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评论]道学(丹道)之同修共悟

来源: yanlan 2010-06-07 16:39:3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163306 bytes)
 函谷著书
    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老聃守丧期满返周。周敬王四年(公元前5l6年),周王室发生内乱,王子朝率兵攻下刘公之邑。周敬王受迫。当时晋国强盛,出兵救援周敬王。王子朝势孤,与旧僚携周王室典籍逃亡楚国。老聃蒙受失职之责,受牵连而辞旧职。于是离宫归隐,骑一青牛,欲出函谷关,西游秦国。
    离开周王朝洛邑不远,但见四野一片荒凉。断垣颓壁,井栏摧折,阡陌错断,田园荒芜,枯草瑟瑟。田野里不见耕种之马,大道上却战马奔驰不息,有的马还拖着大肚子艰难地尾追其后。目睹此景,老聃心如刀绞,内心想道:“夫兵者,不祥之器也,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适可而止,恬淡为上。胜而不必自美,自美者乃乐杀人也。夫乐杀人者,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兵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兵之后,必有凶年。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则戎马生于郊。戎马生于郊,则国乱家破矣。”
    话说函谷关守关官员关尹,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一日夜晚,独立楼观之上凝视星空,忽见东方紫云聚集,其长三万里,形如飞龙,由东向西滚滚而来,自语道:“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西行经此地。青牛缓缓载老翁,藏形匿迹混元气。”关尹早闻老聃大名,心想莫非是老子将来?于是派人清扫道路四十里,夹道焚香,以迎圣人。
    七月十二日午后,夕阳西斜,光华东射。关尹正欲下关查看,忽见关下稀落行人中有一老者,倒骑青牛而来。老者白发如雪,其眉垂鬓,其耳垂肩,其须垂膝,红颜素袍,简朴洁净。关尹仰天而叹道:“我生有幸。得见圣人!”三步并作两步,奔上前去,跪于青牛前拜道:“关尹叩见圣人 ”
    老子见叩拜之人方脸、厚唇、浓眉、端鼻,威严而不冷酷,柔慈而无媚态,早知非一般常人,故意试探道:“关令大人叩拜贫贱老翁,非常之礼也!老夫不敢承当,不知有何见教?”关尹道:“老丈,圣人也!务求留宿关舍以指修行之途。”老子道:“老夫有何神圣之处,受你如此厚爱?惭愧惭愧,羞杀老夫矣?”关尹道:“关尹不才;好观天文略知变化。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西行,见紫气浩荡,滚滚如龙,其长三万里。知来者至圣至尊,非通常之圣也;见紫气之首白云缭绕,知圣人白发,是老翁之状;见紫气之前有青牛星相牵,知圣人乘青牛而来也。”
    老子听罢,哈哈大笑:“过奖、过奖!老夫亦早闻你大名,特来拜会。”关尹闻言大喜,叩头不迭。之后,关尹引老子至官舍,请老子上坐,焚香而行弟子之礼,恳求道:“先生乃当今大圣人也!圣人者,不以一己之智窃为己有,必以天下人智为己任也。今汝将隐居而不仁,求教者必难寻矣!何不将汝之圣智著为书?关尹虽浅陋,愿代先生传于后世,流芳千古,造福万代。”
    老聃允诺,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人称《道经》。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故人称为《德经》,合 称《道德经》。《道经》言宇宙本根,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幻之妙;下篇《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关尹得之,如获至宝,终日默诵,如饥似渴。
    《道德经》全文http://www.guoxue.com/zibu/zibu_zhuziml/laozi.htm

作者:hiwrw 回复日期:2009-6-2 22:07:00
139#
  顶上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3 9:47:00
140#
  道学
    中国人把哲学叫做道学..就是西方人的哲学拉
    1.儒家的道德学问。
    2.道家或道教的学说。
    3.唐宋两朝以培养道教徒为目的的专门学府。
    4.道教的法术。
    5.指佛教徒和儒生。
    6.宋代儒家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等的哲学思想。道学又称理学,是宋明时期思想界最重要的学术流派。道学之名源于北宋时期;而道学被改称理学,则是在南宋时期。《宋史•道学传序》说:“道学之名,古无是也。”两宋时期,道学(理学)集大成者有:北宋王景山(讳开祖)。王开祖“倡鸣‘道学’二字,著之话言”,首创“道学”一词。北宋程颐,张载。南宋朱熹,陆九渊,张栻。
    7.形容为人处事迂腐,拘泥于礼法。
    道学(Daoism)之名,始见于《隋书•经籍志》,原指老子创立的有关道的学说,它包括哲学的道家、宗教学的道教以及属于人体生命科学范围的内丹学。中国古文献中凡较严肃的学术分类或艺文志书,皆以儒、道并举,未有将儒家学说称为“道学”者。《宋史》立“道学传”,遂致“伪道学”之消。自明代李贽至清末皆有人揭露将宋明理学称作“道学”之伪,指出仅有老子、庄子的学说才是真道学。胡孚琛著《道学通论》已首先为道学正名,同时又论证了道家、道教、内丹学三者的关系并揭示了道学的基本内容。胡孚琛指出,创立有时代精神的新道学是中华民族21世纪唯一可行的文化战略。今再从新的侧面,提出道学八大支柱的框架。它们包括: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3 9:50:00
141#
  1、乾 — 天地人哲学:
    道学的哲学是一种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学问,它包括道论、道的宇宙生成图式、时空观、气论、气的人体观以及辩证法、认识论等内容。简言之,可以用“人行道”三字概括起来,人是人学;行是实践哲学;道是形而上的道家哲学。
    在中国哲学史上,按西方关于哲学分类的规范,仅有道家才属于严格意义的哲学范畴。道家哲学源于母系氏族公社先民以女性生殖崇拜为特征的原始宗教巫史文化传统,三代之后经过先秦的老庄学(庄子在道家的地位有如儒家的孟子)、秦汉的黄老学、魏晋玄学、隋唐重玄学、宋元明清的内丹心性学(内丹生命哲学)五个发展阶段,至清末接引西方的自由主义人中国,形成萌芽状态的启蒙哲学。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道家哲学受到正统的儒家伦理学的压抑而畸形发展,至魏晋而后又被儒家学者曲解,使道家哲学的真实意义晦而不彰。特别是魏晋玄学的研究,尚存有诸多站在儒学立场上曲解玄学的观点被学术界广泛接受,懦要重新澄清。例如郭象讲名教为“自然之迹”,乃老子“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的另一说法,当今学者却异口同声地将其哲学含义定为“名教即自然”的儒家观点,久之习非成是而不觉。魏晋以来性喜老庄的学者甚多,《道德经》和《庄子》的注本也比比皆是,但多为望文生义之作,没几个人真能读得懂,《道藏》等道书中的哲学思想精华也远远没有发掘出来。难怪朱熹说:“庄、老二书,注解甚多,竟无一人说得它本意出,只据它臆说。”(《朱子语类•卷七》)现在道学的国际意义与现代价值正在被全世界的有识之士所认同,道家哲学将成为21世纪的世界指导原理,这需要跨世纪的新一代学者重新审视道家的思想,将道家典籍中的真实含义发掘出来。我期待着以新道学的立场对道家典籍重新注释和研究的著述不断涌现出来。
    2、兑 — 政治管理学:
    有的学者断言,经济学主要关注如何以最少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利益,其支点是价值的生产;政治学关注如何分配那些业已由经济活动生产出来的利益,其支点是价值的支配;伦理学则关心所分配的利益是否公正,其支点是价值的评估。这种区分显然是以西方的社会观念为立足点的,但我们可以作为分析道学的参照系。
    在社会观点上,道学的核心思想是建构一个模拟自然界或人体生命的自组织、自调节的最优的自动化系统,这个系统依乎天、地、人之道,无亲无疏,大公大慈,导人向善,是一种“万物将自化”(《道德经•37章》)的自然之治的社会。在经济上,道学主张一种以自然生态立国的经济模式,反对无限制地掠夺自然资源,将保护生态环境置于经济生产的首位。在政治上,道学强调一种“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道德经•32章》)的分配制度,将普施利益于天下众生作为价值分配的支点。道学从来不反对每个人首先珍惜自己的生命和获得个人的幸福,但也鼓励人们根据自己的条件“参赞天地之化育”。《道德产的原始公社文化升华而来的,因而具有“天下为公”的超越时代的特征。
    中国传统的儒家政治多采用一元化的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式结构,这种结构缺乏合理的监督机制,积久则造成一人独裁人人为奴的局面。这种政权靠家族的传宗接代模式来延续,政权的交替和势力的转移充满着血腥的残杀,使政治领域变为仅是少数人争权夺势的凶险场所,脱离开人民群众的直接参预。道学的政体倡导一种“三元一太极”的阴帕互补结构,以自然立法形成相互制约、上下反馈的自调节的和谐机制,百姓逍遥于大自然中自由发展而感受不到政权的存在。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认为管得最少的政府才是最好的政府,道学的自然之治更是否定人治又超越现代法治的。《庄子》描述了道学不以私心治天下的自然之治:“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大有者也。”(《应帝王》)道家认为自然生态社会是世界上最合理的社会制度,在这种社会里人与禽兽乃至整个自然界都处于平等和谐的状态,人人自食其力,同德而不党,无宗法等级,无剥削压迫,具有纯真朴实的人际关系。“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
    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累朴;素朴而民性得矣”。(《马蹄》)道家关注民性的自然,人的尊严和人性的自由;认为能恢复人类真实、自然、纯朴、善良的本性的社会才是道家的“至德之世”。
    老子的《道德经》本来就含有君王南面的政术,魏源著《老子本义》,在《论老子》一文中称《老子》是“救世书”,说古今“气化递嬗,如寒暑然。太古之不能不唐虞三代,唐虞三代之不能不后世,一家高曾祖父子姓,有不能同。故忠、质、文皆递以救弊,而弊极则将反其初。”道学是一种返本复初的学说,又是一种继往开来的学说,以之为政要因时制宜,能变能守,静可以无事无为因循自然,动可以力挽狂澜革故鼎新。老子云:“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道德经•57章》),道学的治国用兵之术曾在中国历史上造成了“汉唐盛世”的辉煌时期。道学政术与民主政体天然相合,而与封建家长制的独裁政权多有冲突。严复说:“夫黄老之道,民主之国之所用也。”“君主之国,未有能用黄老者也。汉之黄老,貌袭而取之耳。”(《老子道德经评点》)社会主义事业本来应该是千千万万人民群众发挥创造精神的事业,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因之新道学的精华完全经》讲“天道无亲,常与善人”(79章),认为人事的活动要取法自然界的规律,道作为自然法则是客观的,无所偏爱的,因而也是无私的,公正的。《庄子•天道》指出,“嘉孺子而哀妇人”,为儒家的仁义之治;“日月照而四时行,若昼夜之有经,云行而雨施”,为道家的自然之治。老子“以道莅天下”,认为“天之道,损有炼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除”。(《道德经•77章》)人若能达到“有馀以奉天下”的至德,才能接近道的境界。道家之仁为大仁、大慈、大善,大仁则无亲,故对天下一视同仁。老子的思想是从母系氏族无剥削、无压迫、无私可以为我国世纪之交的政治体制革新提供思想资源。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3 9:51:00
142#
  3、离 — 文艺审美学:
    道学渗透到文学艺术的所有方面,诸如小说、戏曲、音乐、诗词、书法、绘画、雕塑、园林、建筑、盆景、游艺、膳食、衣饰、手工艺品等多种领域,形成自然主义的审美意识,激发了文学艺术家的创造力。《中华道教大辞典》辟有“道教文学艺术”专类,读者可以参看。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开始成熟,道家自然主义的审美标准成为社会风尚,道家美学和道教美学开始形成。六朝时期是美的觉醒的时代,过去被君权政治和礼教伦理观念束缚住的文学艺术开始解放出来,在各个领域开出美的花朵。在这个时代,山水文学、游仙诗、志怪小说、山水画、水墨画、壁画、模拟自然山水的庭园艺术等几乎同时出现,自然美的发现反映了人的自然本性的觉醒。
    美是人的情感对客观事物在心理结构上合目的性的追求和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取决于主体和客体在心理结构上和谐的程度。和谐即是主体和客体合目的性的同构,宇宙间万事万物就是依靠同构的相互作用来进行信息传递的,这种和谐同构的程度越大,主体获得合目的性的信息量就越多,审美的价值判断值就越高。我们可以从广义信息论的角度将主体和客体分别划分为三重层次结构的动态超巨系统,主体由低到高依次分为“躯体结构”(形)、“生命结构”(气)、“心理结构”(神);客体依次由低到高为“自然结构”(自然界)、“社会结构”(人类的活动形式)、“文化结构”(精神产品)。当信息从客体传递到主体,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转换时,信息的形态结构要发生质的变化。这就是说,信息在主客体各层次间传递是一个发生“同构”和“异构”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它们要随着历史进程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形态演变,符合这种发展变化方向的信息可以大致认为是合目的性的信息,这种信息量在主体心理结构层次上的价值判断就是审美的尺度。主体和客体的划分以价值判断为依据,主体可以是个体的人,也可以是人的群体或人类社会,当个体的人作为价值判断的主体时,个体之外的人类也就被视为客体。在主体中,决定人生长发育的遗传秘码并不能管到大脑和心灵的细节,人的智慧主要来自后天,即是说个体的人尽管会死去,但群体的心理结构、文化结构却仍能将知识遗传下去。每个人需要接受这种历史遗传,即是说每个人的个体心理结构必须要和其他人乃至社会、自然界发生相互作用,以达到和群体的心理结构同步,并和客体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进行信息交换。人同社会结构、自然结构等客体的相互作用可以理解为实践活动,反映出人的社会性;而人的心理结构同自己的生命结构、躯体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又是一种生命活动,反映出人的自然性。文化结构是人的实践活动和生命活动的积累,心理结构是人的个体和群体创造文化产品的心灵运动形式和智慧开发状态,美是社会的人和自然的人的自由形式的实现。
    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25章》),这是道家美学的总纲,“道”就是美学的最高境界,即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无论是社会结构、文化结构、心理结构、自然结构,凡是与道相谐调的,与大自然的基本节律相谐调的,同宇宙的自然本性相契合的东西,就是美的;而那些违反自然本性的东西,就是无道的,丑恶的。道学之美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即与道一体化的境界,它以回归自然、返朴归真为导向,以悟道的灵性来激发文学艺术家的创造力来揭示宇宙内在运动的美的节律。
    4、震 — 医药养生学:
    道学将整个宇宙看作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大生命,以道的“生化原理”来认识世界,认为宇宙是由道“生成”的,并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生”有“生成”、“生长”、“生命”、“生存”、“创造”等含义;“化”有“变化”、“发展”、“转化”、“进化”等内容,二者集中了道的自然性,说明整个自然界包括人类社会都在生生化化自强不息地发展着。道化生出先天一气,再化生出阴阳二性,生成信息、能量、物质三大要素,由此才生成万物纷纭的世界,这都是生化原理的作用。先天一气就是宇宙中无处不在的原始自然力,是万事万物生化发展的驱动力,是生命的源泉,是歌德在1827年10月7日曾经猜测到的“创造力”,它来源于道,是道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发挥作用的特性(道性)。因之道学是一种“生道合一”的学说,将爱护天下众生放在首位,认为“生命”本身就是道的体现。道教更是一种“生道合一”的宗教,认为养生就是修道,因之道教中汇集了中华民族几乎所有的防病治病、养生益寿的医药和方术。中华民族传统的中医学,实际上就是由方仙道的巫史医学、方士医学逐渐演化而成的。葛洪《抱朴子内篇》云:“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好物者也。是以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过乎长生之方也。”(《勤求》)老子《道德经》讲“善摄生者,陆行不避兕虎”,并论“深根固抵,长生久视之道。”《庄子》有《养生主》、《达生》、《缮性》之篇,亦传坐忘、心斋等方术。《吕氏春秋》讲“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又载“子华子曰:‘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下。’”(《贵生》)有道者不以物欲伤身,不以天下易其一指,足见道学之士,莫不将爱惜生命放在重要位置。
    道学中有独具特色的道教医学和道教药学,此外尚有行气、导引、房中、服食、辟谷、睡功、内视、守一、健身术、武术、按摩、针灸、食疗、美容术等。新近由萧克将军主编的《中华文化通志》中收有胡孚琛、陈耀庭、王卡、刘仲宇合著的《道教志》一书,书中对道学中的医药养生学论之甚详,此不赘述。另须指出,中医学和中草药学理应属于道学的范畴,这不仅是由于它源于道学文化;也不仅是因为医学史上可以排出一长串道士的名字,如张仲景、华佗、扁鹊、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还因为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就是术数学,因之中医药学本身就是道学。至于中国养生学属于道学的范畴,更是不言自明的。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3 9:52:00
143#
  5、巽 — 宗教伦理学:
    宗教、科学、哲学、文学艺术、社会伦理学(包括民俗学)是文化的五个基本要素,它们之间是不能互相取代的。宗教是人类文化的母体,是人类一切精神创造活动的资源,是文化的最高层次,是人类心灵的完整状态,它是伦理学的精神支柱,伦理学是由宗教派生出来的。
    道教是一种古老的宗教,它以“道”作为人类的终极信仰,并将这种信仰积淀在中国及其周边国家的民俗里,人们可以从周边国家的民俗学调查研究中确认这些不同民族与中华民族之间的文化亲缘。道是一种无限的本体,而对无限本体的信仰是宗教的特征。世界上一切有限之物,诸如国家、民族、圣人、领袖、科技、教派、主义、学说等,皆不能作为人类终极信仰的对象,因为信仰有限之物则是迷信的特征。一个国家或民族一旦将有限之物误导为信仰对象,往往会产生狂热的偏激情绪,造成仇恨、残杀、压迫等可怕的野蛮的后果,这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了的。
    信仰不含历史规定性及局部利益的无限本体,则可以产生一种悲天悯人的信仰情怀,一种敬畏和“原罪”的自我反省意识,从而发现人类心灵深处的良知,为社会造成一种慈善和宽容的价值观念,由此提高本民族的伦理素质和生存质量。看来,信仰对象的不同确定了宗教和迷信的根本界限。
    在历史上,当统治阶级蜕变为少数人的利益集团的专制政权时,都不约而同地将人民的宗教信仰引向崇拜有限之物的迷信上,从而滋生出许多罪恶现象而貌似有理。试想一个国家或民族,人们缺少宗教的敬畏和信仰情怀,没有对罪恶的省察意识和自我良知的发现,不畏天道,不畏伦理,不畏法律,统治者肆无忌惮地滥用权力,民众侥幸行险不择手段地谋取私利,社会必然充满各种伤天害理的罪恶,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渴望宗教的拯救。
    宗教和法律是相互依存的,缺少宗教的法律失去了超越世俗权力的神圣光环,人民仅将其视为世俗权力的压迫而感受不到“天理的伸张”。如此摒弃宗教而空谈“法治”,则社会上仅有“权力崇拜”而无“法律崇拜”,法律再多也无人自觉遵守,人民的正当权利得不到神圣的保障,法律终究要失掉公正性,走到人民的对立面去。如此看来,在市场经济的时代里,人的宗教信仰情怀实际上是法治社会的基础,一个缺乏宗教精神的民族是无法进入现代法治社会的。
    另外人们还须认识到,宗教信仰自由乃是人类根本的自由,是人类异于禽兽的文明标志。宗教信仰自由关乎着人的尊严,是人的价值主体性的基石,是人作为价值抉择主体的标志。没有宗教信仰自由则没有基本的人权,人格的尊严便可被任意践踏,更不可能有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等其他一切自由,也谈不上思想解放、民主和法治。宗教信仰自由乃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前提,我国的思想界必须对此树立起清醒的认识。
    在伦理上,道学的要点就在老子《道德经》所说的“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51章)这段话里。尊道贵德是道家伦理学的落脚点,“德”就是“得道”,是道在人类社会万事万物中的体现。由此可知,尊道贵德就要将道的“生化原理”和德的“中和原理”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展开,使之成为人生的和社会的价值标准。道的“生化原理”前已论及,道学中的道性也即是德,德的特征表现为“中和原理”。“中”之义有四,从事物规律上讲,“中”为“正”,即中正的必行之路;从事物变化上说,“中”即“度”,即在限度适宜的范围内活动;从空间上讲,“中”是“虚”,虚无乃道之大用;从时间上讲,“中”即是“机”,即“动善时”,因机乘势“不得已”而为之。“和”有和合、和谐、调和、“和而不同”之义,是谐调社会上各类关系和处理矛盾的原理。中和态是宇宙间的自然稳定态,无论宏观和微观的自然界或人类社会都有趋向中和态的倾向。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就是生存,就是发展,就是创造,就是社会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就是历史潮流。道家伦理学认为,凡尊道而贵德,符合发展规律,顺应历史潮流的行为,都是善的、美的、真的,有人生价值的。反之,那些违道背德,违反发展规律,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行为,就是恶的、丑的、假的,应该被世人唾弃的。以上为道学判定人类社会一切思想和行为的价值标准,尊道贵德是道家伦理学的核心。
    道之尊和德之贵,并非靠行政命令的干涉和世俗权力的束缚,而是人自身修道养德逐步觉悟与自然节律同步造成的,这是人的自然本性的复归。道家伦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确认人的自然本性是真、善、美的,因之道学反对社会对人和人性的异化,呼唤人类纯朴的“良知”。道的本质是大公大善、大诚大信的,人人都含有道性,因之人的自然本性都是善的,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先天的良知,只是这种道性和良知被后天的物欲蒙蔽了。由此观点出发,道学以反异化为特色,倡导一种纯朴的社会,主张通过人体修炼工程开发出人的良知,使人的真性显露,从明心见性进人道的境界。这样,道家的伦理在世俗社会里就展开为中和、公正、纯真、诚信、俭朴、寡欲、重生、慈爱、善良、宽容、忍让、谦柔等行为标准。在道学看来,人是自然界的万物之一,是一种觉悟了的“物”,因而才称作“万物之灵”,感知万物就是感知“自我”,只有呼唤自我的良知,才能揭示出宇宙真、善、美的自然本性,才能与道合真。老子《道德经》云:“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27章)“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49章)由此可知道家重生爱物、慈善为怀的救世之心。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3 10:54:00
144#
  6、坎 — 自然生态学:
    当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传统的人们即将告别20世纪,迈向下一个千年纪元之门时,最重要的莫过于回顾过去社会发展的历史,从而展望人类的未来。过去一个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人类靠工具理性几乎改变了整个地球的面貌,自然资源的高度开发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生态危机、环境污染、资源匮竭、气候异常等威胁人类生存的难题也成为未来21世纪人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过去一个世纪人类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也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乃至各国流行的贪污腐败、毒品泛滥、恐怖犯罪、相互残杀、唯利是图等丑恶现象。至今,足以毁灭整个人类的核弹、生化武器等军备竞赛的隐患仍未消除;仍然有所谓“第三世界”的贫困、灾疫流行和人口恶性膨胀;以工业化为主要内涵的现代化使人的劳动变得工具化和公式化,失去了社会生活的诗情画意;而紧张的社会竞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又使人们身心交瘁活得好累。诸如大气臭氧层破坏、珍稀生物灭绝、空气污染等上述恶果,决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力量所能挽救,因而是未来的21世纪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
    西方文化将人和自然处于对立的位置,三百多年前培根认为人类进步的标志就是以科学的力量认识世界和征服宇宙,并提出“知识即权力”的口号,促进了西方的工业革命。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逐渐形成一种信念,认为大自然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可以在征服自然中获得经济的无限增长和尽情的物质享受,而不须向大自然支付什么。高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进步是不可停止的,人类社会没有增长的极限。这种“科学主义”、“技术主义”、“工具理性万能”的思潮在本世纪以来终于遭到大自然无情地报复,使西方社会的人们自7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意识开始觉醒。当人类面临生态危机、环境污染等危及自身生存的世界难题时,不能不在文化的层次上寻求一种共同的智慧。近些年,世界各国的有识之士越来越重视中国古老的道家文化;不断召开有关道家的国际学术会议,中国的先哲老子著的《道德经》也成为世界上哲学家们研究的热点,中国道学回归自然的生态智慧受到许多西方有识之士的欢迎。
    人们看到,本世纪西方社会的科学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和划时代的进步,这个进步的最有意义的特征,就是打破了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迷信,揭露了“科学主义”、“技术主义”和“工具理性万能”的思潮奴役人类的危险。这样, 20世纪与其说是科学的世纪,不如说是在科学面前恢复人的尊严的世纪。
    道学的自然生态学不同于旬子那种“人定胜天”、“勘天役物”的思想,而是主张“天与人不相胜”的天人合一的原则。在子提出:“天与人一也”(《山水》);“大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大宗师》);“唯同乎天和者为然”(《庚桑楚》)。道学这种以大自然为友的回归自然思想,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预示着保护生态环境必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首要课题,全世界都会将道学的自然生态学当作必修的课程。然而中国一些所谓的“马列权威”却曲解党的“科教兴国”战略,趁机打起“反伪科学”的幌子贬低道学文化,鼓吹科学迷信,散布18世纪西方启蒙思想家关于人类依靠科技征服自然可以获得经济无限增长和资源无限开发的神话。且不说当今世界上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气候异常已给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带来多大隐患,今年的长江、松花江特大洪灾及黄河断流也是大自然对我国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报复。这些年大炼钢铁伐树烧林,劈山造田围湖垦地,1954年大洪水达1000亿立方米的总流量,今年只有200亿立方米总流量却长期居高不落,只好固堤死堵。湖南湖北历史上湖泊星罗棋布,而今湖泊萎缩,河道淤积,由于绿色植被遭到破坏,长江中上游成为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由于山林树木的乱砍乱伐,森林草原面积缩小,沙漠化危险日趋严重,全国耕地日益减少而人口增长居高不下,黄河至今断流数百天,长江有变为第二条黄河的危险,据说连敦煌千年奇迹月牙泉都将干涸!道学治水用疏导不用死堵,对山林重保护反对乱伐,发展经济重生态不重掠夺,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之我呼吁将新道学作为我国21世纪的文化战略,我们不仅要以“科教兴国”,还要以“生态立国”。
    7、艮 — 丹道性命学:
    内丹学被陈樱宁称之为仙学,然而仙学实指先秦神仙家之学,严格说来并非以内丹学为主,因之仙学之称并不确切。内丹学在道书中简称为丹道,是人体性命双修的学问,因之应称为丹道性命学。
    在丹道性命学里,道学主张人通过修道而达到真人的境界,而真人为纯真无假的人,也即道教里的仙人。道学将修道看作是技术问题,认为只要通过丹道学的人体修炼系统工程,按法诀完成内丹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四个修炼程序,最大限度地开发个体生命和心灵的潜能,使自身的精气神与道一体化,与大自然的本性契合,便是体道合真的仙人。这样,仙人境界就成了人生的最高艺术境界,是一种至真、至善、至美的最能体现人类生命价值的真人境界。
    丹道学是中国学者数千年来苦苦探究宇宙自然法则和人体生命科学的智慧结晶,是一种综合道、释、儒三教文化的宇宙论、人生哲学、人体现、修持经验为一体的理论体系和行为模式,又是一项为探索生命奥秘,开发精神潜能而修炼的人体系统工程。丹道学是寓道于术的文化体系,道教经书中有上千卷丹经,都是古代丹家为了同死亡作斗争,以人体为实验室,以精、气、神为药物,为揭开生命现象的本质和人类心灵奥秘而终生修炼的实验记录。历史上内丹家在异族进犯中原之际,为了延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圣脉,将儒、释、道三教精华融为一炉,当作道教的修持程序以口诀秘传的方式保存下来,因之丹道学象集舞蹈、音乐、武术等为一体的传统京剧艺术一样,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丹道学的理论基础是试图将老子的道家学说变为丹家的切身体验,在人体中将道家的宇宙论作时间反演的实验,使自身的精气神向道复归,并以招摄宇宙中的先天一气为要诀。这些丹家把人的意识划分为三个层次,即表层的常意识(日常的认知、推理、思维等理性心理活动,丹家称为“识神”);深层的潜意识(非理性的欲望、梦、幻觉等,大致相当弗罗伊德心理学的范畴,丹功中的“魔”和“真意”属这一层次);最底层的元意识(遗传的本能意识,即人的“真性”,丹家称为元神,佛教称“阿赖耶识”)。这样,丹道学就成了一套凝炼常意识(识神可凝炼为“意念力”);净化潜意识(“真意”即净化了的潜意识);开发元意识(识神退位则元神呈现)的心理实验程序。丹家把元神称作“主人公”,是真正的“自我”,当排除常意识(识神退位)进入无思维的虚灵状态时,称为真空妙有的境界,元神便呈现,从而找到了真正的自我,因之丹道学又是一项开发自我,认识自我的生命科学。内丹家通过丹功修炼使自己的身心节律与初始的宇宙根本节律相调谐,将先天一气招摄到体内,在恍惚杳冥的混纯状态中与宇宙的自然本性契合,达到后天返先天的天人合一境界,称之为体道合真。
    现代科学对于宏观的宇宙和微观的基本粒子都有了较明确的认识,而对于人本身,人的大脑及其精神活动,对于生命和心灵的本质却知之甚少。许多生命现象和心灵活动的效应本世纪在科学界引起一次次争议,当代科学在这个同宗教交叉的领域还被一片“乌云”笼罩着。丹道学的研究是打开人体生命和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3 10:57:00
145#
  8、坤 — 方技术数学:
    前识是道学的智慧之花,是返朴归真的开端,因之道学本身也是一种开发超前意识的学说。古代的老子、庄子等哲人“游心于物之初”(《庄子,田子方》),舍弃宇宙万物的一切具体属性,寻找宇宙的起始点和产生宇宙万物的总根源,体悟到宇宙万物之中最本质的共相,这就是道。道不仅是一切人间秩序和价值观念的超越的理想世界,而且是人类理性思维延伸的极限,它是唯一的终极的绝对真理,因而同现代科学和哲学的研究成果遥相呼应。道既是宇宙的本源,又是人体的本我。作为宇宙的本源,道是一种绝对的真知,因而为符号指称所难以描述的客观存在。语言符号的指称只能描述相对知识,而道是可以体悟难以言说的绝对知识。作为人类心灵的本我,道是“知觉者”,因而具有不可被知,不可当作测量的对象,即“不可名”、“不可道”的性质。道是无分别相,它可以“齐万物”、“等人我”,不能被区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但却可以贯通“过去”、“现在”和“未来”。可以断言,道的学说体现了人类文明的最高智慧,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文化资源,也必将成为世界文明相互交融的凝聚点。道学既为中国文化的根基,又为嫁接外来文化之砧木,还是世界各种异质文化的交汇点。道的学说使道家文化具有最高的超越性和最大的包容性。这种最大包容性,使道学不仅包容进中国诸子百家思想的精华,而且还可以融汇进东西方异质文化中的优秀思想。这种最高超越性,使道家的学说在任何时代都是一种超前意识,道学的智慧不仅能返观人类乃至宇宙创生之初的过去,而且能预见和创造人类乃至整个宇宙的未来。
    在道学中,方技术数学包括一些夺天地阴阳造化、改变人生命运和社会历史进程的方技和各类占验术数。术数学是一种以周易象数体系为理论基础,以阴阳五行学说和天人感应原理作思想根基,以太极、阴阳、三才、四象、五行、六亲、七耀、八卦、九宫、十干、十二支、二十四气组成的形式系统。关于通过建立术数学模型来预测社会人事的理论根据,我已在《道学通论》“中国术数学”一章及有关论文中作了详细研究,此处不再赘述。这里需要指出,道学的八大支柱中“天地人哲学”和“方技术数学”分别占据乾卦和坤卦的位置,而我们知道,乾坤二卦是父母卦,由此二卦衍生出长男、长女、中男、中女、少男、少女六卦。这就是说,哲学和术数学分别是道学的两条腿,由它们分布开道学的八大支柱,二者在道学中就如同哲学和数学在西方科学中的位置一样。在中国历史上,术数学是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的必修课,为帝王师的姜子牙、张良、诸葛亮、李泌、刘伯温等都是精通术数学的。古代术数家运筹帷幄,协助群雄争霸天下,在中国的历次政治斗争中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
    道学文化的精要在哪里?究而论之,道学在本体论上强调一个“生”字,主张宇宙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世界观上突出一个“化”字,即认为事物按照对立统一的矛盾规律时时处于变化之中,强与弱、祸与福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促进事物向有利自己方向转化时贵在一个“因”字,即因任自然,因循客观规律,因势利导夺取胜利。道学在治国平天下的用世之道上要在一个“中”字;在调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上重在一个“和”字;在个人处事应世上法在一个“忍”字;在人身修炼工程上诀在一个“逆”字。道学的精要在参透自然、社会、人生的客观规律,以道术秉要知本,以“无为”为体,以“无不为”为用,贯彻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退为进的策略思想。进一步说,道学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本身的超越性,反对人和社会的异化,以回归自然为目标。更进一步,道学体认人在自然界和社会上本身的存在价值,将自然规律和个人命运握之于掌中,进而悟透生死,还虚合道,融身大化,最大限度地开发人体生命和心灵潜能,追求人同道的一体化。如果谁能在刻苦研读道书中有了以上深切体验,并能按道的原则规范自己的行为,那么他便会将个人和天下过去未来的大势了如指掌,真正成为一个得道的人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3 11:36:00
146#
  不知道有多少道友能从头到尾的看我的帖子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3 12:06:00
147#
  所谓道学
      连载:中国人史纲 作者:柏杨 出版社:同心出版社
    朱熹担任浙东地区(浙江省)高等法院院长(提举浙东刑狱)时,跟台州(浙江临海)州长(知台州)唐仲友争夺一位漂亮的妓女严蕊,朱熹失败(我们可以想像得到,她对满面道学的圣人,恐怕难以激起澎湃的爱情),朱熹遂攻击唐仲友奸邪,向皇帝上奏章弹劾,跟程颐对付苏轼的手段如出一辙。他们在感情激动时,都不能实践他们对人的要求,其他人当然更为困难。于是产生下列两种现象:一,道学家在礼教甲之中,因不能忍受那种压力,往往人格分裂,成为言行不符,甚至言行恰恰相反的两面人。道学家所要求的道德,几乎全部
    都是外销品。二,因为自己做不到,所以道学家往往一味要求别人在礼教甲中受苦。这种心理背景,产生一种愿望,就是对别人的责备永无止境。动不动就要求别人死,甚至即令死也不能逃脱责备。这种偏差的行为,当然引起反感。道学与反道学双方都向皇帝争取支持,反道学的一派在宰相韩领导下,获得胜利。九十年代一一九六年(已是本世纪尾声),第十五任皇帝赵扩下令,禁止道学传播,担任国立图书馆官员(秘阁修撰)的朱熹也被免职。但只禁止了六年,到下世纪○○年代一二○二年,即行解禁。但道学家却掌握着两大武器:一是教育,朱熹在私立大学白鹿洞书院当校长,学生遂成为道学的主要传播者;另一是考试,国家考试大权始终握在道学家之手,它只录取赞扬道学的人,知识分子遂大批被引到他们指定的道路上。在这个庞然而坚固的道学思想指导原则下,寡妇被迫活活饿死,也不许再嫁。音乐、戏剧、绘画,一律成为坏人心术的毒品,逐渐被轻视。作诗也属于堕落行为,因为不专心便作不好,专心则就没有时间思念道德和忠君爱国的大事了。其他文学作品,如小说、散文之类,看一眼都是罪过。只有低贱的人才去从事体力劳动,圣人系统和准圣人系统──道学家,则必须全神贯注于道德,和道德基础上的“治国”、“平天下”。人们连走路都要有一定姿态,奔跑和急促的步子,都是轻浮下贱。服从传统权威、崇拜古人古事、崇拜祖先,都是最高贵的善。任何改变和抗拒的念头,都是邪恶,必须在念头一起时就予以无情克制。任何发明创造,更都是专门取悦小人和女人的奇技淫巧。

