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专家:国家安全与危机处理中的中国军队 zt

来源: 我was一个兵 2008-05-20 23:05:3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486 bytes)
军事专家:国家安全与危机处理中的中国军队

2008年05月21日 新华网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国各界迅速行动起来。在重灾救援过程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发挥了核心的作用。新华军事对国防大学危机管理中心的欧阳维教授进行了专访,剖析军队在这次抗震救灾的危机处理中具体表现。

专家简介:欧阳维大校,国防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教授

灾情发生 控局得力

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家、政府和军队都采取了迅速而有效的应急措施,调集力量参加抗震救灾,把救灾最急需的力量在最短的时间里投入到抗震救灾第一线,这对减少损失,稳定救灾局势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按照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命令,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制定的"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令",在国家遭受重大自然灾害袭击的时候,承担抢险救灾的艰巨任务,迅速投入力量展开抢险救灾行动,这是新时期军队责无旁贷的重要任务。

反应迅速 行动到位

这次军队反应很迅速,特别是能够发挥自身优长,及时机动到位抢救伤员,组织医疗救助,向灾区人民提供各方面的救援,在整个抗震救灾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抢险救灾方面军队有自己的特长:

首先是组织指挥能力强。军队本身是为了适应战争的要求而存在的,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指挥、协同和保障方式,各级指挥员也有较好的组织指挥能力,因此从本质上说非常适应执行紧急任务。

第二是军队救灾能力强。相比而言,军队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动员起较强的人力和物力,并处于能够执行任务的应急状态。军队是一支有组织有纪律的战斗集体,能够服从命令听指挥,尽一切力量完成任务。同时,军队还具有运输、救援、医疗、通信等救灾所需要的装备和保障能力,能够完成一些急难险重任务。

第三是平时准备好。军队通过长期的战备,各项准备和预案比较完善,能够在紧急状态下快速启动应急程序,迅速发挥作用,在很短的时间内对危机事件做出反应。

第四是训练基础好。军队通过平时的训练,使军人在体能和技能上能够适应艰苦环境的要求,所以能在救灾时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另外,军队在灾区还可以帮助地方政府稳定群众情绪,做好各类群众工作,并及时按要求转入灾后重建工作等。所以说在救灾中,特别是应对特大灾害时,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能够在国家抗灾体系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危机处理事关国家安全

危机处理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很大。因为对国家安全的威胁通常都是以危机形式表现出来的,需要以危机管理的方式加以应对和解决。国家受到的安全威胁实际上是多重的:既包括传统安全威胁,主要表现为战争和冲突,也包括非传统安全威胁。如恐怖主义、自然灾害、人道主义灾难、严重传染病流行、走私贩毒、严重有组织犯罪等安全威胁问题。应对这些威胁,都可运用有效的危机管理加以控制和解决,目的是保证国家的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促进世界和平。实际上,不管是冲突、战争还是自然灾害,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爆发和平息的过程。危机管理就要对危机进行全过程监控、预防、处置和恢复,因此危机管理与确保国家安全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应急反应树立良好国家形象


看一个国家危机处理的能力怎样,首先要看其是否能有效地预防危机的发生,并能否在危机发生后很短的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把危害降到最低点。我们知道地震灾害很难预防,这是国际公认的。因此我国对这次灾害危机的处理是否得当,主要是看怎样应对和处置。

在这次救灾中,武装力量的救援首先是反应相当快,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另外,救灾的措施是得力的,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部队机动到现场,以救人为核心来展开灾害救助,救援重点和处置方法的选择是正确的。

第三是能够统一运用各方面的力量。因为救灾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要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包括军队在内各个部门的作用,形成统筹协调的统一指挥,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把各种力量整合在一起,在救灾中发挥各自的作用。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特别是组织好军地之间跨部门的协同更不容易。

所有跟帖: 

余震可能持续一个月。后面的任务还艰巨着,现在只是初战告捷 -空谷03- 给 空谷0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20/2008 postreply 23:13:0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