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历史权威毛佩琦:明朝的强大远远超过了汉唐

来源: jinhui20 2008-07-17 08:37:3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4429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jinhui20 ] 在 2008-07-18 06:38:02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转帖]历史权威毛佩琦:明朝的强大远远超过了汉唐
http://www.hanminzu.com/bbs/dispbbs.asp?boardID=9&ID=222356&page=1
很多的历史书都说到一句话,涉及到对清廷的评价,怎么说呢?说是清廷的一个最大功绩之一,是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你说这个话有没有问题?有时候可能也是功绩,再仔细一想可能也有问题。就算是功绩,现在我提一个问题,我想请大家想一想,土尔扈特部回迁中国,渥巴锡在见到乾隆皇帝时,给乾隆皇帝送上第一件礼物是什么?是他的祖上在明朝永乐八年受封时得到的汉文印信,这一个历史细节常常被忽略了。说明什么问题呢?为什么他们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明朝就已经有人册封了,有印信凭证。为什么他们要回到中国来?明朝人奠定了他们对中国的向心力,有凭证在这里,现在换了清廷人做皇帝了,我回来把这个印信交给你。还有一句话要问大家,为什么在明朝的时候他们不回来,在清廷的时候他们要回来呢?他们是受了俄国欺负往回走呢,明朝的势力可以够着那里,清廷的时候够不着啊。

  明朝的疆域是到长城一线吗?明成祖曾经五次御驾亲征漠北、三离陆廷,其中两次是攻打鞑靼,一次攻打瓦剌,每次出征鞑靼无影无踪啊,听说明成祖来了,他们头年冬天就走了。那么明朝对蒙古地区究竟是什么样子呢?刚才我们说了明成祖曾经用武力攻打那些不服不顺的人,鞑靼和瓦剌,但是明成祖也同时封了鞑靼的阿鲁台为河宁王等等,这些王,我们应该看作是明朝的地方政权,他们接受封号,蒙古有一个后裔,这个后裔直到清廷还活着,后来也是一个学者,研究蒙古史的,他说蒙元的宗室从来没有正式表现对明朝的臣服,宗室臣服不臣服重要吗?现在我们看在东欧有一些国家流亡在外的王,是把他作为现在国家的象征?其实他们归附不归附这个国家不重要了。蒙古主要的政权首领,像阿鲁台等等这些人,他们接受明朝的封号,定期给明朝朝贡,这种朝贡是象征性的,不是说明朝剥削他们,这以后我们还会讲到的。

  当时的管理是松散的,那是我们的民族制度,当地的宗教不改变,当地的制度不改变,只要你不说我不是明朝的子民,定期到这里来行一个礼,朝廷给他们的赏赐是大量的,厚往薄来。只要你有才就选拔你做官,还有当地的贸易也是不改变,当时明朝的军队里有很多鞑官、鞑军。明朝疆域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也不妨引用古代文献上所说的一句话,这个话出自哪里呢?出自明史:《大明成祖文皇帝本记》,就是那个夺了侄子的皇位当皇帝的永乐大帝朱棣,也出自《明史:西域传》,是什么话呢?它描写明朝的疆域,说明朝的疆域是什么样子呢?是北及大漠、南及明海,俄罗斯不知道西伯利亚为何物,北及大漠,南及明海,最远最远的海边了。明朝的影响,是东西抵日出日落之说。因此在这个情况概括为一句话,“盖兼汉唐而有之”,把汉唐那些伟大都有了,还有一句话,明成祖晚年,已经远远超过了汉朝和唐朝了。所以明朝是这样的一个朝代,强大远远超过了汉朝和唐朝,这是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明史说的,明史是清廷入关之后,经过几代人反复修订写成的。

  现在我们就得出了八个字,明朝是治隆唐宋的年代,明朝也是远迈汉唐的朝代,有人说毛先生在给明朝翻案,我说不对,三百多年前就有人写了,我们没有翻案,不过把旧话念一遍,事实告诉大家。为什么我们的青年朋友不知道这些东西呢?历史学家的责任,搞历史的这些人干什么呢,一天到晚吃干饭不把这些真实告诉大家。今天我来,就把书上几句话念给大家听,如此而已。告诉大家,明朝曾经是一个远迈汉唐,曾经是治隆唐宋的强盛朝代。 大家可能说石破天惊,真的是闻所未闻的事啊。这个方面,我们就不说了,我们还要说我们这个主题。接下来就说明朝曾经是一个治隆唐宋的年代,曾经是一个远迈汉唐的时代,既然是如此,明朝那些昏庸的皇帝,那些腐败的宦官,那些们,东厂等等,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个我简单讲讲。

