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以正: 扁拆「大中至正」, 妄想造成衝突死傷,藉此戒嚴

来源: 水里 2007-12-05 18:03:30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964 bytes)
日記解密…蔣下神壇 被扁綁祭壇

【聯合報╱陸以正/退休外交官(台北市)】 2007.12.06 03:44 am


陳水扁與杜正勝花費一百八十萬台幣公帑,非要把中正紀念堂前面牌樓的「大中至正」牌匾拆下不可,除為選舉綁住深綠基本教義派票源之外,我實在想不出其他任何理由。

今天凌晨關鍵時刻,有人徹夜不眠地守候,要捍衛這座歷史建築的原始面貌。也有人處心積慮,妄想造成衝突死傷,藉此可宣佈戒嚴。老百姓被搞得糊裡糊塗,一般人只曉得可能鬧出亂子,卻無人公平地撇開藍綠立場,就事論事去看問題。

平心而論,中正紀念堂的名稱不是不能改,正門的牌匾也並非神聖不可拆換。抗戰時期,蔣中正確是率領全民抵抗日本侵略的英雄,他半世紀領導國民黨建設台灣的功績,也無可抹殺。但自從他自一九一五年到一九七二年、長達五十多年,以千萬字計的日記在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對外公開後,他已經走下了國民黨的「神壇」和共產黨的「祭壇」,還原成為一個有血有肉的平常人。

今年七月十日香港出版的《亞洲週刊》封面故事,用四頁地位報導兩岸三地乃至日本數十位歷史學者不辭辛勞,多次到胡佛研究所閱讀解密後蔣公日記的觀感。其中有大陸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和復旦大學,日本的東京大學,自然也有台北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與國民黨黨史會。這些背景立場完全不同的學者專家,異口同聲都認為蔣氏日記具有高度真實性及權威性,顛覆了國共兩黨過去的官方論述。

換句話說,這五十多年的中國史也好,台灣史也好,因蔣氏日記公開,需要重新評估改寫。僅就二二八事件而言,蔣當時忙於國共內戰,無暇兼顧,他在日記裏怪罪省主席陳儀,說主因是「人謀不臧」,下令「勿濫殺無辜,除首惡者」。各方對歷史的認知,既有如此重大改變,何以民進黨無人知悉?或雖知道而無人敢提?連表面偶爾還保持點公道的謝長廷,也同樣滿口胡言,顛倒是非,真使人百思莫解。

中正紀念堂應該成為保存蔣中正史蹟的博物館,收藏所有現存資料,不是把他當作「最高領袖」來紀念,而是蒐集所有關於他個人和蔣經國總統與那個時代有關的書籍、衣物、照片、乃至武器,供後人參觀憑弔,任何謾罵或吹捧的資料都可展示,無須隱瞞,以顯示台灣的演變與進步。我深信國民黨或馬英九都會認同這個主張。因為已進入民主時代的台灣,人民有足夠的智慧與常識去辨別是非,任憑政客們如何搬弄挑撥,最後只會自食惡果。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