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兵专辑】【五】--中国陆军之痛59主战坦克篇 ---【转】

来源: 少壮军人 2007-04-19 12:55:0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3605 bytes)
中国陆军之痛59主战坦克篇



来源:铁血军事 作者:等你说爱我 


近日从朋友那里借来了一部中国少有的几部反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电影之一――《蛇谷奇兵》,讲的是在越自卫反击战中,我坦克营正面前进受阻,并受越军反坦克别动队“飞拳”的袭击,损失严重。我军一支坦克分队在营长肖军率领下以“反常用兵,出奇制胜”的战术手段,从险峻的蛇谷秘密潜入,猛插敌后的咽喉要道,最终胜利完成了任务的故事。
  故事虽然很老套的继承了我国军事电影高大全的一贯风格,但是里面的一些战斗场面却值得我们深思:前卫营闯过靠松山后,靠松山之敌依托工事和洞穴,以丛林深草作掩护,用火箭筒、反坦克手雷、反坦克导弹等所有步兵反坦克武器,利用我坦克转弯减速之机,攻击后续跟进的团指和坦克第二营,先后有4辆坦克被击中起火,坦克乘员跳车时也遭敌火力杀伤。其中一辆坦克被敌反坦克导弹击中,引起车内弹剧烈爆炸,炮塔被掀掉,乘员全部阵亡。在付出巨大代价后,终于肃清了埋伏之敌,坦克营继续向东溪挺进。当他们进至距东溪不远的一条河流时,木桥被坦克压挎,迂回时又有3辆坦克在河中淤陷,前进再次受阻。步兵、工兵分队,冒着敌人的炮火,全力开辟通路,在越南人的枪弹中,士兵伤亡惨重。

  影片没有刻意地刻画战争的残酷,所有的镜头都是一笔带过。(可能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这也是我国到现在也无法拍出像《太极旗飘扬》那样战争大片的原因),但看着那些被掀掉了炮塔的59坦克,又想起海湾战争中那些被击毁扔在荒凉沙漠中的T54/55坦克,再想想到现在仍是中国装甲兵主力的59坦克,心里不由痛了起来。

  不可否认,59坦克在服役后的40多年里,成为了我军装甲兵的主力,并为中国的国防建设和对外战争中作出了极大贡献,但是,随着反坦克武器的不断快速进步,59系列坦克性能逐渐落后,已不能与现代先进的坦克对抗,虽然军方用120毫米和125毫米口径的火炮对59坦克进行了改装,使其具备了对抗先进主战坦克的火力,但因为重量限制,其装甲防护能力已没有太大的改进余地。在此,谨以一个军迷的身份,向大家介绍一下59坦克的前世今生,介绍一下中国陆军之痛。

  一、里程碑式的诞生。

  1949年9月,人民装甲兵创建初期,装备的坦克是从国民党军手里缴获的美制和日制坦克。由于这些坦克型号繁多、性能落伍,而且零备件缺乏,难以满足装甲兵作战和训练的需要。但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更重要的是当时中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根本不具备研制和生产坦克的能力。所以从现实情况出发,中国决定首先从苏联购买坦克以应部队急需。特别是朝鲜战争的爆发,更加快了中国引进苏制坦克的步伐。1950年11月,中国从苏联首批购进10个坦克团的装备,主要为T-34/85中型坦克(中国陆军称其为特34式),其次是少量的IS-2斯大林式重型坦克和SU-122自行火炮。1951-1955年期间,又相继从苏联购进47个坦克及自行火炮团的装备。

  T-34中型坦克和IS-2斯大林式重型坦克虽然是二战期间研制和生产的,但由于性能优异,所以在50年代初仍然属于世界先进坦克之列。这些苏制坦克在朝鲜战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让人民装甲兵告别了“万国牌”坦克的历史,部队装备首次实现制式化。

