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民族分裂的成因与警示(ZT)

来源: jinhui20 2008-07-18 21:33:0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9700 bytes)
民族分裂的民族分裂的成因与警示成因与警示
 [百宝箱使用帮助]
作者:高阳之苗裔 
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185039.shtml
  科索沃独立已经成为了难以改变的既成事实,不论是否得到承认,塞尔维亚再次收回科索沃主权的希望已经非常渺茫。之前我分析过科索沃分裂对各方的利弊,但毫无疑问,塞尔维亚都是其中的输家。虽然科索沃模式被各方面反复强调不可复制,但这个世界是功利和现实的,他承认既成事实以及先例的意义,更应吸取教训。如何剖析科索沃民族分裂模式的本质,让中国规避此类风险,并利用从中提炼出的东西找出敌人的弱点,都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科索沃模式建立在三项基础上:
  一、民族分裂的存在基础,在于民族存在的本身。特别是在局部地区占据人口优势,并且民族文化以及宗教历史认同与主流民族差异较大的少数民族。
    
  二、民族分裂的政治基础。这就是已经被广泛证明有害无益的民族自治制度。
    
  三、民族分裂的成功基础。获得外来势力的强大支持和干预,这种干预的成功建立在前两项基础上,以及外来势力与所在国力量的对比。
    
  可以看出,同时满足这三项条件并非易事,这也是表面上科索沃民族分裂模式对于有内部民族问题的国家未必有立竿见影、迫在眉睫的影响之原因。但真正的有识之士,应该防患于未然,不要等到无可挽回之时再去后悔和叹息。再说,这些因素既便尚未发展到必然导致国家分裂的地步,但引起社会动乱,民族冲突则是绰绰有余。
    
    
  第一, 民族存在本身是民族分裂的根本原因。
    
  单纯说科索沃独立的表述并不规范,准确的说,应该是“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族谋求分裂”,这样恐怕会很象说废话,不过其实废话不废,这表明了其分裂的本质在民族而非地域。不同民族存在本身,这是民族分裂的基础,也是民族分裂的根本原因,只要存在民族差异,民族分裂就是必然会出现的问题。这是不以任何人或理论的乐观假设所能回避和否定的了的。因为民族差异,本质上就是深刻的生活方式、利益和群体归属认同的差异,民族的区别也就意味着立场存在的天然对立。
    
  会有人置疑,世界上存在多民族国家又如何解释呢?事实上,几乎世界上没有一个真正的绝对单一民族国家,这种现象与民族存在造成分裂和对立理论不是矛盾的吗?我认为,民族存在本身必然会引发民族分裂问题,这是内在的规律,是民族区别背后的深层差异所与生俱来的。但由于世界的复杂性,民族差异的程度并非没有区别,也不代表分裂一定会实现,这是受各方面因素所决定的。最主要是所在国国家和主体民族的实力所决定的,如果国家和主体民族实力对民族分裂占据压倒优势。比如车臣人与俄罗斯人,民族和宗教文化认同的差异比塞尔维亚人与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人只大不小,最后分裂未成,不是没有分裂的意愿和行动,而是民族实力相差过于悬殊的结果。
    
  民族关系也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各民族与主体民族的血统和文化的亲近和认同程度有差异,各民族之间的实力对比有差异,非主体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同样有差异,所以这是一个微妙和复杂的平衡关系。基本规律就是:某一民族与主体民族在种族、文化、历史和宗教的差异越大,则其谋求分裂的意图和与所在国及主体民族的关系恶劣的程度越大,也需要主体民族的实力和数量的优势更大才能防止民族分裂。对不同的民族不能同等视之,应该也必须区别对待,争取亲近归附者,打击疏远敌对者。何况谋求分裂的民族,最后绝不会仅仅针对主体民族,其它非同类民族也同样是被排斥和打击的对象,这种先例古今中外数不胜数。象在车臣战争期间,车臣叛匪可以勾引大量同教的恐怖分子将车臣变成了犯罪横行的地带,而除了俄罗斯人以外,如乌克兰人、奥塞梯人等民族也被任意杀害、驱逐甚至卖为奴隶。在科索沃,除了塞尔维亚人、黑山人、吉普赛人,甚至同样信奉伊斯兰教的斯拉夫穆斯林,同样是被歧视、压迫和驱逐的对象,其生存艰难与在主体民族统治下不可同日而语。这道理很简单,越是这种分裂意识重的民族,由于其更为弱小,对其它民族的敌视、恐惧及敏感度,使其对其它民族和宗教群体更加不会宽容,达赖要驱逐出“大藏区”所有其他民族,也是同样的道理。
    
