主,我爱这些书,我爱那座山,我爱那种快感,我爱我的妻子,我爱上帝……爱是否只是一种概念?如果是的话,你当然可以培养它、滋长它、珍惜它、玩弄它、随心所欲地扭曲它。你说你爱上帝,那究竟是什么意思?你不过是爱那个你自己的臆想所投射出的影像罢了,你按照心目中神圣崇高的模样,为自己披上了可敬的外衣,而形成了那个影像。所谓“我爱上帝”根本毫无意义,你在崇拜上帝时,不过是在崇拜自己而已,这绝不是真正的爱。
  
    我们不知道如何处理人间的爱,于是我们躲到抽象的理念世界中。也许,爱真的是人间苦难和困境的最终解答,那么我们要如何才能找出爱的真谛?只下定义就算了吗?宗教给它一种定义,社会又有自己的定义,各种的偏差和曲解比比皆是。难道崇拜某人、与某人同床共枕、交换感受、作伴解悉,就是所谓的爱了吗?这种极其狭隘、纯属个人取向以及完全诉诸感觉的爱,已经成为社会上公认的模式。于是宗教挺身而出,宣称爱是超越这一切的。他们在人间的爱情中看到的只是快感、竞争、嫉妒、占有、总想控制和干预对方的思想,了解了这种错综复杂的现象以后,他们声称必定还有一种神圣、美好而又纯洁无染的爱存在。
  
    不论在世上哪一个角落,所谓的圣人都会告诉你:注视女人是件非常不好的事。他们会说:“如果你让自己沉溺于中,你就不可能接近上帝。”于是他们不顾自己的逐渐枯竭而将推向一旁。禁欲好比闭上自己的双眼、割去自己的舌头,因为他们等于否定了大地之美。他们让自己的心与意处在饥饿状况,他们是脱了水的人类,他们摒弃了美,因为美与女人是分不开的。
  
    爱有没有神圣与世俗之分?或人性与神性之分?还是根本只有爱而已?爱是否只能献给一个人而无法普施众人?如果我说“我爱你”,是否表示我不能爱其他人?爱是纯属个人的,还是与个人无关的?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家庭的或非家庭的?如果你博爱所有人类,你还能爱上某个单独的个体吗?爱是不是感性的?爱是不是一种情绪?爱是不是快感及欲望?上述种种问题,不正显示我们对于爱的认识时常限于应该或不应该的观念,并且受制于我们的文化所发展出来的模式吗?
  
    如果要深人“什么是爱”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先去除几个世纪以来加诸其上的粉饰,抛开一切理想或是它该如何及不该如何这类观念。常把事情划分为该与不该,实在是最为自欺欺人的生活态度了。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7-14 10:28:00
476#
  懂得爱——克里希纳穆提
  那么,我该如何才能发现我们称之为爱的火焰呢?我是指它本身的涵义,而不是它的表达方式。首先我会拒绝教会、社会、父母、朋友、任何人或任何书本给我的答案。我要自己去发掘它的真相。人类最大的难题就是我们早已具有千百种不同的定义,我自己也因为目前的性格偏好而陷于某种模式,因此,要想了解它,我是不是应该先把自己从性格及偏见中解脱出来?我既然已经发觉自己也在迷惘分裂中,仍然受欲望的操纵,我就应该对自己说:“先清除你自己的迷惑,然后你也许能从什么不是爱之中看出它是什么来。”
  
    政府说:“为了爱国,所以你要杀敌人!”那是爱吗?宗教则说:“为了爱上帝,所以你要禁欲!”那是爱吗?爱是种欲望吗?别否认!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它确实是交杂着快感和欲望的,那种快感是由感官、性需求及性满足而滋生的。我并不反对,我只是想正视它的内涵。性交能使你在高潮的那一刻完全忘却自我,可是不久你又落回到原来的混乱中,所以你才会渴望不断重复那种没有忧虑、没有问题、没有自我的境界。
  
    你说你爱你的妻子,那份爱其实包含了性的快感以及有人为你烧饭带小孩的快感。你依赖她,她献给你她的身体、情绪和鼓励之类的安全感及幸福感。结果好景不常,她厌倦了,她跟他人跑了,她遗弃了你,毁掉了你整个情绪的平衡,你受不了这种变动,于是生出所谓的嫉妒,还掺杂着焦虑、仇恨及暴力。由此可见,你的爱不过是“只要你属于我,我就爱你。不然,我就恨你。我能靠你来满足我的性欲或其他需求,我就爱你。一旦你不能满足我的需求,我就不喜欢你了。”由此可见,你们之间有一种对立性,只要你感到自己和她是两个对立的生命,爱就消失了。如果你们能够不制造这些矛盾的状况,停止内心那些永无休止的争执,那么也许(只是也许而已),你会开始了解什么是爱。到那时,她和你才能拥有完全的自由,但如果你想依赖她带给你任何快乐,你就成了 她的奴隶。因此,一个人如果能真正地爱,必然享有自由,它不是从对方那里掠夺来的,而是自然由内心生起的。
  
    这种隶属他人、心理上依赖他人滋养的状态,时常会带来焦虑、恐惧、嫉妒和罪恶感,只要有恐惧,就不可能有爱。被忧伤折磨的心,永远无法体会爱。多愁善感和爱根本没有任何关系,同样的,爱和快感、欲望也扯不上边。
  
    爱不是思想的产物,因为思想是属于过去的,它根本不可能滋生出爱来,爱是不受束缚的,也不可能陷人嫉妒之中,因为嫉妒属于过去,而爱却永远属于活生生的现在。它绝不是“我要去爱”,或“我已经爱过了”。如果你了解爱,你就不会再追随任何人。爱不是臣服,当你爱的时候,根本没有可敬或不可敬的分别。
  
    你知不知道爱一个人究竟是什么意思?你能了解这种没有仇恨,没有嫉妒,没有愤怒,不干涉对方的思想和行为,既不谴责也不比较的境界吗?如果你以全心、全意、全身以及整个生命去爱一个人,你会有比较吗?当你已经为爱而彻底舍弃自己时,就不再有比较的对象了。
  
    爱是否包含了义务和责任?它需要使用这些字眼吗?如果你因为责任而去做一件事,那还有爱吗?责任之下绝没有爱。
  
    人类所陷人的责任结构其实已经毁了自己,如果你因为责任的缘故,不得不做某件事,你就无法爱你所做的事了。爱所到之处,既无责任,也无义务可言。
  
    不幸的是,大部分的父母都认为他们对自己的孩子有责任,于是他们就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应该变成什么样的人、不该变成什么样的人等。父母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在社会上能有安稳的职位,因此,他们所谓的责任,只不过是要传给孩子上一代所崇拜的地位和面子罢了。人一旦追逐地位和面子,就破坏了自然的平衡和秩序。父母所关切的,往往是如何造就另一个地地道道的凡夫俗子。表面上看来他们是在帮着孩子适应社会,其实是在助长世上的冲突、暴力及战争。你能称之为爱和关怀吗?
  
    真正的关怀就好比心一棵植物那样,为它浇水,认清它的需要,给它肥沃的土壤,温柔亲切地照料它。可是如果你只培养你的孩子适应社会,你就是在训练他们如何斗争,那么他们就会被社会宰割。如果你真的爱你的孩子,怎么还会鼓励他们加人这场人间的苦战?
  
    如果你失去所爱的人,你会流泪不已,然而你的泪水到底是为自己,还是为那逝去的人而流?你究竟是为了自己,还是为别人而哭?你曾经为别人哭过吗?你曾经为那捐躯战场的儿子哭过吗?如果你哭过,那些眼泪是出于自怜,还是为了亡者?如果你是为了自己而伤心,那么眼泪就是白流了,因为你只不过是自怜罢了。但是如果你落泪,是因为你丧失疼爱了半辈子的人,那也不是真的疼爱。假设你的兄弟过世,你很容易为自己落泪,因为他已经离你而去。你落泪显然是因为内心有很深的感触,但不是因为骂过他而感伤,其实是因为自怜而感伤。这种自怜的心态会使你变成铁石心肠,你会封闭自己,逐渐变得麻木而愚昧。
  
    如果你是为了自己而哭,这能算是爱吗?你哭是因为你落单了,你感到孤单无助,你对自己的处境满腹牢骚,总之是那个“你”在哭泣。如果你真能看透这些事的内情,就像你摸一棵树、一根柱子或握一只手那么直接,你就不难看出悲伤是自创的,是念头引发了时间感而造成的。三年前,我弟弟还健在,转眼他就故去了。因为我变得更孤单、更伤心,再也没有人能给我慰藉或陪伴我了,每念及此,难免热泪盈眶。
  
    只要仔细观察,不难看出内心的起伏过程,如果能一眼就看清它的来龙去脉,而不是一点一点地分析出来,你会在刹那间识破那个虚伪的小家伙—我一一的整个本质及结构。我的眼泪、我的家庭、我的信仰、我的宗教、一切丑恶均藏在内心深处,如果你打从心底看透它,而不是用脑子去分析,你就获得了中止哀伤的秘诀了。
  
    悲伤与爱是不可能共存的,但是基督教却把痛苦理想化,甚至将它供在十字架上朝拜,这暗示着除非你通过那扇特殊的门,否则你是永远脱离不了痛苦的,这完全显示了宗教组织剥削人心的伎俩。
  
    因此,在你问爱是什么的时候,你也许会害怕看到真正的答案,因为它可能意味着一种彻底的剧变—它可能会毁了你的家庭。你也许会发现你根本不爱自己的妻子、丈夫或孩子。你真的爱他们吗?你可能会决定毁掉辛苦筑起的家园,从此再也不去教堂或寺庙了。
  
    如果你仍然想追问真相,你就会认清恐惧不是爱,依赖不是爱,嫉妒不是爱,占有控制不是爱,责任义务不是爱,自叹自怜不是爱,不被人爱的痛苦不是爱。爱不是恨的另外一面,正如谦卑不是虚荣的反面一样。如果你能毫不强制地,就像雨水洗去绿叶上的积尘一般除净那些假象,也许你会突然见到那朵人们所渴求的奇葩。
  
    如果你尚未获得那丰盛的爱,还没有满怀着爱,这世界就难逃厄运了。你的理智告诉你,人类的团结才是一切的根本,爱是惟一的途径,可是谁来教导我们去爱?有没有任何权威、方法、制度能告诉我们如何去爱?如果要别人告诉我们,那已经不是爱了。如果我们说“我要练习去爱,我要每天静坐沉思,练习慈悲、温柔,尽量努力去关心他人的需求”,这是不是意味着爱是可以锻练,可以用意志力达成的?每当你有意训练自己的心去爱时,爱就从窗口溜走了。练习某种爱的技巧,也许能使你变得聪明伶俐、更加仁厚,或造就“非暴力”的人格,不过那跟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7-14 10:30:00
477#
  爱仍然是两回事。
  
    因为快感和欲望主宰着这个荒凉破碎的世界,因此,爱几乎没有立足之地了。没有爱,每天的生活就失去了意义。而且,缺少了美,也就缺少了爱。美并不只是一棵美丽的树、一幅美丽的图画、一幢雄伟的建筑或一个漂亮的女人那种肉眼可见的东西。只有当你的心中有爱时,才会看到真正的美。没有任何德行可以缺少爱及美这两种因素。你很清楚,如果你只是凭着意志力去改善社会、济贫救世,结果往往会造成更多的不幸,因为缺少了爱,人心就剩下了丑恶及贫穷。反之,如果有了爱与美,不论你做什么都是对的,都会带来秩序与和谐。只要你知道如何去爱,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你就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了。
  
    现在我们就必须面对核心间题了。如果不经过修炼,不通过思想、强求、书本、老师或指导者的引领,一个人能不能像突然见到可爱的落日一般与爱相会?
  
