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业周刊》:世界经济“打喷嚏”,中国就是没事

来源: JustAsked 2008-03-21 13:05:5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214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JustAsked ] 在 2008-03-21 17:52:41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美《商业周刊》:世界经济“打喷嚏”,中国就是没事
2008-03-21 16:51:07 点击:1702
美《商业周刊》:世界经济“打喷嚏”,中国就是没事

环球网 2008-03-20


美国《商业周刊》3月18日文章,原题:世界打喷嚏 中国就是没事

对中国来说,鼠年的开局可不太吉利。这个国家在冬季遭到了恶劣暴风雪的袭击,导致食品价格飞涨,通货膨胀率在2月达到令人担忧的8.7%。2008年年初以来,上证指数已经下跌30%。

如今美国正经历熊市和次贷危机。如果你将美国日渐显现的经济衰退与中国遭遇的那些不幸放在一起,是否就会得出中国经济也将崩溃的结论呢?不要太确定了。事实上,分析人士认为,经济脱钩问题(即中国免受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实际上是用词不当,因为“历史上中国经济就从来没有‘挂钩’过”,瑞银亚洲首席经济学家乔纳森•安德森说。

那么,暂且把语义学的问题放在一边,真实的情况是什么呢?答案就是,虽然中国被外界广泛看作是一个出口发动机,对外出口从花园小雕塑到笔记本电脑的任何东西,但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还是来自国内投资和消费,而这两者的增长目前都还看不到任何减弱的迹象。安德森认为,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今年将降低到10%,并不会产生另北京严重担忧的急速减退。

不仅如此,与2001年美国经济衰退时相比,中国经济远比那时开放。那个时候,出口在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只有8.4%,而现在是约40%。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市场,占 20%的比例,领先于美国的19%,日本以及其他亚洲市场占25%,德意志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麦科尔•斯宾斯说。他估计中国今年经济增长将降至9.5%,但增长放缓只有一半是因为中国贸易顺差减少。

安德森说,认为中国的贸易行业与经济的其他行业联系并不是特别大的理由是,国产成分只占出口商品的25%。此外,尽管出口行业创造了8000万个就业岗位,但是最可能受影响的领域是轻工业制造,这占整个中国就业岗位数的6.5%,而整个出口行业只占总投资额的5%。

还要记住的一点是,中国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仅今年1月外汇储备就猛增了616亿美元,使中国整个外汇储备增加到1.589万亿美元,这些充足的资金完全可以使政府用来刺激经济增长。但摩根大通公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Frank Gong)说,动用外汇储备刺激经济增长基本不可能,“投资增长,贷款增长,消费增长,中国经济增长强劲。”

中国人大量存款的习惯也给经济衰退提供了一个减震器。那就意味着,使美国陷入次贷危机的情况不会在中国出现,在中国,抵押贷款的最低比例是30%。“住房抵押贷款可能是银行最优质的贷款。”标准普尔信贷部分析师曾怡景(Ryan Tsang)说。(雷志华译)

所有跟帖: 

股市都从6000跌到3000多了,还要怎么有事? -aChineseBostonian- 给 aChineseBostonian 发送悄悄话 aChineseBostonia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1/2008 postreply 13:09:09

问题是中国老百姓没有把养老钱都放在股市上 -CCC512- 给 CCC512 发送悄悄话 CCC512 的博客首页 (148 bytes) () 03/21/2008 postreply 16:35:47

马照跳,舞照跑。- Chinglish -2526- 给 2526 发送悄悄话 2526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1/2008 postreply 18:00:02

horse photo run, dance photo jump~~ -开国际玩笑- 给 开国际玩笑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21/2008 postreply 21:10:53

Haha~~you are funny~~ -韩国亮女- 给 韩国亮女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22/2008 postreply 07:15:0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