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64。调查64不待时

来源: kankantw 2008-06-05 10:12:52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658 bytes)
今年的64评论比往年要平静得多,应该是汶川地震救灾的正面形象影响。总体来讲,拥护GCD的人也多了。当年的积极参与者也大多过了中年,激情也平复下来,事情的描述也更中性。政府方面的掌权者有的过世,剩下的年过古稀。现在应该肯请温家-宝出头组织调查真相。再过几年的话,可能就只剩下一面之词的真相。89年以后那些年GCD为了稳定局势和政权,采取了对64消音的手法,我能理解。现在的民-运份子已经很臭了,对GCD政权没有任何威胁。当时的掌权者或是得利者也远离了权利中心。调查64真相现在正是时候。

我个人的经历和见证说明,64的原因复杂,不能简单地归结于几个学运头头勾结外国骟动学生闹事。事情要从改革开放说起,80年代自由化思潮树立了当时年轻人的民主思想和对共产主义的逆思。胡耀-邦总书记与意大利GCD领导人见面时议论社会-主义制度问题可发表在《参考消息》,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86年12月南京上海等地学潮震动了中央,江泽-明(上海市委书记?市长?)在上海还(多次?)与学生见面对话来化解学潮。最后的结果大家也看到了,打倒批判了方励-之,王若-望等3人。2007年元月中顾委老委员们还将胡耀-邦总书记拉下台,赵子-阳总理因此升为总书-记,李-鹏升为代总理。80年代从计划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引起了市场波动并产生了很多腐败(不用我多说了),特别地造成了88年日用商品(彩电,冰箱)和原材料短缺,物价飞涨,使得社会上不太安定。的当时中央还专门发文件要求党员别购物,足见当时的情况有多严重,社会上的不满情绪有多大。

到89年,经济情况好像得到控制,但不幸的是让人敬仰的胡耀-邦4月15号突然去世,点燃了学潮的导火索,(请参看 64见闻 )。中央和政府对学潮处置不当造成了事态进一步扩大。开始的时候,矛盾似乎是对着党中-央和总书-记,赵子-阳和李-鹏的不同调又将火烧到李-鹏身上,当时邓小-平的威望还很高,少有人直接反邓。虽然有反共产主义的思潮,记得当时在北大读到社会-主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感谢 双截棍 指正)经典注解(俺就不好意思明说了,相信大家能理解),在社会上流传很广,但很少人有人要推翻GCD和GCD政府(不能排除极少数)。赵子-阳对学潮(动乱)的同情态度和低姿态与李-鹏以及后来的邓小-平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有可能是权力争夺的表现(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河殇”这个电视节目,内面有树赵子-阳权威的痕迹)。媒体似乎也是跟着赵子-阳的,一直到5月底6月初,戒严之后还可以在中央电视台看到群众围堵坦克(当然播映员解说语是群众慰问戒严官兵)。据我观察,5月19号戒严之前,社会上同情居多但参与并不深,各地大小城市都如此(4月底到5月19号我到过 北京,上海,重庆,成都,沈阳,武汉,长沙。我还跟一个士兵交谈过,也是对学生取同情态度)。

19号的戒严令,全国引起反弹,中央常委会的分歧(赵,胡启立 vs 李,乔石,姚依林),看上去邓小-平似乎对整个局势失去控制。军队被拒挡在北京城外,到6月初也没能进到市区。这跟群众和学生的围堵有关系,还跟戒严官兵消极态度有关系。当时万里委员长正在国外访问,还有人寄望万里中断访问,提前回来主持人大会解去危机。他是哪一天回来,我不记得了,但据说被江泽-民滞留在上海 一直到64 过后。实际上到5月底时局势好像有所平静,看不到开枪镇压的迹象,大部分老百姓恐怕也不相信人民之子弟兵会开枪。 但在6月2 形势突然逆转,士兵是否先开枪,我没有发言权,这正是要调查的地方。学生和北京市民有多少伤亡也是一个谜,也要调查来解开,我记得士兵总共有十几个死亡,都被封为共和国卫士,参与戒严的官兵还都封为首都卫士。士兵的死亡我个人认为是他们“觉悟太高”手太软的缘故,如果果断开枪自卫是死不了的,我听当时有参与的人讲,只要有枪响,大家全跑路躲远,(好像也有一两个士兵身着便衣试图渗透到天-安门广场过程中在王府井被发现打死)。

64的开枪镇压,引起了全国各地广大群众和学生的抗议游行,在6月5号和6号达到高潮,我相信总人数不会少于1亿,各个地方政府都陷于瘫痪状态。第一个在电台上表态支持中央到6月6号晚上才出现,来自成都军区,接着才听到其他省级单位的表态。可以想见当时的情况有多严重。直到6月9号全国局势才平静下来。