    我觉得有件东西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没有任何动机的热情。那股热情不是来自某些誓约、执着或色欲。不认识热情为何物的人永远无法了解爱,因为只有在彻底舍弃自我中,爱才能出现。
  
    始终在寻觅的心是无法热情奔放的。你停止寻找它,反而可能邂逅它,这不能靠努力或经验而达到的,只能在毫无心机的情况下,才能巧遇到它。你会发现这种爱超越了时间的范畴,属于个人,也超乎个人,可以专一,也可以遍布,就像一朵花的芬芳,你能闻到它,也可能毫无知觉地擦身而过,那朵花为每一个人绽放,包括那个在它面前深吸一口气而且愉快地注视着它的人。不论人们站在花园内或花园外,对那朵花都毫无影响,它只是自然地让所有的人都能分享它的芬芳。
  
    爱是新鲜、活泼而充满着生命力的,它没有昨日,也没有明天,更不受杂念的干扰。只有赤子之心才能认出它来,而具有赤子之心的人是可以在这个已经失真的世界中生存的。人们总想通过牺牲、崇拜、人际关系、性生活以及种种快乐和痛苦的途径,去寻找那不可思议的爱,然而,意念必须认清自己的真相而自然终止,才可能找得到爱。如此而得到的爱,才没有对立、没有冲突。
  
    也许你会问:“如果我找到了这份爱,那么我的妻子、孩子,以及我的家该怎么办,他们的生活必须有保障啊!”你会提出这个问题,就表示你还没有跳出过思想及意识的领域。如果你曾经跳出过一回,你就根本不会有此一问了,因为你已经知道在爱之中是没有时间和意念的。谈到这里,你也许会觉得自己受到催眠而人迷了,如果你真的想超越思想和时间,也就是超越悲伤、你就必须先觉察:所谓的爱是属于完全不同次元的东西。
  
    可是你不知道如何进人那美妙的源头兮那么你该怎么办?如果你不知道该做什么,你就什么也不做。不是吗?就是这样,什么都不做,然后你的心就完全寂静了。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这表示你已经不再寻找、不再渴望、不再追求了,中心点一消失,爱就出现了。
  
    出家道士每日要上殿奉诵经文,这一制度是从金代王重阳祖师开创全真道,建立丛林制度以后确立下来的。诵经对道士来讲,又称为“玄门功课”、“日诵功课”。
 
    日诵功课通常早、晚各一次,每次约一小时左右。早课时间大约在四点至五点之间。早坛功课程序是先起澄清韵、吊挂、提纲、中启请等。后接念净心咒、净口咒、净身咒、安土、安天地等神咒。然后奉诵《常清常静经》、《消灾护命妙经》、《禳灾度厄经》、《玉皇心印妙经》,礼拜玉帝、雷祖宝诰,有时亦拜三清、四御、南极、北七真、南五祖等宝诰。然后以顺时针方向环绕天尊坐坛旋转九次,名为“转天尊”,口中念雷声普化天尊神咒。旋转次序是按打法器来排前后的,道徒随后跟着。这一仪式与佛教完全相同。每逢一、十五日加祝圣文,然后接念忏悔文和回向、三皈依等礼法。
  
  
  
    道教以修身养性、延生保安为主,所以道士们的早课要求四、五点起床,认为早上阳气上升,静坐修炼可以保养精气神,排除杂念,达到“定心”、“不动心”的境界,所诵经文以《常清常静经》(简称《清静经》)为主,经文以讲“心静”“静心”入手,谈到“观”、“寂”等修养法的上乘学说。认为“真静”、“真寂”就是所谓的“常清静”,充分发挥了老庄修养法“清静无为”的宗旨。经文字数不多,文浅意赅,适合道士每日功课念诵。
  
  
  
    每日晚课通常在六点半左右,首起步虚韵、吊挂、提纲、中启请等。奉诵经文有《太乙天尊救苦拔罪妙经》、《元始天尊说升天得道真经》、《太上道君说解冤拔罪妙经》等。礼拜斗姥、救苦宝诰,有时也拜三官、吕祖、邱祖、萨祖、灵官、玄天等真诰。“转天尊”时与早课相反,是逆转法。然后是回向、三皈依等礼仪。晚坛所诵经主要是超阴度亡。《升天得道真经》云:“十恶之业,百八十烦恼之业,众苦罪源,悉皆除荡,即引太和真气注润身田。”《救苦妙经》曰:“救拔诸众生,得离于迷途。”道士职责之一就是超度孤魂游魄、四生六道、一切众生,脱离苦海九幽十狱,超升极乐天堂。
  
  
  
    道士诵经,在南北朝时期经寇谦之、陆修静改革,变直诵为音诵,增加了音韵和器乐伴奏,沿袭下来,平时道士的早晚功课用的法器主要有木鱼、提钟、磬、铃、鼓、铛等。功课经用韵各地不同,全国大约有五种:北京韵、崂山韵、东北韵、子孙韵、十方韵。较大的丛林宫观一般均以十方韵为主,所以十方韵通用于各地宫观。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7-14 21:20:00
481#
  
  道教对发展及经济生活的理解和启示(张继禹)
  
  ——在世界宗教与发展会议上的演讲
  
  中国道教协会 张继禹
  
  (英国伦敦 1998年2月)
  
   道教是中国现行五大宗教之中唯一的本土宗教。道教自东汉张道陵天师正式创立教团以来,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悠久历史。道教的教理教义,承继了东方伟大哲圣老子的道家学说,蕴含着睿智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道教与中华古老文明浑然交融为一体,而又独具自己的风骨和特色。千百年来,道教对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等都产生过深远而广泛的影响,至今仍然在人们的精神世界占有重要位置。下面仅就道教对发展和经济生活的理解和教义启示,加以阐述,与大家交流。
  
  一、尊道贵德的教义要旨
  
   道教教义的中心内涵是“尊道贵德”。道教认为“道德”是维护世界和谐的纲纪,是道教义理中最为重要的内容。《道德经》中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由此可见,道教认为一切万物的生育成长,都完全依赖于“道”和“德”的作用。
  
   在道教教理教义之中,“道”是道教的最高信仰,她是神明之本、造化之祖;她不仅亘古不灭,而且普遍地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她生化万物而功成不居,放任万物自然生化;她象大海一样包容广大,象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且虚怀若谷,处下不争。“道”的伟大和神圣,又是由“德”来体现的,道教信奉的一切神仙真人因为含有德而合于道,因而为世人所敬仰;天下万物因为有德,故得以化育生长。道教教导人修道必先立德,修持善行以提高自身品格。据《庄子•在宥》记载:中华最伟大尊严的祖先黄帝,曾向道教敬奉的仙人广成子讨教治身的要道。广成子告诉黄帝:“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便可以遂群生和长生久视。黄帝他后来也骑龙飞升。这是中华儿女都知道的故事。
  
   道教“尊道贵德”的学说,对于我们今天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人类的物质生活必须有赖于精神生活作为依托,道教强调有道之士应以道德为务,修道养德,顺应自然,融和万物,所以人应当顺应社会的发展潮流和经济趋向,同时又应保持自我高贵的道德情操。在物质文明和自己的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中,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即一方面应当和光随俗,关心社会人群,另一方面应当以道德作为根本,合乎天地之常道。
  
   因之,就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道教所倡导的“道”和“德”,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经济生活更需要有道德作基础,如果没有道德准绳,其经济生活必将是浅薄的和无价值的。
  
  二、和谐自然的发展观
  
   道教教义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即万物都是由阴阳共同组成的,而又相互联系和谐相处。“道”的作用,就是和谐地使万事万物得以自然生化。这是自然界万事万物发生、发展、生存、消亡的运动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道教强调“道法自然”,要求人们维持宇宙间的这种自然的、完美的和谐。
  
   《道德经》又说: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太平经》也说:“财物乃天地中和所有,以共养人也。此家但遇得人聚处,本非独给一人,其有不足者,悉当从中取也。”所以道教提倡为了维持人类社会的和谐,在经济发展上也要做到周贫救急,整个社会才能平衡发展。
  
   在人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之中,同样需要维持人类和宇宙大环境的整体和谐。因而也必须遵从和谐自然的发展规律,维护人类经济发展的平衡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和谐。只有自然和社会的整体和谐,经济生活才会走上健康而稳定的发展轨道。在当今,世界上发达的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由于近代历史的种种原因而使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依道教来看,发达的国家有责任援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使整体和谐,同时尊重发展中国家依照自身环境选择的发展道路。从而真正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和谐发展。
  
  三、齐同慈爱的太平观
  
   “齐同慈爱”是道教《度人经》中所提出的社会道德理想,希望达到“国泰民丰,欣乐太平”,这也是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期望。
  
   道教《太平经》主张极大公平,认为社会一切财富是天地与人共同拥有的,不应为少数人所独占,应当在社会生活之中流通分配,使人人都能获得最起码的生活需要。对于财物的流通与分配,提倡“推通周足”,即广泛投入普遍的社会群众之中,以满足每个人的实际需要。具体方法,一方面可以由政府通过公平的财经政策实行调配,特别是应当给予饥寒者以衣食;也可以经过富有者散发财物以“周穷救饥”;还可以“假贷与之,不赍费息”,即借贷钱粮而不收利息。反之认为,如果富有者不散发钱财以周穷救饥,造成饥寒者因此亡命,这种富有者必会遭到天谴,即发生不良的报应。还说“智者当苞养愚者,力强当养力弱者,后生当养老者。”如果不但不养反加欺辱,就应当受到正义的谴责。三国时,道教第三代天师张鲁在中国汉中治世传教,曾向信教者收取信米,推行“义舍”,即将米肉置于路旁义亭中,供路人量腹食用,在三国战乱之际,维护了一片安宁之地,为世人所向往。
  
   总之,道教所谋求的经济发展形式,是对全社会的广大人群普遍有利的太平世界。使人人皆得老有所养并得竟其天年,国家安宁,人人平等,没有贫富差异,不分贵贱贤愚,这是一种平衡而且稳定的经济发展模式。
  
  四、抱朴寡欲的名利观
  
   《道德经》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教认为,人的本来天性是纯朴和纯真的,即中国古代成语所说的“天真无邪”,但是由于思虑欲望的不断萌生,再有声色货利的种种诱惑,使人的纯朴天性逐渐迷蒙而致沦丧,乃致嗜欲不止,最后危及生命。所以教化人们,要返朴归真,不为钱财色利所动,应当保持清静的心态。特别是修真悟道之人,更不得象世俗之人一样绳绳求利,须要少思寡欲,摆脱物欲声色和私心杂念的缠绕。
  
   但是道教提倡“清心寡欲”,并不是彻底禁欲。因为人生在世,必要的生活目标和生存需要不可缺少。同时道教在肯定人的基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反对嗜欲无度的贪求。认为对于物质追求的过度奢靡,必将给人性命和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太平经》中就说:“日就浮华,因而愁苦,不竟天年。”告诫人们普遍盛行的物质贪求,将使社会上层贪赃枉法,腐败风行,使社会下层欺诈横生,劫贼蜂起,引发恶劣的变态后果,导致资源耗竭,造成自然灾害频仍,危及人类生存。此外不可避免的,沉缅于物质享乐之中将会阻碍人们精神境界的升华,导致整个社会畸形发展。
  
   所以,道教主张在经济生活中,对财货声色名利钱物等等,不可过分贪求。应当修道立德,淡泊名利,平和心性,享受真正健康而且充实的快乐人生。
  
  五、济世利人的功德观
  
   道教主张和光同尘,济世利人,引导人们修道立德,教化世人以此作为道教行世的最终目的,以促进社会和人类的和谐相处。所以在道教信奉的众多神灵和仙真高道之中,不仅要人们努力修炼,更同时强调积功累德。这就是道教济世利人的功德观,这是道教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高尚引导。
  
