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中国会“跌跌撞撞”走向超级大国? (图)

来源: crn2005 2006-09-29 07:55:27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309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crn2005 ] 在 2006-09-29 09:00:03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中评社香港9月29日电/英国《金融时报》9月28日载文《中国“跌跌撞撞”走向超级大国?》,摘要如下:   在飞往上海的漫长航程中,我从有关材料上看到,中国政府已经制订了直至2050年的经济发展规划。有那么短短的几年,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似乎永远不会遭遇挑战,但中国非凡的经济表现,正重塑着地缘政治格局。这个凡事有条理、慎重考虑的国家,自然会规划好自己将要扮演的大国角色?   尽管全球其他国家都在奋力调整自己,以适应所谓的“亚洲世纪”,但中国自身所传达的资讯令人奇怪地模棱两可。最近,在聆听了中国学者、军界要人、外交官和官员的发言之后,我将其粗略概括如下:是的,我们希望并期待其他大国(包括美国)带着应有的尊重倾听我们的声音;不,我们还没确定要说什么。   让我受到这次“即时教育”的,是在上海举行的一个以“中国的全球大国角色”(China’s Role as a Global Player)为题的座谈会。日内瓦大学(University of Geneva)研究生院国际事务系和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是这次座谈会的牵头组织者,而这些主办者的身份本身,似乎表明了有关中国外交政策争论的公开性。能够听到美国情报分析人士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辩论战略选择的问题,机会很难得。   中国的决策者似乎没什么心情,去设法缓和中国与日本之间目前危险的紧张局势。他们认为,历史要求日本政府表现出恰当的谦卑。我听到有人谈论到,中国和日本历史上从未同时强大过,这让人感到隐隐的威胁。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复兴的事实显而易见。对自然资源的渴求,促使中国政府在各大洲都建立了合作与联盟关系网。在空前规模的政治和外交努力的支持下,一系列石油、金属和矿石交易纷纷达成。几乎没有哪个世界领导人像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那样,飞行过那么多里程。今年晚些时候,他们还将在北京主办一次独一无二的峰会,资源丰富的45个非洲国家的领导人将悉数参加。   对这种在获取原材料供应上一味追求国家利益的行为,我也没有察觉到中国抱有任何歉意。毕竟,西方帝国曾劫掠过世界其他地区的资源。   出于所有这些原因,中国的犹豫也很好理解。直到不久以前,中国对重返超级大国俱乐部的自我描述一直是“和平”崛起。目的已经够清楚了——把今日的中国区别于19世纪末的德国。历史上,现存大国与新兴大国之间爆发冲突的事例比比皆是,但中国将会有所不同。   然而,外交界认为“崛起”一词具威胁性,即便加上“和平”的字眼也是如此。外交家急切希望“淡化”中国的实力。他们认为,中国仍是一个实力相对较弱的国家,注定在未来数十年内继续落后于美国。   因此,人们如今青睐的辞汇是“和平发展”和“和谐世界”。这些表述显示了中国有意缓和国际上其他国家的忧虑。   面对美国和日本,中国人表现得比较自信。美国的战略是在全球范围内致力于推进民主,而中国则长期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并坚持自己的政治体系。有人告诉我,不干涉内政的结果就是尊重多元化:“没有两件东西是一样的。”   西方还对一些更广泛的局面感到紧张。中国现在一方面希望在国际事务高层管理委员会中获得一席之地,另一方面也要坚持其作为不结盟运动领袖的身份。中国在联合国(UN)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中国将向黎巴嫩增派维和人员,还加入了防止敏感技术扩散的核供应国集团(Nuclear Suppliers Group),显示出其坚持核不扩散的承诺。   中国已支持不允许伊朗政府推进核武器专案的提议,但在对伊朗实施制裁的问题上止步不前。到目前为止,中国一直藏在俄罗斯身后。然而,如果中国希望自己在国际规则的制定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的话,它就不能无限期地逃避实施这些规则的责任。   此次上海座谈会多次出现有关中国(与美国不同)“决不寻求世界霸权”的说法,但中国确实希望在国际事务中行使其新发现的实力。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