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红蕾 拓扑结构 “螺丝壳里做道场”

来源: marketreflections 2008-12-30 11:07:4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21458 bytes)
物质,极性,和信息本体
屠红蕾
hongleitu@yahoo.com
宇宙源于无,而走向有。无事生非,一场游戏。
众生的宇宙是一个非常广阔的世界。生命,能量,时空在其中的演化和变化也非人的智慧能够触及。
1. 什么是极性
宇宙本从无中来,走向有,从有走向无,循环往复,机关玄妙。
当宇宙从一个无中来的时候,就没有任何物质,当然就无能量的成就,没有的世界当然如同荒漠没有任何意义。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创造,从无中生有。创造的宇宙有了自己的属性,特色,性质等等。这里我们把所有有的事物命名极性。
这里提出极性的概念,极性可以说是物质(物质的概念应该不只停留在我们目前科学认识的物质,应当扩展到存在的就是物质)的属性,从字面理解是一种倾向性,它是物质存在方式的表达,也是能量的所在。好比能量凝聚,产生了物质(物质是极性的表现)。极性就是他的特殊性,特征。
系统是由粒子组成。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的现象都是这样的。比如一个幼儿园小班中有二十个小朋友,一个有一个的特性,有的爱闹,有的爱静,有的爱捣蛋,有的爱扶持正义,有爱吃甜,有爱吃香的,有爱吃酸,有爱吃辣,等等。内部系统中表现的极性越多,说明系统复杂性越高。
宇宙早期的时候,可能是无的状态,粒子为无极性。当一个粒子为无极性的时候,表现为无极粒子。无极性粒子是相对该系统不表现极性的粒子。注意,任何的极性是有一定相对性的,无极粒子,好比空气稀薄到好像真空状态,几乎没有极性。但是相对上层的系统可能还是一个极性的反映,就是说系统和系统有这样一种上下关系。上层系统的极性小,而下层系统的极性大,表现为上层相对于下层无为,而下层相对于上层有为。当任何粒子都无极性的时候,表现为粒子的独立。整个系统表现为相对散漫,平衡。当无极粒子发生分裂的时候,就分出了正负的粒子,正负粒子表现出了极性,就表现出了它区别于彼此的特殊性。正所谓有正就有负,有阴就有阳,有男就有女一样。这个是太极生两仪的意思。太极,太,高的意思,非常的意思,比如中文中说老太太,太大都是这个意思。宇宙系统原始物质是太极,可以理解为无极粒子。系统的粒子一再的分裂,极性开始增多。粒子A分裂出了粒子A1和A2(互相为相反的极性), 粒子A1分裂出了粒子A11, A12(但是他们就带有A1的极性,和A2有相反的极性)。宇宙的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就是说的这样的分裂。当粒子从一个祖先出来,就呈现一种极性的倾向,表现出相似的极性,就是继承了祖先的极性,呈现出该极性的一种规
律,规律,归律也,表达的是归于一个类别的意思。比如地球上的物质都被重力影响,就是说地球上粒子均有重力的极性,重的物质属性在很高层次上统领着能够被地球重力影响的所有粒子的属性。人的意识中都有向往美的意愿,就是人的意识思想都存在对美的向往的极性。美,在宇宙一定层次中的一种物质属性。
极性在我们宇宙中都有命名,这个就是本体,或者叫概念。当前我们研究概念和本体,喜欢从下往上研究,容易从复杂的表象去研究,找到规律,而本文作者希望从上到下研究,希望从简单到复杂,希望得到一个宇宙概念本体的分类层次。因为概念的层次是越往上越简单,越往下越复杂。大家知道,从复杂表象走容易被迷惑而不认识整体。