作者:睡天道 回复日期:2009-6-3 17:17:00
148#
  楼主,你自学14年就得道圆满了!貌似道家的修命长寿是因为正常寿命时间不够成道(吕洞宾七十多岁成道,张三丰两百多岁成道…),佛家不修命有转世修法(密宗的活佛是这个吧)。楼主自学14年圆满莫非是金仙下凡?

手机上掌中天涯发帖回帖双倍积分:wap.tianya.cn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3 19:52:00
149#
  道家气功  道家是以先秦老子、庄子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派别。传统的看法认为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以后发展的一些信奉老子的道教组织都公认老子是道家的鼻祖。实际上老子也是学习了他的前人的修炼思想,才总结出“道”与“德”的学说来。几千年来崇拜“道德”学说的人们按照这种理论来修炼自己,有的组织了宗教,加进了其它目的,但是都有共同的修炼内容。总的来讲道家气功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是按照“恬淡虚无”、“清静无为”来修炼的。老子认为:人要表现柔弱,不要刚强;人要表现愚鲁,不要聪明;人要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老子认为柔弱就能谦下不争,愚鲁就能弃华取实。一切依循自然。道家最崇拜“道”,老子认为“道”是包含万物之理,没有形状,没有声音,没有实体,并且永恒不变的。“道”是无法用语言和文字能表达明白的,“道”要靠心灵去领悟。宇宙的本体是“无”,当道产生创生的作用,万物就随之而生,可称为“有”。这“有”就是“道”的作用。人应无为、无事、无智、无知、无欲、无我、无私、才能达到“道”的最高境界。老子认为有道德的人就像“水”一样。水有三种特性,第一是能够滋养万物,它施与万物而不取;第二水性柔弱,顺自然而不争;第三水处于卑下的地方。有道德的人像水施与万物一样博施不望报;像水处于卑下之地一样为人谦下;像水渊深清明,有道德的人虚静沉默;水照万物,各如其形,有道德的人所言至诚,绝不虚伪。水性柔弱,能方能圆;人能效法水的不争,就能产生“利万物”、“谦下”的效果,这样就接近“道”了。 道家认为道德修养分为道、德、仁、义、礼、智,合于道的社会,一切需自然而行。并认为人应爱惜身体、生命,不应过分追求名利,为得到名利必定耗费精气神,失去生命是得不偿失的。天道无私,只利于万物,而且尽量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足,更富有。因为圣人能效法“利而不害”的天道,而表现“为而不争”。结果天下莫能与之争,施者比受者有福,不和人争夺功名的精神,就是一种伟大的道德行为。 武术气功—是以气功为基本功达到防身、技击目的之功,一般称为武功。其中包括静功、动功、推手、点穴、发力、技击训练、实作等。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3 22:55:00
150#
  快睡觉的时候过来看看~没有留言,呵呵~祝大家今晚好睡眠。
  明天我还会继续发表文章的,或看到什么好文章发过来。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4 10:37:00
151#
  儒、释、道三教并称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流。儒家以孔子、孟子为至圣和亚圣,着重于讨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中国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思想体系的总和。汉代以后从古印度传入的佛教,以佛陀释迦牟尼为教主,宣讲万物皆空,重心性而轻肉身,对于目的在于肉身长寿的养生学,无法从根本上接纳。道家以黄帝和老子为宗祖,以道为中心概念,以自然无为为基本主张;道学是道家学术的传承和发展,两千多年来一直绵延不绝。道学与中国古代自然科学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它的哲学思想往往被历代科学家奉为圭臬;道学也是中国传统养生学的主要指导思想,它集中了养生学术之大成,一部由五千四百多卷道书组成的《道藏》就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养生百科全书。
  
  一、道学与养生概念的提出
  
  
    远古时代,华夏先民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漫长过程中,总结了抗拒疾病和衰老的许多宝贵经验。远在文字还未产生之前的伏羲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高度抽象的符号--八卦。经过反复实践,凝聚在八卦上的象征意义越来越多,成为说明宇宙万物的变化及其规律的工具,也是传播和总结养生之道的方法。 正如《慧命经》所说:"庖牺上圣画八卦以示人,使万世之下知有养生之道。"①但这些方法只限于口口相传,没有文字记载。
  
     到了先秦,诸子百家各聘其说,都有一些个人身心修
  
  炼的方法。比如,儒家讲"养气"("养吾浩然之气");又如,《墨子•辞过》有这样的论述:"古之民,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强体适腹而已矣。"涉及到饮食的原则。但系统讨论养生学术的是道家。周朝末年在道家的圈子内甚至形成了以彭祖、王乔、容成公、安期生等人为代表的行气、房中、药饵的三大养生派别。②《老子》五千言,对当时三派成就有高度概括性的论述,并明确提出养生这个概念。《老子》第五十章写道: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  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  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  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  死地。
  
  摄者养也,摄生就是养生,就是调理培养生命力。人出母腹,呱呱堕地,其生也相同,而死也各异:有的人精神萎靡,半百而衰;有的人诸病不侵,百岁犹健。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异呢?因为他们生育、培养出来的生机、生命力的厚不同啊(生生之厚)!擅长养生的人,懂得从根本上强化自己抵御外物侵害的能力,浑身内外十分强健,没有什么破绽和致命弱点(无死地),即使在非常险恶的环境下,也不会被打垮、生病。就象一个武艺高强、天下无敌的勇士一样,纵使虎狼当道,重兵围困,也无所畏惧。老子不但提出了摄(养)生这个概念,还提出了养生之道在?quot;生生"的固本策略。 《老子》第七十一章从另一个侧面阐述了这个思想:"夫唯病(担忧→提防、预防)病(疾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老子养生思想的核心,用现代人的话来说,就是:养生的途径在于增强机体的活力,在于预防疾病。《老子》第五十九章还把养生之道称为"深根蒂固、长生久视之道",再一次深化了养生的思想:养生的治本之方在于强化生命的根基,它的最终目的在于长生久视。尽其天年,无病而终就是长生;耳聪目明,老(久)而不衰就是久视。长生久视之道,兼顾了生命的量和质的双方面。事实也正是如此,只有久视才能长生。
  
     老子不但首先提出了摄(养)生概念,并大体指明了这个概念的内涵。这是对我国远古养生学术从哲学思维的高度进行的创造性的概括。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摄生思想,他以 "养生主"(养生的根本宗旨)为题,以庖丁解牛为喻,指明养生在于顺乎自然,不违反天命,不为外物拘泥,不为情感的悲欢不齐所左右。他说: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  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quot;臣之所  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  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依乎  天理,……,因其固然,技(枝)经肯綮之未尝,而  况大车瓜乎?……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  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  而顺处,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玄)观。③
  
     不过庄子思想跟老子思想的侧重点不一样,庄子主要强调神养,是从心性修炼入手,来实现 "保身"、"全生"、"养生"、"尽年"的目的。《庄子•人间世》还详细讲解了从心性入手的静功修炼法--"心斋法"的步骤和方法。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是一本专门的医学和养生学著作。它从各个方面总结探讨了养生学说的理论和技术,是养生学在道学的推动下走向独立发展的开端。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4 11:46:00
152#
  道学与静功养生
  静功与动功相对应,是指侧重于修炼情致、心境和精神的功夫。心为身之用,神为形之用。人的一切活动,除了由植物神经支配的内脏活动之外,都是在意识的指挥下发生的。从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养生就是发挥主观对客观(有形之躯)的反作用,有意识地控制生命的运动过程,趋利避害,使它朝着健康长寿的方向发展。因此,养生的第一步就是要调整好精神世界本身,使它处于有序的状态。这一思想,道书《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的一段话讲得最明确:
  
