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名将刘汝明 (图)

来源: und 2008-02-15 19:16:33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453 bytes)


刘汝明,字子亮,1895年生于河北省献县抛庄,先人世代务农,中等人家。至其祖父时家道中落,仅有薄田五亩、土屋三间。所幸其父懂些医道,为人治病小补家中生活,后来听他人劝告,去东北谋求发展,不久患传染病客死哈尔滨。当时刘汝明13岁,有一姐一妹一弟,弟弟刘汝珍年幼。母亲带着姐姐纺纱织布,含辛茹苦上侍公公下养四个儿女,艰难度日。刘汝明跟从族人刘连璧老人读私塾很刻苦,有学而优则仕的想法,以图改变家庭面貌。然而科举制度已废止,官路不通。母亲欲送他去学商,他认为自己的性格不近此道,无可奈何,只好去当兵。刘汝明曾说:“假使有人为我写传,一定说我‘幼怀大志,投笔从戎’,其实不然,我不过是为了谋求一个职业,用来减轻母亲的负担,并希望进而能养亲抚幼而已。”   1912年元月,刘汝明离开了生活十七年的故土,到景县去投军。向母亲叩别时,母亲噙着眼泪,仍不停地摇着纺车,低头默无一语。姐姐哽咽着手领着妹妹弟弟,送他到大门口,不禁嚎啕痛哭。刘汝明强忍着酸楚,放开脚步一口气跑出了村子,从此便踏上了四十年的军旅征途。   投军前他对于军队一无所知,只听说九十里之外的景县有人招新兵。等到报了名之后,才知道所参加的部队是陆建章新成立的“左路备补军”,营管带就是以后的著名将领冯玉祥。入伍不久,哨官知道刘读过书,便叫他当文案。刘了解到文案就是造花名册或写个普通公文而已,心想:既然来当兵,就得一刀一枪地得个正途出身,便向哨官苦苦哀求改为列兵。很快管带得知刘读过四书五经,便将他叫去问话,果然对答如流,于是和哨官商量把刘安排为什长(班长)。可是刘刚入伍不会下操,便下苦功晚上跟哨长学,经常独自练到深夜,白天再去教新兵。1913年,军队的管带、哨官、哨长、什长改称为营长、连长、排长、班长,刘汝明就在这一年当了排长。刘汝明入伍后打的第一仗是1913年8月奉命到河南新乡围剿白郎斋领导的农民起义军。1917年刘随冯玉祥挫败张勋复辟阴谋,因有功而升官,成为冯部的骨干。24年冯发动北京政变,刘升任警卫旅第一旅长,负责北京社会治安。1928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参事。33年,二十九军暂时增编第二师,刘汝明调为暂二师师长。此时日军大举进犯长城,二十九军前往援助张学良部,接替喜峰口和罗文峪的防务。刚刚接防,日军在伪军的配合下,妄想一举攻下罗文峪,以便直取北平。刘率赵登禹旅和王长海团,与敌浴血奋战三昼夜,大刀队杀敌甚众,使之闻风丧胆,喜峰口和罗文峪两处的敌人同遭惨败。二十九军阻止了敌军的进攻,保住了北平。35年刘汝明被国民政府授予少将军衔,36年4月升为中将,6月任察哈尔省主席兼保安司令。刘的暂二师番号改为一四三师,驻防张家口、宣化、怀来一带。37年“七七”事变后平津失守,察哈尔位置突出,三面受敌。7月16日宋哲元自原籍返回北平,刘汝明17日由张家口前去看望。21日接到报告,约千余日军正由古北口向南口与北平间的沙河急进,似有截断平绥铁路的企图。宋哲元当即命刘速返张家口,准备作战。下午5时刘的火车过沙河站后约十分钟,日军就赶到沙河,强行拆除路轨500公尺,日军这一行动显然是阻止刘回张家口,但他们晚了一步。在张家口战役中,援军傅作义、汤恩伯、高桂滋配合刘部,经过十天的抵抗,终因没有军事设防、指挥失调、武器落后等原因,于8月29日夜撤退。1937年12月至1938年2月,刘部在冀南豫北的道口、内黄、滑县、清丰、大名一带游击敌人,斩获颇多。在黄河以北山东的馆陶、临清、德州一带战果更丰硕。台儿庄会战时,刘奉李宗仁令开往徐州一带。在瓦子口处,刘军猛击敌人,敌人猝受打击,惊慌回窜。1940年以后刘部长期活跃于豫、鄂接壤处,多次战斗,给日军很大打击。1943年3月刘升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1945年8月15日日军投降,刘汝明奉令率部急行军到许昌受降。解放战争开始,刘为八兵团司令,虽然追随蒋介石参加内战,但他并不希望以自己的实力去和共产党拼,态度消极尽量避战,刘汝明部队不断遭受解放军的打击,就在淮海战役国民党军队已快全线崩溃之际,冯玉祥先生的夫人李德全在电台广播中指名号召刘氏兄弟及曹福林等人及早起义,投向人民,指明跟着国民党蒋介石是没有前途的,为他们干了几十年,仍不过是杂牌军而已等等。刘汝明在听广播播发,良久,说:“这些话何尝不是真的呢?他们(指何应钦、顾祝同等)总是把我们当杂牌看待。不过蒋(介石)先生个人对我还是不错的。生我者父母,培育我者冯(玉祥)先生。现在冯先生死了,李德全又算什么!若冯先生还在,我今天只有不干了,两方都不得罪。现在……”言外之意是要跟着蒋介石干下去。刘虽不受蒋介石看重,仍忠心效力国民政府, 渡江战役中刘兵团损失严重,退到了福建,49年厦门解放,刘全军被歼,仅带少数人退到台湾,1952年退役。解放后,其在津房产被天津市人民政府代管。 暮年,其弟汝珍及其长子铁军等家皆移居美国,他身边亲人极少,几十年的袍泽们亦先他而去,孤寂凄楚之情时时萦绕心间,常使他沉湎于往事之中,故写有《刘汝明回忆录》、《七七忆战友》、《七七抗战与二十九军》等文章。在《七七忆战友》中追忆往事,因绝大多数人都死在大陆,所以他心系大陆,既怀念故人又怀恋故土。文章最后一句话是:“我们仍然人神有隔,我必一一到你们灵前去祭吊的。”当了一辈子军人、地地道道行伍出身的刘汝明于1975年病逝。

所有跟帖: 

刘汝明在厦门被阵前解职,单身赴台,部队拼进汤部.蒋不给别派进台.可耻. -lubbock- 给 lubbock 发送悄悄话 lubbock 的博客首页 (69 bytes) () 02/15/2008 postreply 20:52:2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