我们今天看到的纷繁复杂的世界,是底层极性的一个大而杂的表现。极性直接决定物质生存的特点。比如一个国家,领导人意识,经济,社会, 某个团体,等等都含有极性。国家的极性表现为国家的权利,法律,领导的主要思想等。在今天的民主化国家中,国家的极性表现为宪法,法律,它们直接制约和管理国家中的人民的生活,所遵循的规章制度,所需要付出的义务,和享受的权利。国家的极性很高,她的改变将影响一个国家的全体人民。而一个家庭也有一定极性,有的家庭讲求追求经济利益,有的讲求过个平淡的生活,有讲求追求新鲜的事物等等,他们的极性导向会影响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
一个个体,可能同时含有多个极性,而且他们还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强度或者改变极性。小到一个个人,大到一个国家,都有这样的现象。所以使得人们非常的容易被迷惑而不容易分辨。而本体是本质属性的能量关系的研究。本体研究的重要任务就是极性的分辨,分类,精确定位。而我们未来对信息概念的研究,会出现本体的关系研究,就是本体到底在哪里定位,毕家祥《全息拓扑信息》文章中指出信息是有拓扑结构,同时属性和位置,以及和其他属性的关系是在拓扑空间中三者可以统一的。这里,本体就包括本体属性,就是概念本身,世界各地的人们用不同语言谈论着这些概念,另一个就是本体位置码,该码决定了概念的编码。今天人们用各种编码(ASCII, Unicode等等)去定义我们的本体概念,而这样的编码没有反映概念本体关系,而且无法得到很好的统一,本体之间的概念松散,在各自的信息处理体系中依照自己的需求定义着他们的关系。例如每种编程语言有自己的类库,该类库的内容是根据技术的需求提供的工具类。而各个信息系统根据自己的需求分析,得到自己的类关系图,然后利用下层编程语言实现。导致类和类之间没有统一命名,类和类的关系的没有明确,信息的统一处理非常困难。这个可以理解,因为本体关系是最复杂的,千变万化而难以琢磨。 我们今天的工作需要继续在本体编码,本体关系上进步。概念是什么呢,我们说可以感受到的概念是极性的一个代名词。概念本体,在一定宇宙层次中就是对极性的研究。
为什么讨论极性,而不直接说概念,我们强调是在一定宇宙空间中讨论概念,使用极性,超出这个范围,概念发生本质变化,是另一层次的研究。
既然使用极性,希望用这个名词讨论概念的一种量化,极,有方向和强度的两个意思在里面。
中文字中有积极和消极的两个词,非常生动的说明了极性的本质。积极,在
一定程度上赞许一个极性,对其努力,补充能量,积累能量;而消极,在一个程度上不赞成某个极性,不对其认可,不努力,消减能量。后面我们会谈到积累(消减)能量是对该极性粒子增加(减少)的意思。
2.极性的利益本质
所谓极性,是属性,和其他粒子的差异,那么就存在他的利益,或者就叫私利。极性的存在就是和他人的差异。而无差异的世界是无趣味的世界,是贫乏的世界,是无聊的世界。所以极性是必然存在的,也就是说差异必然存在。而任何一个极性的存在都是为自我而存在的。小到一个小孩喜欢的玩具,他的喜欢,就是他的极性,那么就是他的一种私利。大到一个国家喜欢的东西,比如某国人在乎过豪华日子,喜欢石油,因为那是他的经济根本的保障,那么他的极性之一就是喜欢获得石油。极性表现在任何一个物质上,比如细胞需要水分,它的一个重要极性就是需要水,女孩子为了保护皮肤需要保湿。极性的利益如果得到满足,极性得到了平衡,那么表现为粒子良性态势,极性利益不能满足,表现为粒子恶性态势。小孩没有获得他喜欢的玩具,就要哭闹;皮肤缺少水分,就失去光泽,呈现干瘪和皱纹;等。极性导致个体往极性满足的方向发展,它直接指导和主宰个体行为,就是事物发展的趋势,源动力。人为了自己过的好,享受物质,或者为了虚荣,能够在人前有面子,会努力做一些有利于这些极性上满足的事情。当前信息界研究很火热的服务,或者说服务代理,都是在为了满足一定极性而产生的一些自动运算手段。使用软件做的代理,其本质是具有极性的,它的存在是为了满足自身极性。而我们说,一个万物都包容的计算机是很难造就的,所以代理都存在着创造者为了满足某种条件而加以的限制和为满足某些方面条件而产生的倾向性算法。