  而且民族的存在虽然有长期的历史和文化基础。但也并非一成不变的,民族底蕴的深厚程度不同,根基也不同。某些民族之间,由于民族认同的共性远远大于其差异,共同利益远大于矛盾。在这种情况下,短期内仍然会有表面的民族差异,但这只是一种过渡形态,最后必将走向一体化,融入最强大,最具先进性和深厚文化基础的民族当中,这种民族一体化,必须要有主体和核心才能进行。这种可能性,在中国汉族与南方多数少数民族间是存在的。在国际上,如德国的少数民族,原生活在波兰但泽的索布人,本是西斯拉夫人的一支,与波兰人和卡舒比、捷克人、斯洛伐克人是近亲,由于与相邻的德国人有共同的新教信仰和密切的关系,在二战后,被波兰全部驱逐到德国,这一源于文德人,自罗马帝国崩溃后唯一没有迁离原地的斯拉夫人,在二十世纪被迫迁移,现基本已被德意志人所同化。而南斯拉夫模式,则是以民族体为基本政治单位的形式,加深了民族间的区别,甚至划分出新的民族,额外的增加了民族一体化的障碍。既便曾经意图制造“南斯拉夫人”的民族认同,但由于没有树立民族一体化的主体和核心,相反,是以压迫和排斥最大的塞尔维亚民族为手段的,所以民族一体化不仅没有实现,相反加剧了民族对立。
    
  同时,索布人的例子,也表明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由长期的历史、文化、血统和信仰综合作用的结果,单凭一方面决定不了民族间关系。所以单纯以血统远近来做为判断民族间关系的亲疏,并不可靠。就象塔利班之于伊朗,波兰之于俄罗斯,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之于塞尔维亚,都证明了缺乏文化认同的血统相近,改变不了民族间的敌对。虽然民族间血统的亲疏对影响民族间认同有一定作用,但不能夸大,更不能以此为判断标准。
    
    
    
  第二, 对民族自治作用的认识。
    
    
  这是非常重要的。民族存在本身只是民族分裂基础的一条腿,并不能真正走向独立。有分裂意愿是一回事,有无实现的条件则是另一回事。这取决与主体民族有较大差异的民族是否具有能够实现分裂的政治基础,也就是是否具有维持独立的能力和机构。而这就少不了成熟的民族自治体制和民族政治机构。可以注意到一点,虽然很多国家都有民族问题,不乏问题严重的,但近现代发生民族分裂的,基本都是实行民族联邦制和区域民族自治的国家。而政治一体化的国家,虽然不乏民族分裂的问题,如有匈牙利人问题的罗马尼亚,库尔德人问题的土耳其,但后果远不如前者严重。同样,许多国家谋求分裂的民族,在独立目标短期难以达成的情况,也会退而求其次,将“真正自治”作为以退为进的政治要求和宣传手段。而许多国家反分裂的第一步,就是取消民族自治。这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给予然后夺走,并不等于从来没给有,而是会招来双重的怨恨和敌意,但这些国家仍然这样做,其原因何在?
    
  无论何种民族势力要想真正形成力量,就必须组织起来,否则不过是一盘散沙,满清规定汉族人聚众三十人,则以谋反论罪,就是出于弱化汉族的目地。所以任何民族要独立,必须有自己的一套本民族的政治和军事组织机构,但这谈何容易?这种组织往往一不正规,二无经验,三缺承认,这都是非常严重的不足。而获得官方承认的民族自治无疑提供和加强了民族分裂的政治基础和可能,免费提供了民族分裂的政治组织机构,为民族分裂培训有行政经验甚至军事经验的人员。而且这不仅给了民族分裂的政治准备,同时也强化了民族分裂者自我认识,甚至给了外来干涉以“名正言顺”的理由。
    
