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战场上俘获的王靖国、孙楚、赵承绶 zt

来源: und 2008-06-11 19:25:10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6689 bytes)
1893年,在父亲死后的百天忌日,王靖国出生于五台新河村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在保定军官学校学习期间,他与傅作义、李生达等有“十三太保”之称。王靖国带兵极重风纪,关怀下属,有过人的组织能力,善于揣摸阎锡山的意向,同时也较为恭谦,因而在得到阎锡山器重的同时,与其它晋军将领得以相安无事。

  1933年,蒋介石在庐山成立军官训练团,分期调训全国高级军官,王靖国在学习期间深得蒋介石青睐。1936年蒋介石来太原会晤阎锡山时,下榻王宅,对王母行鞠躬礼并亲笔题词,盛赞王母懿德。后来,蒋介石曾通过胡宗南调王靖国至河南负一方重任,誓死效忠阎锡山的王靖国却不为所动。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靖国率部参加山西抗战,奉令固守崞县为忻口布防争取时间,在日军飞机与大炮的轮番轰炸下,守城工事几乎全部被毁,两位团长阵亡,王靖国几欲自尽。次年二月,王靖国在担任晋西阻击作战任务时,因为所部在忻口战役中伤亡过半,实际战斗力相当薄弱,阵地先后被突破。援军陈长捷部与敌激战数日,也因伤亡过重撤退。张培梅要求将王、陈处以军法,阎锡山说:“咱们就这几个人,把他们都杀了,还靠得上谁?”张培梅愤而服毒自杀,王靖国因此深受舆论遣责。http://www..net/article/580405

  晋中战役后,阎锡山将部队整编为两个兵团,孙楚担任第15兵团司令,王靖国担任第10兵团司令兼太原守备司令。阎军将领商得功病逝后,前往吊唁的王靖国触目感怀,哀叹道:“我继得功之后,大去之期,亦将不远矣。”这是王靖国对坚守太原缺乏信心的真情流露,但是,对阎锡山的绝对效忠却促使他冥顽不化地顽抗到底。

  1949年3月,王靖国在北平上学的四女儿王瑞书受共产党派遣,带着徐向前的亲笔信通过两军前沿阵地回到太原,劝王靖国走傅作义的道路,和平解放太原。王靖国对女儿说:“太原已成为一座孤城,外无救援,实难确保,但我是军人,军人以服从为天职。如果阎有命令叫我投降,我就投降,阎没有命令,我只有战斗到底。傅作义够个俊杰,但我不那样做。你可革你的命,我要尽我的忠。”并把女儿回来的事报告阎锡山。3月29日,阎锡山飞往南京,行前让他将女儿带来,由阎锡山携往南京转送台湾,但王瑞书坚决要走革命道路,最终设法回到北平。http://www..net/article/580405

  总攻前夕,王靖国素为亲信的文职人员婉言劝他应变形势,均遭严厉痛斥,王靖国还经常荒谬地说:“我们能就守一天,就能守三天,守三天就能守三个月,守三个月就能守三年。”原阎军野战军总司令赵承绶受徐向前派遣,进入阎军61军阵地,要求入城谈判和平解放太原,王靖国在电话中答复了三点,一、中央有命令,被俘人员不准进城;二、老头不在,无人作主;三、从什么地方进来,还从什么地方出去。

  王靖国在城破前两天还亲自前往城外阵地巡视,将作战不力和丢失要地的两个团长就地正法。总攻太原前一天,为了对城内守军作最后争取,赵承绶再次携带徐向前的信件,到达阎军前沿的一个团部,打电话给王靖国,劝其为全城军民的生命财产和个人前途着想,依傅作义的先例,和平起义,仍遭坚决拒绝,王靖国同时劝赵承绶不要入城,免遭梁化之杀害。http://www..net/article/580405