系统中的极性如果能够得到满足,或者说基本满足,或者基本达到满足的阀值,那么就说该极性呈现良性态势。系统极性的良性态势极性占大多数,系统表现为和谐稳定,而反之则系统混乱,无序,并且容易发生崩溃。而如何保障极性的利益获得满足,是一个大学问。通常说,极性过于膨胀,比如说人们想了小车想大车,想了大车想飞机。这个是极性膨胀的一种,发展成为贪婪,而系统资源无法满足该极性。系统无法满足的极性增强,极性呈现恶性态势,系统呈现不稳定;反之,极性比较小,人们比较满足,安于平静的生活,各个生产生活环节各司其职,系统呈现良性态势。
所以极性有一个方向和一个强度问题。两对立极在宇宙的发展过程中,是在变化的,或者极性消弱,或者极性增强。当极性增强的时候,往往表现为两极性的对立性增强,两极产生的张力增强,矛盾加大;当极性消弱的时候,表现为两极性对立性小,张力减弱,矛盾减小。矛盾减小的时候,可能人们并不在意他们的对立,极性只表现方向性不同,没有强度,这时候极性张力最小。最后也可能消除极性的本体存在,到那个时候,该概念就不存在了。比如,人们认为新旧,新,没有出现过的,而旧是已经经历过的,这个是两个极性。当两个极性在一定时期,由于该对矛盾被看的很重,人们很在乎他们的时候,他们的对立增强,而造成追求某一方的,排斥另一方的趋势,有时候人们追求新,有时候人们怀念旧。
矛盾大的时候,新的叫革新,和旧势力是要战斗的,而旧的要保守,守旧,和新势力发生很大冲突,历史上没少发生这些故事。而正常的情况下,新旧虽然是矛盾的两极,但是并没有产生太大冲突,所以人们只看到两个事物的矛盾存在,没感受到张力增加引起的痛苦。新和旧是和时间有关系的一对矛盾。如果有一天有一个世界没有时间,该矛盾可能自动消失,该概念在那里不存在。所有和新旧概念有关系的都是和时间有关系的,因为新和旧是时间的一种附带属性。当极性无能量的时候,张力变小,强度减弱,表现出只有方向,几乎没有矛盾。比如人们不对极性双方强调谁更好,谁更坏,这样极性双方和平相处。而如果人们很强调一方是好的,该势力会增强,会得道,而反之另一方,势力会减弱,会失道。好,圆满,美好,坏,环的破也,就是不圆满的。有一天,人们认为好的不好,坏的不坏,好坏全无,矛盾不在,就是极乐世界了。你和敌人没有差别,是大慈悲,大造化的体现。为什么有容乃大,因为自然你是他的一部分,他怎么会排斥你呢。而宇宙中永远都有这样的无极,他和你同在,和你一起走过风雨,走向黎明。
3.系统中极性的相容性/相异性
粒子从原始分化到今天,不知道出现了多少极性,也不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有多少了 ,但是从来不能阻止我们探索的斗志。
最早期的概念是是和非。有了是非,人们可以辨别道。是,认可也,非,不认可也。我们常说大是大非,指人们需要认可的一些原则。当有是的时候,非是另一半,他们表达概念有真假的意思,我们常说这个事情是这样的,那个不是那样的,都是判断真假。现在再把上面提的极性强度再次提出讨论,我们提个重要关系就是相容和相异,所谓矛盾的对立统一。粒子有了极性,就有了他们的属性,有了他们和其他粒子不同的地方,可以说差异性。极性之间有他们相互的关系,该关系可以表现为相容/相异性。容,相向也,异,背相也。极性如果相容,和谐,互相融洽;如果相背,背离,斗争,互相拆台。系统极性表现为相容和相异是一种周期运动,和极性能量有密切关系。系统能量低的时候,表现为相异的多,能量高的时候,表现为相容的多。我们中国古人的易学,易,非常有意思的字。易,日月,阴阳。表现了极性的能量转换。拿一对相对的极性举例,整齐和混乱, 当整齐的极性占在能量高处的时候,能够对他的极性表现出利好的,系统秩序整齐,有条不紊;而反之,则混乱。而各个极性能量是相涨相消的,在一定时期,某个极性能量占主导,在另一个时期就占辅助,物极必反,就是包含着这样的道理。易,往往指事物发展走到了一个极性的顶,然后回转。极性相对,则是互相排斥的,不可能同时同地让他们都出现。比如整齐,和混乱同时存在在一个系统的一个时间内。要么就整齐,要么就混乱。不能说又整齐又混乱,那么描述就出现了相悖。而逻辑需要自恰,就是自己能把自己的道理说圆了,没有矛盾(悖)。允许逻辑的悖论,就是承认逻辑不需要自恰。
