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若为自由故 ZT

来源: 唵啊吽 2008-05-02 13:09:4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1016 bytes)

经济学读书心得(二)若为自由故  科大胡不归 于:2008-04-27 21:45:51
                    经济学读书心得(二)若为自由故

    我的心遥向伊拉克战场千百次呼喊:“向我开炮!向我开炮!”
    美国兵,请允许我喊你一声“brother!”
    如果招募志愿者,请你第一时间通知我!
    假如有来生,当兵只当美国兵。
    假如今生注定死于战火,
    就作美国精确制导炸弹下的亡灵。

                                                --焦国标《致美国兵》

    作为一个学者,马克思的一个突出的优点是他的历史眼光。小时候学政治,
大家恐怕都习惯了逮什么都先来一句“某某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有起源、发展
和消亡的”。看起来成了没有技术含量的口头禅,其实跟大多数学者比起来,这
是大智慧。

    比如西方经济学的前提,是自由买卖。西方经济学家会用边际分析和“消费
者剩余”、“生产者剩余”这些概念来论证一个很基本的道理:自愿的交换是有
益于买卖双方的。作为对现实的模型,这是很有意义的。然而我们千万不要忘了
模型并不能完全反映现实,自愿交换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荷马史诗记载古希
腊人在海上相遇时问对方是海盗还是商人,可见海盗在当时完全是合情合理合法
的“高尚人士”,许多人是身兼二职的。西方文明似乎把这个光荣传统一直保持
了下去,英国在“大国崛起”的过程中就有许多忠于王室的海盗,专门劫掠别国
的商船。对于中国人来说,最深切的体会是1840年以来被侵略、被掠夺的历史,
这种记忆是远远超过任何贸易带来的好处的。

    正因为如此,我在读盖尔《经济学:基本原理与热点问题》第40章《战争的
成本》时,感到深受刺激,--虽然盖尔教授是位反帝的“愤老”,而且是从专
业角度来估算美国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付出的机会成本的。

    我们在这里暂停一下,来学习“机会成本”的概念。西方经济学强调人总是
面临着选择,比如上大学或者高中毕业就去工作,把钱存银行或者投资股市。机
会成本就是因所做的选择而放弃的替代物的价值,而会计成本只是帐面上的花费。
例如你上大学的会计成本是在大学的伙食费、住宿费等,而机会成本不包括这些
(因为你无论如何也要吃饭住宿),却包括你如果高中毕业就去工作在这几年中
能赚到的钱。所以西方经济学有一个看似很荒诞的结论:在完全竞争的产业中,
所有企业的利润都是零。这就是因为这里企业的成本指的是机会成本,而在会计
帐面上完全竞争企业仍然是有盈利的。

    暂停结束。回来看盖尔关于战争对GDP的影响的讨论,这更加让我几乎要跳起
来了:

    “考虑一下,在目标增长率上减少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美国经济每年1000亿美
元的损失。如果石油价格上升至每桶60美元,那么一些大城市中的汽油价格会接
近每加仑4美元。如果战争持续几个月,那么财政赤字可能会1年暴涨数亿美元,
利率也会随之提高,这会增加抵押成本,削弱消费者的借钱意愿和企业的投资意
愿。进行战争的选择会把经济推向风险之中。由于这场战争相对短暂,宏观经济
成本可能会被忽略掉。”

    我想反问一声:伊拉克人会怎么估计战争对伊拉克GDP的影响呢?!
   
    其实伊拉克人在这个时候根本不会注意什么GDP,他们面对的是真实的暴力、
鲜血和死亡。倒不是说盖尔教授,可是对于许多美国人来说,伊拉克人的生命确
实还不如“大城市中的汽油价格”、“消费者的借钱意愿”重要。我对这种彻头
彻尾的冷漠和无耻感到悲哀与震惊。虽然盖尔先生是位左派人士,可是他似乎也
难以对伊拉克人的遭遇产生切肤之痛。因为,自从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大陆上就没
有战争了。

    一边感叹着伊拉克,一边自然就想起中国。完全可以想象,不论外国有多少
热爱中华文化的学者,如果中国失败了、灭亡了、崩溃了、消失了,对于他们来
说仍然不过是一个数据点而已。而已!他们仍然可以用专业的口吻,不动感情地
谈论中国的教训,偶尔表扬一下历史上的中华文明的成就,就像我们现在赞扬印
第安人驯化了和旧大陆几乎一样多种类的动植物。在神秘主义者和科幻小说爱好
者眼中,中华文明说不定还会象玛雅和古埃及文明那样变得神奇起来,甚至可以
和外星人联系上。而真实的痛苦,只有中国人来承担。当然,也许还会有焦国标
教授这样的把“”二字贴在脑门上的人拍手叫好。

    中国自1840年以来,首当其冲的就是被侵略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其它
什么都是空的。经济学要能派上用场,前提是国家有自卫的能力。我们今天享受
和平享受惯了,可能回头去指责前人某些经济措施没有搞好,却忘了有些问题好
像“何不食肉糜”。

    让中国人民抬起头来的是二十世纪的两场伟大胜利:抗日战争和朝鲜战争。
这两场战争同等重要。“蒋粉”们总是吹蒋委员长多么伟大,对此我不妨表示同
意。不过我想问一句:如果只有蒋介石在外国援助下取得的抗日战争的胜利,那
么在面对美军、苏军的时候,蒋粉们会不会有必胜的信心和勇气?因为抗日战争
的胜利不是一场非常令人信服的胜利(至少日本人就不服气),所以老蒋才会在
胜利到来的时候,立刻扯什么“以德报怨”之类的鬼话。抗日战争为中国人民争
得了常任理事国的位置,朝鲜战争为中国人民争得了当之无愧地坐上这个位置的
信心。