  城破之日,解放军攻入绥署,署内侍卫部队仍在负隅顽抗,侍卫队长刘有泰眼见无法支持,派遣下属进入地下室报告王靖国,跪倒在地恳求说:“顶不住了,该做决定的时候了。”王靖国起身说:“走,我出去。”孙楚阻止他说:“完了,你出去顶什么事。”正迟疑间,解放军已攻至地下室门口,阎军高级军政人员全体被俘。此后,王靖国被单独关押,三年后病死于战犯管理所,时年59岁。

  孙楚是山西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1914年从阎军的见习排长一直提升到1928年时的33师师长。北伐战争期间,孙楚率领第三方面军率先进入北京,出任北京市警备司令。中原大战中,率军奔赴邢台、郑州一线作战,中原大战结束后,出任正太护路军司令。孙楚是第一个与共产党军队交手的阎军将领,在临县黄河一线阻击红军东征。抗日战争爆发后,孙楚升任第六集团军总司令,抗战胜利后,担任第八集团军总司令,兼任太原绥靖公署副主任。太原战役中,孙楚倾向于投降,但从不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阎锡山离开太原后,一名已经投降解放军的阎军军官穿越封锁线,入城劝降,王靖国准备将其处决,孙楚以“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为由阻止,将其释放。孙楚后来在战犯管理所渡过了12个春秋,1961年冬天获特赦,几个月后因病去世,时年72岁。http://www..net/article/580405


赵 承 绶(189l——1966)
http://www..net/article/580405
赵承绶,字印甫,陆军中将。曾任国民党晋绥军骑兵司令,军长、晋绥军集团军总司令、太原绥靖公署野战军总司令等职。