  前苏联为了给自己造出一个“苏维埃联邦”的“国际主义大团结”夜郎自大自娱自乐的假象。将沙俄时期省的设置大量改为加盟共和国,除了加盟共和国,还有自治共和国、自治州。总之,是国中有国,国中套国。最后呢,假国变成真国,假国际变成真国际。甚至如今已经独立出来的前苏联各国,仍然为以前内部设立的自治共和国和自治州分裂问题头疼,遗泽不可谓不深远。
    
    
  采取民族自治制度本身,表明了两点。
  一、 实行自治的民族不能在国家统一的国家法律下,与其它民族共同生活。而是自成一体,自搞一套,与其它民族格格不入。也表明国家政治制度和法律法规无法适用于全体国民,而且以民族为标准的自治,加大而不是减弱了其民族与国家和主体民族的认同差异,表明某一族群与所在国的主体民族和其它国民有难以克服的对立。
    
  二、 在事实上造成了某些民族对自治地区拥有所有权,排斥其它国民,并且给予了外界这一地区独立管理,不需要国家干预的印象。给予了外部承认民族分裂的理论和事实依据。
    
  所以无论对内对外,实行民族自治,都等于明确宣告:这个国家存在不可调和的民族间矛盾,将国家弱点暴露于外,给人以口实。因此,除非逼不得已而出下策,允许民族自治本身,就是真正开启了民族分裂的大门,如果在非必要情况下,实行民族自治,除了称之为愚不可及,几乎无可形容了。
    
  不出意料之外,肯定又会有“理想”或“乐观”主义者提出反驳。允许民族自治是出于民族尊重,可以让自治民族感恩戴德,加强国家认同,乐于保持与国家的统一,减少分裂的可能性云云。对于此种错误观点,反面例证数不胜数。单单今年发生的事,已经足够抽烂他们的嘴巴了。按这种一厢情情愿的逻辑,前苏联压根不会解体,南斯拉夫更不会瓦解,科索沃又何从独立?难道认为中国政府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族优惠仍然不够?那东突、藏独闹事的群众基础从何而来?人的欲望很难满足,民族也是一样。民族问题难以解决,正在于没有相同的认同以及思维标准。自认为尊重对方,却难得到对方同样的看法,又岂能一厢情愿,越位思考呢?如果对方认为只有允许其独立才是真正的尊重,否则就是不尊重,又当如何处理?同意其独立?观点对立不要紧,但承认民族自治合理的理论,其逻辑必然会推导出民族分裂的合理性。用这种与统一对立的理论,支持统一反对分裂,以己之矛,攻己之盾,这种蠢举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被我们的祖先所嘲笑了。
    
  有人呶呶不休,除了民族自治外,将对少数民族实行优惠政策当成看家法宝。说老实话,我真的打心眼里藐视这种东西。民族优惠政策说白了,就是用收买的手段换取认同。如果一个国家的一部分民族对国家的认同不是出自本身的认同,而是要以额外的,从其它大多数国民剥削出来的利益收买。这种认同有何价值?所失所得孰大?且不说不是什么东西都是用钱能买来的,而且用钱买来的团结也好、友谊也罢,包括和平,都是虚假和不牢靠的。这种做法与在外敌入侵时,割地求和,换取一时苟安有何本质区别?何况这种想法丝毫没有心理常识,无缘无故主动送钱上门,这叫有求于人,不叫有恩于人。除了会使其加深族群认同差异,使享受优惠的非主体民族自认高人一等,并且自视保持正常的国民本份是对国家的恩赐之外,还有什么别的作用吗?这种政策制定的动机是主观唯心主义,实施的基础却是建立在庸俗“唯物”主义,真是集荒谬之大全。这种会引起多数民众不满,加强民族分化,对民族分裂火上浇油的做法居然会被认为是妙策,让人不由得有“下愚不移”之叹。
    
  这种以损害多数人利益的手段来做的亏本买卖总有破产的一天,对其它民族的欲望,总会有满足不了的时候。科索沃是南斯拉夫最穷的地方,而阿尔巴尼亚长期比科索沃还穷,但科索沃只是在阿尔巴尼亚最孤立和穷困潦倒,以及以斯大林和毛泽东为偶象,对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人大搞肃反和清洗的时候,科索沃与阿尔巴尼亚合并的呼声才不占上风。前南斯拉夫甚至将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的族名改成与阿尔巴尼亚国不同的拼法,而直到科索沃战争时,科索沃的经济水平也在阿尔巴尼亚之上,最后仍然制止不了民族分裂。
    
