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求人不如求己

来源: 打字 2010-08-12 05:44:5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3073 bytes)

俺自己在维基上找到点东西,看来这是件很老的公案了。历史上的文人被司马迁忽悠了不少年。

http://zh.wikipedia.org/zh-tw/李广

異於一般「李廣是忠勇之士」的看法,有些人認為李廣為人陰險、殘暴,此般見解一般根據兩件事情而來。
第一件,李廣曾誘降隴西羌族叛軍,然後把降卒800餘人全部殺死。殺俘虜自古是犯忌諱的,有「殺降不祥」之說,而且在當時認為是戰爭罪行。李廣不能封侯也被當時著名的相士王朔認為是上天對他殺降的懲罰。
第二件,李廣曾經公報私仇,殺掉了一個與他有過節的軍官。李廣戰敗丟官後,有此打獵經過南山,耽誤了返回的時辰。按照規定,入夜後要封關不許通行,於是把守霸陵的校尉禁止他通過。李廣要求通過,並稱自己以前是將軍。亭尉對答:「現任的將軍都不能通過,何況是以前的?」李廣因此記恨在心,後來任右北平太守時,以人事調度的名義將霸陵尉招至自己轄內藉機殺死。
此外,歷史上對李廣的欣賞多出自文人,兵家少有對李廣的讚譽之詞。李廣一生對匈奴大小交戰七十餘次,能夠拿上檯面的勝仗卻屈指可數,史書記載的更多是個人英雄主義的行為(如奪馬出逃、神弓怯敵、力射石虎等等),而損兵折將、兵敗不敵的次數卻也不少。李廣自己也承認「不為後人,然無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從不落在別人後面,卻沒有半點夠封侯資格的軍功)。宋人黃震《史記評林》說:「李廣每戰輒北,因躓終身。」司馬光也認為:「效不識(即程不識),雖無功,猶不敗;效李廣,鮮不覆亡。」此外李廣心高氣傲,常常意氣行事,甚至有為了追殺三個匈奴兵,率百人追趕,結果被數千敵軍包圍的事例。在上谷作太守時,典屬國公孫昆邪就曾經上書漢景帝說李廣雖然「才氣天下無雙」,但是「自負其能」,擔心他冒然與匈奴交戰會吃大虧(李廣因此被改調到上郡做太守)。
自古兵家向來崇尚治軍嚴謹,而李廣治軍寬鬆,部隊紀律性很差,甚至行軍不列隊、部營不設崗哨,平時也不練兵,軍隊管理的表冊文書一律簡化,軍隊行軍整修時也只是吃飽而已,並不充分補給。雖然他因此得到了士兵的支持和愛戴,但是犯了兵家大忌。在當時與李廣齊名的另一名將程不識因為治軍嚴格,士兵們不喜歡到其帳下服役,而更願意到李廣部隊。而程不識對「李廣軍極簡易」的評價則是:雖然「其士卒亦佚樂,咸樂為之死」(士兵們高興,也願意為他賣命),但是「然虜卒犯之,無以禁也」(一旦匈奴人來攻打,就頂不住了),「我軍雖煩擾,然虜亦不得犯我」(我們雖然辛苦點,但匈奴人也占不著我們便宜)。對此宋人何去非認為:「自漢師之加匈奴,廣未嘗不任其事,而廣每至敗衄廢罪,無尺寸之功以取封爵,卒以失律自裁(者),由其治軍不用紀律。……廣之治軍,欲其人人自安利也,至於部曲頓舍,警嚴管攝,一切馳略,以便其私而專為恩,所謂軍之紀律者,未嘗用也。」
明代黃淳耀也有評論:「李廣非大將才也,行無部伍,人人自便,此以逐利乘便可也,遇大敵則覆矣。太史公敘廣得意處,在為上郡以百騎御匈奴數千騎,射殺其將,解鞍縱臥,此固裨將之器也。若夫堂堂固陣,正正之旗,進如風雨,退如山嶽,廣豈足以乎此哉?淮南王址矗?粦勑l青與汲黯,而不聞及廣。太史公以孤憤之故,敘廣不啻出口,而傳衛青若不值一錢,然隨文讀之,廣與青之優劣終不掩。」評價李廣雖為名將,卻非良將。陳仁錫則說:「子長(司馬遷)作傳,必有一主宰。如《李廣傳》以『不遇時』三字為主,《衛青傳》以『天幸』二字為主。」認為司馬遷光僅從李廣豪情飛揚的個人魅力方面著眼,過度抬高了李廣,並且淡化了出身低賤、謙遜低調但真正有功於社稷的衛青。明代大儒王夫之則更是評論李廣「獲譽於士大夫之口,感動於流俗之心」。李廣終生不能封侯,以至於被後人評為「數奇」(邭獠缓茫??鋵嵑退?诬姴粐馈⑷狈?鹇匝酃鈱е萝姽Σ粔蚴敲摬涣寺摾M的。

所有跟帖: 

这个好,应该单起一页 -前后左右- 给 前后左右 发送悄悄话 前后左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2/2010 postreply 12:54:4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