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gunho先生说,我看1941.6-12斯大林是极度糊涂,那罗斯福是极度精明

来源: 诺爸 2009-05-19 08:49:1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696 bytes)
我同意您的看法斯大林是不愿意看到德国占领苏联的土地,与罗斯福不同的是,

斯大林的“糊涂之处”在于千方百计的一厢情愿的避免和德国产生正面冲突,

不但在波兰和芬兰的事情上犯了政治战略错误,以至于在心理上被德国军队占了上风,

更为明显的是战争爆发的初段为此付出的代价,1941。6-12,苏联在军事力量调动和

指战员的心理调适,都是付出了巨大的教训才得到的。

反观那边的罗斯福是求战心切,巴不得找到和日宣战的理由,国会百分之一百的赞成

票,那时候国会唯一投反对票的是女议员JeannetRankin(Montana,1880-1973),

罗斯福得不到铁板一块的决议,也是说明了这位议员代表了部分美国人心里的不踏实,

事隔二十多年,入侵越南战争扩大化的北部湾事件,1964.8,事前甚至连国会过场都不

用了,可想反对的声音在后来会有多大,2001 9.11之后,美国政府的高招是再走回“

国会路线”,对战争的报道加以消毒,老百姓稀里糊涂的跟上“反恐”

可见其一惯的“宣战心切”和未达到目的所采用的政治伎俩。

一百年的求战心切:1898 美西之战的缅因号,1941.12.的美日珍珠港,

1964.8.北部湾事件(马克多斯号),2001.9.11。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转好帖:1964.8.北部湾事件后,.中国军队的沿海空中阻击战:1965.4
  • 1937.9.17 :淞沪会战人物侧写:第一师第四团上校团长,
  • 1937.8-13 :淞沪会战 (ZT) 中青网
  • 1938 : 万家岭大捷 (ZT) :中青网
  • 长沙会战是怎么回事? 1939-1944 :(ZT)
  • 所有跟帖: 

    :-)本来是兵坛里的讨论贴,现作为楼下传奇女议员的背景帖。 -诺爸- 给 诺爸 发送悄悄话 诺爸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9/2009 postreply 08:53:4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