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归"明星市委书记又下"海"

来源: 潜水员大爷 2008-09-30 20:16:20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0604 bytes)
原云浮市委书记郑利平转型新任亚行中西亚局首席专家



郑利平要离开云浮了!


  8月初的一天傍晚,记者听到这个在当地引起震惊的消息!

放着市委书记不做,去做首席专家,不少人都觉得不理解。


  “通知来得十分急,我正在单位收拾行李,然后马上回家带上家属,明天中午前启程前往菲律宾马尼拉赴任!”


  “是上级对我的信任,也是我个人选择转型的结果!”他同时明确,这次是到亚洲开发银行中西亚局任首席城市发展专家。



  轻松惬意的音乐流淌,巨大的落体玻璃幕墙外,假山流水潺潺。前天下午,在广州花园酒店的咖啡茶座里,郑利平再次与记者侃侃而谈。他刚从菲律宾飞回国内,等着第二天与新任市委书记王蒙徽交接工作。


  市委书记转任国际组织官员


  记者:据我们查证,您可能是我们国内首位获得亚洲开发银行高级职位的地方官员?


  郑利平: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机构中,中国籍职员很少,从国内直接出去担任高级职位的就更少。目前我尚未获知国内有地方党政官员到这些机构任职。到这些国际机构任高级职位,除了国家推荐外,很重要一个环节就是必须参加全球公开竞争。


  这次,亚行这个职位有多少竞争者我也不清楚,但在参加亚行竞争的同时,国家也推荐我参加世行一个高级职位的竞争,仅一个职位就有来自全球的300多人参加竞争,仅有百分之一的竞争者能够进入第一轮面试,第二轮面试又在参加第一轮面试的4位候选人中筛选产生。


  今年7月被亚行录取之后,我正式发函给世行宣布撤回申请,以免出现被录取后不覆新的情况。


  记者:您所任职的中西亚局的职能是什么?


  郑利平:亚行通过金融手段、技术援助,以及与发展中成员国的政策对话,促成其改革,促进区域一体化,扶持其金融部门、私营领域、中小企业发展,实现可持续的增长及共享式发展。中西亚局主要负责中西亚国家地区的相关业务,首席专家是亚行的最高技术级职员,但不是领导,所以我现在是“一不做、二不休”(即一不做官、二不退休)。


  争取国际机构高级职位事关国家利益


  记者:出任亚行要职与当地方官有何区别?


  郑利平: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在该机构的高级职员少,这与中国目前的经济总量及大国地位不相适应。在这些机构上多争取一些高级职位,是国家利益所在。亚行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最大、最重要的发展机构,天地很大,和地方官的角色当然有很大区别。在这些机构,国际职员来自世界各地,五湖四海,如果有本事,还是有施展机会的。


  我在云浮山区近十年的发展经历,亚行领导是很重视的,这次申请亚行职位一举成功的重要一招,是事先我应邀到亚行总部作了一次题为“通过体制创新寻求发展———中国一个遥远山区市云浮的发展例子”的讲座。


  他们当然希望所有亚太区的贫困地区都能像云浮一样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应该说,云浮的工作经历,加上本人的经济学、公共管理、企业管理和原先工程技术的学术背景(四个不同学科的学位),以及对国际机构运作程序和工作语言(英语、德语等)的熟悉,对我今后在亚行工作将是重要的技术支持。


  官员要熟悉国际规则


  记者:您的转型,发出了一些重要信号。


  郑利平:我认为,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国、一地区的发展都离不开借鉴国际的成功经验,所以,国际视野当然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前提,将自己封闭起来,夜郎自大,是没有出路的。记得2000年中央四号文就曾对干部提出过“战略思维、国际眼光”的要求。


  记者:那你认为中国的官员应该如何走向世界,熟悉国际经济游戏规则,为中国的发展趋利避害?


  郑利平:包括我个人在内,我们都面临着一个如何以更加务实的作风在实践中探索、学习的问题,与此同时,我们应有长远的眼光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我们不但要熟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更要了解国情,了解世界。


  在学习这个问题上,汪洋书记是我们的榜样,不仅他自己坚持广角度地看书学习,这几年,也曾向部属推荐过若干部十分前沿的书。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十分有利的学习和提高自身的环境。当然,要熟悉国际上的东西,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也十分重要。



“我的组织关系还在广东省委”


  记者:你到亚洲开发银行上班有一个月了,很多人还在议论你的选择。有的说是“海归”下海,有的说是看破仕途。到底是为什么?


