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哲学批注

来源: marketreflections 2008-12-24 18:52:3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14242 bytes)
摘自《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组编译,商务印书馆1975年6月第2版

 

《黑格尔哲学批判》(1839)

当我说德国思辨哲学的时候,专指的是现今占统治地位的哲学——黑格尔的哲学;因为谢林的哲学真正说来是一种外国的产物,是移植到日耳曼土地上的古老的东方同一性;因此,谢林学派对东方的向往,乃是这个学派的一个本质特征,与此相反,向往西方而贬抑东方,则是黑格尔哲学及其学派的一个特征。黑格尔的特征要素与“同一哲学”的东方主义相反,乃是差异的要素。P517

批注:黑格尔的思辨哲学在德国曾经上升为统治地位的哲学。谢林哲学与东方哲学之间具有同一性。东西方在哲学理论上的最大区别是:东方哲学强调同一性,西方哲学强调对立性。然而,对立和同一是矛盾具有的两种属性,必须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黑格尔思辨哲学的缺陷就是将对立和同一两种属性割裂开了,他抓住了本质同一的特点,忽视了形式对立的方面,因此导致《逻辑学》在基础环节存在着片面性。同时还使他通过否定(自我否定)的形式,将“现象学”和《逻辑学》之间的联系割裂开来。这是思辨哲学偏离真理轨道的根本原因:没有坚持科学的矛盾观。



黑格尔只注视和陈述各种宗教、哲学、各个时代和民族最突出的差异,并且只是就其处于逐步上升的过程中来陈述的;共同的、一致的、同一的东西完全退到背后去了。黑格尔的观点和他的方法所采取的形式,本身只是排他的时间,而并非同时是宽容的空间;黑格尔的体系只知道从属和继承,而不知道任何并列和共存。诚然最后的发展阶段永远是把其他各阶段纳入自身的整体,但是这样它本身就是一个一定的时间上的存在,因而也就带有特殊的性质,所以,它如果不从其他的存在吸取独立生命的精髓,如果不采取这些存在仅仅在其绝对自由的状态中所特具的那种意义,便不能把它们纳入自身之内。黑格尔的方法自夸走自然的道路。然而怎么说只不过是模仿自然,可是摹本却缺少原本的生命。P518

批注:从运动过程中把握各种宗教、哲学、各个时代和民族最突出的差异,忽视了它们之间共同的、一致的、同一的东西,都是人的认识。

黑格尔的观点和他的方法所采取的形式,本身只是排他的时间,而并非同时是宽容的空间;黑格尔的体系只知道从属和继承,而不知道任何并列和共存。——这里的观点表明,费尔巴哈抓住了黑格尔思辨哲学在表面形式上具有的特点,没有深入到本质环节。从形式上看,黑格尔只强调了运动,过程论本身只有时间的序列,没有空间的变化。原因在哪里呢?原因在于,黑格尔是站在本质运动的角度,空间变化属于具体运动的属性。本质运动只有时间的序列,没有空间的序列。从属和继承,也是本质运动具有的特征,并列和共存,属于外部联系,相互作用,属于形式环节的特点。黑格尔的思辨哲学只把握了本质自身的运动,忽视了外部之间的普遍联系,相互作用。用逻辑图表示,则为:

┌本质运动:只有时间的变化,过程论,没有空间的变化,即具体形式变化

┌运动特点┤ ┌时间序列:过程论——用“发展”概念把握,本质属性变化

│ └具体运动┤包含两方面

┤ └空间变化:大小论——用“变化”概念反映,存在形式变化

│ ┌从属和继承:自身关系,发展变化——黑格尔的片面性

└运动属性┤两个层次

└并列和共存:外部联系,相互作用

从这个逻辑图中我们看到,黑格尔思辨哲学的特点:一是上升到本质运动环节,揭示了本质运动的规律性;二是在运动属性方面存在着片面性,只有自身关系,发展变化,没有外部联系,相互作用。因此偏离了客观性原则,没有把握住两个层次的对立统一关系。

费尔巴哈揭示的这两个缺陷,一个属于抽象层次即认识深度方面的特点,上升到抽象的本质运动环节。一个属于认识属性方面的缺陷,没有把握两个层次的对立统一,具有片面性。认识深度反映了黑格尔思辨哲学具有的理论上的创新,上升到本质运动的高度。认识属性方面的缺陷反映了黑格尔思辨哲学具有的片面性。费尔巴哈将思辨哲学具有的理论创新性和自身存在的缺陷并列起来,反映了他的哲学理论偏离了辩证分析的轨道,没有辩证法的因素。