   葛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7-14 22:10:00
482#
  洪真人在其所撰《抱朴子内篇》中说:“欲成天仙,当立一千三百善。”《太上感应篇》中也说:“百善当修,万善当行。”道教认为多做功德,可以增延寿命。长春真人丘处机西去大雪山.教化成吉思汗应当“敬天爱民”,以道德治理天下,并且留下“一言止杀”的千古佳话,受到世人的普遍敬仰。在道教流行的各类善书如《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关圣帝君觉世真经》、《功过格》等等之中,均教人多做功德,周济穷困,施舍财物,除恶向善。这些教义对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对于当今社会,仍为应当奉行的有效理念。
  
   当代道教,对于以上所述传统教义提倡的经济生活观念,仍奉行不懈。积极教导世人积功德,行善行,服务社会,有益人群。.不仅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将会起到平衡而稳定的有益作用,也是道教实现度人无量的济世功德。
  
   如今我国道观相继开放,接待国内外游人信众。道观有了一定的经济收入,仍然坚持道教自己俭朴奉道的生活方式。并且将收入用于社会,捐助贫困地区和慈善公益事业。道教正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实践着教义之中所倡导的经济生活观念。同时对于社会人群的经济发展趋向,也将继续产生有益的影响。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7-15 12:13:00
483#
  阴阳五行和八卦理论
    阴阳学说含有朴素的辨证法思想,认为万事万物都有相反成的矛盾的两方面,分别可以归纳为阴和阳。比如:山之南为阳,山之北为阴;水之北为阳,水之南为阴;叶之正面为阳,叶之背面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太阳为阳,而月亮又称作太阴。阴和阳是互相转化、生生不息的,表现这个规律的形象图形就是太极图。太极图中,当阳最盛的时候,阴已悄悄出现;当最阴的时候,阳已悄悄出现。盛极而衰,否极泰来,这个哲理还是很深刻的。
    五行学说是古人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他们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的,在不同的事物上有不同的表现。比如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声:角、徽、宫、商、羽;五味:酸、苦、甜、辛、咸;五脏:肝、心、脾、肺、肾;五情:喜、乐、欲、怒、哀;五常:仁、礼、信、义、智等等,每种事情的五项内容都分别显示出木、火、土、金、水的五行顺序。五行有生成、相生、相克的顺序。生成的木、火、土、金、水;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顺序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这就是所谓的万物相生相克。阴阳和五行学说相结合,成为古人解释各种自然和人生现象的一种理论。占卜和命相学是预测未来的一种活动。古代生产力低下,对个人命运就更难把握,也就更想知道。命相学就利用了阴阳五行学说,来说明一个人的命运。所谓生辰八字,就是用天干、地支表示出生的年、月、日、时。先秦时期,人们只用天干地支来记日,但是后来,年月日时都可以用天干地支来记了。天干有十个:甲、乙、丙、丁、戊、己 、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酋、戊、亥。二者顺序配合可以产生六十个单位,叫六十甲子。那出生的年、月、日、时分别用天干、地支配合来表示,正好有八个字,因此叫生辰八字,相者又叫它是人的四柱。生辰八字里也有五行。在十天干中,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十二地支中,寅、卯属木,巳、午属火,申、酋属金,亥、子属水,辰、戊、丑、未属土。这样以来,根据生辰八字,就可以推算出你命里缺什么。古人认为必须五行俱全,命运才会兴旺。这就是所谓的占卜。
    八卦之学说为古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说‘太极’是阴阳未分,天地浑沌时期。‘两仪’就是天和地,如‘八卦’土中的阴阳鱼,白色的为阳,黑色的为阴,古人将阴阳鱼比作太阳、月亮、地球,太阳为阳,月亮为阴,地球为阴,阴阳相互环抱,表示阴阳交合,古人以四象来象征四方,象征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四象生八卦,实际上是阴阳相重,阴阳相合而成。八卦分为“天体运行八卦图”和“人体运行八卦图”。人体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和复杂功能的系统,至今依然无法确定人体的内涵和界面。‘人体八卦’其意就是反映人体的八卦体象和八卦在人体诊断中的应用,这里最为重要的是天人合一的人天观问题。人体不但普遍存在着太极阴阳全息,而且普遍存在着‘八卦’全息。人体是一个把‘八卦’,各部又都充满着小‘八卦’全息,,无论眼、脐、耳、手、足、腹、舌、脉等都存在着‘八卦’全息,并且都可以‘八卦’定方位。通过‘八卦’体现了人体的相关性和整体性。人体又是一个大太极,而各部位又都存在着小太极,大脑及五脏都存在着太极两仪,人体是一个大阴阳合物体,而其它各部又都是小阴阳合抱体。“人体运行八卦图”反映了人与天地宇宙所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人离不开宇宙所赋予的自然环境,而宇宙间的运动变化又折射在人体身上,宇宙与人体在各自运动过程中具有相互感应的效应,通过八卦反映了天人一理,医易相通的原理。全图工二十层内容,将天体运行的规律与人体七经八脉,经络穴位及饮食健康的运行变化联系起来,形成天人合一的体系。此图显示了十二经络的兴奋时间及自然物象,对指导养身,疾病治疗,康复锻炼,对时间医学,易医学,顶测医学的研究具有实用价值。
    另外还有九种颜色的说明:红、橙、黄、绿、青、蓝、紫,还有白与黑分别仁爱、礼貌、信誉、义气、智慧、勇气、力量,还有正义和邪恶。 [转]

  道教的信仰及教理教义
  黎遇航
  
  (中国道教协会第三、四届会长)
  
  道教所信奉的神仙,上至三清、四御,下至城隍、灶君,风雨雷电、山川社稷均有神灵。而道教最根本的教理教义,是 “道”和“德”。
  
  “道”在道教中是唯一的理论基础,是以“清静为宗、虚无为体、柔弱为用”的一种“道”。这种“道”就是道教最根本的信仰。道教认为:“道”是无所不包和无所不在的,它是一切的开始;并认为“宇宙”是由“道”演化出来的,有了“道”才生成“宇宙”,由“宇宙”中的“元气”构成了“天地、阴阳、四时”,由此而化生万物。有的道书又认为:先有“元气”,后有“宇宙”,并将“宇宙”分为“混元、洪元、太初”三个不同的大的世纪,这是依据“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理论而发展的。老子所说的“道”,既是指“宇宙”的本体,又是指“自然”的规律。《道德经》(二十五)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说明“宇宙”的根源是“自然”;由自然产生宇宙之后,再由宇宙产生万物。“道”又是指太空之“空”而言,缘它是无形无象的,故经书上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德”在道经中说:它是从“道”中分化出来的,而万物化生都必须有“德”;因为“道”是总体,“德”是个体,德是指万物所含有的特性而言,“道”和“德”都有着共性与特性的关系。道教认为:道之在我者就是德。《自然经》中说:“德言得者,谓得于道果。”所以道教中人一定要重视修道养德;并将“道”和“德”作为其信仰及行动的总准则,必须做到既要修道,又要积德,故“道”和“德”又是道教所说“教理、教义”中的基本原则。道教主张以“清静”、“无为”、“柔弱”、“不争”、“抱一”、“寡欲”等作为处事与修养之方法,也都是从“道”与“德”的基本原则中而发挥出来的。《道德经》里所说的“上德”、“玄德”、“常德”,其含意就是:自己做了有益之事而从不居功者为“上德”,天地对万物抱着听其自然而不主宰者为“玄德”,能将正义之事坚持而始终不变者为“常德”。老子所说的“上德不德”,“上德无为而无不为”就是道教最高的“教义”。必须理解,所言“无为而无不为”,它既是“道”的本性,也是“道”的现象和所发出来的作用。
  
  “清静”,老子认为是大自然最早的一种形态;又是指修养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一种境界;也是指他所理想的社会与领导者的一种政治风格,即是“道”的“无为而无不为”。《清静经》中所说的“无形”、“无情”、“无名”,都是指“道”的“清静”现象而言;道教的修养工夫,应效法其“道”的“清静”与“常清静”,能做到“常应常静”,就说明已达到了“清静”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就是“道”的“无为而无不为”。“清静”和“无为”本是两个相类似的概念,道书中所说的“清静无为”,纯是道教中对外联用的一种“术语”而已。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7-16 20:45:00
488#
  “柔弱”,老子说:“弱者道之用”,认为其“柔弱”就是“道”的作用。比如在修养方法上,要做到“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从物理上来说:“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就人的生理现象而言:“人之生也柔弱,死也坚强”。老子认为:柔能克刚,弱能胜强,是以辨证方法来说明其“柔弱”的功用和“刚强”的弊害之道理。
  
  “不争”,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又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认为:人的一切作为都应该顺乎自然,要能做到:一要能利万物;二要大公无私;三要甘处卑下;四要不与人争;五要心胸深远;六要言而有信;七要应时而动;八要善于治国;九要有办事之才,这就是老子在处世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准则。(见第八章)
  
  “抱一”,《道德经》第三十九章中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一”是指“道”的宇宙本体所说,“抱一”是指“混然一气”而言,是说道教最基本的修养工夫。如果这个功夫能在“静坐”时做到“神气混然”的境界,对于修养工夫的收益就更大了。
  
  “寡欲”,老子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十九)老子认为:对于“人欲”的节制,尤其是在修养方法上,显示的非常重要。《道德经》第四十六章中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在修养工夫上,人们能做到“寡欲”是有好处的:若能做到“无欲”为最佳。
  
  “精气神”,历代的道书在讲修养方法上,总是离不开其“精气神”的研究,并且认为:“虚化神,神化气,气化精,乃是顺则生人”;能把修养工夫做到:“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便为逆则成仙。”就修养工夫而言,这“精气神”有先天和后天之分,上乘修养工夫所讲的都是“先天”,所说“元精”非交感之精,所说“元气”非呼吸之气,所说“元神”非思虑之神。这也是道教的重要教义之一,对愿意学道的信徒们来说,是应当作认真研究的。
  
  总的说来,凡是用语言或文字来说明信仰某个宗教的理由的,其名称为“教理”;凡是能够根据本教中的经典著作既扼要又概括地提出几句必须遵守的话,而作为信徒们平时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准则,这个准则一定要同全部“教理”相符合,其名称为“教义”。
  
