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成为与韩国不可分离的国家(周刊朝鲜)

来源: 黑公羊 2007-11-06 13:58:3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8382 bytes)
“为何要了解中国的常识?”答案可以在下面的事例中自动找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来了一位韩国某锅炉生产企业总裁。他此行的目的是在中国出售当时在韩国流行的家用锅炉。这位总裁带着翻译,经过上海来到南京。途中向机场税官、警察、市政府职员赠送了最新型锅炉。

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见到了南京市干部。酒桌上中国人说了这样一句话。“在中国长江以南,家里不用暖气。”结果,总裁空手而归。了解中国是为了“减少错误”。如果韩国不与中国接触也能独立生存,那么对中国不了解也没关系。但中国已成为与韩国不可分离的国家。


例如,去年4800万韩国人中有440万人访问了中国。相当于9名韩国人中有一人来到中国。在中国学习的韩国留学生达到5.4万人。韩国贸易顺差大部分来自中国,在韩国海外投资中,对华投资比重最大。在家人和亲属中,至少有一人通过韩中贸易赚钱。与中国女性结婚的韩国人也逐年增加。

不久前韩、美、日三家广播电台共同进行的“China Free(不使用中国产品)”实验显示,不使用“中国产品”很难生存。“吃住、赚钱、旅行”等所有事情都离不开中国已成为现实。已经不是不喜欢就可回避的情况。那么,无论喜欢与否,都要学会理解和利用中国。既然要与中国共同生存,就要建立彼此了解的双赢(win-win)关系,以求和平共存。那么,就要实施“知己知彼”的战略。不是有一句“了解多少就能看到多少”的话吗?在这里我想提一个新问题。

“有没有在只是去过一两次中国之后就在朋友们面前以专家自居?”随着迎来韩中建交15周年,韩国的中国专家也日益增多。这得益于政府和企业的驻华职员及在华留学生的增长。在互联网上,旅游和经济等相关信息也非常多。但是不懂中文的普通人,了解中国的水平依然属低级。

下面看看日均游客多达数千人的中国旅游商品。报纸广告栏中各旅行社的中国旅游路线都是“千篇一律”。北京、张家界、九寨沟、海南岛、青岛、威海高尔夫旅行等都是相同的线路。只是旅行社的名字不同而已,一年会有数十次将游客送到同样的旅游景点观光。对中国人而言,没有比韩国人更好对付的顾客了。韩国人到中国按照同样的路线旅游,欣赏同样的景致,用数码相机拍摄同样的风景,吃同样的食物,在导游介绍的低质商品店购买同样的纪念品,上同样的当。

在韩国游客中,40岁以上的人不敢单独去旅行社没有介绍的地方观光。虽说也有语言和费用问题,但还是挑战意识不够。在欧洲和日本游客中,单独前往中国的文化、艺术、宗教等自己关注的领域观光的人不在少数。

韩国游客“一窝蜂购货”的做法依然没有改变。在韩国游客中,很少有人能区分出中国的假酒和低质茶叶。即便如此,只要有一个人买,其他人也一窝蜂过去跟着买。当地导游介绍的茶叶店大部分销售撒了农药的低质茶叶,但依然会大量买回韩国。这样买回的茶叶从抵达韩国的那一刻起,大部分会被扔到碗柜的角落,几年之后,在某一天被扔进垃圾桶。

在中国品尝当地食品相当于是接触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当地食品与韩国的中国餐厅的食品味道不同。经常会听到好不容易去趟中国旅游的韩国人说:“中国食物有怪味道,没办法吃。”在中国旅游期间也一直带着辣椒酱和泡菜。

还有对中国食物干脆不动筷的人。如果来到韩国的外国人说泡菜味道太重不吃泡菜的话,他还可以说“去韩国旅游过”吗?另外,还有只要说是中国产就一律看不起的人。西海的鱼无论是韩国渔夫抓到的,还是中国渔夫抓到的都是一样的。甚至还有很多中国渔夫捕捞上来之后交给韩国渔船的情况。对同样的白头山松子,还区分中国产和北韩产是非常可笑的事情。

韩国人在对华投资的过程中暴露出对中国的了解不足。大企业一开始就培养中国专家,经合法的程序进行投资,所以失败率较低,但中小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却不然。连汉语都不会而急着要投资,没有比这个更荒唐的了。这样的人往往雇用朝鲜族作翻译,而他们常常不理解韩国式用语而不能向中方准确地转达韩方意思,结果双方的协商就没法搞好。这些翻译有时故意落掉尴尬的内容,甚至不翻译对韩方不利的合同条件。靠这样的翻译投资十有八九要失败。

还有一种倾向是,越是不懂中国的企业家就越无视法规而靠“关系”。若依靠的关系断了,没过两年就会落得两手空空打道回府。韩国企业家还往往重蹈别人的覆辙。暴发金融危机后的90年代末,许多韩国人拿着下岗退休金去中国投资服务行业。当时餐厅、服装店、美容室、超市等并未向外国人开放,所以他们以当地朝鲜族的名义开业,结果把家当拱手让给当地人的情况比比皆是。

投资失败的韩国人怕被人知道丢人现眼,更不希望把这个教训记录下来与人共勉,这就是韩国缺乏“失败学”的原因。在韩国出版的有关去中国投资失败的书,只有原新闻工作者孙锡福撰写的《去中国如何失败》一个。政府有关对华投资法律服务和解决纠纷等也不尽如人意。这就是韩国对华投资成功率不如美国、日本的原因。

