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C的故事(3)

来源: 戈壁柳 2009-03-14 07:56:4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275 bytes)
                                      (三)

  我们的农场属于农一师四管处,位于昆仑山脚下的戈壁滩。这儿应当算离上海最远的团
场。当然,如果朝西绕地球的另一个方向量,这儿是离上海最近的团场。文革中想家时,
我们常用这样的玩笑自嘲。一年后(1966年),兵团以农一师四管处为基础成立了农三师,
从此我们就是农三师了。
  兵团素有“富八师,穷三师”之说,这话不假。我们这儿土地贫瘠,物资缺乏,交通不
便,连喝的水都是盐碱水。一天至少拉两回肚子,大田劳动时不时有人扔下砍土镘往两边
奔。男男女女也顾不得羞耻,男的往一边奔,女的往另一边。有的奔到沙包边还来不及蹲
下就开始解裤带,干什么好事不说也知道。
  一系列艰苦的考验,阿C都经受过来了。不多久,他已在各项劳动竞赛中名列前茅。

  三个月后,我和阿C同时调到农场值班连。
  值班连是农场的武装连队,通常只有出身好的才有资格进。我们两个狗崽子怎么混得进
来,这真是个谜。也许这回真的是重在表现,党和组织把我们当作好同志了?我们俩真是
受宠若惊,感激涕零。皇上英明啊,老佛爷吉祥!
  那段时间,阿C干活简直象玩命。冬季军训结束,阿C的名字列在优秀射手名单中。

  66年春天,我调出值班连。66年冬天,阿C也调出值班连。阿C回到了原来的农业连队,
我调到另一个农业连队,我们从此分开。
  66年是全国人民难忘的一年,文化大革命就是那年开始的。兵团是军管单位,67年初才
正式开展文化大革命。文革中,支边青年的遭遇大不相同。有成为革命派的,有入党做官
的,也有被揪斗的。进疆时和我搭档的副班长,仅仅和其他几个上海支边青年开玩笑说不
打算找对象结婚,就被打成反革命集团揪斗。他被迫自杀,碎尸五段,埋在沙包里。
  奇怪的是,阿C的消息一点也听不到。既没有被揪斗,也没见他揪斗别人,群众大会上
也见不到他,就好象他已从地球上蒸发了。阿C跑哪儿去了?

  一次,我正好有事去阿C连队,我顺便打听了一下阿C的下落。原来,阿C被安排在戈壁
滩放羊,一个人单独住在戈壁滩,连队每两个星期派人给他送一次东西。
  正好这天连队有人去给他送包谷面,我二话没说,跳上送面的牛车一块儿去看他。

戈壁  牛车在荒凉的戈壁滩上吱吱呀呀地前进,两旁长着些骆驼刺草。戈壁滩上本来没有路,
牛车碾过几道,也就成了路。这种大轱辘车,关内已很少看到了,西汉古墓的壁画上,倒
是可以看到。要是我们能穿上那时的袍子,简直就成了刘邦的部下。
  在牛车上晃悠了个把小时,赶车的把式指着远方告诉我,
  “快到了,就在那儿。”
  远远的,我望见一座孤零零的羊圈。阿C就在那儿。是吗?我真难想象。

  还没到羊圈,一条大黄狗窜了出来,恶狠狠地朝我们吼叫。
  “阿黄,阿黄,别叫。给我们送吃的来啦。”
  随着声音,一个人走出门外。大黄狗围着他转了两圈,狂吠变成了呜呜的哼声,眼睛还
瞧着我们,不过眼光温和多了。这个人就是阿C。他是阿C吗?
  阿C的模样变了好多。头发乱蓬蓬的,好久没理发了。身上的衣服被骆驼刺钩破了好多
地方,任那些布片挂着。腰上缚着一根麻绳。
  看见我的到来,阿C又惊又喜。
  “XXX,什么风把你刮来啦?”
  真是的,就记得我的外号。
  “XXX,你怎么这副模样?”
  我也还了他一个外号,一比一,咱俩扯平。

  我们把包谷面带到屋内,屋内地上堆了些麦秸,铺上被褥, 当作床铺,墙角的一只坛子是
放包谷面的,还有些瓶瓶罐罐,就是全部家当。
  屋子中间吊着盏煤油灯,窗户没有玻璃,用装化肥的塑料袋封住,只能透过一点朦朦胧
胧的光线。阵风吹过时,塑料袋会发出嘭嘭的响声,房顶的草丛也会悉悉簌簌,抖出一捧
灰尘。羊粪味无孔不入,钻进屋内每一个角落。只有阿黄最忙碌,跑进跑出,用鼻子在地
上嗅来嗅去,想发现什么好吃的东西。
  阿C最迫不及待的,就是能找人说话。他问了农场情况,老战友们的情况,还有文化大革
命的情况。我尽我所知,把大小新闻告诉了他。
  阿C对外面的情况了解很少,对文化大革命的想法甚至有点天真。可以看得出,他是非
常渴望能参加文化大革命的。我能够理解,对一个什么运动都积极参加的人来说,这么伟
大的一场运动到来,却偏偏无法参与,心里是多么难受。但是,文化大革命带来的这么迅
猛的变化,好端端的人一夜之间就可以变成反革命。我的脑袋也是乱哄哄的,根本不可能
三言两语对他讲清楚。何况,有些心底的想法,我也不敢对他讲。一旦透露出来,就可能
灭顶之灾呀。

  一个青年,终年累月,孤单单地住在戈壁滩上。陪伴他的,只有一只忠实的牧羊犬。这
种孤独,寂寞,没有坚强的意志是无法坚持下去的。
  我行吗?我不敢回答。
  忽然想起了苏武牧羊的故事。

  时间不早,我们该回去了。
  阿C依依不舍地送我们到门外。阿黄跟了出来,非常友好,它已经相信我们是朋友。
  牛车走远了。
  暮色中,阿C还站在门口,阿黄还在摇着尾巴。

图片来源:http://www.microfotos.com/pic/0/6/650/65022preview2.jpg
http://p1.p.pixnet.net/albums/userpics/1/2/658512/1214004494.jpg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阿C的故事(3)
  • 阿C的故事 (2)
  • 阿C的故事(1)
  • 三乡暴乱时的琐事(三)
  • 三乡暴乱时的琐事(二)
  •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