  至于鼓动民族分裂的野心家或者“理想主义者”,其欲望更不是轻易满足的了的,特别是民族文化是那种一神论极端宗教的民族,就象“宁要**草,不要**苗”一样,经济利益与其权力欲和“理想”相比又算得了什么?何况再穷的国家,其领袖富可敌国者也比比皆是,科索沃的阿族分裂分子,或者也可以称之为“独立英雄”们,现在不是通过贩卖人口和贩毒大发其财吗?从来靠钱买不来团结,买不来和平,也买不来尊重。这与再高的薪水,不辅以严密的制度以及严刑竣法,同样不能抑制贪腐官员的贪欲是一回事。
    
    
  科索沃在南斯拉夫尚未分裂之时,就是国内的超级扶贫黑洞。南斯拉夫不断的给予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人的援助和优惠,除了让阿尔巴尼亚人坐等白食,把精力全用在生育上,使阿族在科索沃的比例从二战后不足一半变成现在的90%,扩大分裂基础外,还加深了民族矛盾,经济发达的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谋求分裂,除了自身的民族认同外,对永无止境的向阿族这种无底洞扔钱不满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民族优惠不仅没有增加南斯拉夫的民族团结和统一,反而加深了民族敌对。而这种不明智的援助和优惠,使异类民族得以坐大,更加强了民族分裂的实力,削弱了抑制民族分裂的力量。
    
    
  这种损己肥人的白痴做法,虽然当今世界例子不太多,但个个惨痛。这种以削弱国家根本,去支持非主体民族的做法,中国古人说的很明白:弱根本而厚枝叶,而求久安,岂可得也? 我也打个比方:现在很多人喜欢养宠物,亲如家人,但请注意,这是你养得起无害于自己为前提的。一个人的宠物如果只有兔子那么大,花费不多,宠物很温顺,这个时候感受不错。但这头宠物长到狼那么大的时候,供应就会很吃力了,甚至宠物的消耗已经超过了本人,而且其危险性也大大增加,难免让人心有忌惮。到了此时与其说是你养宠物,不如说你已经变成了伺候它的奴仆。等到继续把它养成熊一样大,恐怕只有让他以你为食物,才会罢休。
    
    
  给予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人的自治和优惠,使阿尔巴尼亚人势力增加后。不仅没有让阿尔巴尼亚人感恩戴德,反而刺激他们进一步要求更大的自治权利,要升格为与六个共和国一样的国家,并且不断的制造骚乱。而此时,塞尔维亚为了防止分裂,取消其自治,正象前面所说,带来了双重的怨恨。归根结底,都是源于铁托之流不以国家和民族一体化为目的,而以分化和打压主体民族塞尔维亚人为手段进行分而治之的基础上。这种立国精神,可以说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南斯拉夫最终走向瓦解的命运。南斯拉夫和苏联之所以瓦解的如此之快,既不是因为民族自治成度不够,亦非民族优惠不够丰厚,惟因其主体民族本来就优势有限,经不起这种折腾而已。
    
    
  有人会问,欧美西方发达国家,同样实行自治,原因何在?莫非民主国家就能抑制民族分裂吗?这种提问首先混淆了自治与民族自治本质性的差别,好比把国内问题混同于国际问题一样。除了英国是由于王朝继承形成的国家联合体制外,西方极少实行民族自治的国家。法国自波旁王朝起厉行中央集权,谈何民族自治?德意两国,虽然长期封建分裂,导致中央集权相对薄弱。地方自治相对强势,但德国主体民族的一致,民族主义强势,相对抵消了自治造成的国家离心力。而意大利由于民族混血严重,地域差异更大,民族主义也不及德国强烈,导致意大利南北方分裂的声音不绝与耳。
    
