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欢乐进行曲

来源: 虔谦 2007-05-18 18:20:2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723 bytes)
当我想到我正在学会如何去生活的时候, 我已经学会如何去死亡了.
------ 达. 芬奇


那天, 菲律宾裔同事Cynthia 对我说: “我和家里人全都讲了, 我死的时候, 大家要高兴, 我不要看到一滴眼泪. “

不禁想到, 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地方一样, 有着既神秘又积极的死亡文化. 中国人上意识也好下意识也好, 相信死后生命的某种存在. 如若不是这个信, 就不会有粽子, 不会有龙舟, 不会有端午节. 上古时楚国的招魂巫文化, 从形式到精神在我老家一带仍有遗风. 我见过那长长的竿子绑着白色的带子, 追悼者嘴里念念有词, 不, 几乎是在唱着招魂的歌.

另一种形式的招魂, 是到某个类似有特异功能的人那里去, 通过那人的特异功能来与往生的亲人沟通. 那师傅一般都是互不认识的, 住得非常远, 去一次还很不容易的. 就这么距离遥远的人, 到了他那儿, 他就知道你要找的是谁, 往生者的兴趣爱好和对家里的种种知识等等. 我听了许多这样的生动的故事, 虽然没有亲身经历, 但是我满信的. 前不久还看到美国CNN的报道, 美国也有这样的人才, 帮人沟通阴阳, 解除思念之苦.

最雄壮的死亡文化, 大致要属于出殡式了. 当头大匾, 写着这位了不起的故人是几代大父/大母. 我不清楚那代是怎么算的, 总之五代七代是常见的, 最多的好象见过十一代. 花圈比大, 更有各式匾幅, 绫罗绸缎….最后是军乐齐响.
几乎过几天就有人出殡, 当然并不是队队都这么宏伟阔气. 记得老家的人笑着说: 这哪是什么哀乐, 简直是进行曲!

本来就是进行曲啊. 来的时候是进行, 去的时候也一样.

另外不是还有 “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的说法吗?

Cynthia的想法, 应该和她的宗教信仰有关. 在教会里, 有哪位教友离开了, 基本的气氛是明媚的甚至是欢愉的.

当然, 勿庸置疑, 死亡经常留给生者各种哀伤痛苦, 艰难和负担. 死亡是个综合课题, 有许多问题必须在家庭, 社会等方面做细致的有提前量的工作. 同时, 有一种比较积极乐观潇洒的死亡观, 包括相关的宗教信仰, 会在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缓冲生死之间, 阴阳之间的突变以及它所带来的各式负面影响.

读到一首德国抒情诗人乌兰德 (1787—1862) 的小诗: <幸福的死亡>, 有喜悦, 有甜蜜, 有平安, 有神奇, 有希望:

爱情的喜悦, 竟使我丧生
我就在她的, 怀抱里葬身;
由于她的吻, 又使我还阳
我从她眼中, 看到了天堂


欢迎阅读:
李燕: 那些要我活的人都是不爱我的
我那仅亲近数日的母亲
资料: 有关灵魂的成功科学实验
我的中国梦(末集)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爱情的汤水茶酒….

所有跟帖: 

回复:死亡欢乐进行曲 -雨打梧桐- 给 雨打梧桐 发送悄悄话 雨打梧桐 的博客首页 (31 bytes) () 05/18/2007 postreply 18:30:15

谢谢雨打梧桐,我是挺喜辩证的. 这篇, 抛砖引玉而已 :) -虔谦- 给 虔谦 发送悄悄话 虔谦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8/2007 postreply 19:17:46

能抛砖就很好了,不关玉事 :) -雨打梧桐- 给 雨打梧桐 发送悄悄话 雨打梧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8/2007 postreply 19:39:08

懂得死亡,才知道生,生命和生活。顶好文。 -挥一挥手- 给 挥一挥手 发送悄悄话 挥一挥手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9/2007 postreply 15:07:5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