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我们美国究竟还要做中国的受气包多久?

来源: 英二 2010-08-27 06:57:1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414 bytes)
中美贸易:我们美国究竟还要做中国的受气包多久?
  
作者:Leo Hindery,Jr 新美国经济/智能全球化倡导基金会主席
2020年8月24日 上午09点30
  
   我已经受够了!
  
   6月底在多伦多召开的G-20峰会上面,由于中国承诺人民币升值,奥巴马老大决定将20国领导人的会议的所有焦点关注在欧洲问题上面。如我所说过的的,我一直反抗与中国在过去四年中的不平等贸易,其中包括让人郁闷的40%(不好意思,实在不知道这个指的是啥。可能就是低估比例),或者人民币被严重低估了。而现在,这些非常郁闷的问题似乎都被大家遗忘了。
  
   这么特别的东西还在被人们继续遗忘。尽管中国人对奥巴马承诺要让他们的人民币浮动到“自然水准”,在他们作出承诺的头两周内也仅仅是让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可怜巴巴的0.8%,而中国目前正在将其汇率拉回到6月份的水平。与我们就要死翘翘相比,这样的升值比率下中国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操纵汇率。
  
   没有人会比参议员布朗先生对美国工人能说一些更掏心窝子的话,他在6月份而且多次的说过,中国人对贸易规则的博弈玩的非常精通,所以总统不能仅仅是做选项和观察中国的货币滥发现象,而且他们还有其他的贸易弊端被遗忘。甚至还有更多尖锐的问题,议员和他的10为同僚们在最近一次给总统的信中详细的说道他们关于中美的贸易弊端:政府对出口总值的增长的焦点不应该一直放在净出口值上面(也就是我们的贸易平衡),而且无论如何我们也绝对不能以牺牲我们的制造企业公平的贸易规则为代价。
  
   这十一位门徒们,我必须再加上一条对政府谴责的话:“商务部一直不愿使用贸易惩罚条列,而这个工具可以用来保护我们的美国制造业,而且我们的工人阶级也非常讨厌这些不公平的,被补贴的进口货物。”我和其他同仁们在最近几年内一直在提倡这一点,而非常郁闷的是我们的总统奥巴马同志现在一点反应也没有。我们甚至还需要做一些工作,需要提供资金在司法部门建立一个可以授权其灵活应对贸易执行和惩罚权利的机构。贸易的谈判和执行是两个需要不同能力的部门来完成的事情,而执行一方最好是属于司法部,和现在的贸易谈判协会完全区分出来。
  
   奥巴马目前在中国贸易中处理手法的捉迷藏的态度,和他在08年在竞选总统时所提到的口号完全是矛盾的。在2008年7月2日的的对美国钢铁工人们的演讲中他说道:“为了美国我们必须对贸易做一些改变,这是人人都明白的事情,每一个美国人都必须有一个工作;有一些国家利用货币政策和补贴的产品来冲击我们的市场,我们必须要顶住;那种‘一个尺码的鞋子适合每一个人’的贸易政策是错误的,中国和墨西哥对于我们的威胁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我们现在用同样的方式在对待他们;每当一笔贸易协定签订的时候,我们就会有人失业,这个时候我们必须做一些事情。”奥巴马先生今天对中国贸易弊端的容忍同样的也违背了其2009年 2月份任命Tim Geithner时提到的:“中国是一个贸易欺诈和汇率操纵国。”
  
   同样的,总统的已经也和接近三分之二的美国人的意见不同,根据最近的民意调查,这三分之二的人多少有点不太认为目前管理者的国内政策和贸易政策对经济的改善是有利的,而且他们相信以下几点:
  
   ﹒ 对外贸易对于美国经济而言是不好的,因为进口减少了人们对美国制造的需要,让一部分人失业在家;
  
   ﹒ 当谈到美国公司的外包工作(本土品牌在国外建厂),人们认为我们国家处于危机爆
  的临界点;
  
   ﹒ 自由贸易协议或者FTAs让我们丢失了工作机会;
  
   ﹒ 我们应该通过立法来限制进口的外国货物;
  
   非常重要的是,自从6月的多伦多会议中,我们看看政府是用怎样荒谬的方法去和中国进行对抗的:
  
   ﹒ 7月份,中国总体的贸易顺差是287亿美元,这是18个月以来的最高值。而且这些顺差来自美国的有260亿美元,这几乎占到了令人不敢相信的90%。中国的出口和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38%,但是他的进口增长熟读却大幅放缓(你大爷的不拿出数据了?译者说)。
  
   ﹒ 在过去三十年中保持两位数增长的中国,刚刚超越了日本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而且他将会在2030年的的时候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提。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会超过10%。而且中国在去年的时候已经超越了德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
  