  以上所述,是本人对道教的信仰以及教理教义的认识与体会,不当之处,请指正。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7-17 10:52:00
489#
  歷史源流
   (文) 郭 武
    道教的淵源,可以追溯至中國古人渴求長生不死的心理和行為中。考古發現:早在一萬八千餘年前﹐中國的原始人類就已表現出他們對生命存在的頑強追求,如這一時期的「山頂洞人」曾在死去的同伴身上撒上一些象徵生命之紅色(血液)的赤鐵粉,以圖喚回死者的生命。記錄古代先民生活的《山海經》中﹐也有關於「不死國」、「不死民」、「不死樹」和「不死之藥」等的記載。戰國時期,人們又多相信東海中有蓬萊、方丈、瀛州等神山,「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並由此出現了許多以追求不死成仙為務的方士,被稱作「方仙道」。「方仙道」在秦漢時期曾活躍一時,係後世道教的前身之一。
    「方仙道」的活動,多屬具體的實踐行為,而較少有理論的成份。後世道教的思想理論,主要來自於先秦道家哲學。春秋時期,老子曾闡發了一套關於宇宙萬物產生、存在及邉幼兓?睦碚摚?J為「道」是宇宙萬物得以產生的根源及賴以存在的本體,主張人的活動應當遵循事物邉幼兓?囊幝梢郧蟆干罡?惕埽?L生久視」,由此而開創了道家學派,並為後世道教的發展奠立了理論基礎。戰國時期,又有不少人依托黃帝、老子之名來闡發養生、治國理論,被稱作「黃老道」。「黃老道」的學說,實已不僅限於老子道家,而是還「採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吸收了儒、墨、名、法諸家之長;這種融諸家學說於一爐的「新道家」,在秦漢時期的影響也很大,同樣屬後世道教的前身之一。
    東漢末年,張道陵在西南蜀中稱得太上老君(老子)「授以三天正法,命為天師」 ,並造作道書二十五篇,從而創立了天師道(俗稱五斗米道)。在中原地區,也有張角創立了太平道,宣稱「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組織民眾舉行反抗東漢王朝的起義。天師道和太平道的出現,令道教開始成為有嚴密思想體系和組織制度的教團,故人們多視其為成熟宗教形態的道教之正式形成的標誌。後來,張角的道團遭到統治者的鎮壓,其餘緒逐漸融入天師道;蜀中的天師道則因受制於曹操大軍而被迫遷出西南,並從此開始「分佈天下」 。
    兩晉南北朝時期,道教中涌現出了大批新的道經,並出現了許多新興的道派,如崇「靈寶經」的靈寶派、崇「上清經」的上清派、崇「三皇經」的三皇派,以及推崇外丹燒煉的金丹道等等。不僅如此,當時道教中還涌現出了葛洪、陸修靜、寇謙之、陶弘景等一大批傑出的人物,對道教思想學說的發展、經典文書的整理、組織制度的完善、神仙譜系的制訂等作出了很大貢獻。如葛洪曾撰有《抱朴子內篇》等,對「仙道可致」的問題進行了系統論證,並對道教的修煉方術進行了總結;陸修靜則編有《三洞經書目錄》等,確立了以「三洞、四輔、十二類」的分類方法來編纂道教經典的體例,並為道教制訂了較為完善的齋醮儀範;寇謙之又宣稱得太上老君降賜《老君音誦戒經》,並據之「清整道教」,對當時道教組織制度中的一些弊端進行了革除;陶弘景則通過編纂《真靈位業圖》,仿照人間的封建等級制度,對道教的群神眾仙進行了有序排列。經過這些道教領袖的努力,兩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無論是在思想觀念方面、還是在行為儀範方面,都已顯得較為完善。此外,這一時期的道教為了更好地生存,還極力攻擊利用道教來組織反抗統治者的活動,努力將道教改造成了維護統治者利益的官方宗教。
    經過改造後的道教,逐漸得到了統治者的大力扶持,並因此獲得了巨大的發展。唐宋時期,道教不僅信徒眾多、宮觀廣布、倍受尊崇,而且在教理教義、修行方法、科儀制度等方面也有了巨大的進步。這一時期,傳統的道派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繼續發展,如由上清派衍化而來的茅山宗在唐宋時即頗為顯躍,由靈寶派衍化而來的閣皂宗也於北宋初在江西閣皂山興起;張道陵一系的天師道,雖在三國以後影響頗為衰微,但至北宋時又開始在江西龍虎山顯露聲勢,被稱為龍虎宗。南宋時,第三十五代天師張可大得宋理宗詔命提舉三山符籙兼御前諸宮觀教門公事;從此,龍虎宗遂成為「三山符籙」(龍虎宗、茅山宗、閣皂宗)的領袖。
    唐宋時期道教中所發生的最重要的事,當推靈魂成仙說及內丹修煉的興起。早在隋唐之際,傳統道教所宣揚的服食丹藥以求肉體飛昇成仙之說,即因難以在現實中兌現而陷入了困境;於是,而有「重玄學派」的道士破斥傳統的「導引丹藥」之類的修仙術為小乘法門,力主修養「心性」方為大乘法門 。後來,經過成玄英、李榮、王玄覽、司馬承禎、吳筠、杜光庭等唐代「重玄學派」道士的努力,傳統的肉體成仙之說更進一步遭到了破斥,而靈魂則普遍被視為是承擔成仙一事的主體。與此同時,以修煉體內精氣神為要、追求「陽神出殼」為務的內丹修煉也逐漸流行,並出現了以鍾離權、呂洞賓為代表的「鍾呂金丹道」。
    宋金之際,王重陽承鍾、呂之說而創立了全真道,令內丹修煉功夫及靈魂成仙學說逐漸在道教中佔據了主流地位。全真道力倡儒釋道三教合一,主張「性命雙修」,追求「真身飛昇」,並有著一套較為嚴密的組織制度。入元以後,該道派因丘處機曾西行面見成吉思汗而一度受到過蒙元統治者的大力扶持,以致短期內即傳遍了全中國,「東盡海﹐南薄漢淮﹐西北歷廣莫﹐雖十廬之聚﹐必有香火一席之奉」。由於全真道有著顯赫的政治地位和龐大的宗教勢力,故原在南方傳布的「南宗」等主修內丹的道派多往往自稱是全真道的門徒,以全真弟子自居;這樣,主修內丹的道派在元代就相互融合而聚集在了「全真」的旗幟之下。與此相應,自元成宗於元大德八年(1340年)加授第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為「正一教主,主領三符籙」後,龍虎宗、茅山宗、閣皂宗以及其他一些符籙道派如淨明道、神霄派、清微派等也皆紛紛歸聚於「正一道」的旗下,令符籙道派逐漸凝聚成了一個整體。這樣,內丹道派以「全真」為主、符籙道派以「正一」為宗的對峙格局就基本形成了。
    明中葉以後,道教逐漸失去了統治者的扶持,但其在中國民間卻仍然保持著巨大的影響力,許多新興的民間宗教都與道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一些邊遠地區的道教活動也依然興盛。
    今天,道教不僅在中國繼續發展,而且在亞洲、歐洲、美洲、非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有流傳。(转发)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7-17 12:16:00
490#
  道家与黄老
   道教,完全是以道家的学术思想做内容的宗教,道家学术思想的内容,也就是中国文化的原始宗教思想、哲学思想、科学理论,与科学技术的总汇,笼络贯串中国文化上下古今的大成。虽然道家与道教,在宗教色彩上,有时混淆不清,但在实质上,道教与道家,却大有异同之处。可是,一般习惯,对道家与道教的分野,区别不清,随便就加它一顶迷信的帽子,把它送入海上三山,可望而不可及,列为虚无缥渺之间了。
   关于道家的学术思想,纪晓岚曾经从好的方面来看,评定它是“综罗百代,广博精微”。当然,任何一种学术思想,正如天下事与物一样,都有正反、好坏的两面,道教学术思想,固然广博精微地综罗百代,但它流传久远,加上驳而不纯的结果,便变成“支离破碎,怪诞杂乱”,可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就抛弃一个传统文化的无尽宝藏,那是非常荒谬的举动。
   现在为了尽量简化地介绍道家与道教,首先须要提出道教与道家的渊源。
   道家学术思想的形成,把它简单地归纳分类,约有四个来源所组成:(1)黄、老
  学术。(2)老、庄思想。(3)隐士思想。(4)方士学术。
   道教宗教学术思想的形成,也简单地把它归纳分类做四个来源:(1)渊源于道家
  学术思想。(2)发生于政治社会的演变。(3)促进于外来宗教的刺激。(4)基本于
  神秘学术的迷恋。
   讲到道家的学术思想,在秦、汉以后,往往以黄、老并称,或老、庄具列,做为道家的宗祖。所谓黄,便是指黄帝;老,当然就是老子,但无论是黄、老并称,或老、庄具列,我们普遍地都知道老子的确算是道家宗祖,如果拉上黄帝做为道家的宗祖,在一般的习惯上,便有信与不信的了。凡是笃信道家的,自然毫无疑议,如果不信道家的,便訾议百出,笑它是不经之谈。其实,笃信道教的,却也未必承认黄帝为道教的创始者呢!究竟黄帝算不算道家的宗祖?而且他取得道家宗祖的资历,又有何根据呢?一般引证古书,号称为黄帝的著述,如医药书籍的黄帝《内经》,以及道家流传用于兵法或谋略学的黄帝《阴符经》等,历来学者,几乎都公认是后世的伪书。除了在历史上,承认黄帝是我们上古民族创建国家,比较有史料可稽的祖先以外,几乎无法证实他有可靠的学术思想流传下来。那么,说黄帝便是道家的宗祖,又有什么理由可以相信呢?其实,这就是我们对于文化历史的观念,向来易于忽略的问题。我们须要了解上古的学者,对于我们远古历史与文化的追寻,要想上溯黄帝以前,除了传说的资料,值得存疑考据以外,实在缺乏文献上比较可靠的证据,为了学术上的谨慎忠实,所以便断定以黄帝为始祖。因此,凡是讲到中国文化历史的渊源,便也都从黄帝讲起了。如果依照道家流传的,所谓值得存疑的资料来讲,我们的民族历史,便可高推到一百多万年前,至少也有十几万年的悠久,似乎有点那个?所以用史笔一判,便很客气地断定以黄帝为开始。道家素以黄、老并称,自认它的学术渊源,是远绍黄帝,这就是表示道家的学术思想,是根据中国上古文化正统传承的观念,并非是故做玄虚的谎言。(南子•修务训》中说:“世俗之人,多贵古而贱今,故为道家,皆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人说。”汉代著《史记》的司马迁,他生在淮南子以后,比淮南子更了解这个思想,所以他在写道家方士的《驺衍列传》中,便说:“先序今而上至黄帝,学者所共术,大并世盛衰。”这就是说明黄帝,是中国学术上共同所承认的文化共祖,岂但只是道家如此而已。(转发)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7-17 17:26:00
491#
  忠 孝 与 神 仙(张继禹)
   忠孝与神仙,在大多数人看来似乎是两回事。从思想上说,忠孝是儒家人伦学说的基本价值,所注重的是世俗社会的人伦关系;神仙则是道教的基本信仰和理论的最高追求,所突出的是生命关怀和精神自由。从历史来看,在数千年的社会演进中,儒家一直是国家社会的正统学说,在世俗的道德伦理建设中居主导地位,道教则是以“裨益世教”的积极态度面向社会,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并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发挥积极影响,济世以度世。
    虽然,历史上有一些儒生从自己的本位出发,批评道教有“怪力乱神”之嫌。但儒道两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和维系华夏民族的精神纽带和力量又是相互作用和补充的。
     因为儒道两家毕竟出于同一文化母体,在强调修身、济世等方面存在共同之处,只是不同的理论形态各具不同的表现方式。这里就两宋时期兴起的净明道以“忠孝神仙”为宗本的思想作一讨论,以增进人们对道教历史的再认识,并为道教在今天的发展寻求启示。
  