     心者,神之舍也;心者,众妙之理而宰万物也。性在  乎是,命在乎是。若夫学者之士,先须了得这一个字,  其余皆后段事矣。④
  
     对于静功,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六章中有过很深的论述。他说,静功就是要 "归根",就是要返回到虚无窈瞑的混沌状态。就是所谓的"致虚极,守静笃。"最后是静而生慧,"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静功能使人恢复生命活力(复命),能使人青春不老(常),能使人聪明智慧、明白事理(明),最终结果是长生久视。即使有形之体枯萎了,他的精神依然长存(没身不殆)。
  
     几千年来,儒释道三教都教导世人如果要进德修业,就必须作清净的工夫。 孔子曾数次问 "礼"于老子而兴"犹龙者"之叹,老子告诉他:"去子之态色与淫志。"这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大学》开卷第二句话就教育他的弟子们,读书做人,要从知止(静)做起。"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⑤程颢是宋代鸿儒,也是融道入儒的巨匠。他竭力推崇"静坐",说静坐可以"立人极","静坐后见万物皆有春意,学者只要静个心,此上头便有进步?quot;他的学生很多,其中有些人遇到问题就去向老师求助,不爱自己动脑筋。有一次,他大概被学生们七嘴八舌地问得有点烦了,就说:"诸公在此,只是学其说话,何不去力行?"学生们都说:"某等无可行者。"他又说:"无可行时,且去静坐。"⑥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写过一篇静功方法的论文,题为《调息箴》⑦。不过我们也看到,儒学主张"仁者寿",认为长寿只是伦理修养的"副产品",着眼点不在于物质性的"精"、"气"。这显然与重人贵生的道学修炼观不同。笼统而论,儒学静功(坐)的目的不在于养生,而在于"明明德",在于把儒学伦理规范内化进读书人的主体结构之中。一个为了"天理",一个为了长生,这就是儒学静坐区别于道学静功的根本点。
  
     宋元以后,三教合一论盛行于世,有人把佛教的禅定功夫也列入静功范畴。道学养生家纷纷援佛入道,用佛教名词来解释道学静功。 比如仙道西派开山祖师 "长乙山人紫霞洞主"李涵虚的《仙佛同修说》提笔便写道:"性命双修,此本成仙作佛之大旨。……佛重性,而其中实有教外别传,非不有命也,特秘言耳。……仙重命,而其中亦有教内真传,非不言性也。"⑧为什么佛教修持,既要修命,却要"教外别传"不肯著于文字呢?因为佛教有所谓"不静?quot;,讲人身是副"臭皮囊"。《金刚经》就反复强调人要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佛书五千卷,卷卷不离"空"、"寂"二字。佛祖别号空王,佛门又称空门,修佛的最高境界叫做涅般木。所谓涅般木就是寂灭。从这方面来看,现世肉身,本是一钱不值,可以完全不屑一顾的。然而,人生在世不论干什么事情,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要有健康的身体。就是身在空门的僧人,要普渡众生,利乐有情,甚至仅仅要念好经,礼好佛,没有身体不佳也办不到。这样一个悖论如何解决呢?佛教用的是"教外别传"这种方法。由此观之,佛学讲"入定",旨在于"空",是为了了身成佛,;道主"入静",意在于"虚",是为了全身升仙,。佛学和道学对于养生学的意义,存在着较大差异。
  
     在道学看来,性、命虽是两个概念,却不是两个东西;性是用,命是体。有体才能有用,体是基础。道学着眼于命功,并不放弃对性功的追求。事实上如果命功炼到高层境界,本体圆满,自然可以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大用,显现出超常的神通。也就是说,只有在宽厚的基础上不断往上添砖加瓦, "通天之塔"才有可能修成。反过来说,如果命功到不了发挥大用的超常境界,就不配称真正的命功。道学的这种性命观才把静功与养生有机地统一起来。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4 11:47:00
153#
  都是转摘的,大家也好好的看一下~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4 12:26:00
154#
  道学与服食养生
  服食,又称服饵,就是按一定方法摄入饮食和药物,以求健康长寿。《老子》第十二章云:"五味令人口爽。"爽者差也;失口之用,故谓之爽。老子认为,饮食不当,食物性味(中医把食物的性味分为五种,合称五味)配搭不调,会有害于身体健康。《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说: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  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其天  年,度百岁乃去。
  
  这里概括了知道之士,善于自我调养,保全性命的方方面面。饮食问题占有重要的地位。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食治》卷中也强调:"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他主张,人得病以后,首先要用饮食治疗,食疗无效方可命药。这是对我国先秦医疗思想的继承。远在西周时代我国就已有相当于现在营养师的专门人员。据《周礼•天官》载:"设中士二人,掌和王之六食、六膳、百羞、面酱、八珍之齐?quot;战国扁鹊在世的时期,我国医生就分为四类:食医、疾医、疡医(相当于现在人们所说的外科)和兽医,食医的地位最高。有一种分类法,把道学养生术分为五类,曰形养、神养、术养、食养和药养。服食(食养和药养)问题占有重要的地位,《道藏》中论及服食的文章比重相当大。下面对道学服食养生理论略加条陈,以管窥一斑:
  
     甲、 "以类补类"说。以类补类包括两个方面:"象形法"和"象义法"。象形法就是采用外形象人体脏器的药食调治相应器官。如核桃仁酷似人脑沟回,以之补脑;沙苑子形象人体之肾,以之补肾。"以脏补?quot;的方法也是象形法。如以猪腰子补肾;以牛眼治眼;以猪膀胱治遗尿。"象义法"就是用药食的较强属性来补充人的相应属性。如生在水中的药,食物性寒则以之清火;长在石山中的矿物性热,提炼以祛寒;蝉擅鸣而以之开音;红色的药食性热用以温补;绿色的药食性寒以之清热。这与《参同契》同类相补的原则有一定的渊源关系:"欲作服食仙,宜同类。植禾当以粟,孵鸡用其子,以类辅自然,物成易陶冶。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价,类同者相从,事乖不成立。""若药物非种,各类不同,分剂参差,失其纪纲,虽黄帝临炉……亦犹和胶补釜……愈(逾)见乖张。"其他的道学服食养生著作有大量论述,在此基础上各有侧重和发挥。
  
     乙、 "五味相调"说。五味学说是五行学说和周易思想在服食术上的应用。《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热,肉生肺……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这就是中国药食养生学奉行了几千年的五味归经理论。这里的归经说是指药食对人体脏腑具有的选择作用。苹果、葡萄和黄花菜等酸味食物有利于肝;甜味食物对胰脏有益,如各种豆类;盐是刺激肾脏的物质;苦味的物质有利于心脏。《内经•脏气法时论》又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极力主张药、谷、果、畜、菜配合服用,才能治病养生。《内经•生气通天论篇》谈到五味不调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这就是养生学五味相调的理论渊源。
  
     丙、 "因人配?quot;说。历代道书中对我国境内存在的药食及其性味归经、功用和进食方法等都有大量记载。如《饮馔服食笺》、《老老恒言》、《遵生八笺》、《粥经》和《寿亲养老新书》等。这些书中提出,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根据时令和外界条件的制约选择配制食物。
  
     丁、 "损益兼济"说。普通人说到饮食,就想到"补"、"益"两个字。的确,"人生一世,久远之期,寿不过三万日,不能一日无损伤,不能一日无修补。"⑿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代谢功能降低,体内积聚的多余物质越来越多,所以还需要"减"和"损"。道学主张,"食戒过多,食过则症块成疾,饮过则痰癖结聚?quot;⒀道学"已饥才食,未饱先止"的进食原则,就是为了保持膳食损益的动态平衡。另外道学中还有"辟谷"法,是服食法中的反向平衡艺术,用它可以达到清理脾胃,使内脏在一定时期内得到休息的目的。《道藏》的许多养生书籍记载了不少在辟谷期间服用的"辟谷方"。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外丹术。《道藏》中外丹书籍有很多。虽然道学对外丹术的追求曾经陷入误区,但金丹的烧炼对我国古代化学、矿物学和药物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却起到了意料之外的积极作用。正是因为这一点,李约瑟才给予它很高的评价。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4 13:55:00
155#
  做人的十大美德(转载)
  
    1.智慧: 智慧是最重要的美德,这种美德引导其它美德;
  
  2.公正: 公正意味着尊重所有人的权利;
  3.坚韧不拔:能使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做我们应该做的;
  
  4.自我控制: 克制自我的脾气,节制自身的欲望和激情,并去追求平静的,合法的, 适度的快乐;
  5.爱心: 爱远远超越了公正,爱在给予而公正却在要求,爱是为另一个人做出牺牲的良好意愿;
  6.积极的人生态度: 如果你对人生持有消极的态度,那么你会成为自己和别人的负担;
  
  7.勤奋工作:在人的一生中,工作没有替代品;
  8.正直:正直坚持了道德的基本原则,忠于我们的良知,信守诺言并维护我们的信仰;
  
  9.感激感恩:感激常常被描述为生活的秘方.它提醒我们--我们每天所喝的水都不是从自己挖掘的井里取得的;
  
  10.谦逊低调:可以被视为整个道德生活的基础。

作者:映明月 回复日期:2009-6-4 14:57:00
156#
  拜读了,顶一下。

作者:紫云笑尘 回复日期:2009-6-4 16:16:00
157#
  学习来了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4 16:20:00
158#
  反者道之动: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知其雄,守其雌。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知仁者智,自知者明。
  不自见,故明;不自足,故彰。
  慎终如始,终无败事
  涤初玄览: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太者大也,上者尊也,高尊莫先,众圣共尊,故曰太上。老君,老者寿也,明老君修天修地,自然长寿,故曰老也。君者尊号也,道清德极故曰君也。以明老君为众圣之祖,真神之宗,一切万物莫不皆因老君所制,故为宗祖也。
  
  
  道者开口动舌发言之词也。又云道者,虚无之无也,混沌之宗,乾坤之祖,能有能无,包罗天地,道本无形,莫之能名,无形之形,是谓真形,无象之象,是谓真象。先天地而不为长,后天地而不为老,无形而自障,无象而自立,无为而自化,故曰大道。经云视之不见,故曰无形。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混混沌沌,分为阴阳,故为天地也。育者养也,长养阴阳故为生育也。阳者清也,上腾为天,阴者浊也,下潜为地,天地者乃大道之子也。
  
  
  自然而生有,造化以成形,故天无精气,无以制66月之明,地无精气无以制山巅镇焉,人无精气无以制身形之存焉,故曰66月禀阴阳之所运行,故知道之无情,随机而所化。又云天何言哉,四时行焉,地何言哉,万物生焉。经云用之不可既,无情而运行66月也,66月者大道之用也。
  
  故元气无形不可名也,经云道隐无名,乃生于天地,故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者五行之子孙也。三才者万物之父母也,道者三才之宗祖也。故元气清静不可常名也。凡学道之人,且在观宗察行,若能智性无凝可以登涉大道之径,游于三才之外,常人无所能知也。
  
  吾者我也,此明太上自言,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此故亦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之意也。老君匠成天地,开辟乾坤,变化万物,不言我为,缘道法自然,不能名号,一则从有入无或从无入有,隐显无方,存亡自在。岂有常名之称焉。故经云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又云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清者天也,正阳之无上腾为天,浊者地也,正阴之无下结为地。夫者发语之词也,夫道能清能浊,能动能静,以至大道无测,常名清浊,动静皆为至道之用。凡学道之士,若能明动静之无,安其位,则至道自来归之,动静合宜故为正色也。
  
  本者元也,元者道也,道本包于元无,元无分为二仪,二仪分为三才,三才分为五行,五行化为万物,万物者末也。人能抱元守一归于至道,复于根元,非返于末,末者化也,本者生也。人能归于根本,是谓调复性命之道者也,南华真经云:生者神凝也,死者物化也,人能归真神,归真神是谓返本还源不可逐物也。
  
  清者天之无也,浊者地之无也,皆因清浊之无生育万物,世人若求长生之道,炼阴为阳,炼凡成圣,皆因清自浊之所生。动因静之所起,清浊者道之别名也,学仙之人,能坚守于至道,一切万物自然归之。故西升经云:江河淮海,非欲于鱼龟蛟龙,鱼龟蛟龙自来归之,人能清虚寡欲,无为非欲于至道,至道自来归之于人,但能守太和,元无体道合真,万物悉皆归耳。
  
  
  神者妙而不测谓之神,心者神也,神者心也,心扰则神动,神动则心浮,心浮则欲生,欲生则伤神,伤神则失道,人能调伏其心,内安其神,外除其欲,则自然清静,
  
  本者元也,元者道也,道本包于元无,元无分为二仪,二仪分为三才,三才分为五行,五行化为万物,万物者末也。人能抱元守一归于至道,复于根元,非返于末,末者化也,本者生也。人能归于根本,是谓调复性命之道者也,南华真经云:生者神凝也,死者物化也,人能归真神,归真神是谓返本还源不可逐物也。
  
  
  清者天之无也,浊者地之无也,皆因清浊之无生育万物,世人若求长生之道,炼阴为阳,炼凡成圣,皆因清自浊之所生。动因静之所起,清浊者道之别名也,学仙之人,能坚守于至道,一切万物自然归之。故西升经云:江河淮海,非欲于鱼龟蛟龙,鱼龟蛟龙自来归之,人能清虚寡欲,无为非欲于至道,至道自来归之于人,但能守太和,元无体道合真,万物悉皆归耳。
  
  
  神者妙而不测谓之神,心者神也,神者心也,心扰则神动,神动则心浮,心浮则欲生,欲生则伤神,伤神则失道,人能调伏其心,内安其神,外除其欲,则自然清静,
  道德经》五千字,字字千金,实难取舍。
  道家经典: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为无为,则无不治。
  上善若水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心,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治大国,若烹小鲜。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上天生了人,畅行于世,人,至尊。
  人为贵,还需行天道。
  此二者,一也。
  β
  民不惧死,奈何以死惧之?
  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
  即为 天人,求道事 行天道,勇行之。
  勇者自在其道也。
  或约: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γ
  夫哀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贵、高、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
  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
  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
  
  
  所诶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道家语录可以说是中国最优秀的,甚至说其思想是世界哲学的支柱之一。
  但问题是,太简单了。
  简单的让人误会 妙而不谓之【博客转摘】

作者:傻小子郭靖 回复日期:2009-6-4 16:33:00
159#
  请问楼主炼精化气是怎么炼的?

作者:映明月 回复日期:2009-6-4 17:38:00
160#
  路过,过来顶一下。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4 18:32:00
161#
  发来一个寓言,大家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好好琢磨一番——  
  
  大象、狮子、骆驼决定一起进沙漠寻找其生存的空间。在进入沙漠前,天使告诉它们说,进入沙漠后,只要一直向北走,就能找到水和食物。进入沙漠以后,它们蓦然发现沙漠比它们想象的大多了,也复杂多了。最为要命的是,它们不久就失去了方向。它们不知道哪个方向是北。
  
  大象想,我如此强壮,失去方向也没有什么关系。只要我朝着一个方向走下去,肯定会找到水和食物。于是,它选定了它认为是北的方向,不停地前进。走了三天,大象惊呆了,它发现回到了原来出发的地方。三天的时间和力气就这样白费了。大象气得要死,它决定再走一次。它一再告自己不要转弯,要向正前方走。三天过后,它发现,它竟然又重复了上一次的错误。大象简直要发疯了,它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此时,它又饿又渴,它决定休息后,再度出发。可是,接下去每一次都是相同的结果。不久,大象就精疲力竭而死。
  
  狮子呢,它自恃奔跑得很快,便向自认为北的方向奔去。它跑得很快,它想,凭我这样快的速度,再大的沙漠也能够穿越。可是,它跑了几天后却惊异地发现,它越是向前,越是草木稀少,最后,它已经看不到任何的绿色植物了。它害怕了,决定原路返回。可是,当它原路返回的时候,又一次迷失了方向。它越是向前,越是不毛之地。它左突右奔,但是都没找到目的地。它最后绝望而死。
  
  只有骆驼是一个智者。它走得很慢,它想,只要找到真正向北的方向,只要不迷路,用不了三天,一定会找到水和食物的。于是,它白天不急于赶路,而是休息。晚上,天空中挂满了亮晶晶的星星,骆驼很容易地找到了那颗耀眼的北斗星。每天夜里,骆驼向北斗星的方向慢慢地行走。白天,当它看不清北斗星的时候,它就停下来休息。
  
  三个夜晚过去了。一天早上,骆驼猛然发现,它已经来到了水草丰美的绿洲旁。从此,骆驼就在这里安了家,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这里,骆驼成功的秘诀,显然便在于它找准了前进方向。

作者:手心开出花 回复日期:2009-6-4 19:56:00
162#
  我没好好琢磨,粗浅的看了下,然后发挥主观能动性,觉得,走出困境需要智慧。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4 21:38:00
163#
  每个故事都有它的思想和哲理性,慢慢欣阅吧~呵呵