  至于西方的老大美国,本身就是一个殖民地移民的联合体,连自然产生的中央尚且不存在,自治当然是顺理成章的。但美国实行自治,也是建立在早期民族、文化和宗教认同的基础上。而随着国家的发展,如南北战争,表面上以废奴为名,实质是美国中央政府打击地方权力的一次战争。可见西方的自治传统,与其说是主动选择,不如是历史遗留问题,而且其大范围的自治权力是被不断压缩和减少的。
    
  西方内部民族问题并不少,但他们一向是要求加强民族文化认同的一体化而不非相反。到今天法国还为承认少数民族(非移民的阿尔萨斯、布列塔尼等)的语言地位问题争的不可开交,美国规定国歌必须用英语歌唱,都是具体的表现。如果说民族自治真的对国家有利,那么这些世界上的强国富国,向来老奸巨猾的那些国家,难道都是蠢才,全是阶级本性的表现?只有那些因为民族自治把国家搞的四分五裂的国家才是进步和明智的?对此人们不难做出判断。
    
    
    
  第三、民族分裂与外来干涉的互动。
    
  现在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除了极少数人造国家外,多数是经历了各种考验得以存在下来的成熟国家。国家内部民族结构和实力对比,是经过长期的历史选择和斗争获得的力量平衡。因此,这种国家内部的民族实力对比已经基本确定,除非出现异常情况,如大力削弱主体民族的情况,很难使国内的少数民族在单凭自身力量的情况下分裂成功。因此,打破这一实力平衡的外来干涉的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很明确,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如果没有上述两个条件,对民族分裂势力的外来涉,要么无的放矢,要么无从下手。所以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不给人可乘之机才是最重要的。但什么才是真正的不给外来干涉以可乘之机呢?
    
  外来干涉皆有民族利已的目的,真正为了“人道”目的,不顾实力对比,不惜损害本国利益去为其它民族的“自由”和“解放”而与对方交恶者,不说绝无仅有,至少也是凤毛麟角。所以,避免外部势力对国内民族分裂的干预的根本措施,既不在提高民族自治程度,更不在抬高图谋分裂的民族的地位和待遇。相反,应该减少或者取消搞分裂民族的自治地位,加强镇压强度。加强主体民族的凝聚力和提高国力,表现强硬才是唯一有效的做法。
    
  会有人置疑:塞尔维亚在科索沃不就是这么干的么?最后的结果是科索沃战争和科索沃独立,你这不是重蹈覆辙吗?这还是没有透过现实看本质,塞尔维亚科索沃问题最终结局,根本原因在于双方实力对比过于悬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可靠的盟友,那只有徒呼奈何,而这就是小国和弱国的悲哀,非人力所能为了。大家想必都知道狼和小羊的故事。美国和西方对南斯拉夫及塞尔维亚,是必分之而后快,提的条件都是无法满足的。在这种情况下,塞尔维亚做任何选择都只有最终被分裂一种可能。到了这个程度,塞尔维亚选择了对抗,其实是害中取轻。既便不能改变现实,至少也保留了未来。因为一个丧失尊严和斗志,可以被人随意予取予求的国家,只会招来更多的欺压,而不会中止,这就是国际、民族包括人际关系中的马太效应。看过近代史,了解满清如何想通过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了结事端,而最后导致列强蜂拥而至的历史,应该就不会对通过让步维护国家利益抱幻想了。
    
  相反,俄国在车臣问题上采取同样的做法,则取得了与塞尔维亚相反的正面效果。俄罗斯顶住压力,对车臣叛军残酷镇压,虽然引起了西方的各种叫骂和鼓噪,但并没有西方国家真的为车臣与俄国开战,或者哪怕是实质的制裁。这难道是因为俄国比塞尔维亚给分裂者以更好的待遇了吗?无非是俄国本身实力,以及强硬的态度,使西方知道,对俄干预的风险远非群殴小小的塞尔维亚可比的。所以西方对车臣人的支持大多停留在了口头上。
    
  同时,我们也看到,西方决不是轻易认输的。既然在战场上,无法达到目的,其它手段当然就会被考虑。而俄国也很明智,极其坚决的抵制了任何与车臣叛军谈判的诱惑。这还要回到上面我所说的,为什么对西方对民族分裂的干涉,必须以加强镇压来回应呢?
    
