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

来源: 清溢 2008-05-19 07:53:12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121 bytes)
这些天来,心一直不能平静,被悲伤撞击,被感动撞击。

电脑里存着三张照片,三张叫人手抖,声音抖,心也抖的照片。看着那只握着钢笔的嫩稚小手;那个托着八岁男孩的父亲的悲天怒号;那些带着红领巾,头枕着头,相互依偎在一起静静“睡着了”的娃娃们,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而掩面痛哭。他们还是刚走向生活的孩子啊。一秒钟前,也许正在天真一笑,可是瞬间,鲜活的生命就被无情地夺走了,如此惨烈,情何以堪。有时候,真想象那位父亲一样,对着上天猛吼:还我们的孩子!

电脑里也存着三个故事,两个有名字的,一个无名字的。1)谭千秋老师。“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员的话)。2)三岁女孩宋馨懿。“已经遇难的年轻父母脸对着脸、胳膊搭着胳膊,用自己的身体搭成一个拱形,用血肉之躯为孩子构筑了一道‘生命之墙’”(择自网上,来源:新快报。后来又听到一事:一母亲至死,不光用自己的身躯,还用自己的乳汁保全了婴儿的生命。)。3)一位救援队员,在垮塌的钢筋混凝建筑物和瓦砾堆中搜救了十几小时后,突然听到另一边传来熟悉的声音:谢谢叔叔救了我。他心头一热,不禁失声一喊:儿子。孩子闻声过来,父子抱头而泣。

这些故事的主人们朴实无华,平时走在街头也许根本不引人注意。但生死一刹,却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身体,为学生,为孩子,抵挡死神,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或是面对生死抉择,割舍亲情,而视百姓同胞如骨肉;如此悲壮,如此崇高,怎不叫人热血沸腾,热泪盈眶。是的,近百多年来,中国经历的天上来的,地下来的,外面来的苦难是太多了,但是,正是有了这生死大义,舍我其谁的精神,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

由此,想到了余光中的诗,那雄浑,苍凉,穿越了五千年文明的《民歌》

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
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
从青海到黄海,
风,也听见,
沙,也听见。

如果黄河结冰,
还有长江,那最最母性的鼻音;
从高原到平原,
鱼,也听见,
龙,也听见。

如果长江也结冰
还有我的红海在呼啸。
从早潮到晚潮,
醒,也听见,
梦,也听见。

如果有一天,我的血也结冰,
还有你的血,他的血在合唱。
从A型到O型,
哭,也听见,
笑,也听见。

谨以此诗(抱歉,不会写诗,只好是拿来主义了),献给灾区的人民和抗灾的勇士们,也以此自勉。(其实还想敲打象“挥一挥手”这样的人,我看了他的“万条生命为体制殉葬……”的标题就脑壳冒火,恨不得和他打一架。)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