1891年,赵承绶出生于山西五台县槐阴村。父名赵长庚,子星西,前清附生、候铨训导,以教书为业。赵幼年随父课读,十四岁就学本县创办最早的郭家寨文西学堂。因喜好武事,十八岁入太原陆军小学,继升清河陆军中学。辛亥革命山西新军起义后,赵回省参加地方革命武装——忻(州)代(州)宁(武)公团,在团长续桐溪属下任教练官。同年11月间,公团二千人经繁峙县出茹越口攻取大同。赵率左翼游击队为前锋,进至怀仁县,侦知大同同盟会已经起义,清总兵王得胜已率部退走,公团遂进入大祠。同日,清驻宣化和张家口的淮军郭殿帮部,毅军陈希义部二千人前来增援大同,围城猛攻。公团与大同起义军坚守四十余日,直至南北议和,各省停战,公团依协议撤至雁南,由赵翠左翼游击队殿后。1912年,忻代宁公团解散,赵复学于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毕业后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骑科学习。赵豪爽不羁,绰号二虎,学习不甚用功,考试常居榜末,但性格豁达,胆大心细,遇事能当机立断,敢作敢为。有一次假期后由原籍步行返太原,途中见有群众围观一匹骏马,赵素爱马,遂上前观看。原来是一匹烈性马,不服驾驭,已摔坏数人。赵不听他人劝阻,一跃而上,马遂奔驰跳跃,赵被摔了下来,左脸鼻侧裂口出血。赵不顾疼痛,立即爬了起来,以左手按住伤口,右手揽辔,再次跃上马背,以足镫用力夹击马腹,烈马终为驯服,不再暴跳,一气跑到太原。赵始就医,伤疤至老可见。
1918年,赵承绶毕业后回山西,在晋军步兵第一团团长杨爱源属下历任排、连、营长等职。1924年升任第六混成旅第十一团目长,先后参加了阎锡山堵截续桐溪策划的樊钟秀建国豫军进攻山西的战役;阎锡山为策应吴佩孚军北上攻打驻在直隶省(今河北省)顺德的国民军第二军郑思成部的战役;奉、直、晋三方联合进攻国民军的所谓“讨赤”战役。http://www..net/article/580405
1927年6月间,阎锡山通电易帜,晋绥军改编为北方国民革命军,赵承绶任第二军第二师师长。同年9月,他率部参加了进攻奉军的战争,占领新乐和石家庄等地。其后晋军作战失利,赵率部撤回,退守娘子关一线。
1928年3月,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北伐,赵承绶受命率部进攻平山,以威胁奉军侧背。赵部攻占平山后,继又与主力夹击石家庄的奉军,占领了石家庄。6月,奉军被驱逐出关,阎锡山统治了晋、冀、察、绥四省及平、津两大城市。此时,阁锡山接收了察绥两省杂牌骑兵约四个军二十六个团的人马,建制庞杂,官多兵少,乏人约束,漫无纪律,遂任赵承绶为骑兵司令,负责整编,嘱以不出事,编得越小越好为原则。赵奉命后设司令部于大同,采取培养基层、轮训中层、调配上层的办法,经两次并编,把这些骑兵缩编为四个旅十二个团。大批高级军官被编造下来,人人就范,未生变故。赵由此进一步得到阎锡山的信赖,也为他自己奠定了以后统领骑兵的基业。
1929年,阎锡山为增强自己的实力,再次扩军。赵承绶所属的骑兵扩编为四个师,所委任的四个师长都是赵的亲信。
1930年,赵承绶带骑兵随阎锡山在中原大战中失败后,撤回雁北、绥远一带整顿。不久阎锡山被迫出走大连,晋绥军政事宜,统归张学良节制并加以整编。赵承绶仍为骑兵司令,同时兼任平绥护路司令、大同警备司令、剿匪司令等职。1932年,赵在绥远剿匪,收编了土匪苏玉生手下的一个团。但不久,赵得知该团军纪很差,群众反映极坏,并图谋哗变,便以果决手段收缴了全团的枪械。宣称发钱遣散回家,把全团官兵五六百人,装进五节铁皮车厢中,之后全部枪毙在乎绥铁路丰镇至包头的沿线各站。四方闻风肃堪,一段时期,绥省股匪为之敛迹。http://www..net/article/580405
抗日战争前,赵以六七万元支援家乡槐阴村建设。主要项目是:在原有基础上扩建了一所规模不小的两级小学,购置图书仪器,出高薪聘任有办学经验的校长和优秀教师;贫寒学生免费上学,学习成绩优良者有奖学金,修建了“承志”医院,村人免费就医,强令村人吸鸦片烟者戒烟,组织供销社,设立纺织厂,提倡植树种棉,从外地引进苹果树苗,免费发给,每株另给奖励金一元;修溶水渠,打自流水井一眼,源泉至今不息。赵援助家乡的建设工程直到抗战开始,尚未全部竣工。他修建的校舍,解放后除槐阴本村学校占用部分外,五台县办了一所高级中学。
在1936年冬,德穆楚克栋布鲁和王英等部在日军直接指使下由察北进犯绥远省。赵承绶率骑兵和王靖国、周玳的部队配合傅作义将军的主力部队,进行了振奋人心的绥东抗战,获得大捷,收复了塞外重镇土木尔台和百灵庙,受到全国人民的赞扬和慰问。赵素喜书法,临摹魏碑,此时奋笔自题一联,“出征未遂男儿愿,班师犹恨日本奴”,以明坚决抗日之志。