一个社会在发展的时候,在进步的时候,实际上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旧制度、旧思想、旧文化的衰败,新制度、新思想在发生发展。那么明朝中后期所出现的社会转型就可以这样概括,首先明朝的统治对于社会的控制力在削弱,传统的程朱理学逐步被王阳明所取代,士大夫有一些可以相当于现在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承担社会责任的,有着社会根本思考的有觉悟的人,应该说是知识分子,不是说仅仅读了几年书就可以成为知识分子,明代的士大夫,他们主体意识、参政意识越来越强烈,因此出现了所谓东林党和各种党派。他们提出对施政的意见,可以直指皇帝,比现在美国人骂总统还厉害,他们可以骂皇帝。皇帝看一看,竟然对这些知识分子没有办法,谁骂我我也不听,算了,这些东西我假装没有看见,上一个奏章说皇帝有这个问题那个问题,皇帝假装没有听见,咳嗽一声把奏章搁在这里。

  最后这些奏章,我们现在可以看得见的,在四十年代有燕京哈佛学院编了一部书,可以看到12本书,5号铅字的,都是骂皇帝的。有人说明朝专制皇帝昏庸到极点,但是专制吗?你看万历朝的时候,士大夫骂皇帝,骂了白骂,一搁,到现在我们也能看得到。我说的什么意思?皇帝、皇权、传统思想,对于社会、对于人们思想的进步力量在削弱,这一种削弱恰恰给新思想的发展留下了机会。之所以明朝有这么多新思想,尤其是大家瞠目结舌的《金瓶梅》,这么开放。明朝人追求利益、追求金钱、追求欲望,冯梦龙编了一个顺口溜,如今看英雄汉钱第一,当时不仅仅要有钱,而且还有假钱、假白银、假酒、娼妓、***、流氓恶棍,各种黑暗腐朽势力,社会控制在解体。


  但同时,除了腐朽的东西,人们的自主意识,人们在组织会馆、社团,集会****,尤其突出的是自称东林党继承人的傅社,他们提出了自己的参政意见,可以说傅社是中国,或者说中国近代政党的雏形,有组织、有纲领,还有入社的条件。就比如说如果你的老板天天不管你,很自由,如果天天来,你就很难受了,如果你一个制度控制得很死,社会结构很完整,这样一个社会,它对于社会的控制非常严厉的情况下,新的事物、新的思想是无法滋生的,滋生了也会被扼杀了。

  那么与此相适应、相一致的,就是明朝在经济领域出现了刚才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现在很多人不用这种萌芽的说法,说新的经济因素,近代的经济因素,手工工厂,手工劳动的规模化、组织化,雇佣劳动的大量使用,货币普遍流通,白银作为标准流通货币,全国市场的形成,海外贸易的发展等等。那么这些东西是在什么前提下出现的呢?一个前提,就是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高度发达,已经发展到极限了,要提高生产力,要改变经营操作模式。第二个,传统的经济管理体制已经败坏了,第一个经济管理体制就是对人的管理,户口,多严重啊,没有城市户口进城找工作就是农民工,很难,所以我们现在要进步,解决户口问题,各个地方解决了户口,就进了一大步。明朝的户口问题就更大,从蒙元以来,明朝实行了户籍分类制度,现在我们就是两种,城镇户口、农民户口,过去户口很多的,有军户,当兵的,民户,老百姓,还有官户,家里做官的,还有阴阳户,这家世世代代算命的,医户,看病的,有匠户,做工的,还有淘金户,专门就淘金,世世代代户口本不得改变,龙生龙、凤生凤,如果想改变户口除非皇帝特别允许。国家用户口制度把人束缚在土地上,从事固定劳动,向国家承担赋税和服役,你想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可能吗?资本主义萌芽的前提是什么呢?就是这些制度被破坏了,人可以自由地到市场上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资本论》就是这么说的。你想出卖劳动不行啊,你要指望家里的地出产的产品向国家缴纳赋税,离不开土地,你出行要凭通行证的。

  明太祖朱元璋当时就在蒙元末年是一个淘金户的家庭,淘金的,每天跟金子打交道。淘不淘得到金,走到天涯海角,都必须向国家缴纳金子。最后他们没有办法,就不断地逃亡,这是户口的本子控制着,你要承担这个赋税。现在我们取消了农民的税了,这也是一件大事了。户籍制度解体了,人们开始崇尚商业利益,我可以做生意、出卖劳动力,皇册制度对土地的管理开始被破坏了,土地不断地自由流动和买卖,军户制度也被破坏了,当兵的世世代代当兵,你家里出了一个当兵的,因为你是军户,如果当兵的死了,还得出一个兄弟当兵,如果家里没有人当兵,那就得亲戚、远房亲戚了,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还有匠户制度的破坏,就是传统的经济制度被破坏了,人有了更多的自由,去训练他的职业,农业、手工业当中的商品经济因素发展了,整个社会发生了变化。海外贸易呢?也在发展。有一个说法,说是明朝是一个最封闭的社会,说明太祖朱元璋曾经说过片板不能下海,后来到处也找不到原始出处。为什么在明朝一个时期,严厉禁止百姓下海呢?是因为沿海的倭寇太猖獗。明太祖朱元璋在平定天下时,张士诚有一批力量逃往海上,所以明朝曾经有一个时期是不准百姓下海。不准百姓下海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国家就闭关了呢?没有!实际上明朝的官办的,官方管理和控制的海外贸易一直没有停止,明朝在地方,像泉州、广州这些地方,还有宁波等地,设置了市舶司来管理海外贸易。海外的贸易者持明朝发给的有效证件,叫做堪和,进行所谓堪和贸易。大明嘉靖十九年,在浙江沿海,海上曾经发生了两批日本人自己打起来,怎么打起来了呢?自己都说是正牌的供使,都说自己有堪和,我是合法贸易,另外一伙人也说自己是合法贸易,结果就打起来了,争供之意。

