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又一先端武备--武直10

来源: Galahad 2007-07-13 12:05:42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2371 bytes)

750) this.width=750 }" />
WZ10
750) this.width=750 }" />
WZ9?

750) this.width=750 }" />
WZ10

750) this.width=750 }" />
750) this.width=750 }" />
750) this.width=750 }" />
直-10计划主要由哈尔滨飞机制造总公司(HAMC)负责,于1992年责成全国四十余家相关院所立项开发,为陆军「9。5」计划重点攻关项目
从图片上看,该机的机炮布置位置与“虎”颇为相似。
海外媒体引述南非的消息来源称,“大约在2001年以前,中国人频繁地访问了我们(南非)。同时邀请我们的人到中国进行交流。他们有的来自陆军、空军,有的来自不同的军工企业,并参观了我们的‘茶隼’型直升机。不过,2001年以后,中国人员几乎就不再来了”。
随后,海外媒体又访问了欧洲的EUROCOPTER公司。该公司人士声称:“关于武直-10的设计,我们没有同中国进行过任何联系”。
最终,由于近年来阿科斯塔公司是西方直升机企业中与中国合作最为密切的伙伴,所以海外媒体认为,武直-10在前视红外(FLIR)系统的布放位置、发动机的安装方式、尾翼设计等方面都更加接近阿科斯塔公司生产的A129型直升机,而非欧洲的“虎”式武装直升机。


WZ-10为发展自Z-9B的中型专职武装直升机,全机净重约5,543公斤。其主要任务为树梢高度战场遮断,消灭包括敌地面固定和机动的有生力量,并兼具一定的空战能力。WZ-10未来配合设有顶置瞄具的Z-11轻型直升机取得目标,可完全在接敌隐蔽处发动进攻,故战场生存能力极强。该机除部份光电瞄准系统可见于WZ-9外,更配有FLIR,因此具有有限复杂天气和夜间作战的能力。
  
  直升机全约长14.15米(旋叶转动时),高约3.84米,最宽处(注:包括短机翼)约4.35米,采国际流行的纵列式座舱布局,窄机身,后3点式防冲撞起落架;基本继承了Z-9式的涵道式尾桨和飞行传动系统。主桨由4片全复合材料桨叶构成,直径约为12米,尾桨为11片弹性玻璃纤维宽叶。采传统布局的WZ-10同美制RAH-66相比,不具备雷达隐身的气动结构,而是通过大量采用吸收雷达波长的复合材料和涂装来缩短被敌人发现的距离,同时也达到减轻飞机重量的目的。
据安徽省科技奖科技进步类推荐项目文档显示,武直-10采用了先进的液晶显示技术。 机载环境对液晶显示器件有特殊的要求:机载环境下常有太阳光直射,因此要求LCD在强环境光下具有较高的亮度和对比度。机载环境要求LCD具有较宽的工作温度范围(-45℃~65℃)。以上两个方面都是普通民用液晶所不能满足的,通过把AM-LCD应用到机载环境上,能够解决上述问题。该显示技术研制了高亮度背光源,使显示亮度最高可达到1000cd/m2,彻底解决了强阳光下显示的问题。并研制了具有减反射功能的滤光片,采用在玻璃表面镀减反射膜技术,降低了强环境光在屏表面形成的反射,进一步提高了产品在强环境光下显示的对比度和清晰度。该项目采用了透明加热膜制作技术,研制了高透过率、低吸收率、小电阻透明平板加热器,并研制了闭环温度控制系统,在低温环境下可对液晶屏进行自动加热,在-40℃低温启动时,加热5分钟内就可使液晶屏正常显示,并可保证液晶屏始终工作在合适的温度下,解决了液晶屏不能在低温下正常工作的难题。而且该项目加热器与液晶屏的连接采用了透光性在97%以上的粘接胶粘接,增加了透光性,并使结构得到了加固。

  
  动力装置采两台欧洲MTR出品的MTR390涡轴发动机(turboshaft)
750) this.width=750 }" />
航电设备采国产和法制数字化系统。导航系统为3轴yrolaser+RadioAltimeter+DopplerRadar+GPS。座舱内前后都有平显(HUD)和3具多功能低头数显(MFD),(外加一些主要飞航仪表的指针式backup)结合HOTAS的模式切换控制系统,大大减轻了飞行员的负荷,也使的飞行员得以花更多时间观察周围地理,战术环境而不是眼花撩乱的各式仪表。这正是当代战场战术运用的最大特点之一,事态意识也是一代和二代武直技术上的分水岭!
  
