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出台误人子弟14条评判标准 教师称压力太大

来源: n 2008-06-14 00:33:28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091 bytes)
很多人经常会说“误人子弟”,但究竟哪些行为属于“误人子弟”呢?昨日,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出台教师“误人子弟”的14条评判标准,在全校教师中引发热议。

三次“触规”将被解聘

这14条“误人子弟”评判标准,涉及教学的方方面面。如讽刺、挖苦学生,上课照本宣科、整堂课以放录像代替教学、批改作业写一个“阅”字了事、教学内容陈旧、对实验过程不熟悉、指导实习不认真、教学出现常识性错误等,凡是涉及一条,均会被认为“误人子弟”。

该校规定,教师一学年出现一次“误人子弟”行为,期末考核降一档,并由学院领导谈话一次;出现两次,期末考核降两档,并由教务处谈话一次;出现三次,期末考核“一票否决”,或调离教学岗位,或者校方与其解除劳动聘用合同。

“当老师越来越难了”

该校此次教师“误人子弟”14条评判标准的出台,让全校近千名教师也再次感到“独立学院的门槛越来越高、在独立学院当老师也越来越难”。

该校教务处副处长王淑华介绍,制定这个评判标准前,曾想向省内外的高校借鉴一下,但整个国内高校都没有这方面现成的标准可以参考。

王淑华称,教师可以把“14条”评判标准作为教学警示,但也不必太过于放在心上,校方对任何教师“误人子弟”行为的认定,都会非常严肃和认真,都会经过慎重的调查和研究,不会轻易下结论。

“14条”规定引发热议

昨日下午,中南分校工会组织16位教师对校方出台的“误人子弟”14条等进行了讨论,现场气氛甚是热烈。不少教师在持赞成态度的同时,也都称“这让自己感到压力很大”。

文法学院的张老师称,“看到这14条后,我一直对照自己是否‘误人子弟’。对自己而言,尽管出现误人子弟的概率只有万分之一,但一旦出现,学校的处理则过于严厉”。

“14条的出台,让自己的压力非常大”,一青年教师称。也有老教师说,“如果自己讲了一辈子课,最后在中南分校成了‘误人子弟’的教师,将颜面丧尽。”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