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的“中年危机”: 阿富汗告急 东扩摩擦大(图)

来源: LostControl 2008-04-01 10:20:5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629 bytes)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首脑会议将于4月2日至4日在罗马尼亚举行。这次会议号称北约成立以来规模最大,是这个军事组织明年60周年诞辰之前的最后一次首脑会议。

宏大场面之外,会议却难有新意。两年前北约首脑会议讨论过的内容预计将再次成为议题,即阿富汗驻军、北约继续东扩和角色定位等问题,北约各成员国就上述问题的分歧也一如既往地难以调和。

难怪在会议开幕之前,已有西方外交官预言其内容“乏味”,西方媒体则认为这是北约“中年危机”逃不掉的尴尬局面。

阿富汗告急

北约是冷战产物,成立时以北大西洋为“势力范围”。如今聚首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北约各成员国领导人的目光却锁定阿富汗,因为北约在当地的军事行动实在难为人愿。

去年是北约驻阿部队死伤最多的一年,有超过230名西方士兵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中丧生。同一年,阿富汗鸦片产量创历史最高记录,为在逃的塔利班余党提供资金保障,令北约部队实施军事打击的难度增大。

前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詹姆斯·琼斯说:“北约在阿富汗没有取胜,确实无错。”他最近主持出台一份报告,评估阿富汗局势。

北约当前在阿富汗驻军4.3万人,其中约三分之一为驻阿美军。与驻阿美军一道,加拿大、英国和荷兰部队承担了当地主要作战任务,来自法国、西班牙、德国、意大利和土耳其等北约国家的部队则驻扎在阿富汗相对安全的地区。

北约驻阿部队指挥官认为,只要增加驻军就有望赢得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然而事与愿违,北约内部就驻军问题难达一致。

关于是否继续驻军阿富汗,荷兰、西班牙和德国等国家犹豫不决。在阿南部坎大哈有2500驻军的加拿大明确表示,只有得到至少1000兵力的支援,才会考虑继续驻军。澳大利亚并非北约成员国,在阿富汗有1000驻军,但这次也表示如果得不到增援将撤出部队。这样一来,北约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只能更多依靠美国,尽管后者难以脱身伊拉克。

北约首脑会议开幕前不久,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警告说,如果不妥善解决有关分歧,驻阿部队问题可能分裂已经存在59年的北约。盖茨说,北约可能沦为一个双重军事联盟,其中“有的盟国愿意为保护人民安全奋斗至死,有的则不愿意。”

因为其迫切性和争议性,阿富汗问题注定成为这次北约首脑会议的关注点。阿富汗总统哈米德·卡尔扎伊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因此受邀出席即将在布加勒斯特举行的会议。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欧洲项目主任朱莉安娜·史密斯认为,正如2006年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举行的北约首脑会议一样,阿富汗问题势必成为今年会议焦点所在。他说,有关这个问题的讨论激烈,“好似立刻抽干了屋里的氧气”。

重谈定位难

阿富汗问题注定主导即将开幕的北约首脑会议,不仅因为当前那里的战况紧急,还因为此事关系北约存在的意义。

在北约的对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解散后,依然存在的北约就开始重新为自己设立目标、找寻定位。后冷战时代,北约调整战略,以“全方位应付危机战略”取代“前沿防御战略”,通过东扩和推行“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竭力向中东欧和原苏联地区拓展影响,在欧洲安全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在冷战中一枪未发的北约于1999年第一次参与军事行动,借口“防止科索沃人道主义危机”,派飞机轰炸当时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2001年美国遭遇“9·11”恐怖袭击以来,打击恐怖主义似乎成了北约存在的新目标,而阿富汗行动则是北约部队参与的第一次地面战争。在当地军事行动的成败与否,考验着北约部队的军事能力,关乎这个军事联盟组织存在的意义。

前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琼斯认为,如果阿富汗行动失败,“将危及北约作为一个可信、团结、有意义的军事联盟组织存在的前景。”

美国智库凯托学会学者斯坦利·科伯认为,北约从频繁发生的恐怖袭击中找到存在的意义,但也可能因此而走向衰亡。他说:“今天的敌人不惧怕我们……而历史显示,军事联盟难以存活,它们通常以‘离婚’为结局。”

最近在布鲁塞尔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再次表达对北约前景的担忧。“北约如今的担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我们因此更迫切需要有清晰的战略视野,”他说:“我们需要回答这个问题,即来年我们需要怎样的北约?”

东扩摩擦大

北约东扩是这次首脑会议的另一重要议题,与会领导人将讨论是否向5个欧洲国家发出入盟邀请,这是北约内部另一分歧所在。

5个候选国家中包括3个巴尔干半岛国家,其中克罗地亚和阿尔巴尼亚如无意外将加入北约,而马其顿成为新成员可能遭到希腊反对,因为两国对前者国名存在争议。

有望成为北约新成员的另外两个国家分别是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对此不仅北约内部分歧巨大,也遭到俄罗斯的强烈反对。

在北约内部,支持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加入北约的国家包括美国和加拿大,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计划在首脑会议开幕前访问乌克兰以示支持。

然而,包括法国和德国在内的主要欧洲国家却对此公开反对。根据北约有关规定,只有全票通过,新成员才能获准加入北约。

因为担心影响与俄罗斯关系,法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反对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加入北约。俄罗斯反对北约继续东扩,认为此举针对俄罗斯。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亚历山大·格鲁什科28日说,如果北约考虑暂缓吸纳乌克兰和格鲁吉亚为其成员,俄罗斯愿意在阿富汗问题上提供更多合作。

美联社报道认为,为避免即将举行的北约首脑会议陷入尴尬局面,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加入北约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届时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及俄罗斯当选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也将到访布加勒斯特。

文章援引不愿透露姓名的西方外交官消息称,北约首脑会议最终可能会采取妥协,发表一份声明支持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申请加入北约的举动,但并不承诺正式接收它们为其成员。

北约的历次扩充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xwzx/gjss/gdxw/200804/01/W020080401256467002019.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北约前五次扩张情况 新华社资料图

北约成立于1949年4月4日,其宗旨是加强成员国在集体防务和维持和平与安全方面的共同努力,促进北大西洋地区的稳定和福利。成立初期,北约只有12个成员国,包括美国、比利时、加拿大、丹麦、法国、冰岛、意大利、卢森堡、挪威、荷兰、葡萄牙和英国。

过去50多年里,北约先后5次扩充成员国。

1952年2月18日,土耳其和希腊加入北约。1955年5月5日,联邦德国加入北约。1982年5月30日,西班牙加入北约。

20世纪90年代,随着华沙条约组织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北约迅速调整战略,以“全方位应付危机战略”取代“前沿防御战略”,通过北约东扩竭力向中东欧和前苏联地区拓展影响。

从1992年起,波兰等东欧国家相继提出加入北约的请求。1995年9月28日,北约正式公布东扩报告。。1997年7月8日,北约马德里首脑会议正式决定,接纳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三国加入北约。1999年3月12日,上述三国正式成为北约新成员,从而使北约的成员国增至19个。

2002 年11月22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首脑会议上,北约正式表示愿意接纳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为其成员。2004年3月,这7个国家正式加入北约,成为北约成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充。扩充后的北约共有26个成员国。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