1937年7月,全面抗日战争爆发。赵承绶所部改编为骑兵第一军,赵任军长,率军直捣热河林西县,一鼓攻克察北的商都、化德南壕堑(属张北县)等地。正在扩大战果,继续前进之际,因右翼平绥线失利,被迫转移,于1938年初逐步由呼和浩特退归晋西北,驻守岢岚、神池、宁武、静乐等县。赵的司令部先后驻宁武坝上,静乐南关等地。时八路军已先期进驻岢岚、五寨、岚县地区。因国共实行合作抗日,八路军第一二O师在晋西北的部队列归赵承绶军长统一指挥,师长贺龙亲至坝上与赵会晤。贺既胸怀坦荡,赵亦天性豪爽,双方一见如故,相与甚欢,遂共商晋西北地区对日作战的战略大计及有关协同配合等问题,至为融洽。贺并推赵为晋西北抗战部队的总指挥。
这次会晤使赵承绶思想上受到很大影响,他对八路军坚持抗战的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严明整肃的纪律和军民鱼水般的关系等十分敬佩。同时迫于抗日形势的要求和阎锡山为改造旧军的四新教育(新的教育、新的统驭、新的管理和新的作战)的号召,他深深感到必须革故鼎新,闯出一条新路子,方能取得抗战的胜利,决计在他的部队里掀起一个整军的热潮。旋将军司令部及所属主力部队,由坝上移驻东寨。赵每日鸡鸣即起,身着士兵服装,扎腰带、裹绑腿,集合军部全体官兵及驻在附近的所部举行早操,言传身教,对部队严加整顿,并置身行伍,演习操作,加紧训练。通过一段时间的整训,部队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是年6月,骑一军司令部移驻静乐县南关,与驻在岚县的第一二O师相距只有三十华里,经常联系,互通情报,关系尤称密切。有一次,贺龙师长亲率第一二O师文工团到静乐县为骑兵第一军作慰问演出,节目内容是赵承绶军长率部配合友军打败日伪军,收复了察北失地商都、化德、兴和等县的战绩。在演出前还由苏联顾问介绍了苏联政府对这一战绩的评价,和苏联小学生在表演这一戏剧时争当赵军长的骑兵,不愿扮演日伪军的情况。第一二O师文工团这一演出,极大地鼓励了骑一军的士气。由于同一二O师的频繁接触和深入了解,赵承绶看到八路军的政治工作开展得十分活跃,于是先后邀请了共产党员宋震寰到骑兵军任政治部主任、甄梦笔(现名甄华)任军部的军政干部学校政治部主任。一时有不少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进入骑兵军,对赵整训骑兵军的工作,起了一定的影响和推动作用。这段时期骑兵军抗日政治气氛颇为浓厚,俨然是一支抗日的劲旅了。http://www..net/article/580405
赵承绶骑兵军多次与第一二O师互相配合,在宁武、轩岗和神池、五寨地区的八角堡、利民堡、三井、义井等战役中,两军并肩作战,取得了胜利。赵为感谢第一二 O师协助骑兵军解救宁武之围,回访了贺龙师长,并以晋钞二十万元馈赠,帮助第一二O师解决了一段时期的军需困难,两军友好关系进一步得到发展。
1939年7月,晋绥军扩编为四个集团军,赵承绶升任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兼任山西省政府第二行署主任。赵由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驻地陕西省宜川县秋林镇返晋西北时,取道陕北,宿于延安以东不远的一个山村内。中共中央发觉后,立即派较高级干部和群众代表数十人将他接到延安,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会,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1946年7月,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全面爆发。赵承绶被阎锡山任命为太原绥靖公署野战军总司令。1947年 1月中旬,赵又兼任第三十三军军长,奉阎锡山指令率第七十一、四十六师及赵端、杨诚的第八、九总队和机甲队等部,由太原分路南下,向介休县的张兰镇和水县地区推进,企图从东、北、南三面包围压迫解放军退出孝义县城。27日,赵承绶率部进驻汾阳田屯柄,令步、炮、坦克以猛烈炮火进攻解放军据守的孝义桃园堡,结果受挫。赵部第四十六师魏秉枚团由司马镇袭取孝义县城中伏,全团官兵尽数被解放军俘获。第九总队鲁效伊团向瑶圃进攻数次,毫无进展。赵承绶又命第四十六师进攻长黄,亦无进展,乃撤回司马镇休整。http://www..net/article/580405