  
  一、欲修仙道先修人道
  
  
    《太上灵宝净明洞神上品经》说:“学道有基,升仙有梯”。人世间所有的事情,都没有不行而至,凭空而就的,不然就只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难以长久。学道修仙同样强调要打实基础,丹道曰筑基,并找到学仙修仙的梯航。否则,既无益个体生命,又无益社会人群,河车空转,徒劳无益。《道德经》曾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那么,学道之基又是什么呢?在净明道看来就是“欲修仙道,先修人道”。对此,《净明忠孝全书》中多有强调。所谓先修人道,其核心就是要践行孝道,以达至真忠至孝。
    忠孝之道本于儒家。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又说:“孝子之至,莫乎尊亲。”到“以孝治天下”的汉代,有《孝经》成书流传于世。其“开宗明义”云:“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
  于立身”。这些观念在人们生活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对维护社会政治和人伦秩序产生过重要作用。对于这样一套社会的伦常观念,道教采取了怎样的态度呢?《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说:“臣忠、子孝、夫信、妇贞、兄敬、弟顺,内无二心,便可为善,得为种民。”并说:“事师不可不敬,事亲不可不孝,事君不可不忠”。葛洪在其著《抱朴子内篇》中则说:“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全真《虚皇天初真十戒文》亦说:“仙经万卷,忠孝为先。”类似的经戒言论和真仙操行在道教中不胜枚举。由此可知,道教对忠孝伦常之道不仅非常重视,而且视之为修学仙道的基础。净明道表彰忠孝,倡导忠孝神仙,实在是对道教这一传统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净明道以尽忠尽孝为修仙基础,目标则是要修成神仙。《净明忠孝全书》卷三中说:“净明之道不废人事,但当正心处物,常应常静也”。净明道一方面强调为人学道要尽人道践行忠孝。《净明忠孝全书》卷二《净明大道说》开卷就说:“万物之中,惟人最贵,不忠不孝,不如豺狼蝼蚁乎。”玉真先生刘玉说:“忠孝者臣子之良知良能,人人具此天理,非分外事也”。(《净明忠孝全书》卷四)《太上灵宝净明洞神上品经》卷上《入道修己篇》则说:“但愿我赤子,孝顺长在心,居家奉父母,在朝忠于君。不为贪淫行,泄散精与神,福来如流泉,派派自然明。”在净明道仙真们看来,忠孝乃是为人做人的基本准则,是天经地义的事。
    在另一方面,净明道又突出强调应当由此进一步去学道致仙,因为父母之身即天尊之身。《太上灵宝净明洞神上品经》卷上《入道真品篇》说:“唯知忠孝,可以学道”;“人之初生,父母遗体,知其所养,知其所贵,知其所事。父母之身,天尊之身,能事父母,天尊降灵。”《净明正印篇》亦说:“真人非难学,学之先以孝。孝弟非难行,顺事父母心,父母本天尊,汝其悟于心。”强调的是唯知忠孝,唯行忠孝,顺事父母,方可以学道,方可能通灵,方可能登真,因为父母之身也是天尊之身。故而《太上灵宝首入净明四规明鉴经》明其章本曰:“学道以致仙,仙非难也。忠孝者先之,不忠不孝而求乎道而冀乎仙,未之有也。”并说:“孝弟道之本,固非强而为得,孝弟推之忠,故积而成行,行备而道日充,是以尚士学道,忠孝以立本也,本立而道日生矣。”中黄先生黄元吉则说:“当知九霄之上,岂有不净不明不忠不孝的神仙也。”此外,修道者还要以己之行化导他人,努力“以吾之忠使不忠之人尽变为忠,以吾之孝使不孝之人尽变为孝”(《太上灵宝首入净明四规明鉴经》)”。净明道虽然也和儒家一样,都强调立人之道的重要性,但也可以明显地看出,净明道虽有维护世教即社会伦常的热情,但其旨趣与儒家讲忠孝、以孝道治天下的理想却不完全相同。
     净明道既关注世俗伦常,又强调不同于儒家宗旨的信仰追求,是净明道作为宗教的特质所决定的。然而,产生于两宋时期、根植于华夏传统文化土壤的净明道,其所突出强调践行忠孝和学道致仙,并将二者密切地结合为一个整体,应该是具有其时代背景和现实文化意义的事情。首先,净明道强调是“入吾忠孝大道之门者,皆以祝国寿、报亲恩为第一事。次愿雨?顺序,年谷丰登,普天率土,咸庆升平”(《净明忠孝全书》卷五)。作为道教祈愿国泰民安的传统,它与其他文化思想的救世情怀也息息相通。滕宾在序中说:“都仙许君以忠孝自修得仙道,入以救世”。而许真君在世人的心目中确也是以救世形象出现的,这比传统道教讲济世的行为和情怀要迫切了许多。净明道之所以如此强调以忠孝为学道之基,倡导忠孝神仙,实意欲通过净明之教以实人伦社会之基,以实文化传统之基,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在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前提下求得道教自身的发展。这是华夏历代文人志士,包括历代务道高士的永恒的情结,也是华夏文化精神之所在。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7-17 19:08:00
492#
  二、净明忠孝以致神仙
  
  
    净明道倡导真忠至孝以为立道之本,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道教济世度世情怀的逻辑必然,是神仙度世教义中本有之义,但是这一切,是整合在道教关怀生命的理论中的。净明道忠孝神仙的思想对此做出了系统深入且易知行的阐述,在此,谨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些探讨。
    第一,整理心地以致净明。净明作为净明道派的名称,和正一、全真作为道派名称一样都有重要的喻意,正所谓名以指实、名以明志。何为净明?中黄先生专用了两段文字来阐明,他的概括总结就是“净不染物”与“明不触物”。目的则是要如《太上灵宝净明道元正印经》中所说“心定神慧,是为净明”。然而,净明是要人“心定神慧”,又何以能达到心定而神慧呢?玉真先生说是要“整理心地”。何以要整理心地呢?以净明道看来,只要“贵在乎忠孝立本,方寸净明,四美俱备,神渐通灵,不用修炼,自然道成”。玉真先生亦说:“何谓净不染物,何谓明不触物。不染不触,忠孝自得。”净明道所讲的“四美”即净明忠孝,但“四美”又有从“能”达到“真”的分别,能净、能明、能忠、能孝是基本的要求,真净、真明、真忠、真孝才能称得上净明神仙真人。中黄先生说:“无如上能净、能明、能忠、能孝四事,学者努力进修,得到这地步, 又当知向上有真净、真明、真忠、真孝,不可不知,不可不行。若能深明性地,不染一尘,动静俱定,应酬无伤,是名真净;澄湛心源,冰壶水月,映彻万象,寤寐恒一,是名真明;不黍稷牺牲,惟不欺为用,小心翼翼,昭祀上帝,是谓真忠;珍啬元气,深知天命,长养道胎,继续正脉,是谓真孝。如上行持,无忝庶几,践形惟肖,方谓真人”(《净明忠孝全书》卷六)。核心是“心源”的澄静,亦《中黄先生碑铭》所说的“盖其以本心净明为要”(《净明忠孝全书》卷一)。用玉真先生的话说就是要“整理心地”。所谓整理心地也就是要保持心地的净明,保持心地不为外物即欲念所染触,因为心是君,“心君为万神之主宰”。忠就是要忠于自己的心君,若有一念欺心即是不忠了(见《净明忠孝全书》卷三)。强调心性的修炼,这正是唐宋以来道教修持修炼学说的重要内容和特点。30代天师虚静真君就曾作《心说》论道:“夫心者,万法之主宗,九窍之主,生死之本,善恶之源,与天地而并生,为神明之主宰”(《虚静真君语录》)。全真则强调要“性命双修”,并以“澄心定意,抱元守一,存气固神”为真功。事实上,在这个时期,道教的不同道派都和净明道一样注重心性的修持,炼心以合道。净明道的特色是,通过吸纳儒家文化价值理念,对定与慧、净与明这样一些宗教性概念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说明。
    第二,净明只是正心诚意。如上所说,净明的核心是要本心净明,是要整理心地,是要不染不触,是要一念不欺,其基本功夫诚如玉真先生所说:“净明只是正心诚意。”但是,怎么样才能做到“正心诚意”,并由“正心诚意”达成“本心净明”、“心定神慧”呢?《净明道法说》认为:“欲治其外,先治其内;欲正其内,先去其欲。无欲而心自正,一正心而道法备矣。”重要的是要去其心中的贪欲。人无贪欲则心自正。玉真先生在回答以何法度净除邪念的问题时说:“这个须在念头几微上下工夫,如何是几微,譬如恶木萌蘖初生时,便要和根划却,若待它成长起来,枝叶延蔓,除之较难了。”并着重提出:今净明教中正心修身之学,真忠至孝之道,紧要处只是履践三十字。这三十字就是:“徵忿窒欲,明理不昧,心无纤毫失度,即招黑暗之愆,霎顷邪言,必犯禁空之丑”(所谓禁空之丑,即《度人经》中飞天大丑魔王,上帝委任助佐三官检察过恶,时常飞行虚空监观下界,邪言一出冒犯其禁)。(《净明忠孝全书》卷三)文中还对以上三十字作了详尽的论述,指出“人之一性,本自光明,上与天通,但若多生以来,渐染薰习,纵忿恣欲,曲昧道理,便不得为人之道,则何以配天地而曰三才”(出处同上)。所以当牢记这三十字,要在使嗔火自然不上炎,欲水自然不下流,明理不昧心天。如此“则元神日壮,福德日增,水上火下,精神既济,中有真土为之主宰”(出处同上)。这便是“正心修身之学,真忠至孝之道。修持久久,复其本净元明之性,道在是矣”(出处同上),即《太上灵宝首入净明四规明鉴经》所说“心不明而性不神也。上士得道,妙在心性即真”。然一切的根本只在于一个“诚”字,有了诚才能得道妙为真,玉真先生在其语录中说:“万法皆空,一诚是实。”因为只此才是正心修身之学,真忠至孝之道,只此才能明理不昧天心,只此才能真而不妄,真而不伪。净明灵宝忠孝弟子徐慧亦总其要旨曰:“万法皆空,一诚为实,尽矣。”(《净明忠孝全书徐序》)的确,诚可谓是一切的根本,也是道教一直所禀承的,净明道突出一个“诚”字作为教化和正心修身之学的根本,云“万殊一本也,唯反身而诚,复归于一,则万物皆备于我矣”(《净明忠孝全书》卷五)。是乃其深契道妙,遂能将中庸及宋儒心性学的思维义理融会贯通,而有此导人济世的超凡宏论。
    第三,净明宗本于神仙无形大道。净明道以净明为正心修身的最高目标,这不仅是就修学而言,更是就修道的理想和修道所宗仰的境界立论,这个境界就是“无极清虚”。《净明大道说》曰“净明者,无形大道,先天之宗本也。在上为无上清虚,在天为中黄八极,在人为丹元绛宫”(《净明忠孝全书》卷二)。此三者是同出而异名,是众妙之门,学道者须要明白这个道理。所谓丹元绛宫乃是人心,本心不昧才能达到净明的境界;所谓中黄八极则是天心,天心净明则四时顺序、合道清宁;无上清虚乃以清喻之净,以虚喻之明,是学道者宗仰的无上(极)大道之境界。人心也好,天心也好,皆当以大道为本,是曰“故天立中黄八极而报无上之本,人当忠孝而答君亲之恩,忠孝大道之本也,是以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由此可知,忠孝既是人道之基本价值,亦是通往道教修练目标的不二法门。玉真先生说:“惟有忠孝之气,径冲清虚之境”(《净明忠孝全书》卷三)。《太上灵宝净明洞神上品经》“故真孝者不死,至孝者得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就净明正心修身之学来说,修学的目的也是通过正心存诚以成真人,中黄先生说:“净明教中所谓真人者,非谓吐纳按摩、休粮辟谷而成真也,是徵忿窒欲,改过迁善,明理复性,配天地而为三极,无愧人道,谓之真人”(《净明忠孝全书》卷六)。要在“以真实妄,以神合真,以心契道”。儒家的社会功业与道教的宗教信仰融合无间,因此有净明道“忠孝神仙”的美誉历代传颂。
  

作者:czy2007asd 回复日期:2009-7-17 19:30:00
493#
  受教了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7-17 21:01:00
494#
  三、人道亲敬仙道慈爱
  