  可以说在明朝,很多外国的商人,无论是官商还是民商,他们拿着明朝的有效证件是可以从事和中国的贸易,这种贸易在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进一步打通丝绸之路之后,当时说西方三十余国来到中国朝贡进行贸易,还带着一个什么麒麟,实际上不是麒麟,就是长颈鹿。最近阳江发现了“南海一号”沉船,中央台采访我,说为什么当时把长颈鹿叫麒麟呢,麒麟是我们想象中的动物,现在我们在一些陵墓里,或者是在图画里看到,认为这是一种吉祥的象征,说如果发现了麒麟是天下太平的象征。非洲人对长颈鹿的发音,大概跟麒麟很接近,明朝人所以认为长颈鹿就是麒麟了。永乐年间三十余国来中国朝贡,我开过中非关系论坛,四十多国的非洲首脑来了,我说哎呀、明朝的时候就来了三十多国的首脑了。明朝没有实行严格意义上的海禁,官方的贸易一直没有停止。到了大明隆庆年间,大家也许不清楚,隆庆皇帝就是嘉靖皇帝的儿子,万历皇帝他爹。到了隆庆皇帝继位的时候,史书上有说,一个新皇帝上来要改元,前面是嘉靖,他自己的年号是隆庆,然后准贩东西两洋。如果说在明朝隆庆年间之前,朝廷没有实行海禁,但是仅仅是允许官方的海外贸易的话,那么隆庆之后就允许老百姓到东西两洋贸易了。这是在隆庆年间。

  从此以后海外贸易是时松时紧,但是整体是呈现一个开放的态势。刚才我们说所谓明朝的社会转型,包括政治层面,包括经济层面,包括对外交往方面,那么这种对外交往、这种开放的态势,因为一个新的事物出现,使整个明朝后期的知识界发生了一个新的情况,是什么情况呢?就是西学东渐。西学东渐就指的是西方学术逐渐传到东方来,这件事的契机是意大利人基督教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最后在北京建立了一个教堂,这个教堂现在还可以看到,大家如果有兴趣到北京的前门的西边,宣武门,那里有一个拐点有一个教堂,就是利玛窦建立的教堂。利玛窦当时所带来的学问是中国人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这是全新的东西,可是我们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和科学家们,能够和他们对话,当时科学家是谁呢?徐光启等等。

  我打过一个比喻,我说如果一个博士要跟你谈专业领域的问题,他的对象是一个小学生,这个博士肯定不谈,因为小学生不懂。那么他的谈话对象和交流对象,肯定也要跟博士差不多。是什么意思呢?利玛窦所带来的学问,徐光启可以跟他谈,所以英国人李约瑟在写《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时候说,徐光启的定位不应该和利玛窦相比,实际上他在科学界的地位应该跟当时的伽利略并提。为什么?明朝自身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已经面临了近代化的前沿,中国接受西学是自身科学技术向前发展的逻辑动力,它有这个要求,明朝也走到这一步了,世界也走到这一步了。中国在明朝末年的西学东渐是一个平等的对话,到现在我们跟西方的对话还是不平等的,可是当时是平等对话,因为我们中国在很多领域,虽然在理念和根本理论上可能不一样,但是在水平上是接近的。

  比利时传教士吉米格曾经在来华时带来七千部图书,都有什么啊?既有宗教、哲学、人文科学的,又有自然科学的,可以说涵盖了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天文、算数、地理、测量、农业、机械等等,七千部图书啊,大规模的文化交流。其中很多被翻译成中文,那么西方当时最先进的作品,几年之内可以翻译成中文,当时没有这么多翻译,也没有什么电子邮件、电脑,那是在交通很不便,现代科技手段交流很缺乏的时候,中西有一个平等的交流机会,应该说是平等的,不是西方强势文化来压迫我们,学也得学,不学也得学,不学就得挨打。所以后来清廷人林则徐说师夷之长以治夷,可是明朝徐光启说的什么话?“要超胜”,心胸不一样了。清廷说师夷之长以治夷,明朝徐光启说欲求超胜必求贯通,是要求中西学术贯通,然后超过西方,这是明朝人的姿态,明朝人的心胸不一样。