  1956年,中国和苏联这两个社会主义盟国的亲密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当时苏联曾向中国提供了T-54坦克的技术资料,以便中国自行组织生产工作。1957-1958年,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617厂主要进行了设计研究、翻译图纸、工艺技术文件;1958年底,第一辆用苏联零件组装的国产T-54A 开下了流水线。没过多久,分别位于内蒙和上海的两个军工厂也加入到了该坦克的生产工作中来。到 1959年,617厂已经可以完全独立生产T-54A中型坦克。1959年10月1日,首批国产的32 辆T-54A参加了建国十周年大阅兵,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这也是国产坦克首次向公众亮相。1959年底,国产T-54A被正式命名为1959年式中型坦克(简称59式坦克,生产厂家命名为WZ120)。在那时,59式是世界上最好的坦克之一。59式坦克的问世,宣告了中国不能生产坦克的历史彻底终结。中国的坦克工业发展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二、总体水平

  59式中型坦克总体与T54坦克一样,战斗全重36吨,乘员4人。59式坦克的车体为轧制装甲钢焊接结构,具有一定的倾角,车体前倾斜装甲板厚约100毫米,车体侧装甲厚80毫米。驾驶舱在车体左前侧,战斗舱位于驾驶员座椅后方的坦克中部位置,发动机和传动装置在车体尾部,发动机横置,用隔板与战斗舱隔开。驾驶员有1个向上抬起并向左旋转开启的舱盖,舱前有2个潜望镜,其中的1个可换成红外潜望镜。

  59式坦克车首装有与前上装甲垂直的防浪板,当坦克涉水行驶时可防止水浪溅至驾驶员潜望镜。驾驶员右边的车体前部空间为弹药架、电瓶及燃料箱。驾驶员后面的车体底甲板上开有向车内开启的安全门。炮塔为铸造结构,其外形为半蛋壳形,前装甲厚约220毫米,具有良好的防弹能力。顶装甲是用2块D形钢板对焊在一起再焊到炮塔顶部的,炮塔位于车体中部。车长在炮塔内左侧,炮长在车长前下方,装填手在炮塔内右侧。车长有1个可以360度回转的指挥塔,其上有1个向前开启的单扇舱盖,TPK-1瞄准镜安装在车长指挥塔顶的前部,指挥塔上有4个潜望镜。装填手有1个向后开启的单扇舱盖和1个MK-4型潜望镜。

  59式坦克的主炮为1门100毫米线膛坦克炮,在身管前端装有抽烟装置。该炮可发射钨芯穿甲弹、破甲弹和榴弹,弹药基数34发。作战时,该炮发射穿甲弹的直射距离为1070米(钨芯穿甲弹初速为1435米/秒,最大射程14800米),发射破甲弹的直射距离为1000米,火炮俯仰角为-5-+18度,最大射速为每分钟7发。火炮装有液压式单向(高低向)稳定器,借助瞄准镜分划测距,炮长通过瞄准镜和火炮控制系统的操纵台完成对目标的瞄准和射击。辅助武器为1挺12。7毫米高平两用机枪,备弹500发;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和1挺由驾驶员操纵的7。62毫米航向机枪,备弹3000发。

  59式坦克的发动机为12缸V型69度夹角4冲程强制水冷直喷式12150L柴油机,额定功率520马力,额定转速2000转/分。该发动机有空气起动和电起动两种起动方式,并备有冬季起动的加温系统。传动装置和操纵装置为机械式,采用直齿轮式传动箱、摩擦式离合器和固定轴式变速箱,变速箱两侧各有一个二级行星式转向机、带式制动器和单对直齿轮式侧减速器。

  59式坦克的履带为单销式金属履带;行动部分采用扭杆式独立悬挂装置,在车体每侧各有5个双轮缘大直径负重轮、1个诱导轮和1个主动轮;在第1、5负重轮处装有叶片式液力减振器等。

  59式坦克的通信设备为A-220型或A-220A型调频电台,前者的频率范围为20-22。375兆赫,后者为20-27。175兆赫,最大通信距离16公里。59式坦克还配有半自动灭火系统和手提式灭火瓶,在坦克的尾部还有两具烟幕筒,但一般只在临战状态才安装。