  
     所谓人道亲敬,指的是儒家所传承的礼乐文化及其治世之教。儒家认为家是社会构成的核心单位,主张通过强化家庭的功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故提倡亲亲尊尊等价值观,人则当履仁明礼,敬人事亲以修身立德。孟子曾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就是儒家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学之道”的现实根据。在儒家这样的一个社会架构中,家的观念和作用是最为重要的,即所谓家和万事兴。围绕着家这个核心单位,最重要的则是家人的亲和之情与尊奉敬事之心,孝道所强调和彰显的就是这样一个亲亲尊尊的关系,这也是传统中国维系社会人伦之道的根本。是故《孝经》开宗明义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以生也。”并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所以“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化的形式“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先之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孝子事亲是“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不孝的行为也有五个方面,一是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二是博弈好酒不顾父母之养,三是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四是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五是好勇斗狠以危父母。而且,孝不仅是尊亲的大事,也还是尽忠的要素,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见《孝经》)。孟子以“仁者爱人”倡其说,亦言:“仁之实,事亲是也。”并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可见先儒所说的忠孝之道并不同于后来僵化了的三纲五常之说,而是以亲亲爱敬,尊尊礼让来维系世道人伦,以致齐家治国。
     所谓的仙道慈爱,指的是道教所特有的济世情怀,这也正是道教作为一种关怀生命的宗教与伦常之教的区别所在。道教的慈爱,主要体现在它的生命观上。首先是道散气生育万物,万物皆含有道性的原则。认为一切有形,皆含道性,但万物之中,人为最灵,人为最贵,所以在对待生命的态度上,道教珍重一切的生命,主张“仙道贵生,无量度人”,珍贵人的生命;要“守仁不杀,悯济群生,慈爱广救,润及一切”,慈爱一切生命;其二是尊重人的生命与存在价值。《太平经》中说:人人皆有享有天下财物以养生命的权利。《道德经》中则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此外,道教的诸多经书和教戒都强调,不得败人成功,离人骨肉,当以道助物,令九族雍和,不嫉贤妒能,不诽谤善人,不欺暗室,不履邪径;其三是要扶危救困,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解人之难,诸恶莫作,诸善奉行,修桥补路,济世利人。其五是要斋醮诵经拯救幽灵,拔除不祥,消灾祈福。总之是“齐同慈爱”。然而这“齐同慈爱”基础乃离不开人道之亲亲,只有人人亲爱,家庭和睦,人才能少有嫉妒,才有益于助人成功,才能令异骨相亲,九族雍和,才能实现道教的慈爱。所谓人道亲敬,仙道慈爱,二者并不是割裂,慈爱是指:修道之人虽然与万物并非俗世血缘关系,却宅心仁厚,情同父母。净明道宗师玉真先生说“大忠者一物不欺,大孝者一体皆爱”。这应该是人道亲敬与仙道慈爱、沟通人道仙道最精辟的概括。
    净明道突出以忠孝与神仙为教化的楷模,并以此来沟通儒道,作用于世人,利益于家国,使儒道两家以不同风格传承下来的华夏文化传统在这样一个形式下得到了发扬,特别是在民间产生了深远且持久的影响。民间还有一个许真君锁蛟龙的故事,说的是有一孽龙,时常是任性作风雨水旱之灾危害乡里,百姓深受其害,许真君为民除害,凭着高深的道法制服了蛟龙,并将其镇锁在玉隆万寿宫的井中,但真君念蛟龙有至孝之心,特恩准在每年的三月初三驾着风雨回龙宫探母。这个故事在江南可谓是家喻户晓,故事也正是人道之亲敬和仙道之慈爱的最好体现,是儒道两家文化传统融会贯通的最生动的反映。
    净明道通过净明忠孝神仙之说,既传扬了社会伦常的忠孝之道,又阐明了修仙学道即净明以致神仙的说教,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修仙学道的至理名言,如“万法皆空,一诚是实”;“大忠者一物不欺,大孝者一体皆爱”等,并在忠孝人伦之道与神仙大化之教中间架起桥梁,在文化传统上达到了融会贯通,为华夏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扬作出有益的探索,也起了积极作用,并产生重要的影响。今天,净明道的探索和所产生的影响,对于我们继承和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华夏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7-17 21:05:00
495#
  三、人道亲敬仙道慈爱
  
  
     所谓人道亲敬,指的是儒家所传承的礼乐文化及其治世之教。儒家认为家是社会构成的核心单位,主张通过强化家庭的功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故提倡亲亲尊尊等价值观,人则当履仁明礼,敬人事亲以修身立德。孟子曾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就是儒家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学之道”的现实根据。在儒家这样的一个社会架构中,家的观念和作用是最为重要的,即所谓家和万事兴。围绕着家这个核心单位,最重要的则是家人的亲和之情与尊奉敬事之心,孝道所强调和彰显的就是这样一个亲亲尊尊的关系,这也是传统中国维系社会人伦之道的根本。是故《孝经》开宗明义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以生也。”并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所以“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化的形式“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先之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孝子事亲是“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不孝的行为也有五个方面,一是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二是博弈好酒不顾父母之养,三是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四是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五是好勇斗狠以危父母。而且,孝不仅是尊亲的大事,也还是尽忠的要素,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见《孝经》)。孟子以“仁者爱人”倡其说,亦言:“仁之实,事亲是也。”并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可见先儒所说的忠孝之道并不同于后来僵化了的三纲五常之说,而是以亲亲爱敬,尊尊礼让来维系世道人伦,以致齐家治国。
     所谓的仙道慈爱,指的是道教所特有的济世情怀,这也正是道教作为一种关怀生命的宗教与伦常之教的区别所在。道教的慈爱,主要体现在它的生命观上。首先是道散气生育万物,万物皆含有道性的原则。认为一切有形,皆含道性,但万物之中,人为最灵,人为最贵,所以在对待生命的态度上,道教珍重一切的生命,主张“仙道贵生,无量度人”,珍贵人的生命;要“守仁不杀,悯济群生,慈爱广救,润及一切”,慈爱一切生命;其二是尊重人的生命与存在价值。《太平经》中说:人人皆有享有天下财物以养生命的权利。《道德经》中则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此外,道教的诸多经书和教戒都强调,不得败人成功,离人骨肉,当以道助物,令九族雍和,不嫉贤妒能,不诽谤善人,不欺暗室,不履邪径;其三是要扶危救困,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解人之难,诸恶莫作,诸善奉行,修桥补路,济世利人。其五是要斋醮诵经拯救幽灵,拔除不祥,消灾祈福。总之是“齐同慈爱”。然而这“齐同慈爱”基础乃离不开人道之亲亲,只有人人亲爱,家庭和睦,人才能少有嫉妒,才有益于助人成功,才能令异骨相亲,九族雍和,才能实现道教的慈爱。所谓人道亲敬,仙道慈爱,二者并不是割裂,慈爱是指:修道之人虽然与万物并非俗世血缘关系,却宅心仁厚,情同父母。净明道宗师玉真先生说“大忠者一物不欺,大孝者一体皆爱”。这应该是人道亲敬与仙道慈爱、沟通人道仙道最精辟的概括。
    净明道突出以忠孝与神仙为教化的楷模,并以此来沟通儒道,作用于世人,利益于家国,使儒道两家以不同风格传承下来的华夏文化传统在这样一个形式下得到了发扬,特别是在民间产生了深远且持久的影响。民间还有一个许真君锁蛟龙的故事,说的是有一孽龙,时常是任性作风雨水旱之灾危害乡里,百姓深受其害,许真君为民除害,凭着高深的道法制服了蛟龙,并将其镇锁在玉隆万寿宫的井中,但真君念蛟龙有至孝之心,特恩准在每年的三月初三驾着风雨回龙宫探母。这个故事在江南可谓是家喻户晓,故事也正是人道之亲敬和仙道之慈爱的最好体现,是儒道两家文化传统融会贯通的最生动的反映。
    净明道通过净明忠孝神仙之说,既传扬了社会伦常的忠孝之道,又阐明了修仙学道即净明以致神仙的说教,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修仙学道的至理名言,如“万法皆空,一诚是实”;“大忠者一物不欺,大孝者一体皆爱”等,并在忠孝人伦之道与神仙大化之教中间架起桥梁,在文化传统上达到了融会贯通,为华夏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扬作出有益的探索,也起了积极作用,并产生重要的影响。今天,净明道的探索和所产生的影响,对于我们继承和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华夏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7-17 22:17:00
496#
  丹道周天2群欢迎有道之士群号91074465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7-18 19:39:00
497#
  道教对发展及经济生活的理解和启示(张继禹)
  ——在世界宗教与发展会议上的演讲
  
  中国道教协会 张继禹
  
  (英国伦敦 1998年2月)
  
   道教是中国现行五大宗教之中唯一的本土宗教。道教自东汉张道陵天师正式创立教团以来,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悠久历史。道教的教理教义,承继了东方伟大哲圣老子的道家学说,蕴含着睿智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道教与中华古老文明浑然交融为一体,而又独具自己的风骨和特色。千百年来,道教对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等都产生过深远而广泛的影响,至今仍然在人们的精神世界占有重要位置。下面仅就道教对发展和经济生活的理解和教义启示,加以阐述,与大家交流。
  
  一、尊道贵德的教义要旨
  
   道教教义的中心内涵是“尊道贵德”。道教认为“道德”是维护世界和谐的纲纪,是道教义理中最为重要的内容。《道德经》中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由此可见,道教认为一切万物的生育成长,都完全依赖于“道”和“德”的作用。
  
   在道教教理教义之中,“道”是道教的最高信仰,她是神明之本、造化之祖;她不仅亘古不灭,而且普遍地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她生化万物而功成不居,放任万物自然生化;她象大海一样包容广大,象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且虚怀若谷,处下不争。“道”的伟大和神圣,又是由“德”来体现的,道教信奉的一切神仙真人因为含有德而合于道,因而为世人所敬仰;天下万物因为有德,故得以化育生长。道教教导人修道必先立德,修持善行以提高自身品格。据《庄子•在宥》记载:中华最伟大尊严的祖先黄帝,曾向道教敬奉的仙人广成子讨教治身的要道。广成子告诉黄帝:“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便可以遂群生和长生久视。黄帝他后来也骑龙飞升。这是中华儿女都知道的故事。
  
   道教“尊道贵德”的学说,对于我们今天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人类的物质生活必须有赖于精神生活作为依托,道教强调有道之士应以道德为务,修道养德,顺应自然,融和万物,所以人应当顺应社会的发展潮流和经济趋向,同时又应保持自我高贵的道德情操。在物质文明和自己的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中,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即一方面应当和光随俗,关心社会人群,另一方面应当以道德作为根本,合乎天地之常道。
  
   因之,就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道教所倡导的“道”和“德”,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经济生活更需要有道德作基础,如果没有道德准绳,其经济生活必将是浅薄的和无价值的。
  
  二、和谐自然的发展观
  
   道教教义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即万物都是由阴阳共同组成的,而又相互联系和谐相处。“道”的作用,就是和谐地使万事万物得以自然生化。这是自然界万事万物发生、发展、生存、消亡的运动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道教强调“道法自然”,要求人们维持宇宙间的这种自然的、完美的和谐。
  
   《道德经》又说: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太平经》也说:“财物乃天地中和所有,以共养人也。此家但遇得人聚处,本非独给一人,其有不足者,悉当从中取也。”所以道教提倡为了维持人类社会的和谐,在经济发展上也要做到周贫救急,整个社会才能平衡发展。
  
   在人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之中,同样需要维持人类和宇宙大环境的整体和谐。因而也必须遵从和谐自然的发展规律,维护人类经济发展的平衡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和谐。只有自然和社会的整体和谐,经济生活才会走上健康而稳定的发展轨道。在当今,世界上发达的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由于近代历史的种种原因而使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依道教来看,发达的国家有责任援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使整体和谐,同时尊重发展中国家依照自身环境选择的发展道路。从而真正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和谐发展。
  
