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奇”坠落:直升机固有缺点难以弥补(组图)

来源: Galahad 2007-10-12 10:04:5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2062 bytes)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p14.freep.cn/p.aspx?u=v20_p14_p_0710120910472486_0.jpg>

美军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飞机
据美联社报道,美军第三步兵师发言人肯特中校2005年6月27日说,美军一架AH-64“阿帕奇”直升机当天上午在巴格达北部30公里处坠毁,机上两名 飞行员证实已经遇难,目前坠毁原因仍在调查之中。前不久,据2005年2月底新闻报道,驻韩美军第2步兵师第2航空团1营的一架“阿帕奇”直升机在韩国境 内、非军事区(DMZ)附近的“双桥训练区”坠毁,驾驶与副驾驶全部遇难。回顾去年2004年4月11日的新闻,美军一架“阿帕奇”直升机11日上午在巴 格达国际机场以西约5公里处被伊拉克反美武装人员击落,机上两名驾驶员丧生。
美军AH-64“阿帕奇”号称现役最先进的重型武装直升飞机,拥有极强的防护能力,但在伊拉克战场上或其它基地训练时已经损失多架,有些是外部原因,被地 面武器击落;另外就是自身原因,如出现机械故障或操作失误等。所以从美军先进AH-64“阿帕奇”坠毁来看,武装直升飞机一方面自身有待进一步强化防护和 可靠性;另一方面,武器固有缺点难以弥补。
直升飞机加挂反坦克导弹传奇般登场
虽然世界上第一架武装直升机是在越南战争中后期,由美国贝尔公司研制的AH-1 G“休伊眼镜蛇”,但第一次将直升飞机和反坦克导弹组合到一起是以色列。1973年10月14日,以色列军队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仅在米特?娇谝灰郏??用临时加挂“陶”式反坦克导弹18架武装直升机,成功扼制揳入以军防御阵地埃及军队一个装甲旅的攻势,摧毁埃及军队90辆坦克,以色列所有参战直升飞机完 好无损。
其后研制的新型武装直升机,已经将反坦克导弹的精确性和武装直升飞机的速度、低空飞行性能融合在一起,无论从任何角度,当今武装直升飞机是反装甲的最佳利器,被誉为“低空霸王”。
“低空霸王”遇“低空杀手”,便携式防空导弹一鸣惊人
前苏联在1979年12月至1989年2月长达十年阿富汗战争期间,前期苏军充分倚重直升飞机来打击阿富汗的“自由战士”。阿富汗抵抗力量在战争前期缺乏 有效的先进防空武器,苏军还使用了本国第一种专职武装直升飞机米-24“雌鹿”。苏军的“低空霸王”一时令阿富汗人心惊胆颤:在一次行动中,20多名苏军 突击队由直升飞机载往一个边远的阿富汗村落,突袭30名正在晚餐的“自由战士”,并将他们全部击毙。前后不到10分钟就全部离开了。在另一次行动中,一架 载有六名射击手的武装直升飞机在叛军车队上空盘旋,高度在阿富汗人的古老武器射程之外,他们利用狙击步枪和精确瞄准器将那些“自由战士”一一击毙。
但时过境迁,苏军“低空霸王”开始面临致命的对手――当时世界上第二代最先进的美制便携式肩射“毒刺”防空导弹开始秘密登场,这是从1986年初开始美国 私下提供给阿富汗“自由战士”的杀生锏。面对尺寸小、重量轻、精度高和操作简便的便携导弹苏军的“低空霸王”损失惨重。便携式导弹一举成为最有效的“低空 杀手”,战果令人难以想象:一次战斗就有3架米-24武装直升飞机被击落。包括直升飞机在内,只是经过临时训练的阿富汗“自由战士”在整个阿富汗战争中, 一共发射大约了340枚“毒刺”导弹,击落苏军269架飞机,严重挫伤苏军的锐气,给苏军飞行员带来恐慌。从另一个角度看,小小的“毒刺”导弹在阿富汗战 争最后三年起到扭转全局的重要作用。
AH-64“阿帕奇”横扫海湾
在1991年初“海湾战争”期间,美军AH-64“阿帕奇”重型武装直升飞机闪亮登场,号称世界上作战威力最大、防护力最强和整体性能最先进的武装直升飞 机。多国部队部署武装直升机几百架,而AH-64“阿帕奇”就占274架,约为美国陆军装备总数的一半,可以看出它举足轻重。
从战场上的战果看,AH-64“阿帕奇”功勋卓著。在突袭方面:1991年1月17日凌晨,“沙漠风暴”空袭行动前22分钟,美军的8架AH-64“阿帕 奇”以低空飞行方式巧妙地躲过伊军雷达网,隐蔽进入伊拉克南部,发现伊军的两座重要预警雷达站后成功摧毁,为多国部队空袭打开了一条安全通道,使大批战斗 轰炸机从缺口进入,突然出现在巴格达上空。“沙漠风暴”行动由此展开。在集群作战方面:美军一个武装直升机营一次战斗出动就击毁伊军坦克84辆、防空系统 4个、火炮8门、轮式车辆38辆。从摧毁数量看:“阿帕奇”直升机一共摧毁了伊军500辆坦克及数百辆装甲车辆,甚至有一架“阿帕奇”直升机在一次任务中 就摧毁23辆坦克。“海湾战争”使用美军AH-64“阿帕奇”重型武装直升飞机达到了辉煌的顶点。
性能虽强,但武装直升飞机可靠性不容乐观
“海湾战争”以后,美军“阿帕奇”直升飞机虽然参与了1999年3月24日至6月20日持续78天的科索沃战争中,由于南联盟多山、多森林的地形以及多阴 雨天的气候条件,最主要考虑南联盟的防空力量较强,美军AH-64“阿帕奇”直升飞机只是进行部署没有实际作战,然而居然出现短短9天内坠毁2架的不利事 情。
因陋就简,“阿帕奇”陷入游击战术旋涡
2001年10月7日,美、英联军发动了阿富汗战争,美军“阿帕奇”直升飞机开始陷入对方游击战术的旋涡。塔利班以大量步兵保卫装甲车辆或隐藏在村落的房 顶和角落中,以低成本的小口径火炮或单兵战防武器朝空中乱射,期望破片能击伤美军直升机。在2002年3月初美军和1000名阿富汗政府军,以及法德等国 联军进行的“蟒蛇行动”中,7架AH-64D“长弓阿帕奇”(AH-64“阿帕奇”的先进改进型)参战,竟有5架被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成员的机枪或苏制 RPG-7火箭助推榴弹击中而被迫退出战斗。
伊拉克战争,“阿帕奇”喜忧参半,十多年前豪气难现
2003年3月19日,美国正式发动伊拉克战争,至今已过了两年多,目前在伊拉克战场上,美国庞大的各型直升飞机群,毕竟没有出现苏军在阿富汗战场上的惨 状,但仔细分析来看,虽然美军的AH-64“阿帕奇”已经多数升级到更先进的AH-64D“长弓阿帕奇”,整体性能增强不少,但并非到了“刀枪不入”的水 准,根本原因是伊拉克抵抗力量手中没有任何世界上最先进的防空武器。这可以从地面战佐例来证实,在伊拉克多次出现美陆军最先进的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 克被神秘的先进反坦克武器摧毁的事情。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p14.freep.cn/p.aspx?u=v20_p14_p_0710120911183648_0.jpg>