作者:zhujj1998 回复日期:2009-6-5 0:09:00
164#
  讲得太好了,拜读中,谢谢学者翰文
《道德经》
    《道德经》指《老子》。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中国古代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河南鹿邑县东) 厉乡曲仁里人,有人说又称老聃。具体姓名史料中也颇为不全.“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汉河上公作《老子章句》,分为八十一章,以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有《道德经》之名,其非常敬佩“文言文”。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现在可以看到的最初的版本,是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老子》。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甲乙两种帛书《老子》,是西汉初年的版本,把《德经》放在《道经》之前,也受到学者的重视。
    《道德经》常会被归属为道教学说。其实哲学上的道家,和宗教上的道教,是不能混为一谈的,但《道德经》作为道教基本教义的重要构成之一,被道教视为重要经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视为至上的三清尊神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称太上老君,所以应该说道教吸纳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同时,前面所说的哲学,并不能涵括《道德经》(修身立命、治国安邦、出世入世)的全貌。
    《道德经》提出了“无为而治”的主张,成为中国历史上某些朝代,如西汉初的治国方略,在经济上可以缓解人民的压力,对早期中国的稳定起到过一定作用。历史上《道德经》注者如云,甚至有几位皇帝都为其作注。
    唐贞观二十一年(647),译《道德经》为梵文,传入东天竺;唐开元二十二年(735),唐玄宗亲注《老子》。日本使者名代,请《老子经》及老子“天尊像”归国,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过影响。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5 10:50:00
166#
  道教奉为主要经典之一。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老子五千文》。春秋末周守藏室吏老子(李聃)著,《吕觉不二篇》汉高诱注释老子去国西游,函谷关尹喜请为著《上至经》五千言,即此书。旧题西汉河上公《老子章句》将其分为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名《道德经》。
    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中国古代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河南鹿邑县东)厉乡曲仁里人,有人说又称老聃。“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汉河上公作《老子章句》,分为八十一章,以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有《道德经》之名。但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老子》抄写本,《德经》在《道经》之前。
    《道德经》本为先秦道家的代表作,汉末张陵创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祖,以《老子五千文》为教典教悔道徒,并作《老子想尔注》以宗教的观点解释《老子五千年》,自此成为道教的基本经典。
    泉州清源山老君岩《道德经》为韵文哲理诗体。《庄子天下篇》括其旨曰: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居神明居。……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其说大体从天人合一之立场出发,穷究作为天地万物本源及宇宙最高理则之“道”,以之为宗极,而发明修身治政等人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道当取法于地,究源及道所本之自然。道之理则,分无、有二面。道常无,无名无形,先于天地鬼神,而为天地万物之始,道常有,生天地万物,具无穷之用。道之理则贯穿于万有,表现为万有皆相对而存,极则必反,终必归,根本之规律。而有之用,常以无为本,“有生于无”。圣人体道之无,法道之自然无为,以之修身,当无欲而静,无心而虚,不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为而不持,功成而不居,怀慈尚俭,处实去华,以之治天下,当“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还刀兵,离争斗,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使民虚心实腹,无知无欲,则无为而治。“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故知道者守雌抱朴,退让谦下,挫锐解纷,和光同坐,以柔弱胜刚强。道教知道之论与政治观、伦理观,大体不出老氏体系。至若经言“致虚极,守静笃”“专气致柔”、“涤除玄鉴”,抱一处和等修养之道,更为道教守一、心齐、坐忘、服气、内丹等多种炼养术之所本。而“长生”“死而不亡者专”等说法,道教引为仙学长生说之宗源。“归根”“复命”之说,内丹学则发挥为内炼成真、与道合一之哲学依据。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5 12:39:00
167#
  《道德经》这部被誉为《万经之王》的神奇宝典,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无论对中华民族的性格的铸成,还需要是对于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世界意义也日渐显著,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不遗余力地探求其中的科学奥秘,寻求人类文明的源头,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蕴。
    道德经有多个版本,下面这部“《道德经》通行本(王弼本)”是最常见的。另外郭店出土的楚简《老子》残篇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展示了早期《道德经》的不同文字风貌,备受当今多数学者的重视,后面附带《简帛<老子>古本合校》以作为参考。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5 13:42:00
168#
  《道德经》解悟要点
    老子《道德经》五千字,古今中外解释者逾七百余种,然释意离题万里者自不必说,想找到能用现代人思维来诠释,而抛却“道”、“规律”、“奥妙”之类语言者,却是难事。
    本人对《道德经》并无很深入的研究,但在佛、道理论的指导下,十余年实修有一定的心得。由于自己学医出身,为探索佛、道原理,在医学、哲学、心理学、神经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中涉猎多年(著有《心理与衰老——生命的三位一体结构及其调控机制》一书,04年5月北京中医出版社出版),自信对佛学“佛性”、道家“道”、“无”、“内丹”的内在含义,以及“道”与“德”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做到明了无误,也因此一直想翻译《道德经》以及用现代科学解释佛理,但一来时间关系,二来对世人会否相信信心不足,故而一直拖着。
    这次召开国际道家学术大会,善音大姐让我写一写《道德经》方面的文章,虽然自己对《道德经》涉猎不深,写的文章也不象论文,但佛日:“唯法施功德无量”,自己也应该为《道德经》的推广尽一份绵薄之力,并衷心地希望《道德经》能给现代人带来福慧,同时也为大会推一点波,助一丝澜。
    一、《道德经》总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对于这一段,历代的人们都把这个“道”解释为宇宙之道、天地之道、自然之道等等,却没有与“德”联系起来。事实上,《道德经》论述的只是两个问题:“道”与“德”,“道”并不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而是个体修行也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我们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现代人把佛学和道家思想当成神秘文化,是由于他们修道的方法十分特别,并且需要修道者具备特殊的“德”。历代人们修道的多,知道修道需要先修特殊的“德”,而最终明了“道”为何物的人极少。《道德经》总论部分提出了修道的方法,后面极大部分却是论述修道之“德”的,所以只修道不知“德”者难于理解它,不实修只从文字上理解道为宇宙之道者更难于理解它。唯有修道能明了究竟者,方知“道”与“德”合二为一,道德经三字,提纲挈领,实已把全文的内容都概括无遗。
    故前人有把经文分为道经和德经两个部分,实是很有见地。对于没有实修过或尚未修持到练虚合道的人来说,道经的内容很难理解,或者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往往只是从字意上理解为某种规律的东西,但具体这个规律是什么,谁都说不上来,所以千百年来,《道德经》的译本越来越多,但是经中说些什么人们却越来越争执不下。
    同样,德经的内容就被人们说成是为人处世的方法、治家的方法、治国的方法等等,这倒是没有很大出入的,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一整套个体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一个人如果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小者治家,大者安邦治国,很可能都失败,那他也就不可能再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一者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另一方面,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噫!老子之苦心几人能解也,竟被人认为甘守柔弱、与世无争、甘居人下,是空谈之唯心大道。殊不知被现代唯我的人们看得一文不值的“德”,却是修道者不可或缺,少了就修不成道的东西。这一些,如果不是自己亲身去修道体验过,根本是不可能理解的东西
何为精气神时间:2009-04-03 16:46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整体观是祖国医学的特点之一。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虽然带有很强的哲理性,但是,其中的重要学说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精、气、神是脏腑学说
     整体观是祖国医学的特点之一。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虽然带有很强的哲理性,但是,其中的重要学说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精、气、神是脏腑学说中的重要内容,它们是脏腑活动衍生的产物和能量,同时又与脏腑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分离。精、气、神三者虽各有不同之处,但实际上又是一个不可侵害的整体。有精则有神,所以积精可以全神,精伤则神无所舍。精又为气之母,精虚则无气,人无气则死。精、气、神三位一体不可分离,存则俱存,亡则俱亡。
    精是构成人体五脏六腑、筋骨皮毛等一切组织器官与营养人体的基本物质,在生理活动过程中不断地在消耗,又不断地得到补充和滋生,从而维持人体的生命。
    气的含义有二:一是指流通着的微小难见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二是指人体组织活动能力如五脏之气、六腑之气、经脉之气。《灵枢•邪客篇》上说:“ 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灵枢•本脏篇》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所有这些气均存在于体内。
   神的含义即精神、意识、知觉,它是生命活动的现象,它必须有物质基础,这个物质基础便是精。《灵枢•平人绝谷篇》上说:“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所以,神并不是虚无飘渺的,它必须有载体。
    精、气、神是祖国医学的重要学说,人的生命起源于精,生命的维持赖于气,生命的现象乃是神。精充、气足、神全是健康的保证;精亏、气虚、神耗是衰老的原因。精气神三位一体,它是生命的基础也是生命的现象,生命一旦结束,精气神随之消.
道家三十六重天
   道家三十六重天,分为六界,第一界有六重天,太皇黄曾天、太明玉完天、清明何童天、玄胎平育天、元明文举天、七曜摩夷天。第二界有十八重天,依次是无越衡天、太极蒙翳天、赤明和阳天、玄明恭华天、耀明宗飘天、竺落皇笳天、虚明堂曜天、观明端靖天、玄明恭庆天、太焕极瑶天、元载孔升天、太安皇崖天、显定极风天、始黄孝芒天、太黄翁重天、无思江由天、上揲阮乐天、无极昙誓天。第三界有四重天,皓庭霄度天、渊通元洞天、翰宠妙成天、秀乐禁上天,第四界是四梵天,无上常融天、玉隆腾胜天、龙变梵度天、平育贾奕天;第五界是三清天,即玉清天、上清天、太清天;最高境界是第六界大罗天。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6 19:12:00
189#
  “道。” 道教经典《清静经》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由此可见,《老子》所谓“道”,实为阴阳未判之前的混元无极。宇宙之起源,天地之本始,万物之根蒂,造化之枢机。它无形无象,无色无臭,无所不在,无所不备,充塞宇宙,遍满十方,不增不减,永恒常存。它本无形而不可名,但却真实存在。老子为了使人承认它、研究它、掌握它、运用它。故以“道”名。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6 20:46:00
190#
  浅谈下法术神通的传授
  有很多道友对道门的法术神通之类十分感兴趣,希望得到明师指点,学会一二。这种渴望学习的心情令人感动。但我们总是说法术神通不可能随便学到,必须要有德行的积累和心性的磨练,才有可能得到师父的传授。
  为什么这样说呢?其实理由是十分简单的。
  首先,我们既然想学法术神通,就都是相信法术神通的真实性,相信法术神通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相信法术神通是超出寻常生活的东西。既然如此,如果一个心术不正的人学会了法术神通,他就可以轻易的利用法术神通来祸害众生,这岂不是十分糟糕的事情吗?祖师留下法术神通,本来是为方便开化众生,如果为心术不正的人所得,那就与祖师的慈悲心背道而驰了。所以,有机会学到法术神通的人,都必须是有德行的好人。再者,平常人在遇到逆境的时候都容易心境不安,产生贪嗔痴等种种烦恼,并容易在这种烦恼无明的困扰中做出种种不妥的事情。所以,一个要学法术神通的人,只是有德行的好人还不够,他必须有心性的涵养,在遇到各种事情的时候心境都能保持清静平和,才不至于在某些逆境中滥用、误用法术神通。这就要求想学法术神通的人必须认真磨练自己的心性。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6 21:01:00
191#
  其次,任何一个社会团体都有其存在规则,社会有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黑社会也有江湖规矩。会法术神通的人也是一个圈子,这其中必然有该圈子的规则。如果一个人不能遵循该圈子的规则,那麽必然要遭受惩罚。好比一些允许公民持有枪支的国家,也对持有资格做出严格的限定,对持有人进行严密的制约,假如一个社会枪支泛滥而无所约束,那必然造成动荡不安的混乱状态。法术神通这种圈子也是如此,何况其间高人比比皆是,如果违背游戏规则,自然有人出来收拾。所以,没有一定自我约束能力的人是不可以掌握法术神通的,不然就会自找麻烦,而且可能累及自己的眷属和师门。
  
  
  
  再次,法术神通有时候是自找麻烦。一方面,除了前面说的圈子的游戏规则之外,还可能要面对邪道中人和精怪的干扰,这对自己的修行非常不利。另一方面,运用法术神通,其实就是用自己的德行与力量去改变世界。而世界本身有它的规律——或者说天道——比如因果律,个人以一己之力与天道相争,很显然自己处于下风,这就会极大地损耗自己的福报和功德。古来很多祖师大德不用法术神通,都有这层考虑。
  
  
  
  所以,法术神通是不可能不计较学习者的资质而公开传授的,其基础必然是德行的积累和心性的磨练。而即使有德行的积累和心性的磨练,也还需要遇到明师指点。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法术神通都是小术而非大道,真正乐于学习道教的人实在是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性命修习、积行累功上,如果耽着于法术神通,最后可能成就十分微小,这就有负自己与道经师三宝的一场殊胜因缘了。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7 10:41:00
192#
  布道宣教-道教的信仰及教理教义
   布道宣教
    道教的发扬光大,需要走出一条更新发展的路。更新就是要重塑形象,既坚持我们固有的信仰,又倡导适合当代社会的教义内容,使之不断丰富,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发展就是不要固步自封、满足现状,必须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出新的活力,深厚的道教思想文化才不至于被烟尘埋没,道教文化所具有的智慧光芒才能喷薄而出。
   黎遇航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7 10:42:00
193#
  (中国道教协会第三、四届会长)
  
  道教所信奉的神仙,上至三清、四御,下至城隍、灶君,风雨雷电、山川社稷均有神灵。而道教最根本的教理教义,是 “道”和“德”。
  
  “道”在道教中是唯一的理论基础,是以“清静为宗、虚无为体、柔弱为用”的一种“道”。这种“道”就是道教最根本的信仰。道教认为:“道”是无所不包和无所不在的,它是一切的开始;并认为“宇宙”是由“道”演化出来的,有了“道”才生成“宇宙”,由“宇宙”中的“元气”构成了“天地、阴阳、四时”,由此而化生万物。有的道书又认为:先有“元气”,后有“宇宙”,并将“宇宙”分为“混元、洪元、太初”三个不同的大的世纪,这是依据“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理论而发展的。老子所说的“道”,既是指“宇宙”的本体,又是指“自然”的规律。《道德经》(二十五)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说明“宇宙”的根源是“自然”;由自然产生宇宙之后,再由宇宙产生万物。“道”又是指太空之“空”而言,缘它是无形无象的,故经书上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德”在道经中说:它是从“道”中分化出来的,而万物化生都必须有“德”;因为“道”是总体,“德”是个体,德是指万物所含有的特性而言,“道”和“德”都有着共性与特性的关系。道教认为:道之在我者就是德。《自然经》中说:“德言得者,谓得于道果。”所以道教中人一定要重视修道养德;并将“道”和“德”作为其信仰及行动的总准则,必须做到既要修道,又要积德,故“道”和“德”又是道教所说“教理、教义”中的基本原则。道教主张以“清静”、“无为”、“柔弱”、“不争”、“抱一”、“寡欲”等作为处事与修养之方法,也都是从“道”与“德”的基本原则中而发挥出来的。《道德经》里所说的“上德”、“玄德”、“常德”,其含意就是:自己做了有益之事而从不居功者为“上德”,天地对万物抱着听其自然而不主宰者为“玄德”,能将正义之事坚持而始终不变者为“常德”。老子所说的“上德不德”,“上德无为而无不为”就是道教最高的“教义”。必须理解,所言“无为而无不为”,它既是“道”的本性,也是“道”的现象和所发出来的作用。
  
  “清静”,老子认为是大自然最早的一种形态;又是指修养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一种境界;也是指他所理想的社会与领导者的一种政治风格,即是“道”的“无为而无不为”。《清静经》中所说的“无形”、“无情”、“无名”,都是指“道”的“清静”现象而言;道教的修养工夫,应效法其“道”的“清静”与“常清静”,能做到“常应常静”,就说明已达到了“清静”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就是“道”的“无为而无不为”。“清静”和“无为”本是两个相类似的概念,道书中所说的“清静无为”,纯是道教中对外联用的一种“术语”而已。
  
  “柔弱”,老子说:“弱者道之用”,认为其“柔弱”就是“道”的作用。比如在修养方法上,要做到“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从物理上来说:“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就人的生理现象而言:“人之生也柔弱,死也坚强”。老子认为:柔能克刚,弱能胜强,是以辨证方法来说明其“柔弱”的功用和“刚强”的弊害之道理。
  
  “不争”,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又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认为:人的一切作为都应该顺乎自然,要能做到:一要能利万物;二要大公无私;三要甘处卑下;四要不与人争;五要心胸深远;六要言而有信;七要应时而动;八要善于治国;九要有办事之才,这就是老子在处世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准则。(见第八章)
  
  “抱一”,《道德经》第三十九章中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一”是指“道”的宇宙本体所说,“抱一”是指“混然一气”而言,是说道教最基本的修养工夫。如果这个功夫能在“静坐”时做到“神气混然”的境界,对于修养工夫的收益就更大了。
  
  “寡欲”,老子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十九)老子认为:对于“人欲”的节制,尤其是在修养方法上,显示的非常重要。《道德经》第四十六章中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在修养工夫上,人们能做到“寡欲”是有好处的:若能做到“无欲”为最佳。
  
  “精气神”,历代的道书在讲修养方法上,总是离不开其“精气神”的研究,并且认为:“虚化神,神化气,气化精,乃是顺则生人”;能把修养工夫做到:“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便为逆则成仙。”就修养工夫而言,这“精气神”有先天和后天之分,上乘修养工夫所讲的都是“先天”,所说“元精”非交感之精,所说“元气”非呼吸之气,所说“元神”非思虑之神。这也是道教的重要教义之一,对愿意学道的信徒们来说,是应当作认真研究的。
  
  总的说来,凡是用语言或文字来说明信仰某个宗教的理由的,其名称为“教理”;凡是能够根据本教中的经典著作既扼要又概括地提出几句必须遵守的话,而作为信徒们平时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准则,这个准则一定要同全部“教理”相符合,其名称为“教义”。
  
  以上所述,是本人对道教的信仰以及教理教义的认识与体会,不当之处,请指正。
  
  (原载《中国道教》 1987年第1期)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7 12:09:00
194#
  当代道教“传戒”仪典
    
  道教宫观中的宗教活动,若论时间长、规模大、最隆重、最庄严和神秘的仪典,当数全真道宫观中的“传戒”与正一道宫观中的“授录”。这两种仪典,一般宫观无资格举办,只有具有权威性且影响最大的十方丛林宫观才能举办。这两种仪典,都不是定期举行,只有在宗教条件与物质条件具备后才能发起举办。
   所谓“传戒”,就是道教全真十方丛林宫观中德高望重的一代宗师、律师、著名方丈,向已受“冠巾”的正式道士传授“三坛大戒”(初真戒、中极戒、天仙戒)。受戒弟子来自三山五岳,不拘地区,亦不拘老少(现在规定在18岁以上)。“戒律”,是以“天神”的名义规定的不可违背的道士言行、修持的准则。道教宣称,“戒律”如同载人的舟楫。出家修道者志在超生死,但道有真传,法有秘授,都只应传给有德之善人。“戒律”能帮助修道者达到性善的境界。修道不受戒,就不能得到道法要诀的真传,且名不得入“登真录”。因此出家道士要受戒并持戒。
   全真道用传戒方式教育道众的传统源远流长:自元朝丘长春订立传戒仪范始,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清康熙年间王常月方丈在北京白云观多次开坛,广度弟子。本世纪20年代白云观方丈陈明霜也曾开坛放戒。就全国来说,自1947年成都二仙庵放戒以来,由于战乱等各种历史原因,全真道中断传戒已近五十年。1988年11月中国道协四届二次理事会议作出了恢复全真传戒的决议,成立了传戒仪典筹备小组。经过一年的筹备,于1989年11月至12月2日(即农历十月十五至十一月初五)在全真祖庭北京白云观举行了隆重传戒受戒仪典(按传统规定应为100天,为了不影响正常教务与劳动自养,缩短为20天)。这是解放后首次传戒,是道教宗教活动中的一件大事。由全国各地名山宫观举荐来白云观受戒的全真道士共75人,其中乾道约占60%,坤道占40%,年纪最大为75岁,最小的21岁,绝大多数是中青年道士。这次传戒律师是受过天仙大戒的白云观第二十二代方丈王理仙,协助律师传戒的八大师是:证盟大师许至有,监戒大师江诚霖,保举大师黄宗阳,演礼大师张信益,纠仪大师李宗智,提科大师阎宗隆,登录大师曹理义,引请大师陈宗耀。在这次传戒盛典中,进行了迎师礼、演礼、考偈、审戒、诵皇经、礼斗忏、学习戒条、传授衣钵、发戒牒、普表谢神、做铁罐施食道场,以及讲授《太上感应篇》、《丘祖垂训文》、教理教义、修持方法、重要经典等。传戒结束后,提科大师阎兴隆说:“传戒已中断近五十年了,如今能开坛传戒,不但说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了真正落实;同时也说明,如今政局稳定,国泰民安。”年近古稀的受戒弟子孙真淳说:“这次传戒,是道教一件大喜事,法统得以继续,年轻戒兄弟多,道教后继有人了。”传戒盛典结束后,当时的中国道协副会长,传戒筹备组负责人傅元天大师召集全体受戒弟子,作了以《修戒之目的和我们受戒后的努力方向》为题的演讲。
  他勉励大家今后的言行举止都要为宫观道众作表率,要勤修不怠,勇猛精进,正己度人,造福社会。
   1995年11月1日至21日在四川成都青城山常道观(天师洞)、上清宫举办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全真派的第二次传戒受戒活动。全国各名山宫观的求戒弟子逾四百人。年龄最大的121岁(老道长赵永川),最小的21岁。此次传戒的方丈大律师为“全真律坛嗣天仙正宗”第二十三代傅宗天(即傅圆天)大律师。其余大师有:证盟大师谢宗信、保举大师吴理冲、监戒大师曹祥贞、登录师江至霖、韩壬泉、演礼大师田诚启、纠仪大师周至清、引请大师黄至安、提科大师吴元真、总理大师黄信阳。受戒弟子朝真礼圣,听诸位大师宣讲经论法戒,并学习‘了教理教义、修炼方法以及宫观管理规制。传戒法会历二十——天圆满成功。经传戒领导小组和诸位大师对受戒弟子的审核,发给了《净戒牒》及《初真戒》、《中极戒》、《天仙大戒》、《守戒必持》等经书律文。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7 12:37:00
195#
  神修丹法基础篇---聚灵法
  修真了道诀无多,立志求师莫蹉跎;
  悔过迁善远世俗,修德守德镜勤磨;
  穷理尽性了己命,道术相扶逍遥乐;
  人若穷得此至理,万法归宗趋大罗。
  一 功理介绍:
   "采光聚气法",传统功法中称之为:"聚灵法"。也可称为"采光聚炁法"。这部功法是传统修真功法中的高级有为功法,是天元神修丹法中启灵法的重要基础法 门,是教外别传的秘法,是三口不言六耳不传的宝典,不见诸丹经史籍,历史上多为口传面授。本功法是一独立的功法。也可与悔过迁善法、启师立志法、金光法等 法合炼。
   此功法是典型的性命双修之法,溶修性修命于一炉,集补亏损采宇宙光气,调动体内灵气于一体。本法高屋建瓴的抓住了修"光"的法窍,修真所修乃三元物质,元 性的生命能源是元质性物质,"光"是高级的元质生命能,就如形体中的血液。"光"是炁的高级质性表现,把握住"光","炁"也就在其中了。"炁是命之本, 光是神之基"。 修行
   "气"的基础形式有纯有杂,仍在三维空间世界,大都与显态物质结合为用,大都没有超越有形物质的束缚,所以仅修气难入"功"之境。"光"则是具有四维空间 以上的物质特性,能独立长存于空间,此光乃神光,虽强名光,仍难以用文字表述,而且这种光也是具备质的等级区分的,尚有更高级的"光"态物质。
   性体的培育,只有在此光的形态下才能完成。可以说无"光"则无气功之功,无"光"则无修真之真也。抓住了"光"的修炼则可达到纲举目张之效应,"修习者不 可不识于此"。本法关键的大秘密是"光炁"的循行路线,此法的顺行路线方法不见经传不著竹帛,近代学人难知其秘。一般人只知逆修为仙,却不知先要顺修为人 之道。丹经: "顺成人,逆为仙"。这里的"成人"实际有双重含意,其一,生子生孙,其二,指通过修炼达到和恢复到十四岁左右的生理指标,使人趋于乾健状态。
  xudewang.cn
  
