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长廷意外获胜是台政治生态变化标志?

来源: 悟也空 2007-05-10 11:36:17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594 bytes)

  一、迭闯难关,大爆冷门,意外获胜

  民进党的“总统”候选人党内初选,谢长廷以约16000万票大赢苏贞昌,其能在声 望及行政资源处于劣势下获胜,多方认为,出人意外。

  请看:

  ——他主张“宪法一中、和解共生”,居然没有动摇多数党员对他的支持;

  ——他涉高捷案等多件弊案,投票当日苏贞昌甚至还登广告指谢“转移焦点不能改 变涉案事实”,并未影响给他投票;

  ——本次初选十分明显是以民进党内派系为主体,谢的派系力量有限,不获得超派 系的支持,不可能获此大胜;

  ——同时,陈水扁明显支持苏贞昌,七县市长亦公开挺苏,多数民进党员并不买扁 苏等长官的账,还是把票投给了他。

  这四大关口,无一不是巍峨高耸的难关,谢长廷居然全都闯过来了,赢得让人惊奇 可以拍案。

  投票前夕,不少人认为苏贞昌的声势看涨,至少会在党员投票中赢谢一万五千票。 苏的攻势也确有动人之处:他痛击谢的“宪法一中”,让谢难于回击;猛攻谢弊案,要 党员别投票给即使初选过关、“大选”也过不了关的谢长廷。

  但为何票开出来,苏贞昌输得如此难看?谢为何能胜?

  二、回头再看谢,也探其胜因

  我们不妨再认识一下谢:

  谢长廷,1946生。原民主进步党党主席,前“行政院”院长,曾任高雄市市长, 2005年任“行政院”院长,后因与陈水扁政见不合,导致任职未满一年就被迫离职。后 曾参选台北市长,未胜但得票还是不少,让各方刮目。

  1、谢与扁及其追随者近年有诸多不合。

  ——作为民进党台北市长参选人的谢长廷,在“倒扁”敏感时刻,拉票之时还是刻 意和陈水扁、苏贞昌保持距离。

  ——对于前民进党主席施明德发动的“百万人倒扁”行动,谢长廷表示,让陈水扁 好好静下来想想进退问题,不要逼。谢长廷还曾当面向陈水扁建议“下台保民进党”。

  ——谢长廷,也曾直言批评陈水扁没有达到“道德最高标准”,尤其是待人不够宽 厚。

  2、谢的两岸政策比较务实。

  谢长廷在“行政院长”任内提出两岸“和解共生”主张。其派系曾要挑战“台 独 ”党纲。谢长廷的福利国系,曾准备提出“大陆政策决议文”,计划召开派系会议,就 民进党的两岸政策进行讨论。谢系“立委”李俊毅指出,当前民进党对抗、封闭的两岸 政策,已经没有能力抵制大陆的经贸发展力量。党内应该就当前两岸政策拟定原则,现 在的封闭政策,无法符合两岸发展的需要与社会的期待,很多管制措施美其名是保护台 湾产业、维系就业市场与经济利多,但事实上这些政策是无效的。

  谢长廷提出了“宪法一中”。此说最早时间现难考究,但在2000年6月17日,时任 高雄市长的他,接受台湾《中国时报》专访时提出“按两岸相关法律,中国大陆和台湾 同属一中体制”、“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之领土”的观点,主张两岸直航。这是他当时对 两岸关系定位的最清楚表达。据此观点,他还表示愿意受邀到广州、上海、厦门等几个 港囗城市访问,而且进行了实质性的联系。只是由于当时“陆委会”及深绿人士的抵制 而未能成行。

  之后几年,在两岸政策上,谢长廷偶尔会因深绿压力稍作回避或妥协,但其“宪法 一中”的两岸关系论述并没有多大改变。在他任“行政院长”的时候,提出两岸“和解 共生”的主张,在经贸政策方面,主张两岸开放。也正是由于他的主张与陈水扁不同, 导致其在“三合一”选举后下台。

  甚至在今年党内初选前期,谢长廷仍不改“宪法一中”的说法,直到被对手攻击后 ,他才辩解称,他从来不喜欢“一中”,提“宪法一中”只是承认现实,而非自己的主 张;现在“中华民国已经台湾化”,若自己当选,一定会推动“正名”和“修宪”。当 他的辩解还不足以取得理解的时候,2007年4月22日,谢长廷进一步明确提出,若自己 当选,将“修宪”,修成符合台湾现况且合适的“一台宪法”。

  有人认为,谢最近所谓的“一台宪法”很明显是为了党内选举需要,因为他以前的 “宪法一中”广受攻击,“独”派大佬甚至称其为谢胜选路上的最大障碍。受不了这种 压力的谢连忙澄清,从“改变宪法一中”步步后退到“一台宪法”。但谢实质上依然保 留着一贯的“和解共生”理念。从党内初选出线后,可能会很快转回积极的两岸观以争 夺更多选民。

  三、民进党的此番初选,体现和影响台政治生态

  此次初选,实际上是提供了民进党员在谢长廷与扁苏之间作一个选择的机会。而 谢长廷居然能闯四大难关,胜过扁苏与七县市长的联盟,可见民进党内人心思变。同时 ,此“变”正体现和反映出台湾政治生态的变化。

  为何苏系人马喋喋不休的直追谢弊案,谢仍能得多数支持?

  看来,除了人们对选举前的互相攻击已经厌倦和认为未必可信,恐怕还反映出多数 党员是宁可挺弊案缠身、争议颇多的谢长廷,也要断然摆脱陈水扁的操弄与挟持。否则 ,难于解释为何多数选票弃陈水扁而去。

  为何谢主张“宪法一中”、两岸“和解共生”,在有着台独党纲的民进党内仍然能 获得多数票?

  这说明,以扁为首的民进党当局,自我封闭、不顾民生、只为权位、孤“独”急独 ,即使在民进党内也已遭到唾弃。务实、和解的两岸关系,也是民进党多数党员所认同 的。

  如果民进党内部多数的意向有如此趋向,那台湾社会的整体的民意,又将会是如何 ?其对台湾的政治生态又会产生怎样的进一步影响?对蓝、绿的政治人物和候选人及其 竞选承诺、今后政策,又应该有何作用与影响?

  人们不妨拭目以待;台湾的各路高手们和有关方面,也不妨能再仔细品味、解读和 作今后行动的参考?

  (文磬)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