美军驻扎在伊拉克的武装直升飞机基地
据有关报道,目前装备驻伊美军的直升机主要包括:AH-64“阿帕奇”系列直升机(包括A型和D型)、OH-58D侦察/攻击直升机、UH-60“黑鹰” 系列通用直升机(包括A型、L型以及部分特种作战型)和CH-47“支努干”系列直升机(包括D型以及部分特种作战型)。美军准备派驻AH-1Z“蝰蛇” 攻击直升机以及新型“黑鹰”UH-60M直升机到伊拉克。到现在,驻伊所有型号直升飞机都是险情不断,接连遭受重创而损失。
回顾伊拉克战争前期作战阶段,美军“阿帕奇”武装直升飞机机群先后和伊拉克正规军队发生三次激战:
2003年3月24日夜晚,美国陆军第11航空团34架AH-64D“长弓阿帕奇”准备攻击位于卡巴拉的伊拉克共和卫队麦地纳师,一方面天气不利正逢沙尘 暴,另一方面行踪被伊拉克人发现后通报使麦地纳师有所准备,采取熄灭全村灯火,各类中小口径的炮火朝着四周空域乱射的战术,重创美军30架AH-64D “长弓阿帕奇”,其中一架受损较重迫降被俘。后被渲染成是一名伊拉克农民用步枪击落的,轰动一时。据说,这是伊拉克军队记取了2002年阿富汗塔利班抵抗 AH-64“阿帕奇”的经验。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p14.freep.cn/p.aspx?u=v20_p14_p_0710120911229330_0.jpg>

据称被伊拉克农民用步枪击落的AH-64直升飞机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p14.freep.cn/p.aspx?u=v20_p14_p_0710120911365063_0.jpg>

坠毁的美军阿帕奇直升飞机

2003年3月28日晚间,第101空降师在两个AH-64攻击直升机营的掩护下在卡巴拉南方80公里处与麦地纳师爆发战斗,摧毁20多辆伊军车辆,美军方面则有2架AH-64“阿帕奇”受创坠毁,但幸运的是所有机组人员获救。
2003年4月2日,美、伊双方爆发最后一次有规模激战。美军第三师直属的AH-64“阿帕奇”以及第11航空团的21架AH-64D“长弓阿帕奇”协同 第三师在进攻中,遭遇麦地纳师的一个机械化步兵营。作战结果摧毁伊军一个战车连、两个炮兵营以及一个防空部队,美军8架AH-64D“长弓阿帕奇”被子弹 击中。
“阿帕奇”坠落,原因诸多
从战况来看,在伊拉克美军还是获得压倒性胜利,偶有损失,但所有战斗都有一个类似点是,伊军所用武器极其落后,使用简单的游击水平战术。仅仅使用非制导、 直瞄各类中小口径的炮火。这些据美方自己总结称,美军初期战法欠妥,并且已经改进。从实际看,从第一仗后美军“阿帕奇”机队的任务改以近距支援与武装侦察 为主,尽量减少执行深入打击来避免遭到伏击。即使有执行过深入打击任务,也采用新战术,先以A-10攻击机或MLRS多管火箭炮火力消灭在伊军装甲部队周 围的步兵,之后AH-64“阿帕奇”才飞抵攻击伊军车辆。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p14.freep.cn/p.aspx?u=v20_p14_p_0710120912085410_0.jpg>

