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看这个: 自农村的调查报告: 被大学学费拖垮的农民家庭

来源: 1china1 2006-12-11 13:22:27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4197 bytes)
从合阳看农民供养大学生之累—— 难怪她要卖身或是自杀.

  高考升学率在渭南名列前茅的合阳县,每年约有3000人上大学,其中80%是农家子弟。而该县近5年农民人均年最多收入也仅1580元,一个三口农家10年不吃不喝不用的纯收入,才能支撑一个孩子读完4年大学。

 最近,陕西合阳县63岁的党宪宗,通过16年的观察和对110户农家的走访,写了一份20多万字的调查报告,反映农民供养大学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黄河西岸的合阳,地处渭北旱原,以农业为主,系“国家级贫困县”。尽管经济落后,该县的群众对子女教育十分重视,高考升学率在渭南名列前茅,去年渭南市的理科高考状元,就由合阳县两名学生以699分的高分夺得。该县40多万人,每年约有3000人升入高校上学,其中80%是农家子弟。这些农家子弟背后的家庭,是怎样一种情况?

  已经63岁的合阳县商会副会长党宪宗放下生意,投资5万元,搞了一份调查报告。

  党宪宗说,他之所以搞这份调查,是因为自出生到现在,除上中专时在西安呆过两年多,其余时间均在合阳,一直和基层的农民打交道,对农民的疾苦了如指掌。他当过农民,任过中学教师,做过故事讲说员,写过诗歌。从1985年开始从事餐饮业。1990年,高考生住进他开的旅馆,由此引起他对农民供养大学生问题的关注。从此,每年高考时,他都到考场外与在那里等待的家长聊天。党宪宗认为,最苦的还不是学子,而是学子身后在家里供养他们的父母。他想为这些父母呐喊,让世人了解他们。可是由于一系列事务让他无法脱身。2003年高考时,党宪宗在考场外碰到了一名送儿子高考的老同学。老同学视力衰退,几近失明,一头白发,满脸皱纹,为供养3名大学生经历诸多艰难。党宪宗为之落泪,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这年7月,党宪宗放下自己的生意,带着照相机、录音机、录像机开始了为期3个月的走访。

  走访时,大学生父母们给党宗宪说的最多的是让他们惧怕的高额学费。

  近5年,合阳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最低为1287元,最高1580元,这可是连烧火的麦秸秆都折价计算在内的,而一个大学生一年学费加生活费约1.2万元,4年近5万元,相当一个三口之农家10年的纯收入。也就是说,一个三口之家的农户不吃、不喝、不穿、不用奋斗10年,才能支撑一个孩子读4年大学。

  党宪宗走进黄河边的合阳县坊镇东雷村范某家时,见到满院子的鸡、羊、牛。范某抹着眼泪说,从1995年大女儿考上大学后,连续又有3个儿女上了大学,每个娃一年学费和生活费都要1万多元,至今为孩子上大学,共花去约15万元。然而她和丈夫累死累活,一年也只有五六千元现金收入,买了化肥、种子等后,只剩下3000元。为了多挣钱,他们想尽了办法,除了养鸡、羊、牛,范某一个四五十岁的妇女,跑到山沟里抓蝎子卖,常被蝎子蜇不说,一次还滚到崖下,摔伤了腿。地边种了点芝麻,只值3元钱,但她也舍不得吃。到黄河滩挖药材,一天仅能挣2元钱,范某也去。在被迫无奈之下,曾贷过1万元高息贷款,光利息4年就8000元。

  为了供养大学生,许多农户家庭被拖垮。

  坊镇东雷村1组,有63户,其中20多户供过大学生,这20多户,是该小组中家庭经济状况最差的。1组是全村出大学生最多的小组,因此,这个小组整体显得房屋破旧。

  合阳人十分讲究住房,可被誉为“秀才村”的城关镇小郭村,群众房子似乎还在20年前。该村原党支部书记范永禄告诉党宪宗,他们村只有500多人,但自恢复高考以来,全村出了100多名大学生。别的村对考上大学的学生有奖励,他们村出的大学生太多,无法奖励。这个村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先进村,自从恢复高考后,村民把挣的钱都用来供孩子上大学,所以与外村相比,新建房屋不多。

  防虏寨乡定国村农妇黄某两个儿女都考上大学,最多时欠债10万元,现在还有8万元债,光一年利息就一两万元。由于精神压力大和劳累,丈夫病倒了,因无钱治疗,在儿子上大学第二年离世。

  和家庄镇长洼村79岁老人王全胜说,上世纪70年代劳动时,他从拉麦秸的车上摔下来,受了重伤,长期不能生活自理。大儿子智力有障碍,只能由他人带着干点力气活。全家靠老伴支撑。由于几个孩子都在上学,花费大,老伴又要种地、干家务,还要去拉煤挣钱,积劳成疾,又顾不得治疗,在二儿子考上大学第二年突然病故。该村的乡土作家王治民为这位老太太写了副挽联,上联:学费挣够了;下联:母亲累死了;横批:死也值得。

  这副挽联,就贴在王全胜家门上。

  党宪宗调查的110户农村大学生家庭,有11人因为孩子们的学费而累死、自杀、病逝。供养大学生的家庭,平均每10户就有1人这样离世。

  农民们为供孩子上大学付出巨大,家长得到回报了吗?

  黄某说,她的儿女毕业后,一直在还债。本来女儿毕业时分配到机关工作,为了多挣钱,要求下到工地。因长期在工地工作,已经28岁了,还没有解决婚姻大事。同样,儿子已经30岁了,也没有结婚。为了节省钱,儿子3年都没有回家。

  从合阳考上大学走出来的渭南市农业局干部王彪告诉笔者,大学生毕业20年后,才能回报父母。可这时候,父母已经老了,吃不动,喝不下,享受不了,有的可能早已不在人间。

所有跟帖: 

政府刚说给小朋友免学费,你又要给大学生说项。哪来那么多钱? -灰蒙蒙的天空- 给 灰蒙蒙的天空 发送悄悄话 (287 bytes) () 12/11/2006 postreply 13:46:5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