    
  这其实是中国古代兵法的基本常识。必须占据主动,不能被对手左右。如果西方指责我们民族自治程度不够,少数民族权利受压制,我们就顺着这个议题辨诬甚至“改进”,那无疑将主动权交给了西方,置自己于被审判和被命令的地位。之所以在民族危机爆发时,西方没有实质行动来干预,其原因只能是西方权衡的结果,因为没有足够的实力压制中国。在这种情况,中国以与分裂分子谈判,以及提高民族自治程度和分裂民族待遇的方式回应,无异于给了西方靠行动而得不到的东西。
    
  这给了西方以指责和勒令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资格,而且反证了西方指责的正当性,是对西方实质上的服从和投降,是典型的长他人威风灭自己的士气,不仅使爱国者丧气,让敌人得意,更会被其它国家轻视。同时,这种在西方的压力下对暴乱的民族分裂分子的让步,不仅是纵容邪恶,甚至是在鼓励邪恶。
    
  既然我们明白了加强民族自治,是民族分裂的前期准备,做出这种回应,无疑也是民族分裂分子所乐见的。任何软弱和让步的结果,只会鼓励更多民族分裂分子进行更多的暴乱,西方进行更多的干涉,以获得他们所希望得到更多的让步。而且这也会让民族分裂分子和某些少数民族,将政府的让步和优惠视为西方干涉的结果,他们感谢的更不会是中国,而是反华的西方,进一步向西方投靠,把西方做为实现他们野心的靠山。最终中国做出的让步,只起了给西方干涉中国民族事务的道义基础,以及让西方获得了民族分裂分子的感激和投靠,有百害而无一利,何苦而必为之?
    
    
  对于指责,少辩解,多主动攻击他人的弱点,才是应对之道。任何国家都不是无懈可击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只能被动的接受和应对西方傲慢和无耻的指责和要求,而不是主动的找出西方的弱点,主动攻击和予以强硬回应。根本原因,还在于中国经过一番文化浩劫,失去了中华文明和儒家思想所赋予我们的自尊、自信的意识,使某些人在面对西方和外国时,腿先软,头先低,气势一弱,处处被动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西方现在面临的国际国内问题,并不比中国更少。在这种情况下,其实他们已经没有真正打击中国的实力和精力,之所以还搞出一场大戏,无非是明欺某些人的软骨头。所幸,依靠普通爱国国民和海外华人的支持,中国在国际宣传上没有一败涂地。但如果没有明确强硬的国家政策和反应的支持,这种依赖于广大汉族人民爱国热诚的力量不会总是无条件继续的,而且会使这种感情针对的对象转变。历史上的义和团从扶清灭洋到反清灭洋,只是一线之隔。
    
    
  为什么越是在外部干涉和民族分裂动乱时,越是必须要对外强硬回应,对内加强对民族分裂势力的镇压?无非就是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抑制外国干涉和国内民族分裂的势头,使其知难而退,如其不退,则再加大打击力度。总之,苟且只能招来更多的侵犯,防止侵犯的唯一方式就是回击侵犯者,让其领略侵犯别人的后果是不幸和惨痛的。我认为,这属于最基本的国际关系常识。没有一个崛起的大国是在国内民族问题中顺从了他国干涉的。更不可能在加强了国内的民族分化和削弱主体民族力量后得以强大。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的民族分裂的成因与警示(ZT)
•  转帖]历史权威毛佩琦:明朝的强大远远超过了汉唐
•  社会观念与文化、社会的演变(ZT)
•  遍步全球的印度移民(ZT)
•  对前社会主义国家民族政策的反思(ZT)

所有跟帖: 

回复:的民族分裂的成因与警示(ZT) -祖辈务农- 给 祖辈务农 发送悄悄话 (21 bytes) () 07/19/2008 postreply 01:20:18

应该取消中国身份证,护照和各类表格上的“民族”一栏;这可是“中国特色”-其他国家的身份证,护照和各类表格都没有此栏(据说有“民族 -祖辈务农- 给 祖辈务农 发送悄悄话 (142 bytes) () 07/19/2008 postreply 02:10:33

应该去掉“籍贯”一栏,毫无意义。 -HPI- 给 HPI 发送悄悄话 HPI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19/2008 postreply 06:34:3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