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教授推出解决两岸问题的《五十年维和方案》

来源: Galahad 2009-03-08 22:37:10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524 bytes)
或为缓和两岸军事紧张,或为终结蓝绿恶斗,或为处理主权冲突,十年来,台、美、中三地都有人提出处理方案;有的求一劳永逸,有的求五十年偏安,有的期望能优先处理两岸人民的认同,虽然方法手段各自不同,但理想性则如一。

社运前辈、台大数学系教授黄武雄在今年一月间推出的《五十年维和方案》,是近期最受到瞩目的方案。此一方案的产生,出发点是终结台湾内部的蓝绿恶斗,但甫推出就被蓝绿阵营的政治人物否定,目前仍处于网路连署阶段,未来尚不可知。

黄武雄:五十年后再解决

黄武雄的方案分为三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透过公民投票,催生“五十年维持现状,不统不独”入宪;第二阶段,以此一新增宪法条文为基础,争取中美双方坐下来谈,签署《五十年两岸和平协定》;第三阶段,则是把统独问题交给五十年后的台湾人民决定。

此一方案得到媒体注意,根据台大政治系教授张亚中的看法,主要是黄武雄的偏绿背景。对黄武雄的主张,张亚中认为,首先是北京不会接受一个五十年后可能会造成台独的处理方案;其次,他认为,把两岸问题丢给五十年后的孙子辈,似乎不太合理。

曹兴诚:用公投处理统独

在黄武雄之前,企业家曹兴诚也在报纸刊登广告大举宣扬自己的创见。

简单地说,曹兴诚的主张是由立法院订立《两岸和平共处法》,其内容可以归结为:统一必须经过台湾全体住民公投;公投的提出权在北京;公投次数不限,但两次公投间隔应不少于十年。他相信,为了争取台湾住民支持统一,北京一定会谨慎地使用他的“提出权”,并会积极争取台湾民众的向心。

张亚中认为,曹兴诚的《两岸和平共处法》可以和北京的《反分裂国家法》做对比,两者都企图运用国内立法的手段达成牵制对岸的目的。他认为,两者的的方案都著重于统独的摊牌,而没有处理人民的认同问题。

张亚中:从强化认同著手

透过香港《中国评论》杂志,张亚中提出了《两岸和平发展基础协定》主张。透过此一协定,确定与规范“两岸的定位与走向”。张亚中不做出终统或终独的安排,而是期望透过“整个中国”的概念,一方面处理两岸主权争议,另方面透过统合机制,逐步发展两岸具有共同体性质的合作关系,强化两岸人民的认同,以促使两岸和平发展。

台湾问题解决方案的始作俑者,应是九○年代提出“中程协议”建议的美国学者及官员。事实上美国学者当年提出的一些主张,都能在台湾各界不同的主张中看到身影。只是,在两岸关系日渐缓和之后,美国学界反而出现美国国家利益可能因此受损的声音。

所有跟帖: 

第三阶段,则是把统独问题交给五十年后的台湾人民决定 -关键字- 给 关键字 发送悄悄话 关键字 的博客首页 (28 bytes) () 03/09/2009 postreply 06:33:26

基本上都是废话。我看也就是一个天真的墙头草型独派学者。 -猪钢鬃- 给 猪钢鬃 发送悄悄话 猪钢鬃 的博客首页 (450 bytes) () 03/09/2009 postreply 09:20:1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