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候选作品

来源: 马悲鸣 2007-06-28 18:38:27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950 bytes)
我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候选作品「如何消除贪污后果」

马悲鸣

前天上了一个帖子「如何消除贪污后果」。

这一通遭人嗤笑。

从这嗤笑中我没感到丢人现眼,反而觉得这天下读者群里没几个是能讲清道理的。真是天下无人了。伯乐之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老马之过华人之野而人群遂空。非无人也,无明白人也。

我的文章写明了是理想实验。第一,实验社区是封闭的,没有与外间的任何交流。第二是,该贪污犯已无技术可能侦破。第三,事发后已经有了绝对有效的计算机防贪污技术。第四,所有社区成员的工资都是社区政府开的,工资数都相同。

我的问题是,可以用人为制造通货膨胀的办法使该贪污犯在该社区唯一的一起贪污中所获百倍于正常月工资数的实际购买力消解掉。

这道理并不难懂,不知怎么这么招人恨。

其实这招前人不但想到了,而且也曾经实验过,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实验就是在中国进行的。实验者是蒋介石父子。

抗战开打时,遂着国军的退却,后边上来的鬼子和伪军是带着治安人员和制度来的,自然接管后没有太大的社会动乱,只除了抗日武装的偷袭。

可是日本投降得太快,太突然。伪军又是受中国文化影响的,自认理亏,而且重庆方面法制落后,没有足够的治安人员和制度来维持局面。结果是接受来的沦陷区一下子成了治安真空。贪污,尤其是以“老子抗战八年”自居的劫收大员的贪污一发不可收拾。

小蒋带领打虎队四处抓贪污,最后抓到宋家人头上。而蒋宋孔陈乃是当代版的贾史王薛,怎么好动?

这时候老蒋就用人为制造通货膨胀的办法使贪污所得急速贬值,便是国民政府大印金圆券的道理所在。用心不可谓不良苦。

其结果是国民政府人心大失,让旁边等着看笑话的共产党捡了个大便宜。

我所讲的理想实验没能让老蒋成功,关键是几个约束条件当年并不存在。

比如在我的理想实验中,全体社区成员的工资都是平均的,而且都是由社区关的饷。在这种情况下用人造通货膨胀的办法把贪污的后果减小的同时,社区也水涨船高地给社区成员增加工资。

老蒋的旧中国是私有制,由国库开工资者没几个人。一旦人为制造了通货膨胀,只有少数吃官俸者的工资可以随着通货膨胀水涨船高,其他所有私营业主和工人的工资与资本却无法随着通货膨胀水涨船高。

这是老蒋失去大都市,尤其上海民心的关键。

我有个表姐是农村小学教员,月工资二三十元,解放初期的初等师范毕业,工作了大半辈子居然攒了两千块钱,当时真让人不可思议。可随着改革开放,贪污出现,中共也开始用老蒋的办法使无法侦破的贪污贬值。我表姐一辈子积攒的两千块钱很快就不值什么了。但为什么老蒋这么干失败了,而共产党这么干却只引发了一场六四,不难糜平。

国共两党相同经济政策的不同结果,关键就在中共实行的是公有制,改革开放之初,几乎所有城镇居民的生活所得都是从国库里开的工资。在政府用制造通货膨胀的办法使贪污贬值的同时,同一个政府正在同步地增加工资。

改革开放之前共产党里的贪污几乎为零。那是历次政治运动整肃的结果,死伤惨重。

改革开放后没办法再用政治运动的办法制裁贪污了,就只好用经济手段,人为制造通货膨胀来压低贪污的实际购买力。

过去我总觉得老蒋不控制通货膨胀而使自己倒台实在是太愚蠢了。可与小蒋打老虎的反贪联系起来,才知道老蒋是在不具备约束条件的情况下进行了一场理想实验,以失败告终。

不知道当年给老蒋出这主意者究竟是谁?

有他在,便没我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无他,我才有希望。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