作者:道222221 回复日期:2009-7-25 19:19:00
502#
  气功界的讹传
   这里专门给大家讲一讲现在气功界普遍存在的一些讹传,以及由此产生的问题。
   本来这些都是传统的修炼知识,但由于历史上对这些知识一直保密,比如道家养修传承中五秘三禁的太极门、丹鼎门和剑仙门等,都是禁立文字的,所以传统修为的内涵不为一般人所了解。正因为人们都不了解,所以偶尔传出来一星半点,就越传越玄。于是形成讹传,以致以讹传讹,造成不良影响,误人害己,遗患无穷。
  比如“意守丹田”呀,“舌抵上腭”呀,“以意领气”呀,“大小周天”呀,等等等等,气功界几乎都在讲。当然,还有一些带有现代色彩的东西,比如带功报告、信息物治病、瞬息传功等等,气功界许多人也在搞。这些到底对不对呢?有没有根据?会出现那些问题?带来那些后果?现在我就给大家剖析一下。
  
  “意守丹田”的说法不是正传
   意守丹田,作为一种修为的方法,近年来在我们的气功界里,基本上已经是天经地义的了,几乎没有人会去怀疑。我们曾经做过一个统计,在近些年出版的气功书中,有百分之八九十,全都要求修学者意守丹田。这也就是花说,将近百分之九十的功法书和气功功法,在讲求意守丹田。可见它的影响之大。
  那么“意守丹田”这个词到底对不对呢 ?
  我可以告诉大家这句话,在正宗的传统修为的方法中,并没有这种说法。所以,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丹田”一词的来历
  “丹田”这个词,是出自道家的丹鼎门。丹鼎门是中国道家著名的修仙门派。
   中国自秦汉以降,人们就开始对炼丹很重视,“丹田”这个词也就越用越多。在我们的古书上和古代的小说上,凡是讲到修仙,几乎无一不讲到炼丹。
  “丹田”一词,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史料记载,是《黄帝内经》。在它的《遗篇•本病论》中,讲到“神游上丹田”。这一篇的成书可能晚于黄帝内经,可能是后人补的,但不会太晚。
   所谓“丹”,就是结丹;所谓“田”,就是结丹的田。煮饭需要锅,结丹要有田。谷子、稻子都是从田里长出来的,所以古人就用田来比喻丹生长的地方。《黄庭经》中就讲到“丹田之中精气微”。
  
  丹鼎门的炼丹
   炼丹要有火。所以丹鼎门有个传统的术语,叫“安炉起火”。要起火,就要先把炉灶安起来。在汉代,灶和锅还没有分家,二者还是一体,这个东西就叫“鼎”。丹鼎门产生在秦汉时期,因为那个时候灶和锅没有分家,所以它才叫“丹鼎门”,而不叫“丹炉门”或“丹锅门”。
   丹鼎门的炼丹是从外丹逐渐变为内丹的,因此许多术语都是从外丹移过来的。“安炉起火”也是从外丹移过来的名词。
   所谓练内丹,就是用自己体内的精、气、神作为炼丹的条件。这里,“安炉”和“起火”就是丹鼎门的正传口诀。
  它的含义是把“炉子”安好,把“火”点起来,再把“药”放进去,才能开始炼丹。
   这虽然看上去,意思好像大致也相当于现在所流传的“意守丹田”,但是实际上,它的位置、它的本质和它的内涵,都不一样。
  在人体里面怎么“安炉”呢?这就是老子讲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守中”这个词就是“安炉起火”的理学内涵。它的位置在身体的肾前脐后,离下坎上。但关键是它位居虚中,不落表触。所以真正的丹田位置,要老师带功的时候给你点窍,从头上点到那个位置,这叫“下种”。你有感觉了,这才能炼丹,不然你没办法炼,你自己是找不到那个“虚中”的。这就是“先觉虚中,后行实存”。
   我们平常人的感觉都在皮肤的表层,往里面你是感觉不到的,所以必须由老师给你点。点到这个位置以后,你意守在这里。意到气到,气盛了以后,气有余,便是火,就产生了火,这才能开始炼丹。这一步功夫就称为"筑基”,也就 是奠定了一个炼丹的基础。
  
  
  丹尚未生,岂可指出
   在修为中,先要有丹,以后才会有田。没有丹,也就不会有田。这个田,就是结丹之田。
  现在那些气功,一上来就让人家守丹田。你没有丹,哪里来的田呢?并且你知道真正的丹田在哪儿吗?丹鼎门的正传有这么一句话,叫做“人身无处不丹田”。等你炼出了丹,那么它落在哪里,哪里才是你的丹田
  丹鼎门秘诀讲:“浮自非丹,落黄是田。”
   我年轻的时候曾经拜过一个丹鼎门的老师,所以我知道这个秘诀。
   这句话是讲,当你修炼到有白光的时候,丹气还在走,那还不是丹。飞丹的时候以为是丹,实际上是气,要等它定型了以后,看它落在哪个位置上。落到脚心是涌泉丹,落到掌心是劳宫丹,落在喉咙下是颌下丹。落到一个位置后还要生住根,这个地方才是你的丹田。如果丹还在到处跑,像鸟儿还未下蛋一样,哪有鸟巢呢?这样你就还不能知道你的对丹田在哪儿。
   显然,“意守丹田”这个口诀是错误的。
  
  

作者:道222221 回复日期:2009-7-25 19:20:00
503#
  “意守丹田”等于开窍泄气
   刚开始炼功的人,既没有结丹,当然也就谈不上丹田。所以所谓“意守丹田”就是守身体上的某一个位置。也就是守窍。这不仅没有实际的意义,而且还有害。
   为什么我要这样说呢?因为人的触觉都在皮肤上,只能感觉到表面。如果让你感觉一下中间,你感觉不到。中间须老师给你定,不给你定你自己找不到。你守不到中间,就只能守表,不管你守的是什么位置,都属于表触。所以守窍的人,守的几乎全是表。因为你守的是表,所以守气就耗气,守热就耗热。
   大家都知道,人能发气。而要想发气,就必须集中意念。意念集中在哪儿,气就从哪儿发出去。所以,你如果老守在某个位置上,老守在表上,气就会不断地往那里集中,又不断地从那里漏出去。因此,凡是守丹田的人,他的开就在漏气。守得越好,气也就漏得越厉害。这就是意到气到。
  关于这个问题,我在《气功传统术语辞典》中已经讲到了。这本书是于1988年版的。出版以后,就有好几个气功家来找我。他们看了这部辞典之后,又惊讶又感慨。有一个就跟我说:你这部书应该早点出,我守丹田到都已经守了二三十年了。
  我问他:你守了二三十年,有什么感觉呢?
  他说:有时候肚子热,热了就通周天,气开始通以后,通一段时间又不通了,肚子也凉了,没气了。再炼一段时间,就又热了,又开始通。就这样反反复复。
  大家说,这是为什么?对,就因为他有了一点气,就往外跑。跑完了又来,来了又跑,来回反复。所以我告诉你们这句话:意守丹田的人,就是守表,就是在给自己开窍泄气。
  
  
  “舌抵上腭” 与鹊桥飞架
  “舌抵上腭”这个词,也和“意守丹田” 一样,大家都听说过,都相当熟悉。现在,它也成了一个人人皆知的炼气功的基本概念。
   原先有一个学生到我这里来学习,我没给他讲什么道理,就让他站在那里发功。他心里说:什么都不告诉我,就让我发功,幸好我还知道一个“舌抵上腭”。他就把舌头往上这么一抵。
   其实,“舌抵上腭”是一个害人的名词。
  那么,在修为中到底有没有舌抵上腭这回事呢?在道家丹鼎门的传承里,确实有这么一回事,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但错就错在这个事不该说出来,而且说得也不对,因为这个术语的名称本来叫“鹊桥飞架”。
  鹊桥,指舌尖。《勿药元诠》中有句话:“倒下鹊桥”。自注:舌也。这里以“鹊桥”喻真气运行之路。
  “鹊桥”来自中国古代的一个神话。牛郎织女被隔在了银河的两边,每年七月七日的那一天,喜鹊就搭起一座桥来让他们相会。所以这个“鹊桥”就有如下含义:第一,它是临时的,而不是长期的。如果是长期的,那就不是鹊桥,而是长江大桥了。第二,请大家注意“鹊桥飞架”的“飞”字。这是关键所在。本来,舌与上跨是阴阳相接之处,功夫炼到了一定的阶段,气盛冲动,阴气从下边上来,阳气从上边下来,等两边的气聚足了,就会天机自动,阴阳二气相吸,就好像物理现象中的阴电与阳电相吸一样,舌头自然就被吸上去。就在这一瞬间,气机相合,真气贯通。这就叫“鹊桥飞架”。
  “吸”的“瞬间”,才有“飞架”。这是炼功中的一个自然情况。而且,它是“天机”,是不需要、也不能教你的。但是,这件事情被有的炼功的人说了出来,没有传承的人就想当然地搞了一个名词,叫“舌抵上腭”。你想,他的功夫又没有到,没什么气,那怎么办呢?于是一炼功,他就自己帮自己,把舌头就这么往上一顶。这么一来,这个“桥”就成了长江大桥,也个是不飞架了。于是就造成了这么一种情况,叫做“柱舌闭气”,失天机自然之真”。
   发功时,如果舌头人为地顶住上腭,则舌根、下腭紧张,重楼封闭(道家称喉咙为重楼,有七节叠环,又称七节重楼),导致闭气,上下脉不通,这功就没法炼了。
   而且,阴阳相引,需要蓄气。你把舌头一直顶在那里,有一点气便泄漏而下,不能积蓄引功。也就是说,不能积蓄出通脉所需要的气来。所以这样一来,便永远不会出现那个“天机”,岂不是害人不浅?
  
  
  你在守几?
   炼功意念要专一。你想,你又要舌抵上腭,又要意守丹田,这功怎么能炼好呢?
   《太平经》上讲了很多守一的方法,说:“守一神则灵。”守一才能专一。所以老子讲:“抱元守一。”守一,一念代百念,你才能不乱,你的气和神,才能凝聚在一起。守二就不对了,守三就更乱了。
  一个人在炼功的时候,有一个守字,已经是守一了;再来一个舌抵上腭,还加上一个意守丹田,你已经是在守三了;如果再感觉一下身体上的气,听些声音,你就是守四守五了。那你就不可能进入境界。
  所以,“舌抵上腭”和“意守丹田”这类词,都是一种传讹。
  
  
  “以意领气”不能用在修炼中
   “以意领气”这个词,也和前面那几个一样,凡是看过一些气功书的人都知道。因为现在很多功法里都有“以意领气”的炼功方法。按照这些气功书的说法,“以意领气”就是用意念引导气在身体里面走。据说很多人就是用这个方法通了大小周天。
  那么究竟有没有这个方法?这个说法对不对呢?
  现在我告诉大家,在传统的修为中,有这个方法。但是大家注意了:以意领气,或者以意引气 这个口诀历来都是在用上,而不在体上。
  我们的修,是体。以意领气,是用,所以它不能用在修炼中。如果用在修炼中,那就
  有为,有为妄引气,那你就要出问题。
  本来,气运行的规律是自然的。比如自然界中的水,在池塘里边,水一多就会满了,会溢出去,就会自然的流动,向低处流,向下游流。这叫水盛自行。气和水一样,气盛了,它自己也会走,也会自然地流动。而它所走的方向,往往就是它应该走的方向。所以,气盛自行,行适其道、就像河流一样,从上游流下来,一路顺着低洼的地方流,自然地流到最低的大海。气也是这样,气盛了自然地会往下流,而气流过的地方,就是我们所说的“脉”。
  自然界中的水,自然地流,形成了江河。人体中的气。也是自然地流,形成了气脉。由于气是自然地流动,所以,它的先后主次和顺逆方向,都是自然天成的。
  