  WZ-10最大武器外挂约1,500公斤,机身两侧的短翼约长4。32米,可挂载包括57,0毫米多管火箭,23毫米机炮夹舱,红箭-8反装甲导弹等对地武装,对空自卫有PL-5和TY-90两种空空导弹。同时,配合「专武10」计划研发的激光制导半主动反装甲导弹,「闪电-2」也接近完成。火控系统为类似法国「星夜」(StarryNight)的数字一体化设计。后座武控官可利用国产头盔瞄准具,结合机鼻球形FLIR,为机头下方的30毫米机炮和外挂武器标定目标。拜美国1553B数据总装线所赐,WZ-10同样胜任挂载各类北约制式机载武器,为将来飞机升级,出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专职武装直升机,WZ-10的战场生存能力被看作是同攻击能力一样重要的项目指标。其设计人员充分考量了当代武直运用的实例和其未来科技发展趋势,使WZ-10基本具备了未来高科技战场的生存能力。除了前面提到的防撞毁起落架和复合材料的使用外,其完整的电战系统也功不可没。专为武装直升机研发的「浴火96」由垂尾前后端的一组雷达警告接收器和发动机上方的激光告警接收器与机载有源,无源干扰器自成一体,有自动保护程式,也可由驾驶员人为控制。其它电战装置还包括安装在座舱前的IFF敌我识别器。在受到敌无制导武器的攻击时,其座舱防弹玻璃可抵抗7。62毫米弹药的倾彻,座舱下的复合装甲可抵御12。7毫米机枪的射击。前后座舱中间有防火,防弹墙,以防敌人「一石两鸟」,同时,飞航,武控等主要系统的冗度设计使得当一名驾驶中弹时,另一名驾驶可马上恢复对战机的操作。在最坏的情况下,还有类似Ka-50操作方式的零零弹射座椅作为最后一根救命草。

美国《中国防务》刊物介绍,目前人民解放军陆军部队仍然缺乏一种能够与美国的AH-64阿帕奇以及俄罗斯的米-28浩劫媲美的专门担负支援地面作战遂行反装甲突击任务的武装直升机。从1982年创建伊始,到现今已升级的分布于各大军区和部分主力集团军属若干仅相当于美军战航营级规模的陆航直升机团,中国陆军航空兵现役的攻击型武装直升机阵容仅是由30-40架哈尔滨武直-9(WZ-9G,据信仍在持续低速量产)和8架欧洲直升机公司(前法国航宇公司)的SA.342M小羚羊,另外还有大约近几年引进的60架可携带非制导火箭发射器以及自由落体常规炸弹的米-171河马突击支援直升机组成。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始,位于中国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河公司的部属602直升机研究所就开始了一个旨在发展一种新型专用武装直升机的研究计划。这一新型直升机的命名估计为专武-10(也就是专门武装直升机-10型??ZW-10)。该直升机最初推测可能和南非阿特拉斯公司CSH-2茶隼以及意大利阿古斯塔公司的A-129同一吨量等级,其设计及研发主体包括涡轮轴桨发动机和传动装置可能都衍伸自哈尔滨直-9,但该机的前机身进行了修改,并采纳了与AH-64或卡-52相同的流行标准双驾乘制式??增加了另一名副驾驶员兼武器控制官的任务与座位(这要求在尽可能减降直升机正面被弹面的同时保持一定的机身横向尺度)。据相关网络的一张照片显示,专武-10的机身布局以及尾旋翼和直-9的风格类似,视界宽广的座舱内的两个乘员座椅为更便任务于交替转换的并列式,直升机顶部装有一个类似美国OH-58D奇奥瓦战斗/观察直升机的光学瞄准具,在机首防护装甲前端还有一个机头前视红外系统(FLIR)。该直升机最多可以携带8-10枚反坦克导弹或红外制导短程空空格斗导弹。虽然该机还不具备美国阿帕奇武装直升机那样的吨位等级与实力,但仍将在中国陆军航空兵的现代化以地面部队综合战斗力提升上面起到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的转接作用。

  台湾媒体的评估

  据台湾《东森新闻报》1999年5月报道,中国同欧洲直升机合作的“专武-10”计划(西方称之为“Z-X”)目前进展顺利,如不出意外的话,专武-10估计已于1999年9月前完成试飞任务,2000年左右量产。现在所有5架原型机都在中国直升机测试设备最完善的南昌直升机研究中心进行高级试飞课目。

  专武-10计划主要由属于中国二航集团的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HAMC)负责,于1992年责成全国四十余家相关院所立项开发,为陆军“九五”计划重点攻关项目,得到军方总装部领导的重视。总装部副部长徐怀中中将数度到该公司视察项目进度。其任务定义为直-9B的中型专门武装直升机,全机净重约5543公斤。其主要任务为树梢高度战场遮断,消灭包括敌地面固定和机动的有生力量,并兼具一定的空战能力。专武-10未来配合设有顶置瞄具的直-11轻型直升机取得目标,可完全在接敌隐蔽处发动进攻,故战场生存能力极强。该机除部份光电瞄准系统可见于武直-9外,更配有FLIR红外仪,因此具有有限复杂天气和夜间作战的能力。