  
   人生在世,七情六欲困扰,上耗性下损命,进道之时身体这一本钱早已亏损不堪。练功下手时不顺势而动,补亏损反而妄想逆修,哪有此本钱?哪有逆势而动之力乎?那样修持只不过空转辘轳而已,修持也颇费时日。
   探道者均熟知"鼎内若无真种子,犹将水火煮空铛"的名句,岂识"打开天门纳先天,聚得天宝先为炊。"人身之气血受地磁引力控制,受制于地必法于地,才能因 势利导,只有法于地才可能法于天。常人之阳气是经督脉而降,阴中之阳循任脉而升。近代解剖生理学也证实了大脑内的脑脊液这一高级物质就是经脊髓在椎管内下 降至腰骶部的终池而循环,供给脊髓和脊神经营养物质。
   神经系统又是全身的重要主宰之一。本功法顺应自然法则,契合人身之生理,顺势而动,节省念力,岂不妙乎!!本法顺应自然之力和人身气血运行规则,采聚大宇 宙之灵光真气,回补于内,其运行路线完全符合神经系统的传导路线,最利于调整和补充各器官各系统的亏损。神经系统在人身分布极广无处不在,而且传导迅速, 最易见功效,最易顺势疏通后三关。 内容来自xudewang.cn
   本法顺势而行的路径上,顺行经过大脑额叶、松果腺、脑垂体、夹脊内尚不知名的一腺体、肾上腺、前列腺、胸腺、甲状腺、扁桃体腺、等几乎全身的重要腺体。
   人体的各种腺体分泌着多种不同的激素,对维持人体的健康状态,保持青春活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很多重要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都出现萎缩,钙化而消失功 能,修炼上乘功夫则必须将其重新激活,令其恢复功能。例如松果腺与天目的开启有密切关系,但在六岁后就开始钙化了。胸腺对人的发育和保持青春起着重要作 用,但十四岁左右就萎缩了。脑垂体和肾上腺以及前列腺等,对维持人体精力和延缓衰老,都有极重要作用,恢复起活力对于修真者来说,势在必行。
   本法之妙,就在于以外激内,顺势而行,通过了所有这些重要而又关键的腺体,运用外采入内的灵光真气对这些腺体进行冲击,按摩、滋润、补充、激活,令它们全部调动起来,恢复青春活力,达到补亏损之目的。分析至此,难道你不因此而为我们的祖先骄傲吗? xudewang.cn
  采 光聚气法,是以有为之呼吸为开关,意念为动力,光气为运用,上丹田为仓库的上乘妙法。此法集补亏损、设炉鼎、聚性光为一体,性命双修,诸法并蓄。实属功法 中的上佳之法,分析其原理,可令人拍案叫绝。以上丹田为仓库的原理,就在于修真乃上乘之法,"贵在神修",培神必聚灵"光",无"光"则难以培炼性体,大 脑额叶乃玄府之地,通玄就必须开发此地,用大宇宙中所采之灵光真气与体内灵气浑然一体,储存于此最易培育灵光,打开天目穴这一玄关之窍。万物之变化规律都 是遵循阴动为先,阳变随后的规律,脑为神腑,其中精华乃离中阴爻,阴阳相乘,最易陪神,抓住了脑部的修变也就打开了神修之门。
  火侯。这个火侯在第 一阶段是指自身功底基础而言,初习气功者、无功底基础者、身有疾病者、初习气功的妇女等,由于这一类实修者体内阳气不足,阴性物质较多,体内阴性全息体能 量尚盛,女性是因为其生理特性是外阴内阳等因素,这一类实修者的个体生物场不宜过早开放,以免心魔应外魔侵扰,所以就不宜任其自然进入灵动,而是要及时将 站式改为坐式,仍然坚持聚灵法的修习或加强金光法的修习,以求尽快地增阳涤阴,形成阳强阴弱之个体生物场,加上洗心、清心去欲断妄,以求安全顺利地进行修 真。有功底基础者,在完成本功法修习基础要求的基础上可以进入灵动状态,也就是顺其自然,外动内静,不要加意念控制和干扰它。女性修炼者和体质阴盛阳弱 者,暂时不要修持灵动功(自发动)。初期的形动(灵动),说明你身体隐态生理组织结构中部分经络阻滞,气机受阻,自身之(初期为阴神)这位高级医生在进行 自我调整、疏通和治疗。这一阶段,识神要自觉地主动地与自身之神配合,如果能掌握好此中配合的默契,则能大大加速功力上升的进程,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 一阶段要注意加强炼功,每次炼功都要安采、动、静的程序进行。采是补充、激发;(灵)动是调整,疏通;静(坐)是消化、培育、提高,这三个环节不可偏执偏 废,一定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copyright xudewang.cn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7 14:23:00
196#
  二 功法介绍
  1 .准备
  本功法之修习,应正心诚意,有条件时先清洁口、手然后依法修炼。初习 本法者,以盘脚坐姿修习为佳,可单盘、左右单盘或自然散盘。初习本法不宜用站式修习,因本功法从宇宙中摄取较强能量源,直泻而下灌于身体之内。身体内经 络、八脉未疏通与外界通道未敞开前,在高能量冲击震荡之下,容易产生明显的灵动,而影响修习的功时,故初期以坐势较妥。修习本功法较久,已渡过灵动期者, 或具备一定功力基础者,可以试用站式修习本法。站、坐二式配合修习,其效更佳。在未正式进入本功法之前,可双手掌心朝下,轻按于双膝之上(坐式)。站式可 先自然下垂,掌心朝向身体站立。以此作为预备式。预备姿式摆好后,先进行三调,调至身姿正确,呼吸平稳,心情平静。此程序按松、静、自然的原则进行调整。
  松, 是指两个方面的放松. 其一为主观意识放松,这是主要的放松环节。意识的放松是指:思想放松、精神放松、情绪放松,要求心不外想,眼不外视,耳不外听。其二为形体放松,形体的放 松有利于意识的放松,意识和形体的放松有利于人体本体全息系统和隐态生理组织系统以及质元类物质的调动。形体放松是指:身体的毛发、皮肤、肌肉、筋腱放 松、血管、神经放松、骨骼块块放松、五脏六腑放松。后天松,先天动,后天松,易行功。应做到全身内外,形体和精神无处不松。松是入静的基础,修习者要认真 去体悟。 精
  静,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心性清静,形体清静,环境安静。三者缺一不可,不然就难以达到真静、灵静的境界。后天静,先天萌,真静境,性灵通。
  自然,是指修炼时由有为阶段进入无为阶段的调整,是指武火修炼后的文火阶段,要求呼吸自然,思想自然,形体自然,顺其自然,自然而然,这样才能充分解脱识神的束缚,进入识神和性体同步修炼的佳境。
  2 .开功
  开功手印:双手在小腹前悬空,结成混极手印,左手掌心朝上,五指伸直,但手指微微自然弯曲,右手姿势与左手相同,双手相叠,男性右掌心向上相叠于左手掌背部,这种叠合应很松弛。左右大拇指尖微微相触,双侧腋下注意悬空。
  意 念存想自己的整个前额骨头揭掉,目前虚悬一轮圆月,光芒四射,存想片刻景象分明后,双目微闭神光内视,引此圆月,透过上丹田,过泥丸穿玉枕而下,沿脊柱的 髓腔下降,至尾闾绕过肛门而到达会阴穴内的前列腺体处(注:女性无此器官,但是子宫功能是一大关键,此处存想火焰大致相同,只是位置较男性升高数公分即 可。女性在炼过有为功法后,应在静坐时默照膻中穴内有一荷花开放合拢,荷梗下通子宫处,久久行持,然后再降至下丹田收功。还有一法是:存想之窍在膻中穴内 一寸三分之地,并应存想双乳气化入此窍之中,抓住炼形(双乳)这一关键。古经云:子宫上一点,天目外一窍,这是女丹功之关键。)停住,存想在圆月光明中将 此炉中之火点燃。
  神
  
  
  存想此地一堆火焰闪闪灼灼,热力炙人。存想片刻,复存想耻骨上脐水平线下的小腹区内有一耐高温的坩锅,暂时不存想锅盖。
  存 想分明后,意念和目力复视头颅的前额缺如之景象,存想分明。上述过程运用自然呼吸,意念不必注意呼吸。经气管深层上升至咽喉,上升至咽部入泥丸,注入上丹 田中。然后,再按上述过程从九霄之兜率天处存想,呼吸采聚光炁于体内,如此反复修持,二十四次呼吸为一组,修持1-----3组。如果炼静坐时修习此法也 同时修习其他功法时,则可以口中津液满口,吞咽滴注锅中为度,不必再接炼此法,根据自身功底基础和效果灵活掌握调节。
  二十四次为生发兴旺之数,修 习时不要分精神去记数,只要求暗示自己按此数行持,有此概念即可,如感觉似乎数足即转下一组就行了,时间长短和次数的调节,以不疲劳为度,应循序渐进,不 要因贪功冒进反而弄巧成拙。此乃武火,不可过烈,避免损伤和副作用,当头晕和头部过热难受时就说明火烈,应缩短时间、次数。 太上
  按此法行持,必然口中 金津玉液逐渐充满口腔,侯其满口急需下咽时,停止武火采炼,存想胸部和腹部相接处的横隔变为锅盖,呈穹隆状,中央有一孔,孔中一管直通咽喉。存想分明后, 将口中唾液分三次缓缓咽下,注满管腔,然后缓缓经盖顶的孔隙,一滴滴,历历分明地滴入锅中,与锅中氤氲光气混溶一体。管腔中之液应分三十六滴,滴注于锅 中,存想其过程有声有色。滴注毕,随着呼气存想锅盖下降,严密地盖在锅口之上,锅顶部正在丹田神穴处,管状物消失,顶部仅有一个小圆孔,再存想自己心脏内 移出赤红色珠丸一颗,经膻中下降,正好嵌合于锅顶小孔上,将其孔封闭。
  聚灵法至此为一次,如单炼此法,静坐片刻后仍可接上法行持数次。也可以在滴注后暂不降下锅盖封锅,而接着继续进行采聚之法,如接炼其它功法则应在封锅后观炉察火片刻再接下步功法。也可转入收功。 修行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7 15:31:00
197#
  3.收功:
  松开所结之手印诀目,双手掌在胸前合拢,成合掌式,指尖朝前上方,心颂默念真言曰:
  叩谢师恩,助我修真,灵光元神,
  速归吾身,神归炁穴,五脏玄明。
  此口诀在心中默颂三次,然后接行下面收功动作:
  颂 毕,存想自己在无边无崖的大圆形灵气场中央,此球包容了太阳系甚至银河系。存想此球随着深吸气,迅速收缩变小向下丹田之中缩聚,与此同时,双手向两侧上方 伸展开来,掌心斜向内上相对,如举手状。随着深吸气和光气的聚合而缓缓向胸前合拢,下降,最后合掌于胸前成合掌十字手。如此向下丹田反复收聚灵光真气7 次或9次,女性收聚6次或8次,呼气时丹田大放光明。继而双手擦掌至有热感后干洗面部、揉擦双耳、风池、大椎,再以双手握成空拳,用手背擦两肾区,接着双 手在腹部脐门处叠放,男左手在内,右手在外扪住肚脐(女性相反),睁开眼睛,收功过程完毕。 精
  附注:采光聚炁法是用"间歇呼吸法",是武火呼吸法,"间歇呼吸法"也可用于胎息、真息勾引法之中,用于静坐刚开始时或静坐中杂念丛生时。
  此呼吸法呼吸的频率要求细、匀、慢、深、长,呼吸的模式是吸---停----呼的节律。呼吸节律的长短要求,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练习的第一周按照吸气四秒钟,闭气三秒钟,呼气三秒钟的节律进行;第二周按吸气五秒,闭气四秒,呼气三秒的节律练习,第三周按吸气六秒,闭气六秒,呼气四秒的节律练习。
  以后逐渐增加吸气和闭气的时间,达到入多出少,以延长闭气时间为主.每星期只可调整1---2秒钟左右,万勿操之过急以免产生憋气和耳鸣,眩晕、出汗、大便溏稀等现象。循序渐进地调炼,调整至每分钟只呼吸一次即算功成。
  此 呼吸法对外气的引入或内气的储存调动都有较好的效果,但由于这一方法是后天有为之法,如何使它符合自身内环境和科学地掌握进度,使它高效率地发挥作用,就 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客观实际情况,掌握好进度和火侯。每次练习应控制在半小时至四十五分钟,不宜操练世间过长,短则数分钟,在静坐的清除杂念过程中使用时尤 其如此。专门练习此法时可稍长一点时间。自行灵活掌握和调整,不急不躁,不松不驰,循序渐进。
  畜德网,虚德
  
  此呼吸法运用时使用逆腹式呼吸法,即吸气时腹部肌肉缓缓收缩腹部下陷,胸腔充分扩张。呼气时腹部肌肉缓缓放松。
  此 呼吸法吸气时会阴部肌肉应微微收缩,如忍大便状,使会阴三角区获得气机调整,产生内热,有助于届时下玄关的开启。呼气是缓缓放松。这一点非常关键和重要, 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行持才能产生整体效应。 初习聚灵法者可先不要一下手就存想意念活动,而是在熟练此呼吸法的基础上再加入上面的意念活动两法融合在一起发挥最佳效果。

作者:liy031214 回复日期:2009-6-7 15:35:00
198#
  
  现在我每日就在练习打坐每次半小时
  腿那个麻呀~~~~~~~~~ 
  每次打坐时听梵唱~~~~~`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7 17:44:00
199#
  道教修持与现代生活
  王光德
  
    道教从祖天师张道陵肇始之初,就是一个社会实体,以黄老道、方仙道的理论为导向,冠以祭拜、规戒、科事、法忏等形式,外求仙境、仙方、仙药,内修道、修德、修性命,强调事生为本.事死为末。出世入世,长生久视,成仙得道为根本信仰。道教徒在修炼中把“道”的追求,分为三个时期。
  
    一、入山入洞悟玄机
  
    修仙者入山入洞,唯恐山不大,唯恐林不密,寻求清静之地,以求与世隔绝,避世俗之人而独善其身。武当山有副对联是讲玄武修道的:“去皇宫而岩穴,木石居,鹿豕游,因做这超前轶后事业;屏红尘以悟道,机神静,元真觉,才成此极天蟠地文章”。这个时期应源于秦汉的神仙追求,仙是不死的,是由人修炼而成的。“若夫仙人,以药物养生,以术数延命,使内疾不生,外患不入,虽久视不死,而旧生不改,苟有其道,无以为难也”①,就是修炼之人,遵照修炼方法。行气服药,守静踵息,存想守…,吐纳导引,缘督胎息。辟谷炼丹等方术,是可以长生不老、形骸永存,仙道成矣。由于这种导向,遁入山林于寂静处潜心悟道,或追求神仙幻境,山中昆仑和海上蓬莱是理想的神仙洞府,陆地如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等。《山海经•西山经》既:“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地也”。
  
    屈原《九章》吟道:“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甫。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反映当时神圣至真逍遥自在,神通广大,不食人间烟火,“入火不焚,入水不溺”,“天上人间,来去自由”。《山海经》说:丹水出焉,西流注入稷泽,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是生玄女。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岁,五色乃清,五味乃馨。黄帝乃取山之玉荣而投入钟山之阳。瑾瑜之玉为良,坚粟精密,浊泽而有光。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御不祥。庄子在《逍遥游》中描述那个时期的人们心目中神仙形象和本领是:“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既有理想的神仙境地,就有许多追求之人,他们要挣脱自然和神仙的束缚,突破生死大限,与天地比寿,与万物为一。神仙思想意味着通过个体的奋斗,寻求“不死”之方,是完全可以达到长生久视的。
  
    神仙家的兴起对巫祝文化冲击,是“巫者事鬼神祷解以治病请福”的历史走向衰落,是中国古代宗教观念经历了一次革命,也是政治思想一大变革,如《礼记•表记》中“尊神率民以事神”。由天人不相通的时代,变为通过“修炼”可养生疗病,也使医学从巫术中解脱出来。神仙家出于修仙成真的特需,或于山或于洞,修炼中侧重于导引行气、吐纳、服食类的方法达到健身治病的功效和养生延年、长生久视的目的。当然由先秦的神仙家、秦汉的方仙道、黄老道的神道活动,到东汉道教兴起,修炼成仙,是整个道教的核心教义。

作者:shanhewanduo 回复日期:2009-6-7 17:58:00
200#
  逆腹式呼吸法以前在《自然之子》书中看到过。听说很深。


作者:shanhewanduo 回复日期:2009-6-7 18:02:00
201#
  楼主,我觉得你讲的观想太多了,会不会影响我们这些初学的,使心静不下来啊,又要观想,又要观察呼吸,有点难度啊。

作者:shanhewanduo 回复日期:2009-6-7 18:06:00
202#
  听过武当有“松,静,柔,缓,圆,虚,合”七字诀。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7 19:02:00
203#
  二、住宫住观,弘扬道法
  
    我国独有的求长生的神仙信仰,为西汉末东汉初产生的道教所继承,并成为道教徒的最终信仰。道教诞生后就是一个社会实体,是道家学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者,有组织,有规模,有固定地方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长寿”之法,在探索与实践中,构成了系统的益寿延年的人体科学体系,在较为固定环境的宫观内进行多元化的修炼。
  
    东汉顺帝时(126—144)张道陵于四川鹤鸣山创立五斗米道(天师道),著道书二十四篇,并以鹤鸣山为中心设二十四治,以阳平治为天师总部。传太上正一盟威之道,奉老子为教主,尊称为太上老君。张天师孙张鲁在汉中建立政权后,注《老子》五千文为定本,后称《老子想尔注》,为主要秘典。要求道徒信道必须奉行道戒,炼养要积善成功,积精成神。道教初创,虽然组织机构简单,甚至经济与法律松散,修炼方法讲黄赤之道(男女合气之术),但因有其严格的道教信仰,认为“行其道,于己可获仙寿,于国则可致太平”。《想尔注》中说,修道必须行善事,积功德,“天地像道,仁于诸善,不仁于诸恶”,“心为诸恶,道去囊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早期道教的这一精神,对地方社会安定、生产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使道教有了发展。魏晋六朝天师道由北向南传播,道教著名人物葛洪跋山涉水万里,博览经史万卷,著《抱朴子》,其内篇是道教史上一部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多种方术的包罗万象的重要著作,为道教理论的系统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后确立了以金丹道为中心的神仙理论体系,使符篆派为主的天师道向义理化方面进行演变,并有重大发展。当时鲍靓传《三皇经》系,魏华存为第一代传人的《上清经》系产生,葛洪重孙葛巢甫传《灵宝经》系的兴起,是道教逐步向上层统治者靠拢,得到了士族阶层的信仰与支持的结果,道教也更加注重炼养,宗教形式也日趋向斋醮礼仪义理化方面发展。由于佛教东传,其组织形式及佛经逐渐引进的影响,道教亦需要自文其教,维护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就必须改革一些不利于发展的弊端,寇谦之改革天师道,以清廉为本,贯以儒佛礼仪,强调通过养生修炼达到长生不老。把符篆、召神劾鬼、斋戒沐浴、金丹烧炼形成有规矩的科仪规诫,约制道徒身心,规范礼仪,诵经礼忏,用音乐伴奏,使道教从组织到教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受到官方重视,与皇权结合,一度在北魏成为国教。
  
  南朝刘宋道士陆修静“祖述三张、弘衍二葛”,继承发扬道教义理,整理道典得“上清”、“灵宝”、“三皇”经法,对新出道书进行鉴别,将道教经书分为“三洞”,著录一千二百二十八卷,并编著道教仪范等书百余卷,扩充道教仪典,立道服之号,为道教教理、科仪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最早为道教建立了道馆,设立了馆主,制定管理制度,出家道士集体生活,并有等级区别。道馆在隋唐后称为观、宫。宫观确立之后,一直沿袭到近代。
  
    上清派传人陶弘景开创茅山宗,“不仅重斋仪,更重烧炼黄白及医药服饵”,主张三教合流,撰《真灵位业图》完善道教神仙谱系,进一步促进了道教理论的统一和系统化。
  
    道教的发展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汉末到南北朝道教在民间传承,由于著名道教人物对道教的不断改革,完善理义,演变到逐渐依附于封建帝王,成为官方宗教,因此道教的发展同执政者的扶植分不开。封建统治者为自己地位的巩固,养生延年,长生成仙,而倡导符箓法术,祈福禳灾,修道持戒,劝善惩恶,无为而治,造成道教在两千年间有兴有衰。但道教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人才,除前所述六朝之前著名道教振兴者外,隋唐崇道以崇奉老子为核心,唐初及唐玄宗时期,利用《道德经》清静无为思想治理国家,尊老子为圣祖,并册封为“玄元皇帝”。唐朝三百年间,道教居三教之首,定为国教。道教在唐代得到全面发展,出现繁荣的盛况。道教经籍,经戒法箓日益丰富,道教科仪经杜光庭天师系统的整理更趋完备,至今科仪法事活动仍以此为准。南北朝道教宫观制度形成后,到唐代道教宫观遍及全国,而且建筑规模宏大富丽,道教艺术也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但无论道教如何发展,其炼养仍是以成仙为其宗旨。
  
    两宋以后至元明清,道教宗派林立,北宋以前还注重以道法为主体的修炼,南宋后全真道的兴起,使道教的发展和修炼各具特色。以内丹修炼为主线,分析生命的由来,力争“我命由我不由天,自己掌握生命之长短。
  
    总括道教的发展,道教徒终生奋斗无外乎求长生之道,围绕这个主题,诸仙贤从先秦抱元守一,黄老清静无为,阴阳五行,《参同契》、《抱朴子》、《黄庭经》、《阴符经》,改革黄赤之说,以培补天元之阳气,炼精化气,炼神还虚,乃至修性修命,玄关一窍,天人合一,口口相传不记文字。总之,明理见性,虔心悟道而成真。
  
  

作者:云山睡松涛 回复日期:2009-6-7 19:48:00
204#
  顶下

手机上掌中天涯发帖回帖双倍积分:wap.tianya.cn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7 19:49:00
205#
  三、应世顺变,上乘功法
  
    出世入世、顺世应变,是修炼者的上乘功法。
  
    道教仙辈警句,一期修炼入山入洞成地仙,仅度己而没度人;二期修炼住宫住观成神仙,度已亦度人;三期修炼在世间,功果圆满为大罗金仙,功在人间,否则,坐破铺毯也枉然。这几句话的精神概括了修道必须修德,道靠德培。
  
    道教尊老子为教主,奉为太上老君,是无世不存的最高尊神,把《道德经》视为最主要的经典。《道德经》的基本思想是“道”与“德”。“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是道的化身,《老子想尔注》中说:“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道教徒认为“道”是社会人生的最高境界,道超越时空永远存在,在天地万物中又具有现实品格,通过修道的多元化努力,促进社会道德修养,改造失道的社会人生,使人类生活与行为臻于大道。《道德经》三十九章:“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万事万物保持正常的生命形态,有着无限生机。道教重生贵生的积极精神既是道教修炼的核心,也影响着社会上相当大一部分人的宇宙观、人生观,对社会产生直接的、重要的影响。
  