解放军乘夜经孝义以东地区向万户堡及薛贤村一线进击,赵承绶急命各部撤退,他本人仓皇从前线遁入平遥县城。赵部被围在中街的第七十一师、四十六师经五天战斗,弹药粮秣已告枯竭,面临被歼的危局,赵指挥第八、九总队以猛烈炮火,拚死向解放军攻击,付出很大伤亡代价,阎始得乘势突出重围。
1948年5月,解放军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进击晋中。晋中阎军有六七万人之众,赵承绶奉命统一指挥,加紧防备。7月1日,经过血战,由晋中通往上党的子洪口要隘被解放军攻克。时赵承绶驻祁县指挥,恐解放军进占东观镇断其归路,急忙撤至太谷县城。解放军突然占领太谷县城北面的朝阳和董村地区,切断阎军北逃之路。赵承绶虽派铁甲车往返射击,并以猛烈炮火掩护步兵反攻,但仍未能稍挫解放军的攻势。随后解放军主动撤离,赵承绶野战军才得经胡村向北转移。途中接阎锡山电令迅速脱离战斗,撤回太原。前锋行至东阳、车辋以南地区遇到解放军阻击,汾河以西的解放军吕梁纵队亦渡河截击,两部于7月7日被赵承绶部压缩至榆 (次)、太(谷)、徐(沟)三角地区的大、小常村,及三李青一带。16日拂晓,解放军发起全面总攻,赵承绶最后转移到第七十一师(师长韩春生)师部掩蔽部里,解放军的炮火迅速跟踪而来。赵承绶看到大势已去,作出了最后抉择,接受部下建议,派副官马续援持白旗和解放军联系,于下午四时,全军放下武器,向解放军投降。
赵承绶从前线被送到解放军华北兵团指挥部后,司令员徐向前优予接见,以老友口吻问赵:“印甫呀,你还认识我吗?”赵承绶微微抬起头,看着徐司令员答道: “怎么能不认识呢?是子敬(徐向前的字)吧?”
徐说:“老同学了,你的眼力还不错嘛!分手这么多年,你还很壮实嘛!”(赵与徐家乡相距十里,早年有同学关系)http://www..net/article/580405
赵说:“说来惭愧,还说什么壮实!”
“哈,还蛮有点‘英雄’气概哩,是否还准备为蒋介石、阎锡山自杀呢?我可以成全你!”
赵嗫嚅着说:“不是这个意思,我感到对不起您!”
徐说:“你看你胡扯什么呢?晋中决战,双方死伤几万人,难道是我们老同学间谁对不起谁的问题吗?”徐向前接着劝告赵承绶不要为蒋介石,阎锡山殉葬,要学些为人民做好事的新本领。赵很受感动,后来经过学习,很快认识到过去参加反人民战争的错误,愿立功自赎。兵团参谋长王世英,敌工部长刘玉衡,抗战初期均与赵承绶相识,在他们的指导下,成立了一个军事工作小组,由赵任组长,与赵同时被俘的第三十三军军长沈瑞、参谋长曹近谦和野战军总部参谋处长杨诚为组员,向阎军展开了政策攻心工作。http://www..net/article/580405
当时阎军驻在东山淖马村的第八总队司令赵瑞,和杨诚一样同属赵承绶多年的亲信部下,杨诚以赵的名义写信,派人送给了赵瑞,赵瑞遂于11月间率部投诚。解放军兵团政治部主任胡耀邦代表兵团前委在榆次驻地接见了赵承绶,赵瑞和杨诚,向他们表示祝贺。赵承绶又到东山前线喊话,鼓动阎军阵前起义。他说:“你们告诉阎锡山,就说我赵承绶反了他了!”坚定地表现了他立场的根本改变,受到兵团领导的赞许和表扬。
徐向前向赵承绶征询攻打太原的战术意见。赵建议说:“阎锡山把太原比做一个人,东山是头,城池是腹,南北两机场是臂膀,西山矿区是腿脚,历来攻太原都是从东山——头顶上起步,李自成如此,日本人也是如此。这叫从头顶上攻身子的战术。现在阎锡山的头长得太长了——往东伸出三十华里,都是坚固设防的要塞和集团工事群。如果再从头顶往肚子里攻,势必误时费力,不如采取割头战术,卡住脖子,从小窑头、淖马、山头,牛驼寨这一线南北四个要塞一起下手,置四要塞以东地区于不顾——这段地带是‘雪耻奋斗团’史泽波、李佩膺的防地,他们在上党战役后受过共产党的宽大政策教育,对形势有所认识,势必防而不坚。如四大要塞到手,太原一城就是囊中之物了!”赵还说:“就怕我的建议是个歪主意。”徐向前表示:“我们想到一块去了,怎么是个歪主意呢!”徐向前原就有夺取四大要塞的设想,在得到赵的建议后,遂作出决定。果然,攻打四要塞时,李佩膺部就投诚了。
1949年4月,赵承绶受徐向前派遣,进入阎军第六十一军六十九师二O六团二营前线指挥部,要求入城谈判和平解放太原。当时阎锡山逃往南京,孙楚、王靖国答以“无人负责”,拒赵入城。在解放军总攻太原的头一天,赵承绶又带着徐向前对城内守敌最后争取的指示,深入阎军前沿的一个团部,给太原守备司令王靖国亲自打电话,劝王走北平傅作义的道路,并要求进城会谈,复遭王拒绝。4月24日,解放军攻克太原,赵承绶进城后,见人就指责王靖国不足与谋大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赵承绶任中央水利电力部参事室参事,山西省政协委员。1966年10月1日,他病故于北京

