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看幽默。。。。

来源: 江上一郎 2006-09-14 20:37:2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6581 bytes)
看漫画,看幽默。。。 2006-09-12 08:45:01

80年代初,漫画家,动画电影(三个和尚)导演阿达,斗胆,为胡耀邦指挥大合唱--画了一张漫画,公开发表了。

这是49年后,新中国头号人物正面漫画的头一回。也是至今为止的最后一回!

阿达为当政者的的开放,幽默感,兴奋了没多久----胡下台了,阿达也英年早逝。

漫画,作为一个画种,其实不只讽刺和幽默,还可以淡雅,悠闲,趣味,深沉,友善。。。。。。几乎无所不能。

虽然上世纪20年代的丰子恺开始第一个用“漫画”这个名词,但是他说,漫画不是他的发明,他吸收了日本竹久梦二的影响,他还举了前辈陈师曾的简笔画为列。

以我浅见,宋代的泼墨画大师梁楷的人物画,也是相当的“漫-”--随意十分,夸张十分,可爱十分-----过目不忘。

我见过北洋军阀时期的漫画。一个画家,无聊的在一张画好的两个裸女的屁股和大腿的交叉线上,画了两道粗线成两个“十”字-----画题是“也是双十”----居然拿辛亥革命开玩笑!那时的创作自由空气,可见一斑。

人说战乱最适合搞文化艺术创作--此话不假。想想政治家野心家忙于勾心斗角你死我活--谁还有闲情来管文化艺术?有时候,为了宣传和攻击对方---漫画家就好像大有用武之地了。

华君武,丁聪,等人,就为抗战和反蒋画了不少好作品。

丰子恺和张乐平都是自发性的漫画家,对社会不平的控诉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也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万籁鸣三兄弟也为中国传统文化打开了动漫片的格局(铁扇公主),风靡一时。

电影《乌鸦与麻雀》,那是解放前制作的左翼作品,里面的蒋介石的相片全是漫画形式--印象深刻!--虽然是“假民主”--也需要一点幽默感吧?

西方国家较早注重人权,但是,凡政治人物和明星等公众人物,成为漫画对象,无论讽刺与否,好像都持开放的态度。没法告画家“诽谤,有损形象”----俗话说:食得咸鱼抵得渴---就是此意。

然而,我们的习惯好像不是这样。讽刺别人可以,讽刺自己的不行!

新中国之后,老漫画家几乎只能画“敌人”老蒋---老美--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一个个画下来。

最近,外国人漫画已经去世了三十年的毛主席---有些人又抗议了!说是伤害到中国人的感情!

我不知道当年的老美--有没有抗议?不知道是否伤害到他们人民的感情?

文革时的《群丑图》--将国家主席刘少奇,邓小平,陶铸等的漫画串上了上百个新中国的老干部和文化艺术权威,百般丑化,只是为了政治上的勾心斗角,对没有人生自由的人肆意嘲笑,到处流传---伤害到多少人的感情?

可是,自己的伟大的战无不胜的形象呢?经不得一丝一毫的讽刺,还想漫画?随时上纲上线-----以革命的“逻辑”---随意推算----以画定“罪”。

华君武文革前讽刺有人学习偷懒的一幅漫画:《在第四页上睡着了》----说他反对学伟大领袖的著作---书本正好画了四部(雄书四卷!)!据说第四页还是篇讲阶级斗争的雄文!--可怜一辈子爱国爱党的左翼的老画家,有口难辩,唯有不断挨斗!

前几天,挥手兄写了文革时杀猫后的恐惧纪实,读来也像一幅讽刺漫画,如同为人兄写的“卖肉篇”一样,---寓意深刻,荒唐无奈,哭笑不得。
可是,年轻的朋友却当作天方夜谭哈哈大笑,笑说是作者编出来的故事。

我想起了丰子恺先生。

谁都知道丰子恺爱猫,有文有画,文是温情的文,画是一贯的漫画-----可是,文中的“猫伯伯”---被人怀疑上了,70多的老画家,美学教育家----就这样斗了又斗!---他还是上世纪20年代第一期的《中国青年》的封面设计者呢!---当然,--比起国家主席,丰先生也许是幸运的了!

伟大领袖的女儿在《人民日报》的工作----就是每天检查他老人家相片后有没有反革命字眼!
漫画?幽默?---十年的提心吊胆---没变精神病者-----漫画家们还不是靠乐观的天性和坚韧的意志?!