-1-

 



因此自然中的各个发展阶段决不是仅仅具有一种历史的意义:这些发展阶段乃是环节,但却是自然界同时并存的整体的各个环节,并不是一个特殊的、个别的整体的各个环节,个别的整体本身又只是宇宙的一个环节,亦即自然的一个环节。P519

批注:这里费尔巴哈站在具体运动环节,指出发展阶段乃是环节,个别的整体本身又只是宇宙的一个环节,亦即自然的一个环节。逻辑关系体现出部分和整体的数量关系,这是直接抽象把握的并列关系,属于形式逻辑范畴。黑格尔的本质运动与费尔巴哈揭示的具体运动属于两个层次,逻辑图为:

┌知性:具体运动,静态关系,量的关系,形式逻辑——费尔巴哈

┤两个层次

└理性:本质运动,动态关系,质的关系,辩证逻辑——黑格尔



在黑格尔的哲学里情形则不同,如上所说,它仅仅以时间为直观形式,而并不也以空间为直观的形式。在黑格尔这里,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或存在的整体性、绝对性被当成了宾词,所以作为独立存在的各个发展阶段只具有一种历史的意义,只不过是作为一些影子、一些环节、一些以毒攻毒的点滴而继续存在于绝对阶段中。P519

批注:这里对黑格尔揭示的本质运动特点进行了准确的描述,但是没有能够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把握本质运动和具体运动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在费尔巴哈的哲学理论中只有直接抽象环节,没有间接抽象环节,因此谈不上直接性和间接性的关系问题。黑格尔的思辨哲学在本质论环节,准确地揭示了直接性和间接性之间的关系:两个层次的变化。直接抽象是形式变化,间接抽象是本质运动。将两分法贯彻到本质运动的内部,这是辩证逻辑的鲜明特征。费尔巴哈停留在直接描述变化形式上。他没有将两分法贯彻到运动环节,没有辩证法的观念。



黑格尔的哲学——我说黑格尔的,是指一种一定的、特殊的、存在于经验中的哲学,我们暂且不去管它的内容,不去管它的内容的性质——就被规定和宣布为绝对的哲学,亦即不折不扣的哲学本身;虽然并不是这位大师本人作出了这样的规定,但却是他的门徒们,至少是他的正统门徒们贯彻始终地契合着老师的学说作出了这样的规定。P519

批注:黑格尔的思辨哲学被他的门徒宣布为绝对的哲学,费尔巴哈针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批驳。其批驳的出发点是:不去管它的内容,不去管它的内容的性质。只是从形式上强调哲学具有的多样性。应该看到,哲学理论在本质环节具有极限性,在形式环节具有多样性,形式是包罗万象,渗入到各个具体学科理论之中,本质是认识论,揭示思维规律和认识论的规律。在这里,思维规律属于具体认识过程的规律,认识论规律是本质高度的认识规律。认识论规律是人类智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的标志。它以逻辑模式的形式表现出来。本质高度的认识规律属于系统论的展示,属于认识的深度、认识的层次。具体的思维规律属于应用环节的思维工具,它是指导人们研究和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

本质和形式,这是哲学基本矛盾在当代的具体表现形式。本质属于间接抽象的理性认识,形式属于直接抽象的知性认识,二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正是在这个环节,德国古典哲学家自身存在的缺陷暴露出来。无论是康德、黑格尔还是费尔巴哈,都在本质和形式这个环节偏离了真理的轨道。然而,在具体偏离的形式上他们各自的特点不同。

1 康德哲学上升到间接抽象的理性高度,揭示了知性和理性之间的二律背反关系,没有形成本质的概念。康德肯定了矛盾具有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2 黑格尔哲学形成了本质概念,肯定了二律背反的矛盾关系具有普遍性,把握了本质运动的规律,但是在理性环节(概念论中)将本质和形式割裂开来。在知性环节(本质论中)把握了本质和形式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揭示了矛盾运动的规律性。

3 费尔巴哈肯定了本质概念,他站在人的本质属性上揭示认识论,然而,费尔巴哈的本质概念其内涵与黑格尔的本质概念截然不同,他是静态抽象的质的规定性,黑格尔的本质是动态关系的把握。形式上都使用本质的概念表示,然而本质的内涵却是截然不同的。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只有直接抽象的反映论,没有间接抽象的反思论。只有认识的深化,从形式到本质(注意:本质的含义是质的规定性);没有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形式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无矛盾论的形而上学特征。

-2-

 

 