系统随着原始极性和被衍生极性的继续延拓,系统极性多了,系统复杂性大了,系统需要多方协调。当系统相容性上升,系统开始走向良性态势,良性态势表现为各个极性之间的相互共容,相互吸收,相互补充,以达到总体系统的极性的升级。比如一个国家总思想是让人民生活和谐美好,系统中百姓都是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点,来改善自己的不足,能够使得国家更加和谐,更加美好(包
括经济的,政治的,生态的,等等)。系统极性多,并不是坏事情,极性多,相容性大,可以达到一个高的系统丰富程度,同时每个个体生存的空间大。而系统的极性多,但是相异性大,表现为混乱,各自不能服从其他,甚至没有一个中心,谁都不服谁,那也很麻烦。最突出的例子是有些地方的民主搞到最后是打架。没有一个绝对的权威,就容易出现这样的事情。有些国家的民主搞的好,是因为大家都遵守更上一层的极性,就是国家宪法,民主不是为个体的,最终是为人民的,搞到最后大家成了敌人,民主的意义丧失,开始出现极性的相异性,导致系统上层极性的受损失,在上面例子中导致该地区或者国家人民的生活生产受损失。从这里看,极性多,相容性差,是个很大的坏事情。
系统中极性少,则系统复杂性小,系统单调,平缓,没有什么张性,矛盾少,甚至慵懒。这个好比我们的领导需要大家统一思想,这样做最好的地方是系统简单,可以把领导的思想极性得到最大化的扩充。军队往往采用这样的统治思想,让士兵服从上司。这样做的最大坏处是领导极性如果出问题,那就是一条船人都死,都跟着倒霉。所谓民主,是让所有极性都有他们发表的地方,而所谓专制,就是打压所有异议的极性,让所有的声音都听不到。 极性少,系统活动单调,比如国家中老百姓的思想就是领导的思想,领导说了算,那么极性少导致老百姓没自己头脑,没自己创造,国家就不容易有创新。可以发现这类的国家都表现为简单,单调,乏味。如果想让老百姓有自己思想,领导必须有足够的智慧能够容他们,所以如果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国民聪明,有创造能力,同时又在制度上不允许人家想的太多,容易造成偏驳。做的好的国家往往注重让每个极性有自己发言的权利,同时有比较公正的法律制度约束和协调各个极性的利益。坏的国家往往走两个极端,或者打击个性,或者干脆没有管理,任个性发展。而个性之间不可调和矛盾没有制度规矩约束, 这些都导致集体的秩序失调。
这里提到一个张力的概念,我们都知道张力是物质在拉升的时候,产生的一种力,它能够使得两个对立的极性相容。当一个系统极性的张力强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是两极分化严重的时候。两极分化表现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当一个事物的两极越张越大,非常危险的可能就是崩溃,这个是两败俱伤,是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情况。当张力过大的时候,如果能够缩小两极距离,就可以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张力的存在是宇宙丰富和精彩的一种表现。前面提过,极性的存在是为了宇宙的丰富,而矛盾张力的存在是为了产生精彩的宇宙。这个好比男女,如果男人和女人一样,似乎没有了意思,总是男女有所不同,反差大而产生两性相吸。但是矛盾太大,会产生崩溃。
4.极性和负极性
