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思玮:伊朗战事前瞻

来源: 结诚晶 2007-04-02 10:59:08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330 bytes)
一、 美国对伊朗开战的必然性
德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指出:“军事是政治的延续”,马克思又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把这两个著名论断联结起来,笔者可以得出结论:美国必然会对伊朗开战。为什么呢?
笔者在多篇文章中指出:美国当前经济面临着严重的内部经济失衡与外部经济失衡,分别表现为“产业空洞化”与巨大的经常项目逆差,后者导致了“美元危机”。 “产业空洞化”是美国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结果,是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的反映。在“产业空洞化”的背景下,美国失业率高企是一个无法解决的症结。
为了缓解内部经济不平衡,美国选择了过度宽松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推动经济增长与就业,但却严重损害了外部平衡目标。所以,在美元大幅度贬值的情况下,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却不断创出新高。从中可以看出,在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的抉择中,美国把内部平衡目标放在了首要位置。但美国内部能够平衡吗?笔者的回答是否定的。
因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技术扩散的速度要远远大于技术创新的速度。我们知道美国是原创技术最多的国家,但并不是获益最大的国家。相反地,日本是全球技术扩散的最大赢家。从经常项目来看,美国每年的经常项目逆差是6000亿美元,而日本是1000多亿美元的经常项目顺差。主要是因为技术创新面临三大问题,一是成果的不确定性;二是代价太高;三是市场的不确定性。
在美国内部平衡无法达到,外部平衡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美国的最好选择是以外部平衡为目标,接受经济衰退的事实。如果美国经济衰退,美国的高消费就会受到抑制,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问题就可以得到改善。但对于美国这么骄傲的国家,这种结果显然是不愿接受的。所以,美国必然选择战争。
笔者注意到美国五角大楼有一个报告,报告的结论是:“未来30年全球冲突不是意识形态的冲突,也是不宗教的冲突,而是资源冲突”。人们必须了解五角大楼在美国战略选择中的独特地位,这个报告可以说是美国对伊拉克战争的出发点。
那么伊拉克战争以后美国是否已经达到控制全球原油的目的呢?显然还没有完全达到。笔者注意到美国已经占领伊拉克一年之后,2004年国际原油价格仍然不断创出新高。这要么说明美国连控制原油价格的能力都欠奉,要么说明高油价是美国的一个目标。
2004年开始的原油危机,固然有欧佩克限产的因素,但仅仅欧佩克恐怕也难以使油价达到55美元的历史最高点。笔者一直怀疑有股美国的力量在推高油价,推高油价固然能够使美国的石油商获得巨额利润,但牺牲的是大多数美国国民的利益。因此,2004年原油价格高企有可能是某些人在激化矛盾,将美国再次引入战争的轨道。与当年珍珠港事件使美国对日宣战逻辑相似。
2004年11月美国出台的《本土投资法案》也很有可能是美国发动较大规模战争的前兆。表面上看《本土投资法案》是吸引美国海外资本回流维持美元,但这种手段即使可以救美元于一时,能长期挽救美元吗?所以,这个法案的效果值得我们密切关注。笔者以为,在正常情况下,美国海外投资对于这个法案将会无动于衷。相反则说明了美国发动大规模的战争的危险性大大增强。
此外,最近美国窃听联合国在伊朗武器核查官员的通话曝光,一方面反映了美国对于伊朗核问题的显著关切,另一方面说明了美国对于欧洲的不信任。再者,在2004年原油价格不断创出新高之时,美国的石油产量也在不断下降。种种迹象表明,美国对伊朗开战迫在眉睫。

二、 伊朗战事带来的世界危机
在“一超多强”的当今世界,如果美国单独对某一国家开战,结果可想而知。如果美国最终象占领伊拉克一样占领伊朗将会是世界的灾难。
在美国占领伊朗的前提下,美国将可以从容地在海湾国家推行所谓的美国式民主,欧佩克将是美国领导下的一个机构。人们可能会幻想美国将扩大欧佩克石油的产量,使国际原油价格长期维持低位。若然如此,那么2004年国际原油的价格根本不可能这么高。
在美国控制欧佩克的前提下,美国将可以通过类似于“计划经济”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分配原油。到时,美国可以对不同国家以不同价格出售原油,处于竞争关系的国家,可能面临这样一种情况,即使你愿意以100美元每桶的价格购买原油,人家美国就是不肯卖给你。你有办法吗?
这样悲观的结论显然不符合某些乐观人士的想象,他们会提出两个理由反驳:一、欧佩克在国际石油中的供给数量不到40%,欧佩克对于国际原油的重要性没那么大;二、美国是民主国家,怎么可能采取这种手段呢?笔者也希望不会如此,但笔者需要提醒他们,一、欧佩克以外的产油国按目前的开采量平均可开采的年限不超过25年,我国石油可开采15年,2010年俄罗斯则停止石油出口,而沙特等一些欧佩克国家原油可开采100年以上。二、对伊拉克开战的美国难道不是民主国家吗。笔者认为,国家利益与达到的手段仅仅与国家的实力有关,而与政治体制无关。希特勒时代的德国难道不是民主国家吗?

三、 伊朗战事的可能演变
正如美国对伊拉克战争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一样,美国对伊朗的战争会遇到空前的阻力。如果国际间的协调能够以较快方式实现,伊朗战争将面临着美国对于全球其他国家的全面战争。很遗憾,国际协调在短期内将很难实现。
当然美国也面临着同样的协调问题,也就是美国也面临着国内支持率不足的问题。如果美国的支持率不够高,美国对伊朗的战争即使能够开始,也难以善终。
因此,伊朗战争实际上取决于国际社会的态度。美国希望通过逐步蚕食的手段在不知不觉中控制全球的经济命脉。既然对伊拉克能够开战,那么伊朗呢?但是如果一旦伊朗被美国所占领,那么海湾还有一个国家能够不听美国的指令吗?如果欧佩克只能听令,那么全球其他国家呢?
所以,伊朗战争是国际社会的最后防线。没有核武器的伊拉克最后被美国占领了,那么没有核武器的伊朗呢?
因此,伊朗战争的到来实际上是美国与国际社会在时间上的赛跑,如果美国跑的快战争是必然的。如果国际社会跑得更快,或许尚有一线转机。

四、 对相关国家的建议
笔者以为,虽然“美元危机”、“石油危机”都是美国自身所造成的。但当前的国际社会应该主动地协助美国解决这两大问题,把美国拖延在战争的门外。
尽快建立一个能够制约美国军事力量的国际机构,推动日本、巴西、印度等大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并承担相应的义务。让所有的大国一道来节制美国军事方面的野心。
世界各国应该抛弃地缘政治的窠臼,更大程度地参与到建立一个全球新秩序上来。如果有一天,石油成了美国致命的武器,还有地缘政治可说吗?

所有跟帖: 

正相反,我认为美国近期不可能动手,理由也可罗列很多。 -888891- 给 88889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2/2007 postreply 15:26:4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