    我们可以嘲笑毛泽东不懂经济,在经济建设中犯了很多错误。但是不要忘记,
毛主席对中国经济最大的贡献,就是使中国从一个经济学用不上的国家,变成了
一个经济学可以用的国家。这一点贡献就超过了所有经济学家的贡献。千载以下,
全球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仍然会被彭德怀元帅的名言深深地感动: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
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这世界上总会有些人对抗美援朝提各种各样的意见:志愿军阵亡人数多于美
军啦,为金日成火中取栗啦,失去了和美国建交的机会啦……不一而足。对于这
些算小帐不算大帐的人,我想送给他们四个字:机会成本。不要只算帐面上的战
争本身的花费,而要考虑如果没有朝鲜战争,情况是更好还是更坏?在这个意义
上,毛主席出兵朝鲜的决策非常符合经济学原理嘛。

    抗美援朝的意义还可以从下面这件事上反衬出来。2000年左右,网上风行所
谓兰德公司的报告,建议美国借助台海战争对中国进行全面战争,一举击垮中国。
虽然不知道这份报告的真假,但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看到它时的恐惧感。我的恐惧
是因为在当时看起来美国确实有实力这么做,而中国没有什么手段反击。在2004
年的台湾选举中,连战曾说:“我们不恐惧谈判,但绝不在恐惧之下谈判。”这
话听起来漂亮,其实完全是对大陆的撒娇,因为大陆毕竟顾及同胞之情。国民党
也一直不成器,1927年四一二政变的时候,共产党可曾对蒋介石撒过娇?实际的
问题是:如果人家本来就跟你誓不两立,就是要恐吓你,你该怎么办?中美俄都
有若干枚战略核导弹互相瞄准,哪一方又为此抱怨过另两方呢?我自认是一个非
常相信“普世价值”的人,可是(或者说“所以”)我从来不相信如果中国“民
主化”了,美国、俄国就会突然转性,不拿核武器威胁中国了。见好处就上,这
正是“普遍的人性”啊。人的心理是个奇妙的东西,只有真实的胜利和力量才能
保证在赤裸裸的恐吓面前不被吓倒。即使是朝鲜战争之后,象我这样的知识分子
仍然会感到深深的恐惧。如果没有朝鲜战争,中国人在面对美军时,会是什么样
的心理状态?

    有人会说独裁统治下的胜利不值得骄傲。难道蒋介石是民主的领袖?难道俄
罗斯不应该为斯大林领导下的卫国战争而自豪?其实可以把机会成本的道理推得
再远一些:为了保障国防的能力,在特殊时期失去一些国内的自由也是一种有可
能可以接受的机会成本。小说《1984》把斯大林比喻成“老大哥”,其实老大哥
也不见得就是最可怕的,许多俄罗斯人不是又开始怀念斯大林了吗?当然,这并
不是说独裁变成了好事,只是说独裁带来的好处和坏处是可以比较权衡的,而不
是象一些天真的民主人士认为的那样,独裁是绝对的坏,甚至比国家被侵略还坏。

    有人会翻出大跃进中中国人饿死“三千万”以及文革中(可能的)上千万人
非正常死亡来,并说这比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军民还多,可见毛泽东造成的灾难比
日寇还大。作为回答,首先我对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害的人民表示深切的哀悼,
这确实是共产党犯的巨大错误,需要彻底反省。不过三千万这个数字并不怎么可
信,因为这是按照中国在1957年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拟合出来的,但是没有考虑
到饥荒的时候生育率自然会下降。有点滑稽的是,按照同样的算法,美国在大萧
条时期饿死了八百万人,约占当时美国总人口的7%,这个比例和三千万之于大跃
进时的中国相当。当然,中国政府对大跃进的损失一直没有公布可靠的调查结果,
这是值得指责的。而且即使饿死的不是三千万而是三百万,那仍然是巨大的人道
主义灾难,在这一点上纠缠,只是五十步与百步的问题。真正的要点是:即使发
生了大跃进、文革这样的灾难,中国社会仍然在有序地运行,中国人民仍然在进
行建设,侵略者仍然没有机会打进来。这说明大跃进、文革中受难的人民和抗日
战争中牺牲的人民毕竟不是“等死”(《史记·陈涉世家》)。这虽然不能补偿
死去的人,但对于生存的人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可以聊为安慰。仍然需要强调的
是:如果不解决自卫问题,只满足于象印度那样不发生大规模饥荒(其实是每当
要发生饥荒的时候外国就给了印度援助),那么终究是没有前途的。一个瘦削的、
但是有根打狗棍的硬汉总可能有发达的一天,而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守财奴随时
可能被抢劫一空。

    电影《阿甘正传》里,阿甘到中国进行乒乓外交,回美国之后在电视上说中
国人穷得什么都没有。在生活消费品方面,跟当时的美国人比起来中国人确实穷
得要命。不过阿甘同志智商毕竟不是很高,他没有注意到中国的核武器和洲际导
弹,以及最重要的,中国人的尊严。

    这就是我关于经济学学到的第一点:经济学的适用条件,在经济学之外。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一)开卷有益 ZT
•  经济学读书心得(序)ZT
•  莱特牧师舌战捍卫黑人教会
•  高原蓝
•  莱特牧师底特律演讲(视频)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