  专武-10直升机全约长14.15米(旋叶转动时),高约3.84米,最宽处(包括短机翼)约4.35米,采国际流行的纵列式座舱布局,窄机身,后三点式防冲撞起落架; 基本继承直-9式的涵道式尾桨和飞行传动系统。主桨由4片全复合材料桨叶构成,直径约为12米,尾桨为11片弹性玻璃纤维宽叶。采用传统布局的专武-10同美制RAH-66相比,不具备雷达隐身的气动结构,而是通过大量采用吸收雷达波长的复合材料和涂装来缩短被敌人发现的距离,同时也达到减轻飞机重量的目的。

  航电设备采用国产和法制数字化系统。座舱内前后都有平面显示器(HUD)和三台多功能台头数字显示屏(MFD),结合HOTAS的模式切换控制系统,大大减轻了飞行员的负荷,也使飞行员得以花更多时间观察周围地形、战术环境而不是总盯着眼花缭乱的各式仪表。这正是当代战场战术运用的最大特点之一。

  专武-10最大武器外挂约1500公斤,机身两侧的短翼约长4.32米,可挂载包括57,90毫米多管火箭,23毫米机炮夹舱,导弹等武器。同时,配合专武-10计划研发的激光制导半主动反坦克导弹,闪电-2也接近完成。火控系统为类似法国星夜(StarryNight)的数字一体化设计。后座武控官可利用国产头盔瞄准具,结合机鼻球形FLIR,为机头下方的23毫米机炮和外挂武器标定目标。拜美制1553B数据总线所赐,专武-10同样胜任挂载各类北约制式机载武器,为将来飞机升级、出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星岛军事:
英国《简氏防卫周刊》引述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消息,估计解放军仿制“阿帕奇”直升机技术,来自意大利著名直升机厂商奥古斯塔。意大利奥古斯塔公司是世界上著名的直升机生产公司,并与美国波音公司开办一家合资企业,名为波音·奥古斯塔公司,其公司专门生产AB139 直升机及其它先进民用直升机。

 据了解,阿帕奇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火力最强的攻击直升机,素有坦克杀手之称,能以树梢的高度发射导弹、火箭与机炮,在波湾战争已证明实战能力无与伦比。若中国拥有阿帕奇直升机的技术,将大幅提高中国空军的作战能力,并大大提高中国空军的整体水平。

 消息透露,解放军的武直十攻击直升机由江西省景德镇市的602直升机研究所研发,五架原型机部署在南昌直升机研究中心。武直十被定位为在树梢高度攻击地面固定或移动目标。直升机采用双座并列形式,设武器控制官,机舱顶部装有一个光学瞄准器,短机翼可挂载八枚反坦克、短程对空导弹。武直十附设武器控制官可通过国产的数字化武器管理系统及头盔瞄准器控制武器,武器系统亦能操控挂载的各种北约制式武器。

 据说武直十早期的外形设计曾参照过南非阿特拉斯飞机公司研制的“石茶隼”武装直升机,结合直九的传动装置、尾梁、尾翼、涵道尾桨等结构部件,并对旋翼和机体部分进行了必要提升或重新设计。而最终定型的武直十采用了单旋翼、流行的纵列式双座机舱布局,武器射手在前,驾驶员在后,每人一套飞行操纵装置。

 武直十机身细长,截面积较小,机首下沿有一圈突出机身的方形台阶,特别类似于意大利的新款武直,一侧的台阶上还设有两小块供驾驶员上下机的防滑板。机舱由装甲蒙皮和防弹玻璃提供防护,和武直九薄弱的防护相比,武直十在发动机、座舱下部和油箱部位都附设了能抵抗12.7mm子弹远距离泄射的复合装甲。

 为了改善观察视界,驾驶员两侧的防弹玻璃还采用了目前最流行的外突结构。武直十机顶两侧装设了两台大功率的涡轴发动机,且两发动机相距较远,能有效预防“一石两鸟”。发动机尾部装有空气混合式然气冷却排气装置和排气口朝下等辐射屏障导气罩,能减少红外目标特征。

 据说武直十的搜索与射控雷达、火控系统、电子战及抗干扰系统等都十分先进,有可旋转的红外热成像仪、电视跟踪摄像机、激光测距器、敌我识别器、红外和激光告警器以及有源、无源干扰器等。座舱内装有数字式火控系统和平视显示器,驾驶员与射手都配有头盔式瞄准具,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