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工、驿车夫和士兵歌曲 by 薛范

来源: 蓝调 2006-08-15 23:03:0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1995 bytes)
回答: 再来一个[向斯拉夫女人告别]Blackcloud2006-08-15 13:47:05
摘自:俄罗斯民歌——俄罗斯风情

薛范

 


船工、驿车夫和士兵歌曲

在古老的俄罗斯民歌中,民间下层各类行业劳动者的生活和命运都有着生动的反映,其中最独具一格、其它国家民族所少有的,是船工歌曲和驿车夫歌曲。
在旧俄,伏尔加河一带的船工“劳动组合”是由被地主释放的农奴、城市贫民和无业流民组成的。他们受雇于船主、签订了卖身契,拿的是极低的报酬,干的是力不胜任的重活;为船主搬运装卸货物、划桨或拉纤。其中以拉纤的船工最为辛苦,要一昼夜不得休息地拉着纤走20~30公里。船工歌曲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伏尔加纤夫曲》、《辽阔无边的大草原》、《顺着伏尔加母亲河》以及后来的《木夯歌》。这些歌曲都把船工的沉重劳动和浩浩荡荡的伏尔加河或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的音乐形象结合在一起。尤其是《伏尔加纤夫曲》,原词没有一句怨言,没有一声怒喝,然而在有着船工劳动号子因素的曲调和节奏中,船工愤懑不平之情以及对旧世界的控诉溢于言表。后世的合唱改编曲更从中挖掘出内在的不可遏制的震撼世界的力量,成为俄罗斯民族精神的象征。
俄罗斯幅员辽阔,西伯利亚人烟稀少,邮件的运送和人们的往来当时全靠驿车。驿车夫长年累月在外,日夜奔波在寒冷的风雪途中,这独特的经历也成为许多歌曲的题材。这类歌曲往往以伤感的音调传递着驿车夫对久别的家园、对父母妻儿的难以排解的思念,例如:《草原》、《小铃铛》、《当年在驿站赶车送信》、《三套车》等等。单调的小铃铛声、疾驰的三驾马车、沿途不见人影的空寂的草原、驿车夫忧伤的歌唱——这一切既含有贫苦人的痛苦和对幸福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俄罗斯旷野另一种忧郁的美。
旧俄的征兵制度被称为“恐怖的为沙皇效劳”。当时,沙皇军队的服役期竟长达25年。刻板的野营训练、行军,而且伴随着侮辱和责打。应征入伍,无异于死亡。士兵几乎是在军营里度过一生,通常不可能回家,除非患了重病或残废。在森严的军队纪律管束下产生的士兵歌曲,只能晦涩地、曲折地表达对自己的痛苦心情,渴望有一双“灰白的翅膀”,好飞回故乡;抱怨母亲让他“远去他乡”;不求沙皇赏踢,只求长官放他们“回去看爹娘”。用“曼调长歌”体裁的《哎呀,雪球花儿》就是比较典型的一首。
另一类士兵歌曲,如《士兵弟兄》、《斯拉夫妇女送行曲》等,采用进行曲体裁,用以鼓舞士气。这一传统,后来在国内战争和卫国战争歌曲中进一步得到继承和发展。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