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融合(ZT)

来源: jinhui20 2008-06-15 21:18:5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899 bytes)
http://9link.116.com.cn/node/22232
中国的历史本身就是各民族融合的历史,现代汉族,是经过几千年融合而来,如果从基因方面来看,没有纯种的汉族,汉族更多的是体现为对汉字,对华夏文明的认同。中国几千年,无论哪个民族统一华夏,无不最后融入中华文化,隋唐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时期,采取比较宽容的民族政策,因为古代中国,各民族的民族观没有现在这么强烈,中国农耕文化,代表当时比较先进的模式而广泛接受。但现在的世界环境已经改变,各国的透明度提高,民族主义兴起,特别在东亚地区,民族主义很容易被别国利用而使中国陷入动乱。过于宽容的民族政策,实际上阻碍了民族的融合,是人为设置民族的隔阂,怎么理解呢? 当今的趋势是一体化,任何行业都有一个标准,有了统一的标准,该行业就发展的很快,标准是强制制定的。区域内语言文化具有相同的性质,哪个区域率先实现语言文化的同一性,该区域的阻力也将大大减少,发展的也就越快,秦皇始统一文字,加快了中国的发展,使中国领先世界几个世纪。欧洲建立欧盟,但作为载体的语言,无法达到共识,也就使各国民众缺乏认同感,与美国无法竞争。过于宽容的各民族发展政策,给每个人无形地贴上了不同的标签。举个例子,我有接触很多少数民族同学和同事,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有些会双语(本民族语和汉语),有些只会汉语,这里面有民族的区别。有些民族同事完全是讲汉语,习惯相同,对中国的认同感较高,但贴了民族的标签,如果遇到矛盾,会抱怨汉族人就是这样,其实就是东北人和西北人的习惯稍有不同,上升到所谓民族层次,很容易使矛盾激化。同样的问题东北人和西北人之间的矛盾,笑笑就解决了,作梗的就是这个民族的标贴。有些民族同事,受周边国的兴衰影响较大,例如吉林延边的某些族群,能讲双语,讲汉语时有什么区别?他们从小生长在中国,受中国的教育,但对中国的认同感却有些偏差。当然,不是普遍性,但也不少,我还专门去东北考察了几次。我在美国接触了几个这个族群的中国人,到了美国接触韩国人后,也许中国人身份觉的掉价,也许韩国的民族主义,他们竟然自认为是韩国人,拒绝说中国话,并开始对中国说三道四。说到底,这些都是中国国民教育过于强调民族差异,理想化希望民族团结的结果。在各国间通讯视频发达,民族主义容易兴风作浪的时代,单一民族要比多民族容易管理,特别对于面对外部干预与压力比较大的国家。对于中国这个大国而言,提倡民族大团结的最终目标是语言文化的统一,最终达到融合。语言作为民族的特征之一,是关系中国万世千秋稳定的大事。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采用极端的所谓同化政策会导致社会的动荡,但经济整合的魅力不可小看。诚如王教授文中所言,很多民族地区的家长为了孩子的前途,宁可将孩子送到汉语学校,因为将来好找工作,国家应该鼓励这样的努力。民族同化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做的事情,我们所指的民族多样性,更多地应该体现在文化的多样性,如何理解? 中国的汉民族,有江浙吴越文化,闽南文化,蜀文化等许多,但都统一在中华文化这个旗帜下,认同汉族。中国民族多样性的发展,其终极目标是将对汉族地认同,上升到中华民族地认同,这个认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56个民族的中华民族的认同,是一个主体民族,简单的说,或许就叫将来"华族"的认同,因为"汉化"这个单词很难让少数民族接受,在此基础上,以地域文化或宗教的形式出现,藏文化,维文化,佛教,回教(信奉回教的群体,而不是一个民族)等,显示中国特色。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国家的力量不是去为了所谓的民族融合,为所谓没有语言文字的民族创造语言文字,为小语种的推广而显示所谓的宽容,这是为制造将来的分裂,制造族群隔阂埋下恶种。简单地看一下韩国的历史,他完全是一部汉语写成的历史,讲到底就是古代中国版图上的一个国家,和五代十六国中的任何一国没有区别。如果不是世宗大王创立朝鲜文,他到现在还是使用中文。不难想象的是,如果现在的韩国使用汉语,他会产生如此强烈的民族情绪吗?那他完全是另一个汉语国家,完全可以认同中华民族和文化,可以有政见的不和,但至多就是新加坡,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朝鲜文化,或高丽文化,和蜀文化有区别吗? 一个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了,温饱解决了,他们的民族意识就会增强,在现在这个世界,高涨的民族情绪是很容易受世界潮流的影响而影响的,所以我们当代的紧迫任务是促使语言的同一性,进而加强对同一国家的认同,在某种民族意识建立前,消除在萌芽状态,真正建立对中国的认同。否则,韩国对中国吉林延边某族群的渗透就是一个教训,当语言这个载体作为差异存在时,一个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极易受到以其同一民族为主体的另一个国家的影响,如果50年代在吉林该族群聚居区以倡导并尊重朝鲜文化或高丽文化的前提下,结合当时衰落的朝鲜和韩国国力强化对汉语的一体化教育,这对当今中国东北之稳定具有不可小视的重要作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毕竟现在中国东北还有其他民族的制约,但对中国的警示,要有远虑。