在华朝鲜族是韩国企业进军中国的重要帮手,但韩国企业家对他们也是一知半解,或者无条件相信或者无条件排斥。这里顺便提个问题:“如果韩国队和中国队踢足球,朝鲜族人会支持哪一个队呢?”①中国队②韩国队③因人而异。正确答案是③。中国中华书局词典部主任、清华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郑仁甲说,旧韩末期移民到满州的朝鲜族移民一代(90~100岁)和他们的子女(70~80岁)以及第三代(50~60岁)大都支持韩国队,但第五代以下则支持中国队。

第四代(30~40岁)被分成两部分,住在朝鲜族聚居地的支持韩国队,住在汉族聚居地的则支持中国队。如上所述,朝鲜族根据年龄、地区、学历而表现出不同的倾向。郑教授说:“20岁以下的朝鲜族无论看情分还是看对自己的利害关系,该到了与韩半岛说再见的时候了。”

不了解中国而产生的问题之一,就是去中国的早期留学生的越规行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小学、中学生父母把孩子送到中国去留学。留学费用并不便宜,包括学费和宿舍费一年往往超过1000万韩元。问题是,家长送孩子去中国,却对中国当地情况并不了解。中国的学校,有教育环境好的,也有不怎么样的。比如,对在韩国没学过汉语的孩子来说,汉族教师的讲课时间等于“睡觉时间”。学一年以上汉语也很难赶上课程,何况没学过或学几个月汉语的孩子呢?这些孩子只能或者旷课或者在课堂上睡觉。这与在美国公立学校对不会英语的外国学生另行进行英语教育大相径庭。

中国学校里的韩国籍教师没有教师资格证的也很多。有些韩国人开办的留学班规模过小,不具备优秀的师资力量,所以就录用了不具备资格的留学生或当地补习班的教师等。周末不上课的时候,韩国孩子就象散了羊似的打发时间。正是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些韩国青少年出现同居、犯罪等行为。家长在不十分了解中国的情况下,就把孩子送过来,可能会毁掉子女的一生。

并不是因此就说韩国对中国的了解水平很低。三星、LG、POSCO等大企业和实力不凡的中小企业的在华业务就开展得非常成功。打动中国人心灵的韩流文化也显示着很大的潜力。因此,我们不用悲观,只要在今后做得更好就行了。问题是,这期间个人、企业和政府积累的信息过于散乱,限制了整个国民对中国认识水平的提高。个人要想获得有关中国特定方面的信息,还得四处奔走拜访专家或求助于网络。如果不懂中文,就很难获得中国当地的信息。

因此,政府应该设立“中国信息中心”之类的机构,把散乱的有关中国的信息汇集起来,使个人能够方便地获取。尤其在经济信息和法律服务方面,政府应该承担责任的部分很多。北京奥运会前后,横扫地球村的“中国热潮”将会更加迅猛,前往中国的韩国人也会猛增。届时,数百万韩国人还要像过去似的去同样的饭店吃同样的菜肴,在同样的纪念品店同样被宰吗?千篇一律的旅游文化该到此为止了。

每人在走近中国时,都要有自己所关心的领域。一个人的失败经历,还要在其他人身上反复重演吗?应该共同总结他人的失败经验,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要重蹈覆辙。因为过去的15年里,用原有方式盲目行动而缴纳的“学费”太多了。韩国高尔夫爱好者也要节制一下中国高尔夫旅游。难道辛苦挣的钱都扔到中国高尔夫球场和酒店里吗?

鸦片战争后,中国仅用150年就实现了复兴。现在到了进一步加强“韩国人对中国的了解”的时候了。个人、企业和政府都要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并且共享信息资源。这样我们及我们的子孙世代才能与13亿中国人和平共处,平等发展。

“您对中国了解多少?”如果您认为下列说明正确就请画O,错就请画X.

1.中国也有炸酱面。( )2.中国人比啤酒更喜欢喝白酒。( )3.在中国只要你愿意谁都能考上大学。( )4.在中国有迁移和移居的自由。( )5.在中国外国游客也能购买公寓。( )

在以上问题中,您能回答上来几道呢?如果能够回答出4、5个,那可以被周围人称为“中国专家”了。如果能够正确回答2个以上,也算是对中国常识了解颇深的人。如果是1个以下,那您还需要加深对中国的了解。

正确答案应该是,问题一是(O)。在中国的山东省和陕西省有叫“炸酱面”的饮食。虽然味道与韩式炸酱面不一样,但都是在上面放着酱汁拌着吃。

问题二是(X),在中国各个地区、各个年龄段所喜欢的酒也不尽相同。例如,北京以北的北方人喜欢喝烈性酒老白干儿(在中国称之为白酒),而越往南边走,人们就越喜欢喝烧酒、红酒或啤酒等低度酒。现在的中国大学生也喜欢在环境优雅的酒吧喝啤酒。故不能一概而论为“中国人喜欢喝白酒。”

问题三也是(X)。中国升入大学(包括专科)的青少年比率不到15%。余下的85%的青少年从初中、高中毕业以后就得踏入社会。因为中国的大学名额相对较少。因此中国的高考竞争要比韩国激烈。最近韩国大学有很多中国留学生也是这个原因。

问题四是(O)。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之前,户籍制度仍非常严格,很难搬迁至其它地区。因为如果离开户口所在地,就要放弃住宅、粮食配给、免费教育及医疗等多项福利待遇。然而,自从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沿海地区加快城市化进程,户口留在农村而移居城市的农民工大量出现。这是因为,农村耕地收入远不及在城市干粗活儿挣来的收入。

问题五是(X)。中国在几年前为了搞活房地产经济允许外国人购买公寓,但从去年开始只有在当地居住1年以上的外国人才可以购买。一个星期或一两个月短期到中国旅行的外国人则没有资格在当地购买公寓。(记者池海范)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