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杆子里出政权“---毛是蒋的学生 ZT

来源: 继开 2007-09-18 10:37:07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733 bytes)
很多人经常谩骂毛泽东用枪杆子而不是用民主的杆子打掉了蒋介石的黑暗政权,但是却闭口不谈毛泽东为什么要拿起枪反抗。基维百科关于四一二的小资料比较客观公正地解释了毛泽东等共产党人是为了替死去的无辜民众报仇,而拿起了武器反抗蒋介石血腥残暴统治的。

客观地说,蒋介石的失败,是他杀人如麻残暴统治的必然结果。看看这一段历史的真相,就知道张家姐妹的荒唐和无聊。

四·一二事件(中国国民党称清黨;中国共产党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四·一二惨案)是指1927年4月12日中国国民党右派在蒋介石的示意下于上海对中国共产党的镇压。


背景

1923年孙中山认为苏联是中国革命最大的支持者。在共產國際和中国共产党李大钊等人的帮助下,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提出聯俄容共政策。次年成立黄埔军校。大量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有些任要职。

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汪精卫成为政治上的领袖,而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则掌握军权。7月,群眾運動到達高峰,鬥爭土豪轟動一時。

1926年在政治顧問鮑羅廷影響下在國民政府與國民黨中共產黨势力日增,並新成立農林部(譚平山)與勞工部(蘇兆徵),均以共產黨員擔任部長,另組成武漢總工會以向忠發、劉少奇、李立三為首,組織武裝衛隊濫動私刑、殺害工賊。3月,蒋介石用武力平息中山舰事件,和共产党人之间产生龃龉。7月,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蒋介石时任总司令。11月,北伐军已经控制了长江流域,国民政府决定迁都武汉,蒋介石则极力主张迁都他控制的南昌。11月22日第三國際在莫斯科召開第七次大會,中共代表譚平山表示北伐是農民革命的契機,會後便採取共產革命與國民革命上的雙重支持策略。12月9日,国民政府迁至武汉。一个月后,南昌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議決,中央黨部駐南昌。

1927年國民黨三全會後,史達林派羅亦到武漢協助鮑羅廷組織農工階層展開群眾運動,農民協會、土地委員會成為有武裝權力的組織。3月10日,武汉政府通过《统一党的领导机关决议案》,突然免除蒋中正一切公职。蒋乃在南昌发表《告黄埔同学书》,表明不接受该决议。3月21日上海工人在共产党周恩来等领导下,占领了除租界以外的上海市区,并建立起一支2700人的工人纠察队,迎接北伐军东路军前敌总指挥白崇禧率军开进上海。3月24日,北伐军攻下南京。入南京时,北伐军和当地外侨冲突。有看法认为是共产党著意挑衅英人,杀害外侨。英美军舰以此为理由炮击南京,遂形国际冲突,是为“南京事件”。蒋严电阻止事态扩大,静候政府以外交方式解决。在蔡元培等国民党元老举发“共党破坏革命,危害国本之逆谋”后,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决议通过“非常紧急处置案”。

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认为共产党人在国民党内部势力日益膨胀,“黨中有黨”,如不早日剪除今后会更难控制。再加上共产党人在北伐军攻克的地方搞“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被大量国民党右派所反对,于是蒋介石准备发动清党。各國租界在蔣保證不以武力改變租界現狀後答應提供援助。

经过

1927年4月2日,蒋介石约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李济深、张静江、吴稚晖、李石曾等人,在上海召集中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會會議,會議中提出檢舉「共產黨連結容納於國民黨之共產黨員,同有謀叛證據」,广州政治分会主席李济深首先发言赞同。会议訂立「清黨原則」及組「清黨委員會」,進行反共清黨准备工作。