  我曾经去过印度,在那里工作了一年,他面临的国际压力在远没有我们严峻的情况下,其种族矛盾依然非常严重,撇开种性制度不谈,我对印度的后续发展非常怀疑。贫富差距的加大,伴随着民族矛盾,虽然现在没有明显的外国势力干涉,但国家是变化的。如果将来任何因素导致外力介入,其所谓的民主多党制很让人担心会造成分裂。我在孟买的时候,看到印度大力推广印地语,阻力不小。但庆幸的是,中国的汉语言民族人口占到总人口的92%以上,随着经济的整合,更多的少数民族在接受汉语,和古代中国中原王朝的汉文化一样,被其他土族接受,作为国家,应该珍惜中国特有的优势,因式利导,抛弃传统的僵硬观念,为所谓各民族共同发展而人为去制造族群隔离的隐患。现在我住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但每天过境去墨西哥工作,接触的人既有很明显欧洲移民特征的后裔,也有大量印地安混血后裔,但共同使用西班牙语,许多当地的土族语言正在快速消亡,在美国南部三州(得克萨斯州,新墨西哥州,加利福尼亚),居住着大量这样的墨西哥裔,共同的西班牙语成为他们联系的纽带,尽管肤色差异很大,但他们认同墨西哥这个国家,在他们的身份证上,没有民族的标识,尽管人种差异明显,但对西班牙语和墨西哥裔的认同是很高的。说到这里,简单地评价一下美国,可以清楚地预测到,未来美国的衰落不会是来自外部的国家侵略,而是内部的种族/民族矛盾,虽然官方语言是英文,但各族裔内部通行各自的语言,现在经济强大,民主制缺少外来干涉的因素,可以平稳地运行,掩盖了很多内在的矛盾,一旦经济走向衰落,种族/民族矛盾足以使美国陷于分裂,美国只有200年历史,正是中国当年大唐的中年鼎盛期,他还没有尝到大唐后期的动乱之痛苦,但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中国,难道看不到这一点吗?