    当前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体现《老子》的自然无为精神。社会生产力发展了,“供”与“求”产生了矛盾,计划经济不适应社会,背离自然之道,扼制社会所求,阻碍生产产力的发展,使经济发展受阻和停滞。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整个国际社会经济按其自然本性而运动的结果。也就是老子所说“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②的原则。
  当今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金钱是社会流通领域很重要的东西,没钱,生产不能发展,人们生活所需的物品不能购进,商品不能流通。但有那么些人金钱崇拜,为了赚钱,丧失道德,良知泯灭,没有廉耻,物欲横流,犯罪日增,生态日损,诸恶皆做。面对这种社会现象,一个道教徒应以道的伦理道德观,首先束缚自己,修持正心。对那些在迷途路上彷徨的人,需要大道指引。“道者导也,所以导万物也”,凡愿意探索正路者,大道能够告诉他,光明的前途在哪里。
  
    道教最重视伦理道德修养,“天道承负”,要求信教者广行善事,积功累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否则善恶到头终有报。《抱朴于•对俗》中说到:“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能长生也。行恶事大者,司命夺纪,小过夺算,人欲地仙当立三百善,欲求天仙立千二百善……,积善事未满,虽服仙药,亦无益也。”总之信道与否,关系生前死后的福祸,凡有利于人类社会进步、生物的发展皆为善,符合伦理纲常者谓之善,否则为恶,要遭报应,落入阴曹地府受罚。《太平经》说:如果“子不孝,则不能尽力养其亲;弟子不顺,则不能尽力修明其师道;臣不忠,则不能尽力共敬事其君,为此三行而不善,罪名不可除也。天地憎之,鬼神害之,人共恶之,死偿有余责于地下”。道教在近两千年的发展实践中,把伦理道德与承负说联系起来,遵守道德规范,刊印和宣传道书、善书。《太上感应篇》、《太微仙君功过格》、《道门科范大全集》、《玄天上帝报父母恩重经》、《十戒功过格》、《关圣帝君觉世经》这些善书告诫人们:积德修行人道,人道修正,方能修仙道,《净明忠孝全书》中说“欲修仙道,先修人道”。修人道就是修心,是精神修养,也就是人的思想提高升华。道教讲性命双修,重阳祖师在《立教十五论》中,“性者神也,命者气也”,伍守阳注云:“修仙者必用精气神三宝,此言只神气二者,以精在气中,精气本是一个也”③。可见性命双修就是养神炼气。王重阳祖师说:“得道之人身在凡,而心在圣境矣。”④就是得道的人,不一定是长寿的人,但他的修为,积功累德,为国建功立业,为教著书立说,国家兴旺发达,道教亦兴旺,王重阳祖师年仅五十七岁,但创全真教,使道教迅速发展,而成为一代宗师,其弟子丘长春,贵为国师,创七十二丛林,道观普及全国,故有龙门派半边天之说,现全国各县皆有他们的祀奉宫观,再传弟子何至千万。丘长春祖师说:“吾宗所以不言长生,非不长生,超之也”⑤。正如在《净明四规明鉴经》中所述:“尚士学道,忠孝以立本也……,忠孝之道,非必长生,而长生之性存,死而不昧,列于仙班,谓之长生。”《性命圭旨•生死说》云:“死而去者,仅仅形骸耳,而我之真性命则通昼夜,配天地,彻古今者,何尝少有泯灭。”上述诸真圣人之语,死者为假体,真性则长存不死,是永恒的,是心灵境界的提高,也就超生死了。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7 20:21:00
206#
  在现实社会中,已开放为宗教活动场所的宫观中有数以万计之道教徒,分布于全国各地,很多著名宫观坐落在风景名胜区内和大都市中,我们每个教徒如何遵循教主的教导,行不言之教化,倡导每个教徒都是一个好公民的修为,“积德修形为修道之要务,倘若离德以言道,便是旁门左道,修道者当以道德为重,自有节操”。如何建功积德?我们必须有较强的顺世应变的能力,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不断修改,充实教义的内容,更新其方式、方法。道教自古就有其融合性和包容性,当今现代科学文明在大力发展,我们的传统优秀文化要保护,要继承。几千年外丹黄白之术,需要化学实验、科学检验,符箓法术,斋醮需实践和灵感来体验,内丹修炼不仅对现有资料进行有据的分析,还要请名师指点。内丹学是道教徒长生久视,神仙思想奋斗的最终目标,是道德修持的结晶体,也是人体生命学者苦苦追求所需要获得的科学的依据。这些造福人类的伟大事业,是我们现代道教所要做出的贡献。
  
    道教是由宗教信仰、道教经典、教团组织构成的社会实体,“人能弘道,道亦载人”,每个教团每个道教徒都在社会实际中生活,我们必须与社会方方面面相适应,遵纪守法,要有牢固的公民意识。学法、懂法、维护法的尊严,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并利用道教的伦理道德为社会主义服务;提高道德思想,发扬优良传统,制定切合实际的管理制度,树立新道风。一个地方宗教组织有没有与社会相适应的活力,关键是组织团结性、公正性、政策水平、文化水平、道学水平,必须要有整体的素质。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一辈教徒逐步减少,培养年青一代道教徒,是整个道教的当务之急。知贤善用,老一辈大胆起用年青教徒接班,是道教的发展所必须的。维护道教的合法权益,创造良好条件,决定道教活动场所的主管权,是道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必要条件,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的管理,使教徒服务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审时度势,道教与社会各方面相协调、相适应,才能顺利地传承与发展,才能完成毕生修道大业。
  
    ①《抱朴子•论仙》
  
    ②《道德经》六十四章
  
    ③《天仙正理直论•本序》注
  
    ④《重阳立教十五论》
  
    ⑤《丘祖语录》
  
    (作者:原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武当山道教协会会长)
  
    (原载叶至明主编《道教与人生》)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7 20:36:00
207#
  翰文 20:23:34
  藏传“八大教派”的介绍
  翰文 20:23:41
  宁玛派、噶当派(和其后发展在的格鲁派)、萨迦派、玛巴噶举派、香巴噶举、施身法之希解派、觉竹派(时轮金刚六支之传承觉囊派是其分支之一)、邬金念竹(即由邬金巴尊者所创的念竹派)等传承。这些新、旧教派的传承,通称为“八大教派”(八大修道车乘)。有关利美运动的传承就是藏传“八大教派”的和合传承。

作者:云山睡松涛 回复日期:2009-6-7 20:54:00
208#
  楼主,那个采光聚气法是青龙山人玄灵修真里的吧!这只是个辅助功法,而且是武火功,太猛了容易出偏,大家要小心!楼主能不能给个好点的温和点的筑基功法?比如你以前用的筑基功法(只是建议,如果不便就表公开)。

手机上掌中天涯发帖回帖双倍积分:wap.tianya.cn

作者:云山睡松涛 回复日期:2009-6-7 20:57:00
209#
  楼主,那个采光聚气法是青龙山人玄灵修真里的吧!这只是个辅助功法,而且是武火功,太猛了容易出偏,大家要小心!楼主能不能给个好点的温和点的筑基功法?比如你以前用的筑基功法(只是建议,如果不便就表公开)。

手机上掌中天涯发帖回帖双倍积分:wap.tianya.cn

作者:云山睡松涛 回复日期:2009-6-7 20:59:00
210#
  楼主,那个采光聚气法是青龙山人玄灵修真里的吧!这只是个辅助功法,而且是武火功,太猛了容易出偏,大家要小心!楼主能不能给个好点的温和点的筑基功法?比如你以前用的筑基功法(只是建议,如果不便就表公开)。

手机上掌中天涯发帖回帖双倍积分:wap.tianya.cn

作者:云山睡松涛 回复日期:2009-6-7 21:00:00
211#
  楼主,那个采光聚气法是青龙山人玄灵修真里的吧!这只是个辅助功法,而且是武火功,太猛了容易出偏,大家要小心!楼主能不能给个好点的温和点的筑基功法?比如你以前用的筑基功法(只是建议,如果不便就表公开)。

手机上掌中天涯发帖回帖双倍积分:wap.tianya.cn

作者:云山睡松涛 回复日期:2009-6-7 21:13:00
212#
  晕~刷新了几下全上去了

手机上掌中天涯发帖回帖双倍积分:wap.tianya.cn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7 21:21:00
213#
  简单的筑基功法我上面说了呀,也在群里说了。
  下面发的这些文章只是个人喜欢发上来让大家看看的---
  悟性极高的人,或者道修修为好的话,旁边有人指点也可修。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7 21:38:00
215#
  翰文 20:40:39
  一个人进入欲界未到地定后
  翰文 20:40:47
  继续修出离欲界心
  翰文20:40:54
  定力越来越深,
  翰文20:41:00
  有八种不同的感觉
  翰文 20:41:05
  冷、暖、动、痒、涩、滑、轻、重
  翰文 20:41:15
  感觉到身体动起来。
  翰文 20:41:22
  心已离欲界,那就要进入初禅了。
  翰文20:41:32
  坐禅相当久后有很深的定力,在定中感觉到身体不见了;
  翰文 20:41:39
  感受到很舒服宁静。
  _乱⒎八糟!20:41:47
  请问
  翰文 20:41:47
  不再贪财、色、名、食、睡。
  _乱⒎八糟! 20:41:52
  我有疑问
  翰文 20:41:58
  能除掉贪、瞋、痴
  翰文 20:42:19
  初禅的时候,身体会有很舒服的感觉,
  翰文 20:42:25
  称为“离生喜乐
  翰文 20:42:31
  心在定境中保持不动
  翰文20:42:36
  心静如水,
  翰文 20:42:44
  不起语言的分别,
  翰文20:42:57
  是舍离欲界而快乐,
  翰文 20:43:06
  二禅是默然之“定生喜乐”
  翰文 20:43:12
  三禅之乐称为“离喜妙乐”
  翰文 20:43:18
  经中常说世间之最乐是在三禅。
  翰文20:43:24
  以真正的智慧观察事物的真相,
  翰文20:43:31
  都能很正确的观察到这个世间
  翰文 20:43:39
  继续修下去连快乐都要舍离
  翰文 20:43:47
  呼吸完全停顿,心完全不动
  翰文20:43:58
  立刻就能够修成五神通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7 21:57:00
216#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开始了~
  休息时要开心,工作时要努力。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8 9:27:00
217#
  二、《道德经》的道经部分
    除总论部分外,《道德经》中论道的还包括:第四章中关键的一句是“和其光,同其尘”;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第十章“载营魄抱一,有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第十四章是对修道者色、声、触、意等方面的一些要求;第十五章“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第二十一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五十二章“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第五十六章“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等等。
    三、有关《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如果理解了这一点,我想对《道德经》的内容也就理解得八九不离十了,所以也没有必要一一地去解释,各人可以有各人不同的见解,很多地方在当今社会里可能也应修改,但无论如何,一定要通过实修,才能体会到修德与修道的内在联系,因此,这篇文章也就写这些吧。
    《道德经》有很多人想从他里面学习到什么修真的方法什么的,其实不全真但也不全假。《道德经》其实是一本修心的一个材料,让你保持心态的平和,看事的方法等。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8 9:55:00
218#
  
  《道德经》通行本(王弼本)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用。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8 10:38:00
219#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十七章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欲)异于人,而贵食母。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作者:映明月 回复日期:2009-6-8 11:07:00
220#
  过来顶一下---呵呵

作者:我也是个甄士隐 回复日期:2009-6-8 11:15:00
221#
  楼主也是道中人!幸会!
  看了楼主对西游的解释,冒昧问下,楼主可认识李安纲老师?看其《西游记奥义书》后,很受启发。不过还没看完。
  我曾练过内丹,但因无师,有些问题无法解决,就放下了。
  我看了部分《钟吕传道集》,钟吕二仙的方法还是很普遍的!
  
  这样的帖子,不要以人气为是,能万里挑一,找到同道中人,获莫大焉!

作者:我也是个甄士隐 回复日期:2009-6-8 11:20:00
222#
  探讨下:楼主曾说青年人不必筑基,直练练气化神,怕是不妥。因为有些青年人已是漏体。所以窃以为,以不漏为要!年龄来说,怕是十岁前才保险些。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8 12:22:00
223#
  1你好我也是个甄士隐----我不了解李安纲老师,也没看过李安纲老师写的书。
  2我在前页已经写过,不知道我也是个甄士隐仔细看没有,看来我也是个甄士隐对道修很是喜欢~我也很喜欢结交道修的朋友【握手】。希望加群大家对道修畅所欲言吧~呵呵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8 12:33:00
224#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8 12:48:00
225#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人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作者:柳思霏 回复日期:2009-6-8 13:15:00
226#
  mark下,瞅个时间慢慢瞧

手机上掌中天涯发帖回帖双倍积分:wap.tianya.cn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8 13:42:00
228#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人军不被甲兵;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为而不有。 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夸盗。非道也哉﹗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第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人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不慎终也。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8 14:08:00
229#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大威至矣。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8 14:59:00
230#
  三十六计简介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度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 假途伐虢
    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颠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计
    《三十六计》作者:杨南柯,秦朝咸阳人。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解说后的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全书还有总说和跋。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全诗除了檀公策外,每字包含了三十六计中的一计,依序为: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8 15:01:00
231#
  三十六计是我喜欢的一本书,我把它发上来,希望大家也喜欢看~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8 15:03:00
232#
  总说
    【原典】
    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①,术中有数。阴阳燮理②,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③。
    【注释】
    ①数中有数:数目里包含着谋略。
    ②阴阳燮理:阴阳相互协调的道理。
    ③计不可设,设则不中:时机不能过分完备,过分完备就会贻误战机。
    解语重数不重理。盖里,术语自明;而数,则在言外。若徒知术之为术,而不知术中有数,则数多不应。且诡谋权术,原在事理之中,人情之内。倘事出不经,则诡异立见,诧事惑俗,而机谋泄矣。或曰,在三十六计中,每六计成为一套,第一套为胜战计;第二套为敌战计;第三套为攻战计;第四套为混战计;第五套为并战计;第六套为败战计。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8 15:04:00
233#
  
  第一套 胜战计
    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之计谋。君御臣、大国御小国之术也。亢龙有悔。
    第一计 瞒天过海
    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
    【原典】
    备周则意怠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②。太阳,太阴③。
    【注释】
    ①备周则意怠:防备十分周密,往往容易让人斗志松懈,削弱战力。
    ②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阴阳是我国古代传统哲学和文化思想的基点,其思想笼罩着大千宇宙、细末尘埃,并影响到意识形态的一切领域。阴阳学说是把宇宙万物作为对立的统一体来看待,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思想。阴、阳二字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出现过,但作为阴气、阳气的阴阳学说,最早是由道家始祖楚国人老子所倡导,并非《易经》提出。此计中所讲的阴指机密、隐蔽;阳,指公开、暴露。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在兵法上是说秘计往往隐藏于公开的事物里,而不在公开事物的对立面上。
    ③太阳,太阴:太,极,极大。此句指非常公开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计谋。
    【释义】
    防备得周全时,更容易麻痹大意;习以为常的事,也常会失去警戒。秘密常潜藏在公开的事物里,并非存在于公开暴露的事物之外。公开暴露的事物发展到极端,就形成了最隐秘的潜藏状态。
    【浅解】
    所谓瞒天过海,就是故意一而再、再而三地用伪装的手段迷惑、欺骗对方,使对方放松戒备,然后突然行动,从而达到取胜的目的。
    【按语】
    阴谋作为,不能于背时秘处行之。夜半行窃,僻巷杀人,愚俗之行,非谋士之所为也。如:开皇九年,大举伐陈。先是弼请缘江防人,每交代之际,必集历阳,大列旗帜,营幕蔽野。陈人以为大兵至,悉发国中士马,既而知防人交代。其众复散,后以为常,不复设备,及若弼以大军济江,陈人弗之觉也。因袭南徐州,拔之。
    【解析】
    “瞒天过海”之谋略决不可以与“欺上瞒下”、“掩耳盗铃”或者诸如夜中行窃、拖人衣裘、僻处谋命之类等同,也决不是谋略之士所应当做的事情。虽然,这两种在某种程度上都含有欺骗性在内,但其动机、性质、目的是不相同的,自是不可以混为一谈。这一计的兵法运用,常常是着眼于人们在观察处理世事中,由于对某些事情的习见不疑而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疏漏和松懈,故能乘虚而示假隐真,掩盖某种军事行动,把握时机,出奇制胜。
    【探源】
    见《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御驾亲征,领三十万大军以宁东土。一日,浩荡大军东进来到大海边上,帝见眼前只是白浪排空,海茫无穷,即向众总管问及 过海之计,四下面面相觑。忽传一个近居海上的豪民请求见驾,并称三十万过海军粮此家业已独备。帝大喜,便率百官随这豪 民来到海边。只见万户皆用一彩幕遮围,十分严密。豪民老人东向倒步引帝入室。室内更是绣幔彩锦,茵褥铺地。百官进酒, 宴饮甚乐。不久,风声四起,波响如雷,杯盏倾侧,人身摇动,良久不止。太宗警惊,忙令近臣揭开彩幕察看,不看则已,一 看愕然。满目皆一片清清海水横无际涯,哪里是什么在豪民家作客,大军竟然已航行在大海之上了!原来这豪民是新招壮士 薛仁贵扮成,这“瞒天过海”计策就是他策划的。 “瞒天过海”用在兵法上,实属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 用来作战役伪装,以期达到出其不意的战斗成果。
    【故事】
    公元589年,隋朝将大举攻打陈国。这陈国乃是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建国,定国号为陈,建都城于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战前,隋朝将领贺若弼因奉命统领江防,经常组织沿江守备部队调防。每次调防都命令部队于历阳(也就是今天安徽省和县一带地方)集中。还特令三军集中时,必须大列旗帜,遍支警帐,张扬声势,以迷惑陈国。果真陈国难辨虚实,起初以为大军将至,尽发国中士卒兵马,准备迎敌面战。可是不久,又发现是隋军守备人马调防,并非出击,陈便撤回集结的迎战部队。如此五次三番,隋军调防频繁,蛛丝马迹一点不露,陈国竟然也司空见惯,戒备松懈。直到隋将贺若弼大军渡江而来,陈国居然未有觉察。隋军如同天兵压顶,令陈兵猝不及防,遂一举拔取陈国的南徐州(今天的江苏省镇江市一带)。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8 16:27:00
234#
  道教东方长乐世界(净土)
   高雄道德院住持 翁太明撰述
  
   道教为中国固有宗教,旨在奉天行道,本道立教,以教化人,源远流长,虽自汉始,然开道垂统,承先启后,上成千代之统,下通万事之变,穷源肇始自羲黄,集大成於老子,道尊而贵德,利物济人。大道始自无极无始,垂象於太极太一,由一生二,二生三,复从三化育万物,生生不息,本自然之妙理,阴阳合德,无为而无不为,无生而无不生,无有而无不有,通造化之奥妙,与天合一,与虚浑一,为全真境界,以净化世人,圣化世界为究极目的。故在道教三官感应妙经言,东极天界救苦门庭有一长乐世界,只有天堂无地狱,此救苦地上乃是好修行之处,能使人出离地狱,免遭四生六道轮回生死,永离苦难,径往人天,超生净土,快乐无量,一去一来无挂无碍,此即是我道教所言东方长乐净土---东极妙严宫。
  
   佛经中佛祖曾言,十方皆有极乐净土,佛教因属西方庚辛金之教,特别强调西方极乐世界。我道教属东方甲乙木之教,故特别强调东方长生极乐净土。俗语言:〔日出东方,日落西方。〕故我东方长生净土法门专司度生又度死之救度工作,乃是在世信仰求精神寄托之最佳法门,亦是百岁后求灵魂往生长乐净土之最佳法门。许多外教人
  及我道教人士对道教没有深入了解,谓我道信仰大都只求在世感应保庇之现实宗教,信仰者百岁之后灵魂没有寄托之处,乃因其不知我道教有一方便接引之净土法门。
  
  此法门在我们道教道藏经中即有详细之记载。
  
   现在工业社会是人生活大多紧张忙碌,想要抽出很多时间来修持是很困难的,尤其想要修至大罗天仙,成仙得道,更是谈何容易。然人生百岁,一晃即过,一但过世灵魂则随业缘去四生六道轮回,流浪生死。佛教今日之兴盛乃因其有一方便之西方极乐净土法门,可接引众生。基督教则能度人之天堂与上帝同在,我道教在三官感应妙经,及太乙救苦护身妙经中,即有记载,我东极长乐界救苦门庭,即是我道教净土,修此法门乃是太一(乙)法门,在世有修持此一太乙法门,有信仰太乙,思念太乙,一但百岁则感应道交,随即被接引至东极妙严宫,受莲花化身,以莲花为父母,以莲花为体,可在那儿再修持上去,以九色莲花座定品位,由下品修至中品ˋ上品,再近一层修至大罗天仙之果位。
  
   试看我道藏三洞四辅十二部经中,每言到接引ˋ拔度ˋ超渡之事皆要仰仗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因他是元始祖旡所妙化之九阳之精,故元始天尊谓老君曰此圣最尊最贵,最圣最灵,可说得到并具有最无上之道心,其神通无量,功行无穷,寻声救苦,应物随机,最能代表道之真心,真慈真仁,以大慈悲心ˋ平等心来救度众生得以离苦得乐,令他们凡有所求,必能如愿,如求健康长寿,得健康长寿,求官得官,求子得子,求福得福,求定得定,求道得道,求仙得仙,求度得度,只求你能招牛?赜徐`验。太乙救苦天尊因系无上道果之应化身,具有大自在神通力,无量大智慧力,能为人破厄破难ˋ破邪破魔ˋ并能为人解除一切病苦,故有太乙医王之称号。在天则称太乙福神,在世称为大慈仁者,在地狱称为日耀帝君,在外道摄邪称为狮子明王,在水府称为洞渊帝君。因其具有广大神通力,十方救苦天尊及十殿冥王皆其所化,故可自由出入遨游天上人间地府水府,凡举一切度生度死之救度工作其皆能为,只要寻声即随机赴感,故又尊称〔太乙寻声救苦天尊〕。
  
   大太一即太一,又称元始祖旡,玄元一旡,乃无极之先,万物之根源,静为无极,动为太极,故物物含有此太乙之旡又称太乙含真旡,简称物物一太极。一能通天透地,举凡无极界,太极界,三千大千世界,水府,地狱无处不到,既能贯彻万物万象万事,亦为无为而无所不为之原动力。
  
   太乙救苦天尊即是太始太乙玄元一旡之妙化,因见众生受苦轮回报对无了时,特具大慈仁心在元始天尊前发清静心,广大愿,谨遵元始教旨,普渡群生离苦得乐,只要众生持念,思念太乙救苦天尊圣号,自然以心印心与太乙道力相印,即时感应,始万邪不入,万祸不侵,万难不生,诵之万遍,福禄绵延,吉祥萃泰,寿命永保遐年。
  
  在世能抱自己之一与太乙救苦天尊之一相印,即能化娑婆世界为莲花邦,清静无染,因心净而国土净。临终前不忘思念太乙救苦天尊,则即时被接引往生东极长乐世界——东极妙严宫,永脱生死轮回之苦。身为道教神职人员,道教教徒,道教信徒的我们,能不知道我们道教这一伟大的净土法门吗?