  59式坦克主要战技术性能指标:全重36吨,乘员4人,车全长9米(炮向前),车宽3。27米,车高2。4米(至炮塔顶),车底距地高0。42米,最大公路速度50公里/小时,平均公路速度30-33公里/小时,最大公路行程440公里,最大爬坡度为30度,最大侧倾坡度为30度,越壕宽2。7米,越垂直墙高0。8米,涉水深1。4米,潜水深5。5米,主用武器为1门100毫米线膛炮。

  1960-1961年,装甲兵科学技术研究所对已生产出的59式坦克性能进行全面考核,先后在北方寒冷地区和南方炎热地区试车,累计行驶9000多公里,主要考核其产品质量检验、战术技术性能、使用寿命、适应性及可靠性。设计人员对59式坦克进行部件、零件的设计及计算,以掌握原设计意图,积累数据。同时,为全面测试坦克性能,筹建了中国第一批坦克试验台架。通过试验和部队实际使用情况表明,59式中型坦克战技术性能良好,机件工作可靠,适应性强,维修保养简便,完全符合性能要求。

  59式中型坦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是人民装甲兵的骨干装备。据外刊报道,从1963年3月到80年代初,中国总共生产了59式坦克及其改进型1万多辆,其中约有6000辆装备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迄今为止,这些坦克的绝大部分仍在解放军装甲兵装备序列里。

  三、59坦克之痛

  1、让人郁闷的火炮。

  坦克诞生以来,坦克炮的线滑之争一直没有平息,虽然现在滑膛炮成了主流(保守的英国人还在用线膛哦),但在当时的中国,仍然选择了T54上的100毫米线膛炮作为其主要武器,但糟糕的是,59坦克没有装备火控系统,没有双向稳定器和激光测距仪,致使坦克兵训练长期存在“判距靠炮长的眼睛、射击靠射手经验”的问题。这无疑不符合先敌开火和首发命中的坦克兵作战准则。而且这种线膛炮最要人命的就是它的保养。大家知道线膛炮就是靠炮弹在膛线内形成旋转运动来确保命中精度的,但问题随之而来,那就是打完后身管内的膛线上布满了炮弹铜带(就是炮弹在炮膛内留下的铜迹,坦克兵叫它“挂铜”),擦起来十分费劲。每次打完炮后,全排官兵挥汗如雨地擦半天才能干完。从此,擦炮管就成为长期困扰中国广大坦克兵的梦魇(偶就是坦克兵,555555)。

  2、糟糕的通信观察条件

  这有两个原因:

  第一,59前身是苏联的T54坦克,苏联坦克都是又扁又圆,视野很糟糕。

  第二,我们当时不重视通信这些软设备。

军官们形容,一演习,首长们就问:这次有多少坦克参加啊。好像国防现代化就是坦克多似的,质量建军当时还没有深入人心。

  结果,越战打起来步兵挨揍,坦克团团乱转,找不到目标。后来步兵也学乖了,专门安排一个人负责通知坦克掩护。怎么通知呢?步兵用枪托砸坦克的装甲,砸左边,就是左边有敌人,砸右边,就是右边有敌人,多少有些效果。更有胆大的坦克车长干脆推开车窗,露出身子指挥,这可是很危险的,往往成为越南人冷枪手的目标。

  3、脆弱的装甲防护

  59式坦克的车体为轧制装甲钢焊接结构,具有一定的倾角,车体前倾斜装甲板厚约100毫米,车体侧装甲厚80毫米。炮塔为铸造结构,其外形为半蛋壳形,前装甲厚约220毫米,顶装甲是用2块D形钢板对焊在一起再焊到炮塔顶部的,这么薄的装甲,开起来不能不让坦克兵胆战心惊,我们经常说我们一炮能洞穿两辆台湾勇虎,但我们呢?M1A2一炮打来,能洞穿几辆59?别说坦克炮了,在越战一次战役中,一辆倒霉的59帮着步兵掏洞,被越南人从顶上扔下一个炸药包就干掉了,除驾驶员重伤外其余成员全部阵亡。再想想沙漠风暴中那些被掀了炮塔弃尸戈壁的一辆辆T54,让人不禁怀疑,一直被中国军队所称颂的战斗精神在具有代差的敌先进装备面前,还有多大用处?