  与时惧进,历史赋予的国际环境在变化,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年中国东晋南北朝,所谓的"五胡乱华",以及其他分裂时期,最终为什么实现统一,是"大一统"的思想,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可,因为当时没有这样的国际环境,除了中华文化,其他文化处于地缘劣势,对中国无法产生实质的影响。而且古代民族,除了汉文化产生了国家民族的观念,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其他只是处于部落状态,更多的体现在王权下的臣民观念,汉文化对中国的统一起了决定作用。但今天,我们所处的环境已经改变,中华文化受到其他文化的冲突日益明显,民族这个概念,不是古代仅仅建立在上层建筑之上的东西,而已经贯彻到民众的思想精神中,我们面临的民族融合要比唐王朝复杂。如果我们不加快中华民族的同一性,分裂的结果将比"无胡乱华"时更为严重,因为各民族意识的加强,其他文明的冲击,他国的干涉,任何再奢望利用中华文化实现统一的愿望,都是幻想。以外蒙古外例,在古代中国,如果他面临如此严重的经济危机,早就被中央政府收归,但在现在的国际环境下,美国,俄罗斯,日本的插手,只能看着他渐行渐远,中华文化对他的吸引,远不及所谓民主自由的西方价值观更有利益。以台湾为例,民进党做的首先是文化的割裂,甚至提出以闽南话作为台语,如果他异想天开创造文字,那就是另一个朝鲜世宗大王,在完全不同于隋唐的今天,中国经的起再一次分裂的考验吗?

  中国的地缘政治远比美国,俄罗斯,印度险恶,民族问题处理的好,是稳定的关键。中国现行的民族政策,各个民族自由发展,只看到了近期利益,能够维护现在的社会稳定,但民族发展到一定阶段,任何因素都可能使某一民族的膨胀破坏这个平衡,如多米尼骨牌,连续倒塌,导致内乱。这样的政策只能使中国的决策者始终战战兢兢地在薄冰上行走,因为担心民族问题。在现阶段汉语言民族占绝对多数,经济的趋势使一体化增强的关键时刻,政府应该加快中华民族的同一性建设,彻底解决民族问题。根据各地区的差异,不采取一刀切,有些地方可以加快的,要加快语言一体化,有些地方少数民族人口较多,不为外力破坏的社区,先双语制,逐步过渡。当民族融合到一定阶段,只是更改身份证的技术问题。当然我们应该认识到逐步推广汉语言过程中遇到的部分群众抵制,或者放弃双语教学,推行汉语教学,结果什么都没学好的情况,但这只是语言文字一体化中的阵痛,我们应该去改善,去创造汉语言的环境,其中之一就是经济整合的力量。中国共产党是当今唯一可以稳定中国的力量,但诚如马克思主义唯物观,事物都有从发展到消亡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统治终将只能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的一段历史,谁都想千秋万代,历代君王臣子无一不是这样。但中国共产党不是只有君王臣子般的思想,他所做的,是民族的千秋大业。如果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同一性,将来后人在评价历朝历代时,这样的民族融合将永远载入史册。我们努力在避免分裂,但不能保证将来不分裂,中华民族5,000年,统一与分裂并存,我们今天所做的民族同一性,就是避免将来的分裂,或者将分裂的代价和可能性降到最低,为将来可能的未来政权再次统一创造现实的民族基础,毕竟单一民族的国家更具有稳定性。

  总之,中国现行的民族政策,必须要有一个宏观的终极目标,缺乏这个目标,只停留在各民族有权利发展本民族文化语言的阶段,这只是短期行为,为了当前的稳定。任何国际/国内的因素,都会影响中国的稳定。我不是大汉族主义者,但汉语言的地位是由历史决定的,今天我们只是确立他的真正的主体地位。换句话说,如果中国5,000年的历史是由日语,韩语,或任何一个55民族之中的语言写成的,当仁不让今天我们应该首推这种语言。中国民族多样性的发展,确切的说,其终极目标是将对汉族的认同,上升到中华民族的认同,这个认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56个民族的中华民族的认同,是一个主体民族,简单的说,或许就叫"华族"的认同,在此基础上,尊重地域文化,形成中国特色的一个民族(华族),一种语言(汉语言),多元文化(吴越文化,藏文化,维文化,满文化,蜀文化等),多元宗教的格局,这是中国千秋稳定的基础。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中国民族融合(ZT)
•  以史为鉴:保加利亚从奥斯曼独立过程(ZT)
•  中国:文化大国的兴衰与重构(ZT)
•  中缅联合勘界警卫作战 (ZT)
•  真的是铁哥们吗-二战时期德日两国之间的矛盾冲突(ZT)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