作者:7288023 回复日期:2009-6-8 17:17:00
235#
  天地万物 皆有其相 是故说 无我相 无人相 无寿者相 无众生相 即达光明..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8 18:25:00
236#
  春分时节的养生之道
  
  地球每365天5时48分46秒,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每24小时还要自转一次。由于地球旋转的轨道面同赤道面不是一致的,而是保持一定的倾斜,所以一年四季太阳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以北半球来讲,太阳直射在北纬23.5度时,天文上就称为夏至;太阳直射在南纬23.5度时称为冬至;夏至和冬至即指已经到了夏、冬两季的中间了。一年中太阳两次直射在赤道上时,就分别为春分和秋分了,这也就到了春、秋两季的中间,这两天白昼和黑夜一样长。“四时八节”,在二十四节气里,春分是八个基本节气之一。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 。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这时太阳黄经为0度,太阳的位置在赤道上方。农历书中记载“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 我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
   春分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我国各地气温则继续回升,但一般不如雨水至春分这段时期上升得快。有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种,植树造林也非常适宜。但是,春分前后常常有一次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气温显著下降,最低气温可低至5℃以下。有时还有小股冷空气接踵而至,形成持续数天低温阴雨,对农业生产不利。根据这个特点,应充分利用 天气预报,抓住冷尾暖头适时播种。  
   春分是春季的中分点,同时就一年来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寒暑平”。春分这天太阳正当赤道上方,它将自己的光一丝不苟地均分给了地球南北。人们平日常说:像法律一样公正。实际就此与春分或秋分相比,这是个并不十分恰当的比喻(因为法律最终都要通过法官体现)。在春分前后,如果你早晨散步稍加留意,发觉太阳是从正东升起的。过了春分,“幽晦不明,天之所闭”的北方人民便明显感到,太阳一天天近了。
    天气尽管大风已息,气温回升,但仍有料峭的寒意。与惊蛰对照,春分最大的物候变化是:柳叶完全舒展开了,它们使令人欣悦的新绿由地面漫延上了空间;而另外一个鲜明变化,即如果到山前去,你可以看到盛开的总与女人或女人容貌关联的桃花。
    从这一天起,太阳直射位置渐向北移,南北半球昼夜长短也随之而变,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与之相反。春分一到,雨水明显增多,我国平均地温已稳定通过10度,这是气候学上所定义的春季温度。而春分节气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此时也是早稻的播种期。各地农谚对春分有不同的说法:山东有谚语“春分日植树木,是日晴,则万物不成”;湖北有“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广东有谚语“春分在前,斗米斗钱”。欧阳修对春分也曾有过一段精彩的描述:“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无论南方北方,春分节气都是春意融融的大好时节,我国的台湾省更是兰花盛开的时候。
    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斯大林有言:“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平衡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我们为了求得这种“暂时平衡状态”的“生命的根本条件”,对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就成为养生的一条重要法则,这一法则无论在精神、饮食、起居等方面的调摄上,还是在自我保健和药物的使用上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在养生中如何运用阴阳平衡规律,协调机体功能,达到机体内外的平衡状态,使人体这一有机的整体始终保持一种相对平静、平衡的状态是养生保健的根本。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8 20:35:00
237#
  道士称谓的解释
  道士的称谓
    道士之名源于战国、秦汉时的方士,即有方术之士。道教创立之后,道士则专指从道修行的道教神职教徒。隋唐前后道士,习惯上男称道士、黄冠;女称女冠、女真。较晚至今,则分别称男、女道士为乾道和坤道。南北朝时代奉道之士增多,对在家修持的人,称为“火居道士”,以区别出家道士。
    在历史上,随着各朝代文化的影响,道士修行程度和教理造诣,以及担任的教职,配以相关的称谓,择要简述如下:
    天师:指张陵或其嗣号之后裔。但后世也有个别道士称“天师”,如寇谦之(北魏),隋焦子顺,唐胡惠超等。
    法师:精通经戒、主持斋仪,度人入道,堪为众范的道士,叫法师。精通道法,能养生教化,为人师表者叫法师。
    炼师:起初多指修习上清法者,后泛称修炼丹法达到很高深境界的道士。
    祖师宗师:各道派的创始人曰祖师;各派传道的首领称之为宗师。
    真人: 通常尊称那些体道大法,道行高深,羽化登仙的道士。
    黄冠:早期道教徒崇尚黄色,故世人根据道士衣冠颜色,称道士为黄冠。
    羽客:亦称“羽士”、“羽人”。以鸟羽比喻仙人可飞升上天,引申为神仙方士,进而专指道士。后世道士多取以自号。
    先生:道士的尊称或谥号、赐号。
    居士:信奉道教的俗家信众。
    方丈:对道教十方丛林最高领导者称谓,亦可称“住持”。方丈是受过三坛大戒,接过律师传“法”,戒行精严,德高望重,受全体道众拥戴而选的道士。
    监院:亦称“当家”、“住持”。由常住道众公选,为道教丛林中总管内外一切事务者。当监院大任者,必须才全智足,通道明德,仁义谦恭,宽宏大量,弱己卫众,柔和善良,明罪福因果,功行俱备。
    知客:负责接待参访及迎送宾客,《三乘集要》记载:“知客应答高明言语,接待十方宾朋,须以深知事务,通达人情,乃可任也。
    高功:指那些德高望重,精于斋醮科仪,善于踏罡步斗,沟通神人,代神宣教,祈福消灾,拔度幽魂,主持斋醮法会的道士,是经师的首领。
    道人:最初与方士同义,最早出现于《汉书•京房传》。道教创立后,道人一词曾专指道士。南北朝时代,则以道人专指沙门,而区别于道士。唐朝以后,又以道人泛指有道术之人,或指道士。
    道长:是当今教外人士对出家道士的尊称,而不是职称。
    道士也称道人、羽士、羽客、羽衣、羽人、黄冠等。道士是男女的通称,女道士也可称道姑、女道;男道士也称乾道,相对女道士称坤道;黄冠专指男性道士时,女道士称女冠。道士的敬称道爷是男女通用的,而没有“道奶奶”。道士相互之间,则称道长、道友、道兄等也是男女通用的,道教以外的人也可以这样称呼他们。尊称学问精深、修炼有成或德高望重的道士可以尊称为先生、真人,一般是朝廷颁赐。道士们自己按修行也有尊号。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8 20:58:00
238#
  道士的派别
    道士有出家和不出家的区别,不出家的又称居士。金元以前,都是不出家的道士,没有必须出家的道士。金代全真教等创立后,制定了出家制度。道士分全真和正一两大派。全真派道士为出家道士,不结婚,素食,住在道观里。男为道士,女为道姑,皆蓄长发,拢发于头顶挽成髻,可戴冠,男道士蓄胡须。正一派道士可以结婚,吃荤。大部分为不出家的道士,也称火居道士,少部分为出家道士。不出家的正一道士,一部分在宫观里活动,也有一部分没有宫观,为散居道士。没有宫观的散居道士,一般情况是平时穿俗装,住在家中。正一道士多为男性,不蓄长发和胡须,发式同俗人相同。他们不穿道装时,看不出是道士。
    全真派和正一派在教法和科仪上有许多不同。比如全真派修炼内丹,正一派道士经忏中用符咒。在科仪、所做法事的侧重点和所敬祖师上更差异。比如一个明显差异是,正一派弟子须经过授箓才成为有资格的道士,而全真派弟子则需授戒。授箓、授戒均有严格规定,仪式非常隆重。
    道士的位阶
    早期道教道士的位阶是同军事、行政组织结合在一起的,如张角的太平道设三十六方,方相当于将军。张鲁的五斗米道,道士最高位阶为师君,其次为治头大祭酒或祭酒,最低为鬼卒。随着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消失,这些位阶制度也随之变化。
    《给箓坛靖元科》规定,受戒道士分九阶,称九“品”。必须掌握规定的经箓、达到规定的修行才能授予品位。规定是:
    第一品:必须熟悉《大洞真经》和《黄庭经》。
    第二至三品:必须精通《三洞五雷经箓》。
    第四至五品:必须精通《盟威经箓》。
    第六至七品:必须精通《三五都功箓》。
    第八至九品:必须胜任举行科仪的直香和引班。
    道士的服饰
    道教服饰有样式规定。道装有大褂、道袍(或称得罗)、戒衣、法衣、花衣(或称作班衣)。大褂、道袍为日常服,戒服在受戒时穿,法衣是做法或宗教大典时高工和方丈穿的法服,花衣是经师上殿时穿的绣花衣。
    道士帽称巾。全真之巾有唐巾、冲和巾、浩然巾、逍遥巾、紫阳巾、一字巾、纶巾、三教巾、九阳巾等九种。正一之巾有纯阳巾、南华巾、庄子巾、荷叶巾、混元巾、九梁巾、诸葛巾、太阳巾、包巾(幅巾)等九种。
    道人戴的冠子有黄冠、五岳冠、莲花冠、星冠、五老冠等。
    道士的职务
    道教宫观从传法受戒可分为子孙庙和十方丛林两种。子孙庙可收徒弟,观主实行师徒世袭制,不接受游方道士。十方丛林也称十方常住,接受游方道士挂单居住,有传戒特权而不得私收徒弟。在十方丛林中,常住道士都有细致的分工。最高负责人是方丈,或称住持,即观主。监院是居第二位的全面负责人。方丈、监院以下有客、寮、库、帐、经、典、堂、号等八大执事,分头负责八个方面的事务。
    客即客堂,负责人称知客,负责接待宾客,并协助监院总理事务。寮即寮房,负责人称巡照,负责劳动事务。库即库房,负责人称库头,负责库房。帐即帐房,负责人称帐房,负责财务。经即经堂,负责人称高功,负责诵经。典既是典造(或称点座),负责人称典造,负责伙食。堂即十方堂(或称云水堂),负责人称堂主,负责安置游方道士。号即号房,负责人称迎宾,负责先行迎接和初步了解游方道士。
    此外还有“三都五主十八头”。三都为名誉职务。五主和十八头各司一职,地位低于八大执事。
    各大丛林在分工列职方面也不尽相同。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8 21:13:00
239#
  补充:
    “三都五主十八头”——
    “三都”是:都管、都讲、都厨。
    “五主”是:堂主、殿主、经主、化主、静主。
    “十八头”是:库头、庄头、堂头、钟头、鼓头、门头、茶头、水头、火头、饭头、菜头、仓头、磨头、碾头、园头、圊头、槽头、净头。
    客、寮、库、账、经、典(点)、堂、号,叫做“八大执事”。这在全国各常住都是通同的。客,是客堂,是常住中一个大寮口,客堂中的执事人员叫“知客”,知客平常三个五个不等,知客人员也分先后秩序,最先的叫头单知客,其次为二单、三单……,原来的头单知客,或转别的职务,或起单走了,原来的二单就成了头单。在无总理人选时,头单知客实际上担负着总理职责。“总理”通常都住客堂,既协着监院、都管总理事务,也是众知客的首领。寮,是寮房,也是一个大寮口,寮房的执事人员叫“巡寮”,平常也是三个五个不等,也有头单二单秩序。在无巡照或纠察的人选时,头单巡寮,实际担负着众巡寮的首领责任。巡照或纠察,通常住在寮房,是寮房首领。各大常住一般是设巡照不设纠察,设纠察不设巡照,在传戒时,巡照纠察齐设。库.是库房,负责人称为库头,事务忙时可赠一名副手,名贴库。账,是账房,执事名称就叫“账房”。一般只设一人,有的常住设内账房和外账房两名。其分工,相当于现在的会计和出纳。经,是经堂,经堂执事称经师,经师首领是高功。若设经主时经主也住经堂内。典,是典造(有的常住称点座),典造是大厨房的首领,大厨房是常住重要寮口,是遭众司命,最为辛苦,所以常住规矩给典造以“保单”、“保香”的特权。大厨房也是常住最大寮口,饭头、菜头、大小火头、水头,贴案、杂务等都是大厨房的执事。堂,是十方堂,有的常住叫云水堂。北京白云观旧社会设十方堂、云水堂两堂口,单日挂单道友送云水堂,双日挂单道友送十方堂。十方堂或云水堂执事称作堂主。号,是号房,是挂单道友初审地方,号房也称迎宾,执事称作号房或迎宾。
    都管、总理、巡照、纠察、客寮统称为“首领执事”,其凡需施行内拜客的,统称“果茶执事”。也有把客寮库账称作内四寮;经典堂号称作外四寮的。除上述执事外,还有些杂役执事,绕称为散单执事。如:夜巡、洒扫、钝板、巡田、巡山、老人堂主、官木匠、官裁缝、副殿主、行堂、待者、知随、小典造、买办,庄稼院子有场头,武昌长春观有高功经等。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8 21:49:00
240#
  (1)方丈:方丈乃人天教主,渡世宗师。演龙门之正法,撑苦海之慈航,常怀传贤之心,素无吝道之意,作全真之模范,律门之纲领,阐扬大道,以德化人,无功不积,无善不为,天人共仰,一切咸钦,非有道之师,不可立也。道士必须受过三堂六戒,接过律师传“法”,始得称方丈。开期传戒,称作律师。
    “法”即法统,上载此一法统历代律师的历履,及放戒次数和放戒时间。每堂戒的“天字号”是当然接法人,但也须度德量力,如无条件接法,可让其他“戒子”接法,免得接法后传不出去背过遭冥遣。
    (2)监院:俗称当家。监院是常住栋梁,大众纲领,必须道德齐备,仁义兼全,才智过人,威仪可法,通道明德,待众以谦,宽洪大量,弱己卫众,柔和善良,明罪福因果,功行俱备者乃可当此大任。倘有不肖,都管、总理稽查明白禀告方丈依规公论,轻则罚斋,重则议换。
    监院由常住道众全体公选,本常住无此人才,也可到其他常住或小庙选请。三年一任,可逢选连任,任期如犯重大过失,可随时下普板请大众,宣明过失,辩明是非,免职撤换。本人不得借社会势力压众。
    (3)都管:都管乃常住之统理,道众之表率。以道德蕴于心胸,以仁义彰于形状,松筠节操,水月襟怀,才智兼全,威仪内慎,宽以待人,谦以持身。常住一应大小事务,一年四季散发单钱,出入账目,往来人情无不提理。运度检点、净心无私、赤心办事,方不负尊
    位之任。倘有徇私、懈怠,方丈率众升堂,依规公论。轻则罚斋,重则抽单(即撤职,转其它职务)。
    (4)都讲:管理圜堂、钵堂、诸经讲义威仪等事,非有道学之士,不堪当此任。
    (5)都厨:管理厨房各项派遣,大众三餐,日日多寡,以免剩斋糟践,倘有添减单客,分派菜羹,各件斋肴,须要秉公之士以当此任。倘有不公,议换抽单。
    (6)静主:坐静安圜,管理圜堂修行坐静之人常谈圣真经教,不言杂语,非通道德之士不可任也。倘有公私人我,一例罚斋。
    (7)殿主:乃恭洁精虔之士,时常殷勤洒扫,谨慎香灯,虔洁供器,并监理经师。倘有不恭懈怠,或诵渎上圣者,罚油入库。
    (8)经主:当选洞明经典、科仪规范、忌讳、礼法、动静肃恭,威仪诚敬、精洁恭虔之士任之。凡修奉经典,关系教门兴颓,未经师传者不许入经堂。三时功课,朔望朝贺,勿得轻浮狂燥,不遵者罚香。
    (9)化主:导引贤良,开化福善,募缘于仁人君子,积功于圣境灵坛。常住不足,仗以尽心。须熟明因果,善于酬对之士不能任此。当思利人利物,毋得徇已徇私,倘有偏私,罚斋供众。
    (10)高功:清静身心,阐扬教法,随坛作仪。主持大小法事,上表迎驾一切朝事,经典玄律,科范威仪,虔洁规模等类,不得轻浮狂燥,对越金容当严肃恭虔,违者罚。
    (11)经师:诵太上之经典,礼天尊之宝号,祈福迎祥,度亡生方,演音喊韵,同声应和。普结善缘,阐扬教范,为科教之主者。非师传苦学,不胜此职。
    (12)提科:乃提音接咏,须喉音清澈。滴滴鱼鸣,直透九霄。虔诚威仪,道妙长兴,随声应和,聪明殷勤,大小法事不可疏忽。非博学经师不克此职。
    (13)表白:跪宣文函,清音雅咏,字句清淅,虔诚恭敬,上申天庭,毋得失仪。字有不识,须先证明,勿失规范,不比常文。非博学经师不克此职。
    (14)总理:客堂之首领,常住之重职。接待宾客,办理内外公事,非道德学问之士不胜此任。
    (15)知客:常住之仪表,须谦恭敬让,礼貌端庄,深知事务,通达人情,迎送必合清规,酬对要依玄范,虚怀应客,正己待人。倘有骄慢不恭,徇私弄弊者重罚。
    (16)巡照、纠察:寮房之首领,常住之监察,统辖大小执事,代天宣化,赞祖阐扬,提拔有德高人,巡察犯规羽士。公平办事按律施行,不得徇私舞弊。明知犯规而徇私不举罚者,依规公论,轻则换之,重则逐罚责出。
    (17)巡寮:办理常住一切公干,安派执事,巡察一切杂事,查管众执事,抽补升迁,提调机密,不得为私怨而废公,亦不得为私恩安排己友。须正直忠谨之士当此重任。
    (18)海巡:查理执务一切公事,经堂斋堂,各殿香灯,各寮杂件,窜寮口角,透漏常住,不公之类。须秉公之士可任之。
    (19)公务:主理佃写田地房屋,催讨租稞一切欠贷银钱货物。讨理阴地,经理地界、山、树一切等件。凡卸职不当,必将新陈租欠,还期远近,开列清单同客寮交接,尤须领接手人到欠户交待清楚,方可脱身,不误常住之事。
    (20)庄头:有内庄头与外庄头。内庄头管大小农俱之保管、修理。外庄头提调伙计(雇工)劳作,及四时庄稼耕耘播种收获。须勤俭之士任之。
    (21)库头;主管一切斋粮供品,海味山珍,油盐酱菜,金银珠玉,财物器皿等件。必须出入有账,收放得宜,保管妥贴。非正直清廉、耐心细致之士不可当此任。如有奸弊私徇,差失隐匿,轻则罚斋,重则抽单逐出。
    (22)账房:管理各簿籍账项,为财会总司。收支费用,账目清白。每月初四日,客堂设座,对众清算上月账项,须清洁之士当之。倘有账目不清,徇私弄弊,一经查出,轻则罚斋,重则抽单。
    (23)典造:(或称典座、点造)为大众之司命,常住之根本。办理斋馐,调和六味,精修供献,调理饮食,所以格天真而歆享,资道众以和身。谨记入厨先净手,对案莫开言。厨中食用,皆十方脂膏,必须用度合宜,不可妄费供养。须勤洁之士当之。如不净不洁,未供先尝,私造偏食,查出跪香,重则摧单。

作者:非宝不嫁 回复日期:2009-6-8 22:16:00
241#
  对道家不太了解,但有兴趣,看过南怀瑾的《老子他说》,对道德经甚是喜欢。不过我身边没有可以指导我的人,而且现时的年龄阶段和生活状态还不能去安心学道。不知自己什么时候才有此因缘。
  还是要谢谢楼主。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8 22:30:00
242#
  那就来群里吧~跟给位道友探讨一下也是快乐的事情~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8 23:03:00
243#
  《南华真经》简介
   1、庄子其人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山东省荷泽)人。他做过蒙地的漆园吏,家境贫穷。曾经向监河侯借粮也曾麻鞋布衣去见魏王。
  
   庄子平生淡泊名利,不为世累。楚威王听说庄周是一位贤能之士,就派遣使者带着千金厚礼去请他,答应让他做楚国相。庄子见到使者,大不以为然。他笑着对使者说:“千金,是很重的礼物,卿相,是很高的位子。但是你看到过祭祀用的牛没有?喂养好几年之后,给它披上美丽的锦锈,送到太庙就要准备杀掉。这个时候它即使想要再活命,也不可能做到了。请你快走吧,不要污染我了。我宁愿在污泥之中游戏,自得其乐,也不愿意受官位的约束。我这个人一辈子都不愿意做官,只求自己痛痛快快地活在这个世上。”此外还有他在生活方面及与当时的学者们讲论学术的一些故事,散见于其著作《庄子》和其他子书之中。
  