赵承绶 山西五台人 国民党太原绥靖公署野战军总司令等职 陆军中将。
后任中央水利电力部参事室参事,山西省政协委员。1966年10月1日病故于北京。
孙 楚 山西解虞人 太原绥靖公署副主任兼15兵团司令官 陆军中将 49年4月24日在山西太原被俘,1961年获特赦,终年72岁。
王靖国 山西五台人 第10兵团司令官兼太原守备司令 陆军中将 49年4月24日在山西太原被俘,1952年病逝于监狱中,终年59岁。
梁培璜 河南光山人 第6集团军副总司令 陆军少将 48年5月17日在山西临汾被俘。




[推广] 登录 注册 在线6492/0人
08年6月11日 周三 19点53分 [配色:经典 暗背景] 英雄榜 认证|群落 帮助 搜索

talkcc 钱财 上传 订阅/退订 聊天 协作 音频 图片展 兴趣圈 家园博客 XML+Rss Feed 一网打尽 论坛首页
正四品下:通议大夫|壮武将军

积分:20900 乐善:280 声望:631
KHC 家园博客 发短信
注册于:2003-05-02 21:45:16

大类:[英雄本色] → 版面:[英雄本色]
3459/39 转发回复分页全看树展 送花5草0收藏:0→工具

【老图片094】山西战场上俘获的国民党军高级将领(组图) [ KHC ] 于:2005-11-13 23:01:15


赵承绶 山西五台人 国民党太原绥靖公署野战军总司令等职 陆军中将。
后任中央水利电力部参事室参事,山西省政协委员。1966年10月1日病故于北京。
孙 楚 山西解虞人 太原绥靖公署副主任兼15兵团司令官 陆军中将 49年4月24日在山西太原被俘,1961年获特赦,终年72岁。
王靖国 山西五台人 第10兵团司令官兼太原守备司令 陆军中将 49年4月24日在山西太原被俘,1952年病逝于监狱中,终年59岁。http://www..net/article/566699
梁培璜 河南光山人 第6集团军副总司令 陆军少将 48年5月17日在山西临汾被俘。


http://www..net/article/566699

温怀光 山西沁县人 第十兵团副司令官兼19军军长 陆军少将 49年4月24日在山西太原被俘,1953年在太原被处决,终年46岁。
孙福麟 河北青县人 第15兵团副司令官 陆军少将 49年4月24日在山西太原被俘。
沈 瑞 山西应县人 第33军军长 陆军少将 48年7月16日在山西太谷被俘。h
高倬之 山西天镇人 第34军军长 陆军少将 49年4月24日在山西太原被俘。52年12月在太原被处决。终年50岁。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