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花非花”新考

来源: 杨非羊 2009-12-08 10:39:1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5383 bytes)

白居易的“花非花”新考

杨非羊

下面这首花非花是大诗人白居易的佳作,近来有人说这首诗堪称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朦胧诗的代表。诗短而简明,诗文如下: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其实这首诗如果将字改成,将夜半来改成半夜来,另外去掉如春梦似朝云,那么就是一个青楼女子俗的没法再俗的怨言,整个是段大白话: 

花不花,雾不雾,160;
半夜来,天明去。
来不多时,
去无觅处。

 经过这么去伪存真的加工,还有什么朦胧的味道?白居易是集禅、道、酒、色于一身,最留念红藕花中泊妓船的风流韵事。据笔者最新考据,这首诗源自于白居易家妓小蛮的抱怨。一次老白在与小蛮刚刚温存不久便要离去,小蛮极为不满。老白于是左一个我的花,右一个我的花,小蛮烦了,抱怨道: 

 什么花不花,妾乃不过晨雾尔。你半夜来,一大早就走了。 来了不到一个时辰, 还没亲够呢,走了连个人影都没有”。

白老居易先生于是充分发挥其诗才,将改成,将半夜改成夜半,再加上如春梦似朝云,中国第一首朦胧诗就这样诞生了。 

 虽然前面本人的考据纯属猜测,但是确有所据。当年风流才子招妓多是半夜来黎明去(大概今日也是如此?),故诗曰夜半初得处,天明临去时。 元稹《梦昔时》)。此是古风,绝不是朦胧。今日中国文人有不少是无事呻吟,不停地去考据诗中的春梦朝云,结果将一个大白话诗说成了中国第一朦胧诗

 不过话说回来,白居易这首传世佳作妙就妙在将白话的半夜改成了夜半。这是诗人和诗盲的区别,也是白居易的功夫所在。其他的什么春梦”“朝云就是很俗的东东了。  

-Session data-->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今日羊语
  • 成龙知否:中国政府更需要管理
  • 御用法学的荒唐之作zt
  • 没有自由权利是要饿死人的
  • 谁来决定我读什么
  • 所有跟帖: 

    回复:白居易的“花非花”新考 -杨文- 给 杨文 发送悄悄话 (28 bytes) () 12/08/2009 postreply 12:02:36

    白老头子上夜班在塑料花店打工来着!俺用白话文考证出来的:) -tianduan114- 给 tianduan114 发送悄悄话 tianduan114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8/2009 postreply 13:18:5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