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看《小团圆》

来源: 卉樱果 2009-07-30 16:01:2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551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卉樱果 ] 在 2010-09-28 08:04:20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布丁吉吉:

那个张爱玲的小团圆,看了吗,看了几十页,怎么感觉看不懂的啦。人物场景混乱,名字蹊跷。只有从嘲讽世事的语气能看出点张的味道来

卉樱果:

我看了。

我的一个好友,张迷,买了小团圆,说是张爱玲的自传,声明不外借的。


我就去买了,25加币哦,人民币大约150元,国内多少呢?

这本书其实是张爱玲从小到与胡兰成恋爱结束后的那段自传。因为当时人还在,写的时候1975~76年吧,胡兰成还在台湾,所以书中人名全不是真的,不像她其他的散文。还有一个原因,她是把这段往事当作小说写的。

你只看了几十页,还没到最精彩的地方,前几十页的人名其实在后面不一样出现,只是为了显示真实性,给每个无关紧要的人都起了个名字。可是张爱玲远离华人环境多年,她的英文名翻译成中文,也不套用华人的习惯,只是信手按发音翻译的,读起来比较拗口。

建议你忽略书中香港那些同学老师的名字,但是对她提及的任何亲戚名字一定要记住,我是拿着一张纸,列出表格和关系的。否则会越看越不知所云。比如她姑姑终身不嫁,源是恋上了一个表侄。

虽然从香港读书写起,其间有回忆,总共好像三处大的回忆。

看完整本书,觉得张爱玲对胡兰成是唯一的真爱,而且刻骨铭心,到了晚年又添加了几分怨恨,终身回味难以忘却。


就整版书来说,个人认为,张爱玲的中文表达水平比之前下降了很多。这一点,我和朋友(她是张迷)很不一致。她觉得这本书的文学水准还是高的。我觉得张爱玲去美国后嫁个老美,习惯于英文口头以及书面的表达,习惯于英文思维,因此小团圆中人称代词的用法让人糊里糊涂,看书的时候,要细看前后,推测出她在说谁。

如果我朋友张迷知道我这么评论,真的要和我打口水仗了。


我还是坚持觉得这本书的写作质量不是张的文学顶峰,而是她的下降拐点。要看的话,只能了解一下一个异常聪明的人在感情上的傻,就这点而已。
但是,她在表达与胡兰成的那段情爱、性爱和失恋的用词,还是超脱了世界上任何一本小说的写法。另外,她在这篇小说中比较全面地剖析了她母亲的性格/生活以及母女之间的关系,这在张爱玲其他散文中虽然也有,但总有点遮掩。

比较令人感慨的几处还有:她坚持要还母亲的钱,她渴望做母亲而不能做,在美国打胎的那段。


等你看完后,你就知道她此书名的来历了。再讨论就更有趣了。




点下我的画廊~真有趣!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遭遇了银行抢劫
  • 这里边境静悄悄
  • 十年了,庆祝一下!
  • 托儿所毕业典礼
  • 男女授受不亲
  • 所有跟帖: 

    没看这本书,想听你说《小团圆》是什么意思? -白玫瑰花- 给 白玫瑰花 发送悄悄话 白玫瑰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30/2009 postreply 19:08:2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