极性的产生就有负极性也出现了。所以我们可以说极性是成对出现的。极性的产生,就是需要和自己的反粒子相互耦合,来达到满足,所以可以说极性的本质利益就是和自己的负极性耦合。有人说,可能产生一种没有办法满足的极性吗,好像任何一个极性都是和负极性同时产生。这好比电子的正负属性,磁场的南北两极,他们的对称性出现,是宇宙一个规律。那么极性原来是一个完美球被破成两半,然后让他们各自生存在一个环境中,直到能够找到他们的另一半,获得耦
合,就是满足。当一个极性获得满足,就是极性消除。这个过程可以说是消除极性的过程。消除一对极性可能的结果是:导致另一个物质的产生。
小孩喜欢玩具,他的脑子里面有对某种玩具的喜欢,比如一个小车,它能够动,能够有声音等。小孩的这个极性,是对动的,有可爱声音的东西的偏好,而小汽车的玩具有这个属性,满足该极性需求,所以当小孩拿到小车玩具,他的这个极性得到满足,极性消去,而换回小孩的快乐。有人说小孩得到了还是喜欢小车玩具,那可能是他的该极性物质偏多,所谓贪婪,某种极性物质量大,消去一点,还来一点,没完了。
5.极性的能量
极性的能量来源于组成(或者说拥有)该极性的粒子的总和。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来自于组成国家的人民的经济总实力。一个思想的极性能量,来自于拥戴该思想的人的总量。物质都是在演化的,一个极性(负极性)产生以后,就随着物质的演化而演化,有的随着时间,该极性自己增强了,有的随着时间在减弱,增强和减弱来自于该极性粒子的数量。
极性的驯化可以造成粒子从无此极性到有此极性。这个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多,我们看到的现象也和这样的过程对应。以前一个人不喜欢汽车,他没这个欲望,但是在众多人的对汽车的赞许和怂恿下,他喜欢上了汽车,产生了买汽车的欲望,这个极性从无到有产生了。 我们看到的汽车越来越多,这种极性得到很大的满足。
正负极性的相差越大,由他们组成的宇宙的两极就相差越多。比如善,恶,美,丑等。宇宙中这样的极性分布就是我们宇宙系统复杂性需要探索的问题。当两极矛盾非常大的时候,宇宙张力非常大,我们说的紧张,紧在中文中是说把弓弦绷紧,紧和松是一对正反义词,就是说宇宙的张力大,而且弦绷紧了,那么在这个时候表现的可能就是矛盾的最大化。从我们现代社会来说,有些矛盾是最大化了,人生活紧张,世界变化速度非常快,同时社会矛盾也大,人们贫富不均,两极分化严重。有些矛盾减小,比如以前人类生产能力低下,容易产生饥荒等问题,而现代的社会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大部分人感受不到饥荒,同时大部分人感受到的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这就是矛盾转换的过程。旧的矛盾消失,新矛盾产生。宇宙极性的相互作用,构成丰富运动的宇宙。极性能量的消涨,如同潮水涨落,有一些的规律,是宇宙自己的规律,人们看到的就是今天可能兴起这个,明天可能是那个,都是极性在交替变换。佛家说:“常转”。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
6.无极性粒子和粒子无极化
是否存在无极性粒子,是的。没有极性的粒子,自己没有属于一个被破的完美粒子的一个极性中,该粒子还没有极性,表现为稳定,没有欲望,没有自己的
行为偏向。中文字中有太极的说法,太,最高,最上位的,比如老太太,太上,太大了,太小了,表达一种非常的意思。太极,就是极性的最高形态,是有的最简单形式。
道家说: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太极正是从无极状态中生产出来的,是从无到有的最初状态。从那里生出世界万生万物。
太极的时期,系统是原始的,非常简单单纯的,没有什么矛盾,各个粒子和平相处,而当产生了矛盾以后,就是生出两仪,就生了是非。
粒子无极化就是消除他的极性,使得他回到无极状态,就是返本归真了。
东方和西方的古老神话中都谈到过人类早期的原始而美好的生活,比如圣经中的伊甸园,人类早期的状态刚好是系统极性很少,非常简单的状态,而随着后来的繁衍,极性增多,造成系统复杂性加大,导致不单纯。
