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山之石:臺灣未來10年科技人力供需趨勢

来源: 仲下一 2006-04-17 21:11:57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929 bytes)
據小弟所知,現時大陸24歲人口中大學畢業生將占大概是21%,而非文中所說的2.9%.請指正。

無論如何,大陸進步的同時,世界的人才培養也以驚人的速度成長。怎樣維持未來20年競爭力的大幅提高是一個嚴峻的問題。

--------------


台灣學士以上人口比例將超越國際水準

2006 年 2 月 3 日
根據經建會2006年1月公布的「我國未來10年科技人力供需趨勢」報告,台灣學士程度人口比例將快速成長,到2010年時24歲人口中大學畢業生將占81.8%,可能超越各主要國家的水準。

經建會表示,台灣於2000年時24歲人口中的大學畢業生比例為24.2%,至2001年時增為30.9%,在亞洲各國中僅次於日本的31.5%。與此相較,紐西蘭、澳洲與南韓於2000年時分別為42.6%、41.9%與26.8%,中國大陸於2001年時則為2.9%。經建會推估到2006年時台灣將達到53.2%,2010年更將達到81.8%,也就是每5個24歲人口將有4個是大學畢業生。

在台灣學士人口比例快速成長時,其他國家是否也會同步成長,經建會持保留態度。經建會認為先進國家教育體系發展已久,較為穩定,因此台灣24歲學士程度人口比例在國際上應可急起直追,排名看漲。

經建會的調查顯示,近年專科改制成技術學院數目增加,使科技類大學畢業生人數大幅成長,再加上少子化趨勢,是大學生人口比例快速提高的主因。在大學畢業生增加的同時,業界對科技人力素質的要求也相應提高,特別是電機資訊產業方面,在未來十年間,學士程度的人才每年平均供給將大於需求1萬2950人,反之碩士程度者每年則有9000人的需求缺口,顯示高階人力將供不應求。

對此,經建會認為應由政策角度出發,在維持學生素質的同時,朝調整大學院校數量及結構的方向努力,並推動各校師資向上發展。教育部高教司也表示,近年來政府持續透過評鑑、整併、產業合作等多重措施,提升學校與學生的素質。在這些措施下,讓知識經濟時代的國民能普遍具有較高的教育水準,將是很好的趨勢。

在提升教育之外,內政部戶政司也表示將會對移民法令限制更加鬆綁,以配合經濟發展的需求。除了現行已開放的高科技人才申請在台永久居留、放寬技術移民種類外,也將准許投資移民申請在台永久居留。行政院每年舉辦的「延攬海外科技人才」訪問團也是高階人才的重要延攬管道,深獲業界支持。這些都有助於紓解台灣高階科技人才需求持續上升的壓力。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