4月6日,蒋介石派军乐队把亲题“共同奋斗”的锦旗,送给上海总工会工人纠察队,以起到麻痹作用。与此同时,蒋介石指使青帮、洪门头目黄金荣、张啸林、杜月笙等出面,组织右派团体“中华共进会”和“上海工界联合会”,以对抗上海总工会。
4月9日,蒋介石命令成立“淞沪戒严司令部”,由白崇禧、周凤歧分任正副司令,并颁发“战时戒严条例”12条。同日,中央监察委员邓泽如、吴稚辉、黄绍竑、张静江、陈果夫等联名发表《护党救国通电》(即“青电”),指责武汉国民政府的“容共”政策。4月11日,蒋介石密令各省“一致实行清党”。

4月12日凌晨,受蒋介石指挥的“中华共进会”和“上海工界联合会”帮派分子从上海租界冲出,向上海总工会纠察队的驻地闸北、南市、浦东、吴淞等处,发起攻击。之后蔣介石下令淞沪戒严司令部所属国民革命军第26军借口“工人内讧”对工人纠察队强行缴械,杀伤300多人。

4月13日,上海总工会召开工人大会,声讨蒋介石。会后,10万多工人、学生到宝山路国民党26军第二師周风歧司令部请愿。士兵向人群扫射,当场打死100多人,伤者不计其数,釀成大血案。接着,蒋介石下令解散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上海总工会,和一切共产党组织,搜捕共产党员及支持者,逮捕千餘人,並將首要份子槍決。至15日,有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踪。著名共产党人汪寿华被活埋,7月陈延年、赵世炎等遇害。

之后其他地方也开始清党。4月14日,李济深主持广州陆海空将领开会议决“清共”,第二天,广州全城大搜捕。在厦门、福州、宁波、南京、杭州、长沙(马日事变)等地,一大批共产党员也遭杀害。共产党称之为“白色恐怖”。在北京,张作霖趁机于4月28日杀害了李大钊等20名共产党人。

事变之后中共和国民党左派在武汉联合发动了讨蒋运动。4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宣言:“蒋介石业已变为国民革命公开的敌人”,号召人民群众为“推翻新军阀”、“打倒军事专政”而奋斗。4月22日,宋庆龄、邓演达、何香凝、谭平山、吴玉章、林祖涵、毛泽东等39人,以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候补执监委员名义联名通电讨蒋,号召全国民众及革命同志,起来推翻蒋介石这个“总理之叛徒、本党之败类,民众之蟊贼”。

后果

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和容共的武汉汪精卫政府对立,是为“寧漢分裂”。1927年7月,武漢汪精衛政府知悉蘇聯顧問鮑羅廷欲分化國民政府以助中國共產黨奪取武漢政府權力之策略後遂決定取締共產黨言論,又通過「取締共產議案」,罷黜鮑羅廷及其他蘇聯顧問。武漢在7月15日开始清党,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合作在7月中旬开始全面破裂。蒋介石通过此事成为了被国民党内反共的多数派支持,成了最高领袖。虽然不久由于北伐军在徐州失利而下野,但很快重掌大权,完成北伐,开始了在中国数十年的统治。


四·一二事件使共产党的发展严重受挫。共產黨認為,这标志着“大革命”(即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國民黨右派則認為共產黨破壞北伐,清黨使掃除軍閥統一全國的事業得以繼續進行並最終成功。四·一二事件之后,共产党内主张和国民党合作的陈独秀等人受到排挤,甚至被认为是造成共产党对蒋介石的武力清党毫无准备的原因。数月后共产党联合国民党左派在南昌发动八一南昌起义(又称“南昌暴动”),开始了组建自己的军队,进而武装割据,直到掌握在中国大陆的政权。

帮助蒋介石发动四一二事件的杜月笙则事业顺利发展。中国抗日战争结束后一度持此功谋求上海市长一职未遂。1949年在国共内战中,国民政府失败退往台灣之际,杜月笙害怕自己当年参与四一二事件的经历令共产党不会放过他,便逃到香港。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