这里有一个问题出现,就是我们说的,当所有粒子无极化,导致系统变单调,单纯,不再丰富多彩。所以,系统还有一个出路,就是粒子保持自己极性,但是粒子之间相容性增大,相异性减少,这样的系统需要共同遵守更高层次的规律,系统相对平静。而反之,系统粒子保持极性,但是互相不容,就容易导致混乱和战争,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因为乱世会需要秩序的重新整合,需要新秩序,和新秩序的维护力量,所以这个时候往往只能靠武硬拼。
张学文先生的最大复杂性理论是说系统极性的分布规律,是多样的时候多,系统极性平均分配的时候多,而偏激的时候少,这个符合自然的法则。社会中平和的时候多,而战争的时候少。而我们目前许多的应用数学领域大量使用的高斯正态分布,也是这种理论的数学模型。
7 极性空间的拓扑结构
极性在宇宙范围内是有结构的。极性和极性的关系最后可以使用拓扑结构来描述。
宇宙中的极性我们用一个双螺旋的等地线来描述,非常象海螺的壳,中国人有句话说“螺丝壳里做道场”。该场是一个黑白双线的螺旋。道场是一个球场型。双螺旋从球的一个顶端下来,螺旋按照等地线的走法达到球的另一个顶端。两个顶端代表两个极端。我们从宇宙的无私和有私的两个端中生出了宇宙的极性。黑和白是宇宙的两个性,他们是对立的,对立表示极性相反。有私和无私的对立,表达了宇宙中最大的极性对立。无私表达了不考虑自我,指考虑群体。而自私表达只考虑自我,不考虑群体,所谓佛性和魔性就说的是这两种属性。所以双螺旋的线,白线黑线表达两者对立,白线从无私出发,到达下面,黑线从自私出发,到达上面。黑白两线并立,但是相互是不相容的。
能量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属性,当一个事物能量低的时候,他偏向有私,而能
量高的时候偏向无私。所以无私是佛性,在上,有私是魔性,在下。宇宙中能量决定一切。我们说的本体概念是有生命的物质,他们的能量是存在的。我们常常发现,今天流行这个,明天流行那个,今天说胖好,明天说瘦好,就是本体在空间的能量在流转。概念本体在高能和低能之间流转的时候,往往是处高位的本体占优势,呈现旺盛状态,他会释放能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能量会释放到他不能处在高位,他就下行到低位;处低位的本体占劣势,处积聚能量状态,当他积累能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占高位,宇宙的天平就向他倾斜。人们心中都能感觉一个天平,这个天平太重要了,他是法律,他决定谁好谁坏,谁对谁错。举个例子,有一个朋友生了眼瘤开刀,中国大陆医院开刀都要塞红包,这个是典型的腐败现象,医院医生应该是为人民服务为本呀,可在这个历史时期,这个朋友想了,只要能开好,我就很乐意,他医生也是不容易,能有这身本事是能人,给点钱应该。最后还是塞了钱,开的刀不错。这个天平在这里好像真的倾斜了,人都没了正义感了,但是这个时期的人都能够接受,就说这个事情。那么从宇宙的天平看,我们能够感觉到他是宇宙能量的称量者。
道场是运动的,按照时间的运行而运行,沿着螺旋线的方向运行,当一个线从无私运行到下端,就是一个周期,从这个周期看,无私到有私的运转是一个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过程,所谓物极必反就是说的这个道理。物极必反,事物运行到一个极端,就往反方向运转。当能量高的时候,概念走向无私的境界,当能量低的时候,概念走向有私。有私的境界往往是比较低的,私到了一定程度在宇宙中是要销毁的。经过痛苦的过程,销毁到可以复出。而无私和有私是宇宙更高的能量定的。错和对有的时候只是一点相位的差异。宇宙的悖论是永恒存在的。同时一个人,你可以说他是对,也可以是错,就看在怎样的角度说。而有的角度,人们看到的他既是这也是那。