   2、《南华经》卷目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南华经》(《庄子》)原书52篇,但是后来流传下来的只有33篇,即内篇7,外篇15,杂篇11,其他19篇均已亡佚。有的学者认为,其中只有内7篇是庄周原著,外、杂26篇则是老庄学派后学们的述作,明代的李贽和王夫之都主张此说。这一点历来学者们聚讼难决,但总的来说,《南华经》一书不失为同一学术体系下的产物。
  
   《南华经》现存内篇为《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
  符》、《大宗师》《应帝王》等7篇,外篇为《骈拇》、《马蹄》、《肢箧》、《在宥》、《天地》、《天运》、《天道》、《刻意》、《缮性》、《秋水》、《至乐》、《达生》、《山木》、《田子方》、《知北游》等15篇,杂篇为《庚桑楚》、《徐无鬼》、《则阳》、《外物》、《寓言》、《让王》、《盗跖》、《说剑》、《渔父》、《列御寇》、《天下》等11篇。
  
   3、《庄子》与《老子》
  
   庄子的学说,基本上是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史记•庄子传》说他:“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又说他著书的目的也在于“明老子之术”。老子的学说经过庄子的进一步敷演发挥,显得更为具体、形象而活泼。如讲述老子之“道”,《庄子•大宗师篇》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这和老子所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二者所论一致。
  
   4、《南华经》的神仙思想
  
   庄子不同于老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他发挥了老子的“长生久视之道”,成为神仙思想。使“道”与“仙”联姻,为后世道家思想向道教神仙信仰的转化,提供了有利契机。如他在《逍遥游》篇中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这是古代文献中对于神仙的早期描述。此外,《南华经》(《庄子》)书中多次谈到道家的修养工夫,如坐忘、听息、吐纳、周天、导引、守一、心斋等。他在《大宗师》篇中说:“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陈撄宁评曰:“若是众人,其息固仍以喉而不以踵也。……庄子所谓真人之息,是指内呼吸而言,不是两鼻孔的呼吸。”庄子在《在宥》篇中借用文成子教黄帝之言,论述长生之道说:“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汝入于窈冥之门矣,至彼至阳之原也。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将士。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示尝衰。”陈撄宁评曰:“这段文章,把长生不死的道理,和盘托出,玄妙无伦。凡后世丹经所言,炼已筑基,周天火候之说,无不在此。” 又说:“此数语抵得几百部道书,苟能照之施行,亦未尝不是极好的方法,极灵的口诀。”以上说明,庄子的神仙思想和境界描述,在道教修持中占有极其崇高的位置。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8 23:07:00
244#
  5、《南华经》的流传
  
   在西汉初期,当时研究黄老之学的人只重《老子》而忽视《庄子》。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仅见《老子》,即为一证。直到汉成帝时(前32-前7),严遵始以“以老庄”并论。《汉书•王贡两龚鲍传》说他:“依老子、严周(庄周)之旨,著书十余万言。“继严遵之学的是扬雄和班嗣,扬雄是他的弟子,班嗣则是扬雄的朋友,《前汉书•叙传》说:“嗣虽修儒学,然贵老、严(庄)之术”。这就是庄周学说流传的开始。魏晋时期,玄谈之风大盛,当时名士以《老》、《庄》、《易》为三玄。魏正始年间(240-248)的何晏、王弼更是推崇老庄学说,《晋书•王弼传》说:“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庄。”庄周的学说,从此大行。到两晋时期,又有了进一步发展,此时道教的著名人物葛洪所撰《抱朴子内篇》,第一篇就是《畅玄》。他所说的“玄”,其实就是老、庄所说的“道”,不过他更接近庄子所说的与仙结合的“道”,而且更加具体的将“仙”和“道”联系在一起。他说,第一等通玄道的人,可以“乘流光,策飞景,凌门虚,贯涵溶。出乎无上,入乎无下。……逍遥恍惚之中,倘佯仿佛之表,咽九华于云端,咀六气于丹霞,徘徊茫昧,翱翔希微。”次一等的“则能肥遁勿用,颐光山林,……动息知止,无往不足,……吟啸苍崖之间,怡颜丰柯之下,养浩然之气于蓬筚之中,与浑成等其自然,与造化均其符契,泰尔有余欢于无为之场,忻然齐贵贱于不争之地,含醇守权,无欲无忧。”这里所说第一等通玄道的人,实际上就是庄周所描写的“藐姑射山之神人”,第二等通玄道的人,则完全是《南华经》中所谓“真人”的形象。由此可以看出两晋道教和玄学的关系,也可以说明庄周思想给予当时道教的影响。后来的道教人物有不少均重视《庄子》,如唐代道士成玄英、孙思邈、李含光、宋代道士陈景元、褚伯秀等人,他们都曾注过《南华经》。在唐代崇玄馆中,《庄子》和《老子》、《列子》、《文子》都是生徒们的必修课本。玄宗天宝元年(742),敕封道家庄、列、文、庚四子为真人,其书为真经。庄子封号“南华真人”,其书称《南华真经》。所以《南华真经》在道教中的地位,一直被视为仅亚于《道德真经》的一部圣典。到了清代,道教全真派丛林每逢戊日,定要讲习《道德》、《南华》、《文始》、《谭子》、《黄庭》等经。
  
   6、《南华经》的著名注本
  
   《南华经》注本,最早为晋司马彪本,为21卷,52篇。据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说,内篇7,外篇28,杂篇14,解说3。它的篇数和《汉志》所说“庄子五十二篇”数字相符,所以司马彪本为《南华经》的最早注本,也是最完整的注本,可惜其书早已散佚,现在仅存辑本。现存《南华经》最早的注本是晋郭象本,它的篇数为33,即前面所说现有《南华经》的实在篇数。据《世说新语》说,此本并非郭象的劳动果实。原来向秀曾为《庄子》解义,只是《秋水》、《至乐》2篇还没有来得及注完就去世了。郭象看到向秀的注本尚未见世,便将它窃为己注了。郭象注本,认为万物自生自灭,不依赖于任何条件变化发展,因而是“独化”的,万物自足其性,人亦自足其性。“圣人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无论在朝在野,都知于圣人之“性”。那么入世就等于出世,名教也就是自然。把儒家的纲常名教与道家的无为自然合为一体,为玄学奠定了作为魏晋时代统治思想的基础。历代注《南华经》的人很多,但都以郭本为宗。此后《南华经》注本中,成玄英的《南华真经疏》也较有影响。他认为《南华真经》主旨是:“申通告之深根据,述重玄之妙旨。”从“重玄”的基本观点出发,对于一切矛盾对立双方都加以否认,无是无非,“彼此俱空,是非两幼”。人欲求道,也应从此入手,“怀道抱德,虚心忘谈”,“身心俱遣,物我兼忘”,“凭几坐忘”,才有可能成仙。可见成玄英在向秀、郭象《庄子注》的基础上加入了道教神仙思想,把道家的哲学著作变成了道教的神学经典。
  
   7、《南华经》注家
  
   明《正统道藏》列《南华真经》于洞神部本文类,该部玉诀类收有南华真给注疏12种,注者分别为郭象、成玄英、陈景元、贾善翔、王雱、林希逸、褚伯秀、吴澄、罗勉道、焦闳等人。《藏外道书》收有《庄子》注本10种,注者分别有吴峻、陆西星、程以宁、归有光、方以智、陈寿昌、俞樾、杨仁山、胡朴安等人。
  
   8、《南华经》亡佚篇目
  
   至于《南华经》所亡佚的19篇,除解说3篇外,还有16篇,其中有篇目可考者9篇,据关锋考证,认为是《阏奕》、《意修》、《危言》《游凫》、《子胥》(《释文•序录》)、《惠施》(《北齐书•杜弼传》)、《畏垒虚》(《史记•老庄列传》)、《马捶》(《南史、文学传》)、《淮南王庄子要略》(清人俞正燮《癸已类稿》)等篇。近人马叙伦的《庄子佚文》还辑有《阏奕》、《游凫》、《子胥》等篇佚文。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9 9:26:00
245#
  第二计 围魏救赵
    本指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现借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原典】
    共敌不如分敌①,敌阳不如敌阴②。
    【注释】
    ①共敌不如分敌:共,集中的。分,分散,使分散。句意:攻打集中的敌人,不如设法分散它而后再打。 
    ②敌阳不如敌阴:敌,动词,攻打。句意为 先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不如后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
    【释义】
    进攻兵力集中、实力强大的敌军,不如使强大的敌军分散减弱了再攻击。攻击敌军的强盛部位,不如攻击敌军的薄弱部份来得有效。
    【浅解】
    所谓围魏救赵,是指当敌人实力强大时,要避免和强敌正面决战,应该采取迂回战术,迫使敌人分散兵力,然后抓住敌人的薄弱环节发动攻击,致敌于死地。
    【按语】
    治兵如治水:锐者避其锋,如导疏;弱者塞其虚,如筑堰。故当齐救赵 时,孙子谓田忌曰:“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击,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解析】
    对敌作战,好比治水:敌人势头强大, 就要躲过冲击,如用疏导之法分流。对弱小的敌人,就抓住时机消灭它,就象筑堤围堰,不让水流走。所以当齐救赵时,孙子对田忌说:“想理顺乱丝和结绳,只能用手指慢慢去解开,不能握紧拳头去捶打;排解搏斗纠纷,只能动口劝说,不能动手参加。对敌人,应避实就虚,攻其要害,使敌方受到挫折,受到牵制,围困可以自解。”
    【故事】
    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卫国,迫使卫国屈服于它。卫国原来是入朝魏国的,现在改向亲附赵国,魏惠王不由十分恼火,于是决定派庞涓讨伐赵国。不到一年时间,庞涓便攻到了赵国的国都邯郸。邯郸危在旦夕。赵国国君赵成侯一面竭力固守,一面派人火速奔往齐国求救(此时,赵国与齐国结盟)。齐威王任命田忌为主将,以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孙膑出计,要军中最不会打仗的齐城、高唐佯攻魏国的军事要地——襄陵,以麻痹魏军。而大军却绕道直插大梁。庞涓得到魏惠王的命令只得火速返国救援。魏军为疲惫之师,怎能打过齐国以逸待劳的精锐之师。所以大败。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9 9:58:00
246#
  第三计 借刀杀人
    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原典】
    敌已明,友未定①,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②推演。
    【注释】
    ①友未定:“友”指军事上的盟者,也即除敌、我两方之外的第三者中,可以一时结盟而借力的人、集团或国家。友未定,就是说盟友对主战的双方,尚持徘徊、观望的态度,其主意不明不定的情况。
    ②《损》:出自《易经•损》卦:“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孚,信用。元,大。贞,正。意即,取抑省之道去行事,只要有诚心,就会有大的吉利,没有错失,合于正道,这样行事就可一切如意。又有《象》损卦:“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意指“损”与“益”的转化关系,借用盟友的力量去打击敌人,势必要使盟友受到损失,但盟友的损失正可以换得自己的利益。
    【释义】
    敌人的情况已经明了,友方的态度尚未确定。利用友方的力量去消灭敌人,自己不需要付出什么力量。这是从《损》卦推演出的计策。
    【浅解】
    所谓借刀杀人,是指在对付敌人的时候,自己不动手,而利用第三者的力量去攻击敌人,用以保存自己的实力;再进一步,则巧妙地利用敌人的内部矛盾,使其自相残杀,以达到致敌于死地的目的。
    【按语】
    敌象已露,而另一势力更张,将有所为,便应借此力以毁敌人。如:郑桓公将欲袭郐,先向郐之豪杰、良臣、辨智、果敢之士,尽书姓名,择郐之良田赂之,为官爵之名而书之,因为设坛场郭门之处而埋之,衅之以鸡缎,若盟状。郐君以为内难也,而尽杀其良臣。桓公袭郐,遂取之。诸葛亮之和吴拒魏,及关羽围樊、裹,曹欲徙都,懿及蒋济说曹曰:“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心不愿也。可遣人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释。”曹从之,羽遂见擒。
    【故事】
    刘秀借刀杀李铁。
    第四计 以逸待劳
    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原典】
    困敌之势①,不以战;损刚益柔②。
    【注释】
    ①困敌之势:迫使敌入处于围顿的境地。
    ②损刚益柔:语出《易经•损》。“刚”、“柔”是两个相对的事物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相对的两方有可相互转化。“损”,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兑下艮上)。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兑,兑为泽。上山下泽,意为大泽浸蚀山根之象,也就说有水浸润着山,抑损着山,故卦名叫损”。“损刚益柔”是根据此卦象讲述“刚柔相推,而主变化”的普遍道理和法则。 此计正是根据“损”卦的道理,以“刚”喻敌,以“柔”喻已,意谓困敌可用积极防御,逐渐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使之由强变弱,而我因势利导又可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不一定要用直接进攻的方法,同样可以制胜。
    【按语】
    此即致敌之法也。兵书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逸,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兵书论敌,此为论势,则其旨非择地以待敌;而在以简驭繁,以不变应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以枢应环也。如:管仲寓军令于内政,实而备之;孙膑于马陵道伏击庞涓;李牧守雁门,久而不战,而实备之,战而大破匈奴。
    【故事】
    三国时,吴国杀了关羽,刘备怒不可遏,亲自率领七十万大军伐吴。蜀军从长江上游顺流进击,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举兵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直至彝陵,哮亭一带,深入吴国腹地五六百里。孙权命青年将领陆逊为大都督,率五万人迎战。陆逊深谙兵法,正确地分析了形势,认为刘备锐气始盛,并且居高临下,吴军难以进攻。于是决定实行战略退却,以观其变。吴军完全撤出山地,这样,蜀军在五六百里的山地一带难以展开,反而处于被动地位,欲战不能,兵疲意阻。相持半年,蜀军斗志松懈。陆逊看到蜀军战线绵延数百里,首尾难顾,在山林安营扎寨,犯了兵家之忌。时机成熟,陆逊下令全面反攻,打得蜀军措手不及。陆逊—把火,烧毁蜀军七百里连营,蜀军大乱,伤亡惨重,慌忙撤退。陆逊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后发制人的著名战例。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9 10:22:00
247#
  第五计 趁火打劫
    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
    【原典】
    敌之害大①,就势取利,刚决柔也②。
    【注释】
    ①敌之害大:害,指敌人所遭遇到的困难,危厄的处境。
    ②刚决柔也:语出《易经•央》卦。 央,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乾下兑上)。上卦为兑,兑为泽;下卦为乾,乾为天。兑上乾下,意为有洪水涨上天之象。《央央》的《彖》辞说:“央,决也。刚决柔也。”决,冲决、冲开、去掉的意思。因乾卦为六十四卦的第一卦,乾为天,是大吉大利,吉利的贞卜,所以此卦的本义是力争上游,刚健不屈。所谓刚决柔,就是下乾这个阳刚之卦,在冲决上兑这个阴柔的卦。此计是以“刚”喻己,以“柔”喻敌,言乘敌之危,就势而取胜的意思。
    【按语】
    敌害在内,则劫其地;敌害在外,则劫其民;内外交害,败劫其国。如:越王乘吴国内蟹稻不遗种而谋攻之,后卒乘吴北会诸侯于黄池之际,国内空虚,因而捣之,大获全胜。
    【故事】
    多尔衮趁乱入关。
    第六计 声东击西
    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军事上使敌人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
    【原典】
    敌志乱萃①,不虞②,坤下兑上 ③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注释】
    ①敌志乱萃:援引《易经.萃》卦中《象》辞:“乃乱乃萃,其志乱也”之意。萃,悴,即憔悴。是说敌人情志混乱而且憔悴。
    ②不虞:未意科,未预料。
    ③坤下兑上:萃卦为异卦相叠(坤下兑上)。上卦为兑,兑为泽;下并为坤,坤为地。有泽水淹及大地,洪水横流之象。
    此计是运用“坤下兑上”之卦象的象理,喻“敌志乱萃”而造成了错失丛杂、危机四伏的处境,我则要抓住敌人这不能自控的混乱之势,机动灵活地运用时东时西,似打似离,不攻而示它以攻,欲攻而又示之以不攻等战术,进一步造成敌人的错觉,出其不意地一举夺胜。
    【按语】
    西汉,七国反,周亚夫坚壁不战。吴兵奔壁之东南陬,亚夫便备西北;已而吴王精兵果攻西北,遂不得入。此敌志不乱,能自去也。汉末,朱隽围黄巾于宛,张围结垒,起土山以临城内,鸣鼓攻其西南,黄巾悉众赴之,隽自将精兵五千,掩其东北,遂乘虚而入。此敌志乱萃,不虞也。然则声东击西之策,须视敌志乱否为定。乱,则胜;不乱,将自取败亡,险策也。
    【故事】
    韩信木罂渡黄河。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9 10:41:00
248#
  第六计 声东击西
    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军事上使敌人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
    【原典】
    敌志乱萃①,不虞②,坤下兑上 ③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注释】
    ①敌志乱萃:援引《易经.萃》卦中《象》辞:“乃乱乃萃,其志乱也”之意。萃,悴,即憔悴。是说敌人情志混乱而且憔悴。
    ②不虞:未意科,未预料。
    ③坤下兑上:萃卦为异卦相叠(坤下兑上)。上卦为兑,兑为泽;下并为坤,坤为地。有泽水淹及大地,洪水横流之象。
    此计是运用“坤下兑上”之卦象的象理,喻“敌志乱萃”而造成了错失丛杂、危机四伏的处境,我则要抓住敌人这不能自控的混乱之势,机动灵活地运用时东时西,似打似离,不攻而示它以攻,欲攻而又示之以不攻等战术,进一步造成敌人的错觉,出其不意地一举夺胜。
    【按语】
    西汉,七国反,周亚夫坚壁不战。吴兵奔壁之东南陬,亚夫便备西北;已而吴王精兵果攻西北,遂不得入。此敌志不乱,能自去也。汉末,朱隽围黄巾于宛,张围结垒,起土山以临城内,鸣鼓攻其西南,黄巾悉众赴之,隽自将精兵五千,掩其东北,遂乘虚而入。此敌志乱萃,不虞也。然则声东击西之策,须视敌志乱否为定。乱,则胜;不乱,将自取败亡,险策也。
    【故事】
    韩信木罂渡黄河。
  [编辑本段]第二套 敌战计
    处于势均力敌态势之计谋。或跃于渊。
    第七计 无中生有
    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现形容凭空捏造。
    【原典】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①。少阴、太阴、太阳②。
    【注释】
    ①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诳,欺诈、诳骗。实,实在,真实,此处作意动词。句意为:运用假象欺骗对方,但并非一假到底,而是让对方把受骗的假象当成 真象。
    ②少阴,太阴,太阳:此“阴”指假象,“阳”指真象。 句意为:用大大小小的假象去掩护真象。
    【按语】
    无而示有,诳也。诳不可久而易觉,故无不可以终无。无中生有,则由诳而真,由虚而实矣,无不可以败敌,生有则败敌矣,如:令狐潮围雍丘,张巡缚嵩为人千余,披黑夜,夜缒城下;潮兵争射之,得箭数十万。其后复夜缒人,潮兵笑,不设备,乃以死士五百砍潮营,焚垒幕,追奔十余里。
    【故事】
    张仪诓楚助强秦。
    第八计 暗度陈仓
    后多比喻暗中进行某种活动(多指男女私通达)。
    【原典】
    示之以动①,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②”。
    【注释】
    ①示之以动:示,给人看。动,此指军事上的正面佯攻、佯动等迷惑敌方的军事行动。
    ②益动而巽:语出《易经.益》卦。益,卦名。此卦为异卦相叠(震下巽上)。上卦为巽,巽为风;下卦为震,震为雷。意即风雷激荡,其势愈增,故卦名为益。与损卦之义,互相对立,构成一个统一的组纷。《益卦》的《彖》辞说:“益动而巽,日进无疆。”这是说益卦下震为雷为动,上巽为风为顺,那么,动而合理,是天生地长,好处无穷。
    此计是利用敌人被我“示之以动”的迷惑手段所蒙蔽,而我即乘虚而入,以达军事上的出奇制胜。
    【按语】
    奇出于正,无正不能出奇。不明修栈道,则不能暗渡陈仓。昔邓艾屯白水之北;姜维遥廖化屯白水之南,而结营焉。艾谓诸将日:“维令卒还,吾军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我.令不得还。必自东袭取洮城矣。”艾即夜潜军,径到洮城。维果来渡。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破。此则是姜维不善用暗渡陈仓之计;而邓艾察知其声东击西之谋也。
    【故事】
    韩信奇兵取三秦。

作者:hadawey 回复日期:2009-6-9 11:25:00
249#
  顶这个,好好学习一下

作者:学者翰文 回复日期:2009-6-9 11:25:00
250#

所有跟帖: 

回复:回复:[评论]道学(丹道)之同修共悟 -yanlan- 给 yanlan 发送悄悄话 yanlan 的博客首页 (200876 bytes) () 06/07/2010 postreply 16:43:31

回复:回复:回复:[评论]道学(丹道)之同修共悟 -yanlan- 给 yanlan 发送悄悄话 yanlan 的博客首页 (197650 bytes) () 06/07/2010 postreply 17:00:23

回复:回复:回复:回复:[评论]道学(丹道)之同修共悟 -yanlan- 给 yanlan 发送悄悄话 yanlan 的博客首页 (137976 bytes) () 06/07/2010 postreply 17:02:5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