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航空防务制造业缘何落后于美国

来源: 无为而为 2009-06-14 16:21:2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401 bytes)
两年一度的巴黎航空展即将迎来百岁生日,这将是民航制造业和航空防务设备制造业再次展示自我风采的大好机会。民航方面欧洲空客尚能与美国波音一较高低,但在航空防务设备制造业上欧洲却与美国存在不小差距,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两个方面。

产业结构

欧洲航空防务设备制造企业多而散,而且多是跨国性的合资企业。以欧洲最大的航空防务制造企业——欧洲宇航防务集团为例,其股权分散在法国、德国、英国和西班牙手中,不但决策缓慢而且缺乏灵活性。与此同时,欧洲的新航空防务设备研制计划均是多国合作,存在很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欧洲航空防务设备制造仅有部分产业实现了集中,如导弹及直升机制造。在电子设备、发动机、战斗机等其他领域,欧洲却难以形成较大的“合力”。如仅在战斗机方面,欧洲就有四国联合研制的“台风”、法国“阵风”和瑞典“鹰狮”三个竞争机型。

经济危机无疑也阻碍了欧洲航空防务制造业的整合步伐。欧洲宇航曾表示将集中精力大力发展防务制造业,尽可能摆脱对空客公司的依赖。然而在经济危机的笼罩之下,确保资金的重要性远高过扩张的紧迫性,为此其大举进军美国的计划不得不先放在一边。

在市场高度集中的航空和防务制造市场上,唱主角的是美国企业。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的数据显示,航空防务制造市场上70%的制造商来自美国,而且不乏实力十分雄厚的企业,如波音、洛克希德-马丁、诺思罗普-格鲁曼以及雷神公司等。

市场需求

美国的航空防务制造企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美国庞大的军费开支。近年来国防预算一直是美国联邦政府最重头的开支,而且其数额还呈逐年上涨的趋势。即便奥巴马上台后宣布削减国防开支,美国政府依然会保持世界最大防务设备采购商的地位。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08年美国军费开支超过6000亿美元,占全球军费总开支的42%,超过位列其后的14个国家军费开支的总和。

欧盟各国军费开支无法与美国相比且增速缓慢。2008年欧盟军费开支最高的国家是法国、英国、德国和意大利,4个国家合计也只有2100多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军费开支的三分之一略强。

尽管美国五角大楼在武器采购方面也采取招标方式,但美国企业无疑拥有更强大的竞争力,即便投标失败也有机会翻盘。去年3月初欧洲宇航集团曾联合美国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投中美国空军高达350亿美元的空中加油机合同。事隔3个月之后,美国国会下属的政府问责局判定该招标存在违规行为,并宣布支持就采购计划重新招标,这显然有利于在招标中败北的美国波音公司。

目前,欧洲航空防务制造业最主要的还是应通过行业整合和集中,形成防务制造业各环节的龙头企业,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如此,才能在国际乃至美国国内航空防务设备市场上取得进展,拉近与美国竞争对手的距离。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