我们希望做个球型概念本体的模型,非常象一个东汉张衡做的浑天仪。本体在球形上有位置,指概念和其他概念的相对位置和在我们球形上的绝对位置。他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决定他们之间的远近关系,而他们的绝对位置决定他们的能量高低位置。概念本体运动,好比我们看到的星球,他们的位置的移动是按照一定规律的。当然随宇宙的历史会有改变。所以人们能够感觉概念本体的不容易改变,例如人们会感觉概念粗和大是相关的,因为这些概念本来是在一起的。
有一个规律,顺动而静,逆动而动。大的机制是宇宙的天平在运动轮转,一直在球上运行,而小的机制是一个个自由的星球运行,自己在自己的天地里面活动。自由是自己按照自己的意愿而动,是自己的一种运动,好比自己的一种运行轨道。 而自由的运动如果和外界的就是大的机制的运动相背的时候,就是自由运动处于逆动。 一个小孩子不喜欢上学,他要逃学,这个在大的机制中是逆动。因为大的机制是需要小孩子上学。那么该小孩的自由机制是不上学,和大的机制逆动。 而造成了该小孩被骂,被学校老师批评。 这个机制非常有趣,有的时候会发生变化。如果人们还记得中国文化大革命的电影。 那个时候不提倡小孩读书,说读书是白专道路。所以大家都在打击读书,电影里面的老师被描绘成很可恶的样子,逼迫学生读书,学生有考试紧张晕过去的,就有旁边的工人学生对老师说,你看你多反动,都把人逼成这个样子了,人都快要给你逼死了,打倒反动学术权威。这个小孩要是在那时候可能是英雄了。这些荒唐的故事,都有自己的
宇宙运动的背景。人的自由运动机制是不能完全和大环境的宇宙运行轨道完全一致的,所以人都感受痛苦,痛苦多的人,逆动多,往往做事情不顺利多,人生悲苦压抑。而宇宙能够和它的机制完全吻合的只有一个,就是宇宙的缔造者,宇宙的机制就是他的机制,他的自由机制和宇宙统一,他是宇宙万能的,他是最自由的。所以人们知道天是大自在,就是这个道理。 而宇宙越接近天的位置,他的自由运动和宇宙大运动越相符合,就是说他的逆动越小,而顺动越大,他就感觉舒心很快乐。顺动释放能量,逆动积聚能量,逆动者到了一定时候就转化成顺动。
睁开我们眼睛看看大千世界,多少人为生计,为名利,为爱情,为这为那忙的死去活来,也忙的不亦乐乎。而你能感受自己的运动,社会的运动,宇宙的运动吗, 什么时候你顺过,逆过?和哪个机制顺了,和哪个机制逆了。
坐在中央的无极,看着大千世界运动,有欢乐的,有悲哀的;有主动的有被动的;有压抑他人的,有被他人压抑的;有快乐的有吃苦的。这其中有多少能量的流转,有多少故事的变迁,人们应该能够明白个一二了。能量高的时候,这个事物处上位,能量低的时候,处下位。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是天机的一种反映,人们不明白自己有时候怎么做也成不了,有时候不怎么努力却成功了。当然大部分时候努力能够导致成功,不努力容易一无所获,大部分成功都是努力的结果。但是确实存在很多奇怪的事情。这个就是你命运的运动。你这个时期努力没什么成果,可是往往在你不努力的时候,就有了成果,这种能量的相差也有其规律的。有时候人们发现规律是那么难以寻找,人们认定宇宙无规律可以找到,其实谁说没有规律呢。只是往往这样的相差的差异,让你没有办法看到哪个因和哪个果是有关联的。哪个果和哪个因是一致的。人们看不到的不一定就不存在规律,人们没有发现的规律太多了。大千世界如万花筒,谁能够把她说明白呢?
作者介绍:
作者系从事信息研究和应用的一个普通教师。多年来潜心领悟信息世界的奥秘,有感而发,作此文以激励人们对宇宙的新见解和认识,也希望以此开拓人们探索信息的视野。新世界的信息处理必将达到人机共生共容的地步,但是如何认识我们自己,如何创造机器的智能,都是需要我们深度反思的。这个课题已经超越了我们仅仅去认识技术的范围,而达到了我们灵魂的深处。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