  郑利平:是的,不少人不理解我的选择。包括我在亚行的新同事,他们问我:你在中国的地级市是最高长官,为什么要来亚行当雇员?是不是想积累一些国际经验,再回去升官?


  我告诉他们:升官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多一些经历很重要。我已经在地级市当了10年党政一把手,我需要国际经验。这样的人生才丰富。我可以将自己在云浮工作的经验进行归纳提升,用中国人的智慧促进亚太地区发展。


  记者:那您是完全离开广东了吗?


  郑利平:我还要澄清一下,亚行虽名银行,但不是商业机构,是一个国际组织,致力于消除亚太地区的贫困,促进该地区的改革与发展。中国是亚行的重要股东。


  我其实是亚行的高级雇员,先是国家推荐,然后层层选拔。广东省委对我参与选拔非常重视,大力支持,我非常感谢。我的组织关系目前还放在广东省委。


  亚行上班,特别要求国际眼光


  记者:上了一个月的班,感觉如何?


  郑利平:这一个月,我的工作已经全面展开,主要做了三件事,帮助亚美尼亚、乌兹别克和巴基斯坦规划污水处理工程、城市快速干线等重大设施。感觉与国内完全不同。


  记者:有什么不同?


  郑利平:就是眼光不一样。我在云浮工作,立足点、出发点都是这个地区,开口就是“我们云浮……”,但在亚行工作,思维定势是国际上怎么样,亚太地区怎么样,也就是要习惯用国际眼光考虑问题。在国际机构工作,感觉是一个不断学习充电的过程,也就是说,你做一份工作,放一份电,可能会充两份电,人觉得很充实。


  记者:您的家人也跟着出去了吗?


  郑利平:是的。我爱人在深圳大学教书,办理了停薪留职手续,支持我的工作,亚行按规定发一份薪水给她。我的女儿上小学五年级,一过去就参加了学校游泳队。


  总结云浮10年,自打98分


  记者:那么,您怎么评价自己在云浮工作的10年?最遗憾与最得意的是什么?如果打分,您会给自己打多少分?


  郑利平:先说遗憾吧,就是要离开云浮,许多工作也没有时间作进一步完善。最得意的,就是可以结合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与全国相比,云浮推行农民医疗保险早2年,建设生态文明村早3年,农村小学“一机两语”教育早3年。


  云浮的财税体制改革、“活力民主、阳光村务”、发展乡镇群团组织等都是全国首创。


  我数过,一共有10项改革走在全国前头。能在一亩三分地上做实验、推改革,我感到很幸福。如果打分,我愿给自己打98分。

官员书画,应与其身份分开


  记者:你同时还是一位画家。怎么看待官员的书法与绘画?


  郑利平:现在不少官员喜欢书画(喜欢绘画的可能少些)。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不是因为官员身份,其书画作品会大掉价。不排除一些人水平一般,但也确实有的功底深厚,造诣很深。


  事实上,在中国古代,许多书画大家就是官员。我说这话的意思,不是说现在的官员与古代文人士大夫等同起来。我只希望大家客观地评价所有人的书画作品,包括官员的。


  记者:您现在还作画吗?


  郑利平:当然,画画于我是一个很好的调节,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互补。


  除了升官,还要有多一些道路可选


  记者:可不可以说,你的选择为官员和公务员队伍转型增加了一种可能?


  郑利平:2000年,党中央发布第4号文,要求公务员队伍具备战略思维和国际眼光,实在太英明了。转眼8年过去了,应该说我们的公务员队伍离党中央要求仍有一段距离。


  汪洋同志一到广东工作,倡导思想大解放,强调战略思维与国际眼光,可以说抓住了要害。人才是制约广东科学发展的瓶颈,只要你素质高,具备战略思维和国际眼光,不管转不转型,或者说不管怎么转,总会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平台。


  公务员除了晋升,还要有多一些道路可以选择。这就要多学习,掌握多一些知识,既适应做好本职工作的需要,同时也有利于转型。


  链接


  亚洲开发银行


  亚洲开发银行(简称“亚行”),是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区域性金融机构。它不是联合国下属机构,但它是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联合国亚太经社会)赞助建立的机构,同联合国及其区域和专门机构有密切的联系。1966年12月19日正式营业,总部设在菲律宾马尼拉。1986年2月17日,亚行理事会通过决议,接纳中国为亚行成员国。中国是重要股东国。