  

作者:道222221 回复日期:2009-7-25 19:21:00
504#
  以意须气”弊端多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条件都是不同的,先天和后大都有很大差异。在你炼功时,炼到气盛自行的时候,气先走哪条脉后走哪条脉,每个人和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这是由你的身体条件、你的气脉状况所决定的,是自然而然的。如果人为地、主观地用意念去引气,就会产生很多问题。
  第一,你要引气,必须气盛。但什么时候才气盛呢?你不知道。一般人总以为感觉大了便是气盛,你错了。感觉大,多是气机不通、不和之象。这个道理,大家务必要知道。
  一般人总是在感到有气的时候,就以为气盛了,每每觉得有点气就可以引了,结果恰恰是在气虚的时候你就引它,于是造成虚阳妄动。
  本来气盛才能走,可是气还没盛你就引它走,下虚上引,结果是气虚上浮。你若引之,又会导致妄引表脉。为什么以意领气的结果都是引向表脉,而不能往里面引呢?这跟前面讲的意守丹田则漏气是一个道理。因为人的感觉都在表层,人的触觉都在表面。
  功夫不到,深的感觉你还没有。所以你以意领气,就只能往表面引,往你有感觉的地方引。你不可能往你还没有感觉的地方引,因为没有感觉的地方,你不会知道。这就使正虚邪盛,反而影响你正常气脉的循运。
  第二个问题,你要以意领气,你就要先知道要引哪一通脉,要知道这脉络怎么走。如果不知道,你当然没办法引,对不对?可是,能让你知道的脉,也就是已经公开的脉络线路 ,中国从古至今,唯一公开的一家就是中医。但是大家注意,这是医家脉,即中医的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当作以意领气的根据,妄以医家脉来代佛家、道家脉。但他们不知道,佛家有佛家的脉,道家有道家的脉,医家有医家的脉,甚至武家还有武家的脉。各家有各家的脉。
  
  
  医家、佛家、道家各有不同的脉
  医家的脉,是生理、病理性的,所以它只能为诊治服务。道、佛两家的脉,是功理、境理性的,所以它是针对养生服务的。两者岂能混为一谈?混为一用。
  道家是二十四部大脉,佛家是三脉五轮,或是三脉六轮、三脉九轮。一个是二十四根,一个是三根,它的走向,它的位置,全和医家的不一样。而且,道、佛两家的脉是保密的,口传心授,不立文宇。只是到近年,佛家的三脉五轮才表面性地公开了。在我的《气功传统术语辞典》中,以及近来刚刚出版的《养生修其证道弘典》一书中,就公开了一些可以公开的脉路。但是它的真正内涵仍然没有公开。道家的二十四部大脉,直到现在没有立过文字。
  
  
  人为必然有失,人站必然不通
  所以说,你要搞以意领气,就只能是以你所知道的医家脉来领,结果把气引到不该走的地方去。
  医家的脉,是属于诊断治疗用的,而佛家脉和道家脉是养生修真用的。它们是两回事。一个是用于治病健身,个是用于修道,方向都不一样。而且医家脉是外脉,都在表面;佛道之脉是内脉,没有一定修为的人不可能感觉到。人为的引气走医家脉,必然引起阳气外泄耗散,这与气功修为向内炼气聚气的方向恰恰相反。
  本来是气盛以后,它自己会走,会去通脉的,这叫自然天成;而以意领气却是反自为而人为,反自通而人通。而人为必然有失,人通必然不通。
  以意领气,严重的还会妄引致病。既然然医家脉可以因通行而治病,当然也可以因妄行而致病。因为人为地引,容易邪,容易乱。本来气应该从这里过去,但是你人为地引,它却从那儿走了。可是那儿不是气该走的地方,所以就不通。结果气就只能往旁边乱冲。这样一冲,就更乱了。也就是你自己把脉搞邪了,搞乱了。这是一个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搞得不好,把气引到那个地方,气往旁边的岔道上走也走不通,最后就堵上了。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有些炼气功的人以意领气,炼来炼去,长出了一个气包,还有的长出好几个。
  气功没练好,炼出气包。 原因就是气回不来,堵上了,就在这儿长了包。而且这种包治起来很麻烦。他以意领气炼出了包,有了包以后更是老想着那个包,气就不断地往那里聚,这个气包也就老是消不了。我在门诊上碰到这样的病号已经有一二百个,多数是腋窝、胸部等处,那包一摸是软的,一问就知道是以意领气搞的。只有用气道针在下面扎一针,让他的意念注意下面,把气引下来,逐渐疏通,才可能好。
   所以,以意领气往往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气本来是自己会走的,它走自然能走和该走的路,你却非要人为地去搞,当然就要搞出麻烦。这就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而且这种以意领气搞的气包还特别难治,不是这偏差有多大,而是他那执著的意念解决不了。他的意念长期都集中在那儿,越有包就越想打通它,意到气到,那包就越长越大。起了包就不舒服,不舒服他的意念就更要过去,更要去注意那个地方。这样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所以有时候我们给他治了,好一点了,可是过两天以后又长大了;再治好一点。但是过几天又大了。最后没办法,只有吓他,就给他这作讲,你这个包,代表你另外那个地方要长癌。一听这个,他吓坏了,意念过去了,这包也就逐步好了。
  “大小周天”的误会
   “大小周天”,这也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气功术语了,在各种气功书籍和气功杂志上,经常会出现这个词。尤其是气功杂志上,就像1958年大跃进放卫星一样,经常报道这样
  的消息:某某“三个月炼通大小周天”,“三十天炼通大小周天”,“三天炼通大小周天”等等,层出不穷。
  “大小周天”是道家丹鼎门的秘传诀法,它的内涵决不像现在社会上流传的那么简单。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古往今来,便遍地都是神仙了。
  什么叫作“周天”?气机在人的体内运转,或说某个方面的东西在运转,这叫“周天”。周天周天,就是周运天地。我们生在其中的天地是中天地,宇宙当然是大天地,而人则是小天地。三周天地,一法、一德、一道,这便是道家丹鼎门秘传的本来含义。
  但是现在人们所说的这个“周天”,可就太简单了。它的内涵是什么呢?就是意守丹田,感觉有点热了,就用意念领着它走,从身体的后面上去,再从前面下来,或者从前面上去,从后面下来。反正就是围着中医的那个任脉和督脉打转转,这就叫“小周天”;而能够在全身转一圈的,就是“大周天”。其实,这个“周天”与真正的修为还差十万八千里。如果要给它一个名相的话,那么它只能叫做“浮阳周天”。
  现在我们就把丹鼎门的周天内涵讲一讲。
  在丹鼎门修炼的传统理行上,素有“三周天”之说。在所谓的三周天里,第一个周天是阴阳周天,即周运形神天地;第二个周天是神气周天,它周运的是神气天地;第三个周天是元神周天,它周运的是元神大宇。大家注意,元神并不是我们的思维。这就是小、中、大周天。阴

作者:道222221 回复日期:2009-7-25 19:22:00
505#
  浮阳周天的得失
   人的气,外面的称为“浮阳”,又叫“卫阳”,里面的才是纯阳、纯阴。外面的气容易感觉,而里面的气不容易感觉,更不容易控制。人体的感觉都在表面,而表面的气容易动,所以浮阳易动。因此,丹鼎门就把浮阳周天称为“沐浴”。
  沐浴就是洗澡。洗澡有什么效果呢?这大家都知道,洗了澡以后,一身轻松,面色红润,身体舒适,原因就是阳气走表。所以炼浮气周天的人,就和常常洗澡的效来一样,红光满面,外人一看就像个炼功的。但因为这是浮气,你的阳气都在往外走,走在表面,因此不符合道家传统的内炼要求。
   炼功的人要求阳气潜藏,不先要求红光满面。你的气应当往里面走,不能往外走。所以,只有当过了浮阳周天以后,你就会气往里面走,逐步转入内炼。“沐浴”再加“更衣”才是浮阳周天这个境界的真正成就。
  浮阳周天的得失有这么几点:一不治病,二没功力,三难以恒定,四不入门。
  为什么难以恒定呢?你今天以为炼通了,过几天又不通了,再炼通了,再过一段时间又不通了。因为它与天时、地场和气温,与你本人的身体情况等等,都有关系。
  为什么说不入门呢?因为炼来炼去,你其实还在门外,和真正的周天还没有关系。这样的境界,你在三个月、在三十天把它炼通了,又有什么意义呢?什么也没有。现在的气功书上把这个境界称为是通了大小周天,那是一个误会。
  
  
   静而无想的谬失
  炼功讲究入静,所以各门各派都讲入静。古人有句话,叫做:“大道全凭静中得。”
  入静,就可以进入境态功态;不入静,就不能进入那种境界。这是一个基本点。可是有的功法,做一个架式摆在那里,可以看电视,可以说笑话,可以看书,你说这是什么修为?这和传统养修当然没关系。
  古来修为讲入静。但什么是入静?怎样入静?
  许多气功书上都讲,入静就是什么也不要想,无思无想。就是要你静而无想。对不对呢?不对。这种方法,即使你真的做到了,也不是道修正境。此境,古来佛家称为“空定”,道家称为“死定”。
  “空定”和“死定”,从这叫个词,你就可以知道它的意思了。空定不生智慧,死定不生道行。也就是说,它处于一个僵死凝固的境界,没用处。
  那么应该怎样呢?应该“抱元守一”。
  
  
  抱元守一的真义
  “抱元守一”,这是老子讲的话。所谓元,就是首。首即开始,即先。开始、先,也就是本来。抱元守一,就是守一个本来的东西。你如果真能守到一个本来的东西,才能够守一。
   现在很多气功书都把这个抱元守一搞错了,说守一就是守一个地方。比如讲意守丹田。认为守丹田就是守一。但是它错了,这不叫守一。
  大家知道,我们人类有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意是其中的一根,称为意根。你用意去守丹田,这是几了?意是一根,丹田的位置在身上,属于身根,因此这又是一根,那么这就是守二了,而不是守一。如果你不守丹田,是听声音,那么你用的则是意根和耳根,还是两根。所以不管你守什么,即使在意根上以意守意,也是一样,都不是守一,而是守二。
  大家注意,老子为什么要在“守一”前面加“抱元”两个字?因为只有抱元才能守一。“抱元”和守一是一个意思。所谓抱元,就是返本,就是要回到意的前面。你能返回到意的前面,连意根都没用,这才能够达到守一境界,才是真正的抱元守一。
  
  
  不尽性心,不得智慧
  为什么空定死定会不生智慧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再用一个例子来解释一下。
  比如一股泉水从山上流下来,有清水,也有泥沙。我们把清水比作智慧,把泥沙比作杂念。就像我们现在的心一样,有智慧,也有杂念。如果你为了得到非常纯净的清水,不要泥沙,就把河沟全部堵上,这样一来,泥沙固然是不下来了,可是同时这清水也就没有了。你为了光要智慧而不要杂念,就把百思想全部断掉,杂念是不生了,但智慧也没有了。所以佛家有句话:不尽性心,不得智慧。如果没性,就不能成佛。
  :陆锦川

作者:谗者无聊 回复日期:2009-7-25 20:41:00
507#
  金丹之术也算大道么?!不过术法尔!道家早已丢尽,留下一辈术数之徒。诶~老庄从来不玄乎,大道至简真玄乎。哈哈若学丹道,性命圭旨可做指导。其实吕祖传的太乙金华是不讲结丹的,可惜龙门后辈越走越偏!真参大道的,不妨多读读列子一书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