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林芝

来源: Niles 2005-02-16 19:29:17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723 bytes)
就说我迷上了拉萨吧,那个游客的心中就是西藏全部的拉萨,那宫殿气势恢弘、那寺庙规模宏大、那群峰雄浑、那草原辽阔、那河谷连绵的拉萨。可日子一长,在雄伟的影子下,藏不住的混混小人样就露出来了,慨叹氧气少了,空气燥了,山上光秃秃的褐色太刺眼了,所以一听到队伍要传移林芝的消息,我就高兴地跳上车。当然,这又算得上什么罪过吗?要说得糙一点,现在二奶都不时兴了,只要小姐。用小资熟悉的言语比方,就是天天在麦当劳肯德鸡哈根达斯情调多了,突然就有了冲动要跑到忆苦思甜大食堂叫了一份玉米渣子粥。或者象一位有情调的朋友说的,天鹅湖的王子一个大跳,便从宫殿到野森林中去了。俺要离开拉萨奔林芝,真不足为奇了。

尽管那时已是初夏,拉萨极东界海拔4600米的米拉山口却风雪迷漫,日当中午,山上还是天昏地暗,朦胧中迎面开来的大头载重卡车,艰难地呜咽着,象一头头年迈伤重的怪兽在咆哮拱动。异象纷生,好象山口以东的林芝在另一个世界。

翻过山头,积雪中一条纹沟,沽沽流水牵着公路下山,这便是横贯林芝的尼洋河的源头,林芝便从两山相夹的狭窄谷地中淡淡地开始。可是这一路坡降很大,由沟到溪,由溪成河,林芝,一个不同于拉萨的西藏,便快速地展开扑面而来,就象白浪翻滚、烟雾蒸腾的尼洋河,连那河中号称砥柱的巨石,也挡不住东奔的激流。

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林芝湿润多了,连呼吸里都有了温润,那种我早已远离了的故乡晚春五月里的温润。俗语称人非草木,可就是草木,也感到了湿润里对生机的呼唤。两岸的草地更青,更有浓密的灌木丛、苍翠的森林,即使路旁原生的巨木伐去后,幼林又在生长,阔叶桦栎纤细的树干,淡绿的嫩叶,已挺拔而出,护卫着林下更幼小的针叶松柏,等待它们最终的超越。路旁的核桃树上挂满了青核桃,苹果树的果枝已经压弯了腰,而遍地的野山桃熟透了,无人采摘,已经在树底下铺成厚厚一层,也许只有当年唐僧去西天取经,孙悟空在此摘过桃,结果把八戒吃伤了胃,落了白骨精的套。就这样从近到远,从低到高,满眼的嫩绿、淡绿、芽绿、浓绿、翠绿、深绿、和雾霭苍天渐渐一色的篮绿,让我觉得我们的越野车就象绿海中穿行的一叶飞舟,赏心悦目。

其实,我这还只是在尼洋河流域,没去奇迹般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和喜马拉雅山南的察隅墨脱。去那里,艰难险阻的旅程,是对意志和体能的巨大挑战,不能成行而又于心不甘的探险者,从林芝地区首府,繁荣的高原小城八一东行,沿途看过千年的古桑和树龄更老、四五人才能合抱的巨柏林,翻越色季拉山,沿着时断时通的川藏公路过东久、通麦到波密一行,便可以管中窥豹。波密境内念青唐古拉的余脉已经由东西向转为南北向,与横断山脉最西一列的伯舒拉岭相接,成为青藏高原的东界,从北到南,从皑皑雪峰,高原草场,到云雾山中的易贡茶场,急流轰鸣、云蒸霞蔚的排龙藏布河谷里的雨林,别处要穿越整个大陆、行程万里才能得以全观的自然胜景,这里压缩在百十公里的范围内,却丝毫无缩微盆景之意。

林芝这种边缘过渡地带的特征,在人文方面也是如此。林芝,特别是今天川藏公路一线,古来就是川藏之间茶马古道经由之地,汉区的砖茶盐巴,藏区的毛皮马匹,随着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的马帮商旅,互通有无,久而久之,文化也相与交融。林芝的寺庙,除了托林芝林木之便,风马旗不是系在玛尼堆上而是挂在高木耸立的旗杆上,寺庙的屋檐房顶,已经带上了几分汉式建筑的风格。别说解放后才建的易贡茶场和上海援建的林芝毛纺厂,至少早在清朝,就有文记载门巴珞巴人种植和食用稻子了,而同时主食仍是糌粑。林芝的猎人打猎时也得小心了,山里不仅有野猪,还有放养的家猪,小猪春天往家居附近的林子里一放,满山的野草野菜野果任吃个饱,气候又温和无寒冻之忧,到深秋膘肥肉壮时赶回家来便可以坐享其成了。我相信,林芝在西藏独有的养猪习惯,也是从川滇之地传来的吧。

