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暴露中国军队弱点:直升机数量太少(组图)

来源: 秦汉文长 2008-05-24 10:17:2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072 bytes)
编者按:2008年对中国人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经历了冰雪灾害之后,突如其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又一次对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历次的重灾救援过程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都发挥了核心的作用,此次抗震救灾尤其如此。

  对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金一南教授进行了专访,剖析军队在这次抗震救灾危机处理中的具体表现,展望国人的辉煌未来。

  专家简介: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家安全战略、国际冲突与危机处理。

  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灾难救援行动中,军队因具有高度集中、统一指挥和广泛分布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其是国家突击性最强的救援力量。任何国家在发生大的灾难的时候都要投入军队。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news/2008/5/23/20080523084137777a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5月18日,参加抗震救灾的陆军航空兵部队共出动115架次,向灾区60多个点位空投物资、运送伤员,架起了一条“空中生命线”。张雷摄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news/2008/5/23/2008052308400548455.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5月22日,陆航黑鹰和米-17直升机空降帐篷等救灾急需物资到受灾严重的高山羌寨。中新社发 贾国荣 摄

  但军队本身具有的这些特性并不能保证它就一定能够优异地完成任务,比如说卡特里娜飓风灾害发生后,美国也动用了大量的军队进行救援,但行动过晚,效果也不很明显,最后到底运用了多少武装力量,竟然也没有一个清晰一些的统计。

  可贵的被动反应能力

  这次汶川大地震,我们的军队表现出非常强的反应速度和突击能力。人们经常讲到抢救生命的"黄金72小时",反应速度不快就意味着很多生命的丧失。

  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地震发生,14分钟之后的2点42分,总参作战部就发出了第一道命令,要求北京军区某集团军的工兵团作好集结救援的准备,充分反应了军队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建立之后实际运行的效果。

  作为理想的危机处理来说,首先应该做出和获得预警。但是实际上我们看到,包括美国的911危机、俄罗斯的别斯兰事件危机以及其他众多自然灾害在内,获得准确的预测实际上很难。

  比如今年初中国南方的冰雪灾害,最初普降大雪的时候,很多人认为是瑞雪兆丰年,没有意识到是一场大灾难来临。这次超过唐山地震震极的汶川地震,也是突如其来。我们能不能做出快速的有效反应,无疑是一个巨大考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对一个危机处理机制来说,最宝贵的能力是被动反应能力。

  如果事先得到预报,能够有条不紊地主动反应,当然最好。但是更可贵的是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做出迅速的被动反应。所以危机运行机制中,被动反应能力是最为难得、也是最为珍贵的。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防大学学员中有一些军区领导、集团军指挥者以及部分地方的省部领导干部,12日下午还在学习,晚上到13日凌晨就一个接一个奔赴救灾前线,速度同样很快。

  地震发生后,信息阻断、交通阻断,给部队的机动带来很大的困难。震中情况到底怎样?怎么进去?如何把消息传出来?如何把救援力量投送进去?都非常难。尤其是汶川地区的地理位置不利于救援。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发生在华北平原地区,虽然道路被阻断,但是新的通路容易开出,我们四面八方的力量能够有效地汇集起来,这些都和唐山地区的地形有很大的关系,没有大的山川河流的障碍。

  这次发生在四川汶川的大地震,震级已经超过唐山大地震,达到了8级,特别是发生在山区,大量的山体滑坡、泥石流阻断了河流和道路,为救援带来很大的困难。面对这种环境,局外人很难体会到一线救灾部队的艰难。武警部队师参谋长王毅率部首先进入汶川,真是一条好汉!某集团军军长带领30名突击队员挺进震中,也不知克服了多少险阻和艰难。他们把震中汶川的消息传出来,对组织整个救援工作起到了非常有利的作用。

  我们看到在隔绝了40多个小时之后,我军第一架直升机飞临汶川上空之时,当地百姓从四面八方跑过来,向着直升机跪下来,说"吉祥鸟来了,我们有救了 ",这是一个多么动人的场景。因为有飞机来了,意味着在这样一个与外界失去联系的地方,全国人民知道了汶川的灾难,中央已经送来了救援力量,这对受灾民众的精神鼓舞,已经超过了物质力量。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news/2008/5/21/20080521135610d72b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中国王牌飞行员单轮强降北川堰塞湖

  陆航表现出色

  陆航最适合应用于这类公路交通被大面积阻断的救援。

  在陆路交通发生严重问题的情况下,我们军队传统的公路机动无法有效运行,摩托化输送被阻断了、铁路输送被阻断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徒步强行军,像我们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传统;另外一种就是跨越障碍的空中输送。

  我军进行现代化建设多年,必须要也应该能实现近程和中程的超越地形障碍实现力量投送的能力,其中陆军航空兵在这里扮演的角色就十分重要而且关键了。把救援的人员和物资送进去,把伤员转移出来,陆军航空兵能够做到这一点。大家都看到了,在后续救援行动中陆航很好地发挥了作用。

  陆航实现的机降,比空投更加精确,携带的物资也比伞降要大许多,所以后来救灾指挥部先后调集近百架直升机,很多大企业都把自己的直升机调了过去。

  空中输送能力是发展重点

  一线官兵非常辛苦和危险,他们的献身精神让我们看到谁是最可爱的人。

  我们的反应能力已经提高很多,但是我们还要更快,也应该更快。救灾就像战争,如何更加有效地快速反应,是我们以后需要加强的。也就是说我们军队以后要进一步强化超越地表障碍的空中机动能力和中远程投送能力。在这次地震中,我们尽可能多地集中了直升机,但总体来看还是太少,能力还是有待提高。

  2008,我们注定迈向辉煌

  很多人都在讲2008年天灾人祸的问题。2008年首先有一场大的冰雪灾害;接着就是"藏独"分子在拉萨等地组织的骚乱;然后是奥运火炬传递在西方国家受阻,西方媒体掀起一股新的反华浪潮;国内还有"东突"恐怖分子企图劫持飞机;又发生了胶济铁路火车相撞事件;现在又是建国以来空前严重的一场大地震。

  这些事情的发生有些可以阻止,比如火车相撞属于责任事故,但更多的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个时候,关键就要看我们如何应对、如何处置、如何变被动为主动。

  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支军队,在问题不可避免地发生之后,有没有能力将不利因素向有利因素转换,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国家今年是"多事之秋",但是我个人感到,我们中国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团结,这样亲近,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获得空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国民的精神状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一种"共同携手、共渡难关"的精神所充满!我们前所未有地感觉到了我们共同的责任和共同的目标。为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可以贡献我们的所有。

  这就是我们中国作为一个国家从灾难中的奋起。

  我们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多种干扰因素,包括祖国统一问题、内部发展不平衡问题、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等等。因此西方有人预言:中国将在进一步发展中崩溃。

  今天,在一个接一个的灾难考验面前,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国家潜力的迸发。我们不但能够克服形形色色的困难和灾难,而且我们中国肯定可以成功地举办这次奥运会!通过2008年的这些严峻考验,我们可以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重新认识中国人。这些重新认识今天已经正在进行。

  同时经过今年的磨难,我们国人也对自己有了重新的审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军队没有被灾难击到,而是勇敢的面对。在灾难救助中焕发出的前所未有的民族凝聚力,把我们紧紧地连在一起。这是极其珍贵的。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够获得这种力量,就没有任何苦难能够阻挡它发展的步伐。这也是我们迈向富强的最根本的力量。

  灾难中的团结与奋发,让我们真正看到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不可阻挡。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