------------------------------------
■特写


  “海归”代表郑利平


  喜欢说“很简单”


  郑利平是海归派的代表。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行政学院之后,38岁就赴任云浮市市长,后任云浮市委书记,并把云浮变为广东财政收入增加率最高的城市。


  郑利平在谈话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就是“很简单”。在他看来,公共管理在很多情况下,很多问题都可以“很简单”地解决。


  “云浮的改革很多方案和方法都是舶来品,都是国外已有的东西,已经有上百年的、成功的做法,我们‘很简单’地拿来,改造一下就可以应用了。”郑利平说。


  在党政系统工作,有的人觉得手脚有些放不开,有些人看问题相对理想化一些。他们所去的国家有可能比较“发达”,但如果他们把学到的知识不顾中国国情照搬过来,反倒会出问题。


  对此,郑利平建议:“第一,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事坚决不做;第二,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规定的事情,而你又认为这是正确的、有利于发展的,尽管去试。至于说水土不服的问题,没关系,该妥协的时候妥协就行了。但是人也不能没有一点棱角,百分之百适应就意味着完全迁就了,那也就失去了海归的价值和意义。”

■郑利平简历


  郑利平,男,汉族,1961年9月生,广东揭阳人。1978年9月在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读书,1982年8月参加工作,1989年9月入党。学历研究生、博士。


  ●1993年8月任深圳市南山区副区长,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区政府党组副书记


  ●1997年1月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卡森管理学院访问学者


  ●1997年7月为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


  ●1999年4月任云浮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代市长


  ●1999年6月任云浮市委副书记、市长(2000年1月,获南开大学博士学位)


  ●2004年6月任云浮市委书记,2004年7月任云浮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声音


  官员出路多元符合国际潮流


  “郑利平不当市委书记、改任亚行高管”的消息,此前一个月尽管没有公开报道,但已经在广东政坛引起“小地震”,议论纷纷。


  “郑利平能走出这一步不容易!”广东组工系统的一位资深人士认为,这固然与他的个人志向以及“海归”学历、主政地方多年的资历有关,但也给很多官员一个明确信号:不只是当官这一条路走到底,甚至有时前面看不到明确的方向还拼命冲,其实不妨拐个弯,走另外一条路,也许天地更广阔。


  他分析说,按照干部任用规定,党政“一把手”10年任期一满就得调动。而像郑利平这样40多岁的地市领导,10年届满,除了“再上一级”,很可能就调到省里当厅长,或者交流到其他地市任职。这就看组织安排和个人能力、志趣所在。像郑利平这样趁着还年富力强,转换个跑道,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省委党校教授韩锐表示,中国“官本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往往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但近年来,中国高级官员到大企业、高校任职的越来越多,像郑利平这样到国际组织任职的也不乏其人。说明中国的官场文化正在发生改变,官员的价值观和选择日益多元化,这与我国改革开放的潮流是一致的。其实,官员出路日益多元化,这是符合国际潮流的。


  像美国总统卸任后也照样到大公司、国际机构任职、当顾问。这是政治文明的一种进步。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思想观念比较先进,所以出现郑利平这样的事例并不出奇,相信以后还会越来越多。


  (编辑:马菁璟)



所有跟帖: 

这家伙的眼光更长远。 他呆在那个无关重要的三流城市很难升迁。 -yanon- 给 yanon 发送悄悄话 yanon 的博客首页 (52 bytes) () 09/30/2008 postreply 20:23:06

错了!我看他这次是广东省副省级职务考察落选(典型的水土不服症)后生离意, -潜水员大爷- 给 潜水员大爷 发送悄悄话 (68 bytes) () 09/30/2008 postreply 20:33:41

国需要郑利平这样的转型人才 ZT -潜水员大爷- 给 潜水员大爷 发送悄悄话 (2544 bytes) () 09/30/2008 postreply 21:45:35

他哈佛硕士研究生毕业了吗? -73888- 给 73888 发送悄悄话 (222 bytes) () 09/30/2008 postreply 22:18:05

在中国就要敢扯虎皮拉大旗,吴征不是曾经说过:俺的博士学位 -又黄又暴力- 给 又黄又暴力 发送悄悄话 又黄又暴力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30/2008 postreply 22:24:48

he did ! -潜水员大爷- 给 潜水员大爷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30/2008 postreply 23:32:2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