一般说来,“类”在一个个体中得到绝对的实现,艺术在一个艺术家身上得到绝对的实现,哲学在一个哲学家身上得到绝对的实现,究竟是不是可能的?P520

批注:在思维环节,“类”把握了个体,它是个体的共性、本质。在现实中,艺术和哲学能否在个体中得到绝对的实现?费尔巴哈通过类比形式提出了这个问题。他没有深入到哲学和艺术自身具有的特点上面,没有看到艺术与哲学理论具有的本质区别。

从逻辑角度上讲,艺术和哲学都是抽象的产物,然而,这是形式上的特点,不是本质上的特征。本质上艺术属于具体应用环节的产物,哲学属于最高抽象的科学理论。二者的对象分别属于两个层次:抽象和具体。抽象属于本质,具体属于形式。本质的特点是单一性,形式的特点是多样性。因此,哲学理论在本质环节具有终结点,在具体形式上是不断发展的,是没有终结点的。这就是本质和形式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本质有限,把握了具体存在的无限性。具体的运动无限,是无始无终的发展变化。



我们用几秒钟想一想最近几个世纪的未来吧!在那个时候,黑格尔的哲学从时间上说岂不已经是一种与我们疏远的哲学,一种流传下来的哲学了吗?我们难道能把另一个时代的哲学,把过去的哲学看成我们的哲学,看成当代的哲学吗?既然人物和时代都会成为过去,后人并不愿意靠先人的遗产度日,而愿意靠自己赚来的财产生活,那么为什么各种哲学就不会成为过去呢?我们难道不会像过去的改革家们感觉中世纪的亚里士多德是一种历史、一种负担那样,感觉到黑格尔哲学是一种压力、一种负担吗?在旧哲学与新哲学之间,在由于继承而来因而不自由的哲学与由于自己获得因而自由的哲学之间,岂不是必然要形成一种对立,因而要把黑格尔的哲学从理念的绝对现实性这个高位拉回到一种一定的、特殊的现实性这个微末的地位上来吗?凭借着理性来预测时间的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后果,岂不是合理的,岂不是有思维能力的人的义务和任务吗?我们难道不应该从事物的本性中预先认识将来因时间的本性而自行产生的东西吗?P520

批注:从历史发展角度指出哲学理论具有时代特征。每一个时代都有与之相适应的哲学理论。这是处在过程论环节提出的观点。哲学作为人类的精神财富,它的创造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这是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只有在当代系统论成为占据人们头脑中的支配思想的时候,哲学理论的系统化才能够形成。费尔巴哈站在形式多样性的角度,否认本质具有的单一性。这种本质具有的单一性源于康德的哲学理论,他率先提出了构筑理性巴布尔塔的设想,将哲学理论建设比喻为金字塔结构。作为金字塔的形式,本身就说明在本质环节具有建成的时候,具有终结点。

费希特、谢林、黑格尔都对康德提出的“哲学具有一个体系”的观点持肯定的态度,只有费尔巴哈否定了康德的系统论学说。应该看到,这是对哲学理论体系的认识从间接抽象的辩证论高度回到直接抽象的唯物论环节的具体表现。唯物论只有直接抽象一个环节,它停留在直观反映论环节,因此没有体系建设的观念,理论内容呈现出不断开放的特点。

然而,科学理论自身都具有系统性。哲学作为科学理论来讲,其发展的最终形式也必须以严密的体系、完整的理论出现的人类历史上。系统性是本质环节、反思环节具有的特点,开放性是现象环节、反映环节具有的特点。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费尔巴哈哲学停留在直观反映论的层次上,这一层次表明,他已经从辩证论退回到唯物论环节。只有马克思才将辩证论和唯物论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将两个层次的认识论统一起来,综合成为科学的发展观。逻辑图为:

┌形式环节:康德的先验逻辑

┌间接抽象:辩证论┤动态过程论:三分法

┌分立形式┤ └本质环节:黑格尔的辩证逻辑

│ └直接抽象:唯物论:费尔巴哈的人本学:静态环节的形式逻辑

┤ ┌应用环节的综合:《资本论》

└综合形式:马克思的哲学理论┤辩证唯物论: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统一

└理论环节的综合:《矛盾认识论》

-3-

 

 

那么我们就来用理性预测时间,证明黑格尔的哲学实际上是一种一定的、特殊的哲学。这个证明是并不困难的,尽管黑格尔哲学从严格的科学性、从普遍性、从无可争辨的思想丰富性来说,要超过以前的一切哲学。黑格尔哲学是在一个时代里产生的,在这个时代里,人类正如在任何其他的时代里一样,是处在一定的思维阶段,在这个时代里,是有一种一定的哲学存在的;黑格尔的哲学与这种哲学相联系,甚至与这种哲学相结合;因此它本身就应当具有一种一定的、因而是有限的性质。P520、521