  更不一样的是明朝科学技术界追求新知,开放态势,是由民间而向上发展的,是从民间启动的。像徐光启等人,是从民间开始,最后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反过来,清廷是什么样子呢?清廷是官方控制了,不许民间这样。康熙皇帝身边曾经有很多数学家、地理学家,也编制了世界地图,也编制了数理精用,但是地图绘好了不许出版,天文书也不许别人看,数学书也不准别人看,只准我康熙一人看,这样对社会生产力发展有好处吗?这些科学家成了皇帝的摆设,宫中的弄臣,普通老百姓是不允许接受西学的。

  我们进入主题吧。主题是什么?明朝在衰败中走向活泼开放,别看明朝末年衰败了,但是整个国家是呈一种开放的态势,是活泼前进的态势,从民间到皇帝都是这样。明朝末年遇到了内忧外患,内忧是李自成等起义,外患是满洲人***,分裂国家,在东北自己搞独立政权,搞起来了,消耗了明朝的力量。意大利传教士毕方记给崇祯皇帝上了一道奏书,说是为了明朝忠心更加强盛起来,提出几条建议,第一用西法修历书,中国人很注重历书,为什么?皇权神授,谁拿到历书就可以解释天的权力,我们现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了,也不会用老年号,我们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年号,这表示我们正统。所以明朝的皇权神授,历书很重要,洋鬼子也投中国皇帝所好,用西法修历书,崇祯皇帝同意了,和徐光启一起修历书。第二个建议打开海外贸易,控制海外贸易所得到的金钱,使国家强大。开矿业,增加国家的收入,让老百姓能够得到收入,这些建议看起来是形而下的,实际上它包含了西方治国的基本理念,是价值观的转变,和农业社会的传统是不一致的。崇祯皇帝说好啊,这么忠心,爱我大明,表彰,发匾牌,匾牌一路从北京到澳门,整个国家从上到下是一种开放的态势。

  皇宫里也是一种开放的态势,对于异域的文化也是接受的心态。我们可以给明朝再概括一句话,这句话就叫做明朝在衰败中走向活泼开放。这个态势很明显的,明朝的经济发展占全世界生产总值是遥遥领先的,当时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白银主要产地是拉丁美洲,西班牙在那儿建立殖民地。当然后来鸦片战争,白银也是卖得差不多了。为什么万历皇帝这么着急到全国各地开金矿、银矿呢?很多人对万历皇帝横加批评,说他母亲就出身低贱,他很爱钱等等,这种批评很狭隘,皇帝富有四海,他看中这些钱吗?万历皇帝主张开矿时,周边很多人说得很对,现在国家的经济要发展,开矿是很对的,现在我们看开矿也是很对的。问题在于开矿的时候,很多人在执行政策时借机捞钱、贪污中饱,这些都得打击,借机危害百姓,是应该抨击的,但是万历皇帝想要开矿,要发展经济,应该说有商品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做支持,所以明朝是一个从衰败中走向活泼的朝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转帖]历史权威毛佩琦:明朝的强大远远超过了汉唐
•  社会观念与文化、社会的演变(ZT)
•  遍步全球的印度移民(ZT)
•  对前社会主义国家民族政策的反思(ZT)
•  东海,南海问题上怎么处理对中国最有利(ZT)

所有跟帖: 

清帝笑日:猪明强汉唐,朕岂不是巨无霸了? -61033- 给 61033 发送悄悄话 (53 bytes) () 07/17/2008 postreply 12:28:01

猪明遗少被俺搞的自卑的只有当众手淫的份了!哈哈哈哈 -61033- 给 6103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17/2008 postreply 12:28:43

明朝连一个统一王朝都不是, 北元始终存在最后还是被清朝灭的 -@!!@- 给 @!!@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17/2008 postreply 12:34:04

回复:明朝连一个统一王朝都不是, 北元始终存在最后还是被清朝灭的 -@!!@- 给 @!!@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1/2008 postreply 09:17:03

"明朝的强大远远超过了汉唐" 大明那个朱啥宗 啥玩意儿来的 就是 -samurai- 给 samurai 发送悄悄话 (36 bytes) () 07/17/2008 postreply 13:42:14

有两处明显错误:复社不是傅社:堪合不是堪和。 -龙剑- 给 龙剑 发送悄悄话 龙剑 的博客首页 (664 bytes) () 07/17/2008 postreply 14:14:44

D!D!D! -husky- 给 husky 发送悄悄话 husky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18/2008 postreply 22:29:2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