林芝有两处地名,八一和太昭,是西藏别处见不到的汉语地名。八一来源于五十年代解放军十八军进藏时建立的驻地,而太昭得名于晚清赵尔丰的军队在此接到慈禧诏书的史事。边疆偏远之域,往往军队卫戌开先。今天从成都坐着平稳的波音喷气机入藏,不多久进入横断山区后,晴空无云的时侯,从舷窗向下看去,高山深谷之中,川藏线在鲜有人烟的山区里象一条蜿蜒不绝的黄丝带向西伸展,而每隔几十公里,便见得到路边一处儿童玩具似的小屋,查一查大比例尺的地图,你发现这便是方圆几十里内唯一的地名,几十几道班或几十几兵站。今天茶马古道上马帮铃声大多听不见了,唯系交流、御守边关的铁马钢车,仍依靠着这路边小屋加油打尖。我记得我那时连夜赶路,四周一遍漆黑,万籁俱寂,道路仿佛是永无止境,一种孤独紧紧地揪住了心,这时,山水之间,远远地出现了兵站的一点灯火,便精神大振,饥饿和劳累全忘,全身一阵温暖。这也是我仍记得这两处地名的原因之一,特别是现在地图上甚至很少标太昭而只有工布江达一名。

林芝并不只是过渡区域的文化,象林芝人独有的圆脸相貌和服饰一样,林芝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尽管藏传佛教已经覆盖了超出了西藏的整个藏区,林芝的宗教中仍保留了许多原始宗教或苯教的成分,象寺庙建筑装饰中常常能见到生殖崇拜的器具和图案,宗教礼仪中仍有杀鸡看肝和占卜等仪式,民间还有很多佛教与苯教高人斗法的传说和与此相关名山胜水,反映出佛教逐步从西藏核心地区向林芝传播的过程。

此外,如同沈从文的湘西里赶尸的习俗一样,诡秘令人毛骨悚然即又刺激着外人的好奇心理的异域传奇,在林芝莫过于下毒的传说了。下毒的多是村中的老妇,都会配制剧毒无解又难以探测的毒药,制毒的功夫都与金庸笔下的蓝凤凰东方不败不相上下,而且下毒人到了要下毒的时候,便象着了魔法一样不能自己,一旦找不到下毒的合适对象,对亲人子女也不放过,而中毒之人,过后才不知不觉中毒性发作,生不如死中一命呜呼。尽管我在林芝时总不停地听到人说我朋友的熟人、熟人的朋友、朋友的朋友、熟人的熟人中了毒或见过下毒人的故事,我不解的是,邻居村民怎么会容忍这样的人与他们生活在一起呢?但我真到了村里去搞调查的时候,是坚决不敢吃村里的食物,看紧了自己的干粮和水壶的。

按照流传的到了北京才知道官小的俗语,到了西藏应该是才知道节少,而林芝又比拉萨等地至少又还要多一个工布新年的节日。工布新年是藏历十月一日,大约公历十一月中旬,分析一下关于工布新年来历的传说,就不难发现林芝的地缘政治历史在传说中的反映。当然,这等工夫,单靠念个历史学或人类学的博士是远不够的,只有读过过去几十年的新闻和社论,才能铁杵成针。

相传吐蕃时期的某一年初冬,一支外国军队从北方入侵林芝,藏王下令征军抵抗,众军认为因此无法欢庆藏历新年,于是藏王宣布藏历十月一日为工布新年,庆典之后,全军开拔,工布新年由此得传。

让我们也由此来解析神话吧。首先吐蕃时期,是西藏历史上首次建立统一政权的时期,吐蕃王朝从拉萨山南向青藏高原四周扩展,林芝便是在这一时期逐步并入吐蕃势力范围。那北方的外国军队是谁呢?记住,那时的林芝应该只指尼洋河流域的工布和江达两地区,其境北是常年冰雪封盖的念青唐古拉山,什么军队敢在入冬时期冒死翻山?中国的军队断然不会,历史中也无此记载。而且山北的那曲安多地区,已经是吐蕃的地界,谈何外国军队。而林芝西接拉萨,南有雅鲁藏布江天堑,东边是横断山区的原始森林,剩下唯一的可能,那支外国军队是从东北方向而来,即今天已归属林芝的波密一带。要知道,波密一直到清末民国初期,仍是山高皇帝远,由当地蕃王统辖,经常入侵抢掳相对富裕的林芝,战事频繁。波密的军队,生长于山高水恶之地,想必比河谷地带里农牧为生的工布藏军更为凶悍善战,又更容易从先进的汉区换取更先进的武器,简直是当年本拉登得了美国的毒刺导弹,难怪给林芝人留下了这么深的记忆。

看来我又满嘴跑火车了,怎么干起考据节日的活了?只能怪电视里配着铃声叮铛的圣诞购物广告了,这是一个与我无关的日子,却被人强按着笼头,又给出几天不上班的机会,只好装出一付欢天喜地的傻子相,分不清别人是基督徒犹太教非裔美国人或者无神无教者,逢人便道圣诞快乐哈乐克快乐宽扎快乐节假日快乐。虽然是一只永远也变不了王子的青蛙,我的心却一个大跳,回到故国里的新年旧节和昔日的东奔西走的记忆中去了。

所有跟帖: 

回复:别样的林芝 -Niles- 给 Niles 发送悄悄话 (218 bytes) () 02/16/2005 postreply 19:37:51

回复:回复:别样的林芝 -一直在路上- 给 一直在路上 发送悄悄话 (80 bytes) () 02/16/2005 postreply 22:23:0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