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去世引巨大反响 中国国人要求国葬 (ZT)

来源: wadcChinese 2009-11-01 14:45:1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976 bytes)
中国科学界认为,钱学森1955年弃美返中,为中国研制各式导弹火箭,令中国的武器“长上翅膀”,不但令中国导弹技术进步至少20年,也为中国开创航天事业奠定基础,因而要求当局为他举行国葬。

  有“中国之父”之称的钱学森上週六(10月31日)去世,享年98岁,犹如他39年前为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卫星一样,引起巨大反响。

  中国在成功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等核武器后,在核武器上装上钱学森研究的导弹,即时成为拥有核威吓作用的军事大国,可与西方强国抗衡。

  与中国强盛军力息息相关

  因此,可以說中国今日(週日,11月1日)之强盛军力,与钱学森息息相关。航天业人士均认同,没有钱学森,中国是发展不到今日的军事力量及航天科技成就。

  此外,由于钱家在海内外有大量亲友族人,包括去年获诺贝尔化学獎的著名学者钱永健,也与钱学森是亲属,加上钱学森在中国军方、科学界崇尊地位,相信当局定会高规格为他举殡。

  官方各媒体网站,上週六均在首页及主要节目,报导有关消息,并开辟专栏进行全方位报导。路透社等外国媒体亦报导钱去世的消息。

  大批媒体聚集住处

  钱学森位于北京玉渊潭畔中国航天大院内住处成为焦点,大批媒体聚集。

  钱学森逝世的消息传到他的家乡杭州,家乡人民对此恶耗无不哀恸,他生前的丰功伟绩和爱国情怀让家乡人民钦佩敬仰。杭州人或来到钱学森故居献上菊花寄托哀思,或在网络上留下真挚祝福:钱老一路走好。

  “三钱一邓”奠基中国航天业

  曾执中国科技界牛耳的“三钱一邓”(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邓稼先),目前仅剩下已97岁高龄的钱伟长了。 (编辑注:钱伟长并不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三钱”是指“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中国“原子弹之父”钱3强。至于“一邓”则是曾被称中国“两弹元勋、氢弹之父”的邓稼先。

  1956年,中央制订12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三钱”等科学家从千万条建议中确定56项科研项目,并建议确定6个紧急项目即原子能、导弹、电子电脑、半导体、无线电通信和自动化技术,包括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为中国航天业拉开序幕。

  当年,众多老一辈科学家以国力不足大力反对,在争论不休下,最后,总理周恩来拍板說,“三钱”建议是对的。这样,“三钱”的建议确立了中国自主创新发展高端科学技术基础,“三钱”称谓由此而来。

  由于“三钱一邓”为新中国核物理和航天业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虽然他们已相续离世,中国航天业发展仍有一大批中青年科学家可以顺利接班,已将中国的航天业推向至世界先进水平,“神七”实现太空人出舱就是一例。

  一个钱学森抵5师

    美军:宁杀掉不放人

  钱学森学术功底深厚,美国军方曾经表示,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师,宁可将他杀掉,也不愿放他回中国!

  据美国海军副部长金贝尔說,钱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毙了,也不能放他回到红色中国。”

  对外联系遭封锁

  1949年,正当钱学森筹划回国时,美国麦卡锡主义横行,掀起了反共高潮。钱学森被指控是共产党员,政治迫害接踵而至,甚至封锁钱学森所有对外联系。

  经媒体披露和加州理工学院院长兼导师冯 卡门的营救,钱学森才重获自由。经过5年,钱学森之妻蒋英透过一封家信,辗转到时任中国总理的周恩来手上,表明钱的处境和回国意愿。

  周恩来巧妙手段迫放人

  周恩来才巧妙利用外交手段,迫使美方放人。美国最后以11名被中国俘虏的美军军人作为条件交换,放了钱学森。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一家从洛杉矶坐船返国,却仍遭到洛杉矶移民局刁难,接获移民局交代的船务公司只愿意卖给他三等舱船票。

  返国途中,美国女权运动领袖桑鸽仗义相助,为钱学森争取到了一等舱。在海上颠簸一个多月后,钱学森一家10月初到达香港,当日过境后回到了祖国。

  除非美道歉

    绝不再踏足美国土

  “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够回到祖国的,今天,我终于回来了!”

  这是钱学森于1955年10月8日到达广州时,对接待他的中国科学院科学家代表朱兆祥同志所說的一句万分感慨的话。这一天,被很多科学家视作中国航天事业的发端之日。

  从此,钱学森这个名字便与中国航天、与民族尊严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不稀罕美总统颁大獎

  在历经艰难从美国返回中国后,钱学森脱下西服,换上了中山装。从此,他再也没有穿过西装,再也没有踏上过美国国土,即使是美国承诺授予他两院院士称号,由总统颁发的美国最高科技大獎,他都不稀罕。

  钱学森当时就明确表示:“当年我离开美国,是被驱逐出境的,按美国法律规定,我是不能再去美国的。美国政府如果不公开给我平反,今生今世绝不再踏上美国国土。

  他还說:“如果中国人民說我钱学森为国家,为民族做了点事,那就是最高的獎赏,我不稀罕那些外国荣誉头衔!”

  对在美往事耿耿于怀

  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在《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之谜》中,引述钱学森之子钱永刚說,他父亲对于50年代美国政府亏待他的往事耿耿于怀。

  钱永刚說︰“就像先把人家请来作客,然后一脚踢他出门。如果我父亲在这个国家犯了罪,当然无话可說。可是他奉献了20年青春为美国卖命,对这个国家的科技有莫大贡献,得到的报酬却是被赶出去。”

  钱永刚說,父亲心目中的道歉方式不是由美国总统出面,“只要任何一名政府官员公开承认,美国40年前做错了”。

  “兄妹”变夫妻

    钱学森蒋英青梅竹马

  钱学森是科学天才,他的夫人蒋英则为歌唱家,两人是青梅竹马,而且还曾是一场“兄妹”。

  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和与蒋英的父亲、军事战略学家蒋百里都是前清秀才,又同是留日学生,两人回国后都在北京供职,因此两家来往甚密。

  蒋英一度改名钱学英

  只有一个独生子的钱均夫仗著同蒋百里的特殊关系,直截了当地提出把5岁的蒋英过继到钱家。当时蒋钱两家请了亲朋好友,办了几桌酒席,正式将蒋英接过钱家,蒋英的名字也改为钱学英。

  现年90年的蒋英回忆起那段经历时說:“过了一段时间,我爸爸妈妈醒悟过来了,非常舍不得我,跟钱家說想把老三要回去。钱学森妈妈答应放我回去,但得做个交易:你们这个老三,现在是我干女儿,将来得给我当儿媳妇。”

   各赴欧美留学失联10年

  儿时喜爱唱歌的蒋英在1937年,考进柏林音乐大学声乐系,从此开始了在欧洲学习音乐的漫长旅程。而钱学森则在她之前的1935年,远赴美国留学。一个在美国,苦攻航空机械理论,一个在欧洲,畅游于声乐艺术的海洋,有10多个年头,他们彼此没有来往。

  然而,当蒋百里赴美国考察,把蒋英的照片拿给钱学森看时,照片上那动人的微笑,在钱学森的心里掀起微澜。这年的农历七月初七,钱学森下定决心向蒋英求婚。1947年,他们在上海喜结良缘,而他们的结婚“信物”─一台黑色三角钢琴,也一直伴随他们。

  两人婚后赴美国生活,育有一子钱永刚、一女钱永真。

所有跟帖: 

回复:well deserved -长陵- 给 长陵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01/2009 postreply 14:50:4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