   每天都在发生这样的事情,当中国在贸易得到利益的时候,美国也只有美国在失去利益。
  事实上,在几年前,这种利益关系还几乎全都是美元对美元的。(这句啥意思不懂,原句the correlation has been almost dollar for dolla)举例来说,在6月份,美国的整体贸易(货物和服务)赤字激增19%,达到了21个月以来的新高500亿美元。而从这个数据上来看,中国站到我们整体赤字的53%也就是260亿美元,而这些可都是白花花的美元啊,而中国这个月的进口总额顺差总共是280亿美元。(还在说这个数据…………)
  
   很明显的,中国并不是我们唯一的有问题的贸易伙伴。还有我们的邻居墨西哥,美国目前每个月的贸易赤字大概增长60—65亿美元,6月份我们对欧盟的赤字激增到80亿美元,增长了26%。但是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对美国庞大的顺差造成了美国每年减少了超过4000亿美元的GDP,这接近总数的3%。当美国重新定位我们之间的合作关系的时候,我们应该给全世界的每一个国家发出非常强烈的信息,他们是该和美国做真正的公平贸易的时候了。任何国家之间都不要再有放纵过度的‘自由贸易’了,现在每个国家都开始‘公平的自由贸易’吧!
  
   石油和从中国来的生活消费品的进口总额,占到美国贸易整体赤字的100%。虽然国会也在考虑决定我们怎么做才能让能源改革推进的问题,但是所涉及贸易的解决办法是简单而且明显的。(石油动不了,就拿贸易壁垒搞搞生活消费品的进口问题,我是这么理解的。)很显然的事实是,在2008年7月闷热的一天中,奥巴马对钢铁工人撒谎了。面对未来,为了我们美国的金融、员工、竞争力、国家安全,我们的政府和国会应该要主义下面这些重要的问题:
  
   1, 紧逼中国所有的非法补贴,不仅仅是操纵汇率,同时也要快速中止中国对美国hard-gained的偷窃,有价值的知识产权或者是IP,中国又利用这些逆向的来攻击美国的经济。许多在中国的企业都明确的知道一些‘暗地补贴’,他们必须对这些诸如破坏环境的问题做出处理。
  2, 在WTO贸易协定容许的前提下,对州或者是地方政府提供补助金,以鼓励和建立联邦政府采购优先使用国货或者是引入国外投资(外国品牌在美国的工厂)的机制。在发达国家中,只有美国这么做,而且中国的国内政府采购工程目前来说,也没有优先使用国货的机制,但是多管齐下的刺激政策会恢复美国的就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就业,而这实质上是减少了我们大量的贸易赤字。
  3, 用我们称之为301法案来对抗中国在2009年11月15日颁布的‘自主创新产品认证计划’。这个计划限制了所有的中国中央和省级政府采购那些拥有‘自主创新’的产品,而且其中包含了中国称之为具有‘交易优势’两类:1,规则中,阻止中国政府采购购买非中国企业的生产的产品;2,规则促使西方公司使用转让秘密技术的方式,以换取中国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因为中国目前还不是WTO政府采购守则成员,所以301法案是目前现有的唯一补救办法。
  4, 建立强有利的审查机制,严格审查那些中国企业投资我们国家的港口行业、交通运输行业、自然资源行业、金融市场、前沿性技术制造业和由军方视为‘军事关键’ 类型的行业。在一个大型的投资事件发生之前,应该为由商务部和国防部像国会出示一份‘国家安全影响评估报告’,决策者要综合考虑投资对国防,安全和基础设施的影响。
  
  这些政策并不是贸易保护政策,反全球化和非美国的做法,它们只是简简单单的好的,
  必须的,平衡的和相互制约的政策。缺少了它们和相关的行动,包括缺少了那十一位议员们所坚持的‘为我们的制造业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国那巨大的外汇储备(几乎都是美元)和他们渗透全球的重商主义,将会对美国在全球中的经济,民族,安全等几乎所有方面的竞争力带来可怕的从负面影响。
  
   奥巴马总统要更迫切的倾听美国人们对于治疗受伤的美国的看法。如果他没有这么做,那么和他有关系的工人和支持者们将不会像现在一样支持他。在中国咄咄逼人的情况下,我们美国必须积极的防守,以保护我们的经济利益,如果政府没有这么做,那么这个时候(或许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了),国会要举行听证会讨论目前悲观的局势,并且为他提供急需的立法和监督。
  
   除了我们短期的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投入,对中美贸易关系的改革可能是我们能为几百万的失业者们做出的最有意义的事情。
  
  
  作者简介:Leo Hindery, Jr新美国经济/智能全球化倡导基金会主席,同时他也是外交关系委员会的一名成员。目前是一位媒体行业的投资家,他是Tele-Communications的前任CEO.他目前也是赫芬顿调研基金会的一名懂事。
  

翻译:houzhi1984 回复日期:2010-08-25 23:14:5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