专制的霸权习性,完全忽视了互相讽刺和互相监督的文化传统。使得肆意讽刺和侮辱别人成了惯性--还自以为是幽默。

前两天才发现,在同一个网站上,不同论坛上有人在呼吁“请大家控制好情绪,组织语言”----居然是在走廊里将“辟眼”“大便”“垃圾”不断“组织”后发出来的同一个ID。

所以说,喝怎样的奶水--长出怎样的孩子。

看一个人对漫画的喜好选择,基本上可以知道他的幽默程度。看一个人的幽默程度,大概可以看到他心胸的宽广和狭隘。

所以,阿达的兴奋,我非常了解。----至今不见有漫画画当政的头号人物,还是有点遗憾。

好像是方成画的?———《比我高的--一律不请》----画武大郎招聘店员--将国内某些机的官僚作风构讽刺得实在太到位了!可是,遗憾的是那时咱政府的头号人物也矮--虽然--他高过武大郎好多好多。。。。

我看中国古代的笑话和寓言,觉得老祖宗非常幽默。我想,幽默,是维持优秀文化的灵魂之一。如果没有幽默,化解文化的差异就困难好多。我看传统的中国古代幽默---比林语堂幽默多啦!--林先生在老蒋面前--就幽默不起来。

我看老蒋大陆执政时期,出了这么多的左翼漫画家--画他大总统-----他多少有点看漫画的习惯,也许是宋美龄美国带回上海的漫画杂志培养了他的幽默?又或是他对自己有自信?

蒋经国管理台湾的戒严时期,有幅漫画:三个男人在喝酒,一个:唉-----;另一个:唉-----;还有一个:唉----走来个宪兵:(严肃的)莫谈国事!------漫画家安然无事。

至于前先年国内有人画毛主席像当所谓的政治“普普艺术”,我是不以为然的。60年代,美国的安迪渥霍和达利---早就玩过啦!现在,只是让人觉得-“-夷,他们自己也能玩了。。!”-----当然,有人为了生活,无可非议。与文化艺术,最好不要挂钩。在邓小平去世后如此画邓的作品,我也如是观。

我决不是英雄,我怕死。我只能偷偷的学习绘画的技巧,我画不出讽刺当政者的画来。不过,我不懂得欣赏“事后诸葛亮”式的漫画讽刺画风----够讽刺的!

漫画和任何文化艺术作品一样,是作者真实才情的流露和各种境界的再现。

张乐平的《三毛》是他毕生的心血;

丰子恺的生活小品,就是他的高尚人品;

《小虎子》---是作者对青少年的半生关爱;(后半生在香港)。

王司马的牛仔漫画,像他的人一样温和可亲---迷倒了香港不知多少家庭!

。。。。。。。。。。

我见过李登辉在自己的漫画前开怀大笑。我见过里根在自己的漫画前大笑。

毛主席见到自己的漫画---会开怀大笑吗?他会的!--只不过,没有个人敢拿给他老人家看而已。

毛主席70岁的时候,美术界的人为他开了个贺寿的内部画展,他到了场。看完之后,老人家只是淡淡的问了一句话:画都在这了吗?
-----主办者汗颜十分!他们低估了领袖的品味!
漫画固然不好画,马屁,也不是好拍的吧?

这些年,青少年对漫画的审美和世界接轨了--虽然,先接上的是日韩港台和小部分的欧美风格--但是,我看到人山人海的自由选择爱好倾向的孩子,我还是对未来的漫画充慢了信心。起码,他们不会再狭隘,他们的幽默个性中民族的色彩会逐渐的建立起来---有几个小画家已经有了不少得粉丝,连上海动漫制作老大哥美影厂,也拍摄了《我为歌狂》这样的本地原创。日本的动漫影子还是多了些,不过,学习的开头,谁不是这样?洋为中用--只要适合中国---管它是东洋还是西洋?

中国传统的《三国》连环画,不是吸引不了现在的青少年吗?

漫画工作者是不是可以研究一下保持原著精神的不同画法呢?

《三国演义》《水浒传》在日本早就有漫画版(也早有写实派)。对传统的《三国》迷和《水浒》迷。也许是个欣赏习惯的挑战。

最近我看到日本有漫画版的《长征》---那简直是向我们伟大光荣正确的党的宣传机构挑战啦!

你可以想象年轻的毛主席朱总司令周恩来---的漫画造型吗?呵呵---要在中国--------也没事啦!
-----前年,我就是在中国--上海一家退休老干部的度假中心俱乐部的阅读室---开了眼界。

翻着翻着--我好像当毛主席等前辈革命领袖是梁山英雄好汉一般崇拜了---!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