  4、无夜战能力

  由于当时中国受自身工业技术水平所限,59式坦克取消了T-54A的红外夜视装置,用59式坦克夜间射击可是件头痛的事,只能靠目标发光和照明弹照明,夜间教练射击时,就在目标上安2个小灯泡照明,瞄着灯泡打。这不是小孩子过家家么?

  5、无潜渡能力

  越战中越南人扒开水库,59不能潜水,装甲兵直骂63式跑到哪里去了,可是因为上头没想到越南人来这一招,根本就没派来。德国人二战时坦克就可以潜水了,我们70年代末还不能,悲哀啊!

  6、差劲的人机工程

  受苏联重性能,轻人员的装备设计思想的影响,中国59的人机工程很糟糕。

  59坦克的并列机枪弹要靠乘员人工压装,费时、费力不说,时间长了弄得手生疼。

  无液压助力装置。驾驶员在行驶中拉操纵杆着实是不容易,需要几十斤的拉力,一开几个小时,谁也受不了。

  无单独的防滑履刺。过去坦克在雪地或冰上行驶前,为防滑需要乘员把履带拆开,然后隔几块履带反装一块(履带刺朝下),最后再把履带结合起来。当过坦克兵的都知道,调履带可是件苦差事,四个乘员忙乎一二个小时,累得是满头大汗,寒冬腊月这滋味就更不好受了。

  柴油分配开关、手摇柴油泵、排气开关和透明的柴油油量显示器这些装置都放在车长座位的下方。行进中,一旦某个油箱没油了要换油箱时,乘员得钻到座位底下去扳柴油分配开关,并用手摇柴油泵费劲地排气。偶就遇到过这样的事。坦克跑着跑着没油了,驾驶员是一名老兵,他以带点命令的口吻说:车长,外组油箱没油了,你下去把柴油分配开关扳到中组油箱,再排气。听了这话,心里别提有多窝火了,可谁让这柴油分配开关就设计在我座位下边呢!没办法,只好钻下去扳开关,吭哧吭哧地排气。

  这些虽然都是小问题,但却切切实实关系到坦克兵的工作环境,关系到坦克兵的战斗力,关系到战斗的胜负,不可小视。还好近年来中国开始注意到这方面的不足,新设计的坦克都改掉了这些缺点,变得人性化了许多。

  虽然进行了加装反应装甲,换装105毫米火炮等一系列改装,但面对周边国家不断更新的装甲力量,老59已显得力不从心。

  四、老59何去何从?

  50年代末期,中苏关系开始破裂,我国再不能像从前那样从苏联获得新的坦克技术,只能依靠自己发展。由于当时技术储备和研制经验等都比较缺乏,因此在60到70年代的漫长时间里,我国坦克发展缓慢,仅研制出59式中型坦克(1974年3月才正式定型!!!),而且其技战术性能与59式坦克相比提高不大,并未形成代差,因此59式坦克的生产数量不多。而与此同时,世界军事强国却纷纷开始发展第二代坦克,这些坦克集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优点于一身(后来被称之为主战坦克),其技战术性能比第一代坦克有了很大提高。我军装甲兵的装备技术水平开始落后。70年代后期,西方发达国家和前苏联开始发展第三代坦克,其综合作战性能又有了很大提高,这就对我国坦克的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还好,中国的军工研究人员没有停止探索,经过30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国坦克工业的科技人员积累了丰富的研制和改装经验,逐步摆脱了单纯仿制的发展模式,拥有了自行设计研制先进主战坦克的能力。对中国军事工业而言,这是最可宝贵的财富。终于,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96,98系列坦克问世了,这标志着中国的坦克工业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坦途,坦克的技术水平开始变得和世界先进水平同步。

  据公开报道,98式坦克的产量已经突破了100辆。考虑到新坦克昂贵的价格和繁杂的技术,中国目前并没有打算用其来全面装备陆军。98式将只装备那些精锐的装甲部队(也就是暴光率比较高的38军某团),而其余的部队将会在近期大批换装96式坦克。很明显,这两种坦克将构成中国装甲部队在21世纪头25年中的主要打击力量。

  有道是只闻新人笑,哪闻旧人哭?随着96坦克的不断列装,老59无疑将退出中国装甲兵的历史舞台,那么这么多老59将何处去?