批注:尽管黑格尔哲学从严格的科学性、从普遍性、从无可争辨的思想丰富性来说,要超过以前的一切哲学。——这是抽象肯定

黑格尔的哲学与这种哲学相联系,甚至与这种哲学相结合;因此它本身就应当具有一种一定的、因而是有限的性质。——这是具体否定

无论是抽象肯定还是具体否定,费尔巴哈都停留在表面形式上,没有把握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本质——开创了动态分析的先河,解决了通过概念运动和逻辑关系把握运动规律这一理论上的难题。

在哲学理论发展史上,如何把握运动、把握运动的规律,这是在黑格尔思辨哲学产生之前一直没有解决的难题。哲学理论只是停留的对客观存在的直观认识上,静态分析把握事物的形式、属性、根据,没有动态的因素。只有黑格尔的思辨哲学,通过辩证逻辑的形式把握了运动。于是,从认识论转化为辩证论。康德哲学的功绩就在于,从本体论转化为认识论。费尔巴哈的功绩在于从辩证论转化到唯物论,把握了认识论基础环节的本质。逻辑图为:

┌康德哲学的功绩:从本体论转化到认识论,停留在外部形式联系上

┌静态环节┤

┤ └费尔巴哈的功绩:从认识论的形式转化到基础环节的本质——唯物论

└动态环节:黑格尔哲学的功绩:从认识论转到辩证论,揭示和把握了运动规律

整个发展变化过程的逻辑关系呈现出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运动规律,具体形式为:

康德终结了本体论,从形式联系角度开创了哲学发展史上认识论的新纪元;

黑格尔从认识论前进到辩证论,从静态分析转到动态分析,开创了把握运动的新纪元;

费尔巴哈从辩证论回到唯物论,从动态环节回到静态环节,把握了认识论基础是唯物论

逻辑图为:

┌认识论的形式:康德的先验论

┌理性环节┤第二层次

┤第一层次└认识论的本质:黑格尔的辩证论

└知性环节:认识论的基础:费尔巴哈的唯物论

历史顺序为:

认识论的形式:先验论——认识论的本质:辩证论——认识论的基础:唯物论

正是由于德国古典哲学已经将认识论的三个环节、两个层次的内容全都完整地展示出来,所以才导致马克思能够将德国古典哲学取得的研究成果综合起来,从而创建了马克思的辩证唯物论。这一事实说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是建立在对德国古典哲学研究成果进行的系统综合基础上的,因此它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能够成为时代哲学理论继续发挥其巨大的威力。

由于马克思的科学认识论集中体现在《资本论》的应用中,所以发展马克思的哲学理论必须深入研究《资本论》的逻辑,将《资本论》展示的科学认识论提升到哲学理论的高度,从而形成系统的哲学理论著作。这就是我们在探索时代哲学理论中所遵循的道路。



所以,每一种哲学,作为一种一定的时间上的现象,都是从一个前提开始。它自己诚然自以为是没有前提的;它对于以前的各种哲学体系说也的确是没有前提的,但是以后的时代却认识到,它也假定了一个前提,也就是说,它假定了一个特殊的、本身是偶然的前提,这个前提不同于那些必然的、理性的前提,必然的、理性的前提是不能否定的,否则就要陷入绝对的荒谬。P521

批注:这里体现了形式逻辑的推论形式。一般——特殊,分析——综合。

一般:每一种哲学,作为一种一定的时间上的现象,都是从一个前提开始。本质属性

特殊:它假定了一个特殊的、本身是偶然的前提——形式特点

分析:它对于以前的各种哲学体系说也的确是没有前提的,——中断与传统哲学联系

综合:结论是:必然的、理性的前提是不能否定的,否则就要陷入绝对的荒谬。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费尔巴哈把握了黑格尔思辨哲学与众不同,割裂了哲学理论之间的联系。但是,他没有指出思辨哲学与传统哲学的本质区别: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辩证论和认识论两个层次的区别。他的结论表明,必须回到认识论环节,否则就要陷入绝对的荒谬。因为辩证论是以矛盾论为基础的,认识论停留在无矛盾的本质属性上。这一分析表明,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没有深入到间接抽象的环节,因此不可能涉及到认识论和辩证论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问题。

-4-

 

http://gdbh.vip.sina.com/dggdvx/lhgevxml.htm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