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如麻!数百亿高校收费竟无据可查?

来源: hpu1234 2005-12-30 17:20:09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788 bytes)
新华网12月28日报道,一年高达数百亿元的大学收费,竟没有几个人能够说得清是根据什么标准收的。“新华视点”记者最近采访了大量教育界人士,试图探究大学收费的标准,却发现这是一团乱麻。

从记者的调查来看,大学收费之谜有三:其一,培养成本该是多少?其二,个人应当分担多少比例的教育成本?其三,有的大学把一些热门专业上调30%收费,达到7000元、8000元,却不见对一些冷门专业下调收费。在我看来,何止这些谜团,大学收费黑箱操作,谜团多多。原因便在于学生与其家长是分散个体公民,相对于庞大的学校来说,无疑是处于弱势;而学校无论是从组织规模和实力上讲,都占有优势,更重要的是高校大多都是国有的,背后都有行政权力的影子,许多收费标准就是当地政府部门核定或者批准的,学生及其家长的权利与学校的“准权力”之间存在着极不对称的不平等情形。

权利与权力不对称,首先体现在高校的收费不透明,而学生及其家长缺乏知情权。如记者拿到一张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一个大二学生2004年“上海市高等教育学杂费专用收据”,收费内容如下:学费1万元;住宿费1500元;教材费1000元;保险、体检费395元;军训费180元。总计13075元。有学生就问:“各项费用都很清楚,然而最大一项‘学费’我们却不知道是以什么标准收的、具体是什么用途?”然而,面对学生这样的质疑,高校根本就不予以公布,甚至连回答的兴趣的没有,负责人就说:“作为一所地方性学校,收费相关问题是由市里规定的,学校只是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收的,你们可以找上级主管部门了解。”

权利与权力不对称,还体现在高校的收费标准如何计算,学生及其家长无法介入,没有要求听证的权利。2003年,全国高等教育收费约400亿元,同期国家对高校的财政投入约700亿元,学生家庭分担的高等教育年度投入比例达到36%。据张保庆透露,1999年设计的比例是25%,因此当年的学费标准是3500元。而现在要达到5000元甚至更高。至于各个高校之间是如何计算的学生应承担的比例,更是一笔糊涂帐。学生及其家长无从知道,学生家庭分担的高等教育比例多少才合适,实际分担了多少?更不能要求进行听证,参与到决策过程中。

权利与权力不对称,还体现在高校如何使用学费,学生及其家长无法监督。高校如何进行开支,高校不会公开,不公开学生及其家长也就无从知晓,更不用说由学生及其家长的代表进行查帐或者委托中立的审计事务所进行查帐,学生及其家长的对高校帐务的监督无从谈起。而如果没有来自学生及其家长的外部监督,高校就无法对开支进行控制;高校如果不对开支进行控制,那么学生的学费可能就会永远水涨船高,那种“热门专业学费不断上调,冷门专业不见下调”的现象就无法停止。

最后,权利与权力不对称,还体现在学生及其家长认为收费不合理,权利受到侵犯时,无法得到救济。如果学生及其家长不认可高校的收费,向当地政府部门投诉,可是高校的收费都是政府部门核定或者批准的,如上海松江大学城高校的收费就是经过财政、物价、教委协调和批准,所以这种投诉肯定难见成效。如果学生及其家长向法院起诉,恐怕连法院的门槛都进不了,原因是他们没有诉讼主体资格,法院说这是“抽象性行政行为”或者是“学校内部管理行为”,不予受理。

既然学生及其家长权利与高校的“准权力”之间不对称、不平等,高校永远可以理直气壮地收费并且不公布,大学收费的谜就会越来越多,并且永远也难解开!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