  现在对于老59的出路大体有两种方案。一种是继续改进,作为二线坦克继续服役,这也是处于节省经费的考虑,但老59毕竟已经用了40年了,其改进的潜力不大,而且终究还是要逐步淘汰的,不如一步到位,全面换装96,另外一种方案是改装为近距离火力支援车辆,老树新花,大体构思是这样的:

  59坦克去掉100毫米坦克火炮,对火炮安装位置重新加工,换装一个由一门120榴迫炮和一门30毫米机关炮并联的综合火力系统(类似BMP-3的火力系统),因为120榴迫炮和30机关炮后坐力比100坦克炮小得多,系统后坐行程也小,所以射角范围可以扩大到-4~+70度,火力非常灵活。可以发射各类120毫米普通迫击炮弹和30毫米机关炮弹,打击目标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各类轻装甲车辆、坚固的工事、低空飞行的直升机、步兵分队、水面快艇等等。也可以发射120毫米炮射反坦克导弹和激光制导迫击炮弹,远距离上攻击敌主战坦克的顶甲和侧面,全面满足摩托化步兵对近距离火力支援的需要。

  该车另一个重要的优点使可以执行城市作战的任务。在车臣战争,俄罗斯军队BMP-3步兵战车的100炮和30炮,将躲在高楼内的恐怖份子压制得抬不起头,对迅速攻取城市起到了重要作用。而120+30的火力组合比BMP-3的火力更强大,而且装甲防护更好,可以想象其在城市攻坚战中的作用 。在即将开始的统一战争中,这种车辆必能取得很大战绩!

  我国有3000辆以上的59系列坦克,部分按以上方案改造成火力支援车,就可以满足摩托化步兵的需要,而且对整车结构不需要作大的改变,改造的难度和费用比较低,是一种效费比高的方案。

  不管怎么说,59坦克在其服役的近40年里,见证了中国装甲兵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也为中国的国防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它老了,但余威仍在,仍然准备作为火力支援车发挥余热,面对马上就要走向其他工作岗位老59,让我们庄严地敬一个军礼,并道一声:老兵,走好!

-------------------------------------------------------------------【注】:
少壮服役时就是59,我可以实事求是的告诉各位网友,作者记得都是真实,专业的,并且是坦克乘员兵
少壮

所有跟帖: 

作者关公战秦琼似地分析59式坦克,极不恰当 -剑刃- 给 剑刃 发送悄悄话 剑刃 的博客首页 (1376 bytes) () 04/19/2007 postreply 14:18:35

顶!!!!!!!!!!!!!!!!!! -宇宙赌王- 给 宇宙赌王 发送悄悄话 宇宙赌王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9/2007 postreply 17:43:19

回复:作者关公战秦琼似地分析59式坦克,极不恰当 -hujian- 给 hujian 发送悄悄话 (5 bytes) () 04/19/2007 postreply 19:23:29

顶!佩服! -池浅王八多- 给 池浅王八多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9/2007 postreply 20:13:51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 -cameleo- 给 cameleo 发送悄悄话 (256 bytes) () 04/20/2007 postreply 01:12:01

中国陆军不想你想的这样脆弱,请从另一个角度思考 -千龙会- 给 千龙会 发送悄悄话 (732 bytes) () 04/19/2007 postreply 14:43:39

你说的是越战时期,而我谈的是之后,武器研发与部队的装备问题 -千龙会- 给 千龙会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9/2007 postreply 19:18:06

要是有钱训练就穿钉子鞋不更好? -cameleo- 给 cameleo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20/2007 postreply 01:14:05

要不怎么叫59式,59年的时候还是不错的 -greatiliad- 给 greatiliad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9/2007 postreply 17:13:55

回复:59真是不行,根本抵挡不住苏联冰雹式火箭的打击. -伯尼- 给 伯尼 发送悄悄话 伯尼 的博客首页 (65 bytes) () 04/20/2007 postreply 01:16:50

要是哪会有99之类的,还不把他们 屎 都打出来了 -sszt- 给 sszt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20/2007 postreply 06:28:2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