在伊拉克上空的美军直升飞机
进入占领、搜捕阶段后,美军为避免地面炮火,采取超低空掠房顶快速飞行战术,目的是尽量减少地面火力的反应时间,战术应该得当,还是无法避免被击落坠毁的事情发生。美军这一阶段总结称,各型直升飞机防护不够。
美军决定对各个军兵种装备的6,000架各式直升机,进行逐步分阶段的改造,提高其主动防护能力。驻伊美军所有战机将配备对付便携式导弹的ALQ-156 防御系统,由综合式红外干扰系统、综合式无线电干扰系统所组成,其采购成本高达300万美元左右。所有从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各型直升飞机的表现,可以认为一 方面自身有待进一步强化防护。


美军先进武装直升飞机被击落的事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战术、战场环境、机械故障和设计缺陷等等,这些都是武装直升飞机自身的原因。探究以外的原因,武器固有缺点难以弥补,对抗武器层出不穷,性能日新月异。
面对更先进“低空杀手”,“空中霸王”胜算多少
在阿富汗战场发挥巨大威力的美制第二代单兵便携式近程防空导弹“毒刺”,导弹弹径70毫米,弹长1.524米,全重16公斤,射程5,000-5,600 米,射高30-4,800米,最大速度达2马赫,单发命中率大于50%,采用被动红外和紫外双导引头制导。而现在世界各国最先进的第三代单兵便携式近程防 空导弹,性能已经远远超过“毒刺”。从飞行速度方面:世界飞行速度最快的英国“星爆”防空导弹使用二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具有4马赫超高速飞行速度;从作战 威力方面:法国研制高性能重型组件便携式“西北风”防空导弹系统全重43.8公斤,速度2.5马赫,采用3千克钨钢珠为预制破片的高能杀伤战斗部,有较强 的摧毁力。弹上引信为激光近炸引信,能够精确测高,防止早炸,也可触发引信,并装有延时自毁装置,这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便携导弹;从制导方式看:日本91 式“凯科”(Kin-SAM)便携式防空导弹,是世界上第一种采用红外成像制导的防空导弹,还具备一定的智能化制导能力;从作战方式看:瑞典萨伯公司 RBS 70防空导弹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搜索、跟踪目标时有专用配套雷达。中国QW-1A便携式地空导弹武器系统采用分置的便携式预警雷达、信号处理机、电源、 电子引导瞄准系统和任务分派器和多套导弹发射筒,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小区域防空的特征。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p14.freep.cn/p.aspx?u=v20_p14_p_0710120916331529_0.jpg>

美军驻伊“阿帕奇”直升机群

防空武器飞速发展,而在直升飞机性能和防护方面,是无法弥补固有的缺点:飞行高度低,作战高度都在新型便携式导弹射高内;相对于固定翼喷气式飞机速度慢, 目前最快的“虎”式攻击直升机飞行速度每小时为324公里,“阿帕奇”每小时为269公里,根本不可能采用快速脱离的战术躲避攻击;不能靠有效飞行战术机 动规避来袭导弹,只能靠电子反制系统和简单的抛洒箔条/红外诱饵迷惑干扰等方法。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p14.freep.cn/p.aspx?u=v20_p14_p_0710120911469912_0.jpg>

坠毁的美军阿帕奇直升飞机

面对挑战,必需推陈出新
新型武器出现和持续进步完善,使任何原有的武器都会面临巨大挑战,这是武器发展的固有规律。就像坦克出现有效对付非装甲目标;而反坦克武装直升飞机出现, 坦克战场上处境艰难;各类先进便携式和轻型车载式防空导弹,又让武装直升飞机防不胜防。在伊拉克,从美国现役最先进的阿帕奇武装直升飞机一再被击落事实来 看,直升飞机面临巨大挑战。幸亏美军面对的只是伊拉克抵抗力量的极端劣势武器,如果换成一些世界上最先进的便携式防空导弹并在数量上充分配备,美军很可能 重蹈苏军在阿富汗的覆辙。美国正式裁掉已经耗费巨资的“科曼奇”隐形侦察/攻击武装直升飞机项目,这恐怕表明武装直升飞机发展面临重大困境,为对抗地面愈 来愈多致命威胁进入恶性循环,增加防护和提高性能意味着成本剧增到连美国都无法承担。
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已经把目光放在无人飞机发展上,武装直升飞机在将来恐怕首要的是发挥一架指挥机的作用,避免与地面火力直接接触。总的来看,任何武器都有固有弱点,而不单指武装直升飞机,因此改进和创新将推动武器装备更新和发展。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