64之后GCD政府通缉了21个人(这是头一次用电视全国通缉),但对一般参与者采取了睁一眼闭一眼的处理办法放过。对一些组织者也只是轻度处理,并没有秋后算账,例如对一些89年该毕业的学联头子,只是缓一年分配工作,当然“思想教育”是免不了的。查出来参与的人,也在单位内部64专案组接受审查,要说清楚问题,但明确告知审查材料和结论不会进入档案,(是否真正做到了,我不得而知。俺从来就没能翻看过自己的档案来查证)。但我个人认为这并不是政府的好意或是本意,而是因为参与的人实在太多,不得不为之。这也是没过多久,64爆乱变成了64 风波的原因。由于64,GCD的光辉形象从此倒地,一般群众和中低级基层干部也无法在思想上跟中央保持一致。我记得89年冬天(也许是十一前后)组织大家看主流大片“巍巍昆仑”,影片内有一个国民党政府政府47年镇压学生运动的镜头:蒋介石声势力竭发令“坚决镇压”,紧接着就是高压水龙射向人群。看电影的我们都立马高声起哄,讥讽GCD开枪镇压。6月4号是一个分水岭,从此有很多人从此变“拥护GCD领导”为反共。

64之后GCD立即加大了反腐败的力度,以化解民意。也 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控制,特别是在北京,民主墙从此就没有了。到90年北京也还在戒严管制下,经常晚上可以看到士兵巡逻以防学生聚会,对学校内异常行为采取政策的是“扼杀在摇篮之中”。记得90年的64期间各大学特别紧张,有点让人压抑和惶惶的感觉。先前那几年的64不像这些年,总有一些小事件发生,比如说小白花,小花篮,小条幅,纪念64。 当时的民-运头子,例如乌尔开西,王丹等人的名声也没有发臭,还是英雄式人物,好像没有人公开骂。现在的年轻人,不了解当时的情形,对那场浩大的群众运动没有贴身感受,加之一些民-运头子只知道争权内斗,反共骂共,见共必反,搞臭了民-运的名声,因此才会有在网上对89年民-运本身谩骂的高声。

我个人认为这些民-运头子的出现,实际上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在这场自发性的运动中(或是动乱中),有一批勇敢的人站出来是必然。不管是张某或是周某,但必然得有一些人为头站出来。落在乌尔开西,王丹等的头上则是偶然的(方励之除外,他是86年反自由化运动留下的旗帜)。民-运头子第一特性是敢出头,至于是否有本事或思想觉悟高低是其次。后来一些人走向见共必反的立场,也是情有可原的,原因是他们本来就是吃政治饭少有其他能力。流亡在外,除了反共挣钱为生,没有他途。像是魏某出生低学识少,除了一张反共的嘴,曹长青和阮铭本就是GCD政工,没有其他谋生手, 乌尔开西和王丹也能归到此类。若有真本事像方励之和管惟炎等,在大学作终身教授,就不见他们的反共言论。柴林也找到了自己的谋生手段开了公司,也不见她胡言反共了。我对这些人在64其中所作所为,是否阴谋暴动推翻GCD,不清楚。也希望现在能调查出一个明确的结论。

敦请有识之士,通关达上说服当局调查64真相。


PS

有人说我回避港支联,CIA,美国之音在中间的煽动作用,遗漏了和平演变因素。VOA的煽动,应该说是有的。当时信息不通,特别是6月4号到6号,VOA的消息半真半假,有煽动作用。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是公开的,长期以来都在作,但我看不到64动乱,64暴乱或是64平暴与其有直接联系。至于港支联和CIA的煽动作用,对不起,我不是局中人,我不知情也没看到。我听说有公司和工厂资助学-运,例如当时最大的民营企业四通,只是听说,不是我亲见。我对GCD的发布的官家64信息非常不信任,我就不重复。我的叙述是我所见,是我个人的经历何看法,我有独立的思想,不偏信,不瞎说,绝对不是糊涂虫之类。你也许有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64经历,但请你尊重我。

所有跟帖: 

补充:89年6月4号7pm新闻联播 像在说悼词 -kankantw- 给 kankantw 发送悄悄话 (713 bytes) () 06/05/2008 postreply 12:24:52

四通是支持学生的。其总裁万润南也跑到国外去了。 -sunrisef- 给 sunrisef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05/2008 postreply 13:06:16

跟我记忆中的64基本一样。 -sunrisef- 给 sunrisef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05/2008 postreply 13:11:4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