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辈是山(一)妈妈 --- 续前文

来源: 清溢 2008-05-12 08:27:2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034 bytes)
虽然宠自己的孩子们,但妈妈并不溺爱他们。得知我学起了粗鄙话,妈妈没有过多责备,而是和我讲了一件事情:“有一天,住在南货店附近的一个小男孩,趁人多时在店里偷了几口槟榔(一分钱一口),被发现了。他爸爸知道后,既不打他,也不骂他,只是把他带回小店,掏出一块钱,买了100口槟榔,喝令他当着店员的面,一只一只地嚼干净。虽然有人求情,但他爸坚决不饶,直到男孩舌头起泡,牙龈充血,把那100口槟榔嚼干净为止。从此,男孩再也不敢偷东西了”。妈妈讲完后,静静地对我说:你不想要你爸爸也用类似的法子对你吧。我听后,真被这故事给镇住了,就求妈妈不要告诉爸爸,自己一定改。以后,也确实改了许多(不过,本性难移。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上网,有时还是免不了要骂几句,见谅了)。

除了爱自己的子女,妈妈待人也是诚恳热情的。退休后,有次生病住院,妈妈认识一从农村来的女病友,大约三十多岁。丈夫姓曾(妈妈叫他小曾),也来了,在住院部租了一张折叠床,每天陪护着妻子。夫妻俩言语不多,但为人朴实,不久就成了妈妈的好朋友。等到他们出院时,妈妈就把家里的地址留给了他们,并说有事可来找她。后来,小曾背了几十斤茶叶(记得有些烟熏味;一只母鸡,好像还有干笋和别的什么东西,作为礼物),来找妈妈,希望她能介绍几个卖点较好的集市。妈妈自己也不大清楚,但她不慌不忙,先留小曾住下来(送来的礼物,妈妈知道是他们夫妻的心意,也就没怎么客气,在以后的几天里和大家一起吃了)。然后,通过她的一些朋友了解到,这种茶叶在河边的集市可能相对好卖些,就告诉小曾的路线,让他试试看。果然,还不错,买掉了大部分,剩下的一些,妈妈开始想要我去附近的邻居和朋友家推销,我哪肯去?妈妈也不为难我,想了一会说:不要紧,我先买了,然后隔几天就叫我的学生们买个半斤八两的,一定可以卖完。

到后来,妈妈老了,身体也渐差。当她知道自己得病后,每天天微亮,就带着一把可折叠的帆布小凳,走约一刻钟,到公园的树林里或是亭子里做甩手运动,练半生不熟的“鹤翔桩”,风雨无阻。直到有一天,朋友的爸爸见到我,问:这阵子怎么没见到你妈呢?她每天早上总是一个人拿着把小凳子,走去公园做操啊。我心里隐隐难受,如实回答:她住院了……

如今,妈妈走了,留下了在外头的我。但有时候,在夜里,在一个人独伫时,母亲的音容笑貌,就会自然地浮现在眼前;母亲的慈爱关怀,就会在心头泛起一阵阵温馨的涟漪。只是,好想喊一声妈妈,已无人,也无处应声了。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