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評論:二00六中國經濟開局與破題

来源: crn2005 2005-11-24 07:06:2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191 bytes)
  中評社香港11月24日電╱即將出版的12月號《中國評論》發表題爲“二00六:中國經濟的開局與破題” 的卷首語,全文如下:

  關於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似乎永遠不缺悲觀的音調:最新一輪中國經濟崩潰論先是由前克林頓政府的經濟顧問羅伯特.維施考特提出,他預言中國經濟會在十年內崩潰,理由是中國的高儲蓄率和對工業產能的過度投資。接著,著名的蘭德公司也發表了一個報告,稱二0二0年中國將成爲窮國,理由也是產能過剩與金融危機。事實上,從九十年代以來國際上就不斷流行形形色色的中國經濟崩潰論,而中國經濟的表現卻一如“沉舟側畔千帆過”,經歷重重挑戰而成績斐然,總是令這些預言者大跌眼鏡。

  二00六年是新的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開局與破題的一年。這個局開的好不好,題破得如何,將會直接影響到未來的發展勢頭。溫家寶總理向五中全會所作的“關于制定十一五規劃建議的說明”,就是中國執政黨對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開局與破題宣言。

  仔細審視這個新的規劃,可以發現它清醒地提出中國經濟面臨的突出問題與嚴峻挑戰,強調未來經濟社會發展必須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一切,落實“五個統籌”,堅持“六個必須”,以切實把經濟社會發展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改革開放二十餘年來,中國經濟基本上奉行的是效率優先政策,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然而,有陽光就有陰影,巨大成就的背後陰影也是反差鮮明的:能源資源的消耗與浪費、生態環境的惡化與污染、農業用地面積不斷銳減、弱勢群體的進一步邊緣化、基層官僚機構的低效及官吏腐敗等等。

  凡此種種,均驗證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政策必須作出調整,必須兼顧公平與效率。這個新的政策,一言以蔽之曰:科學發展觀。

  檢驗政策好壞的標準要看它是否符合實際情況,科學發展觀也需要經過實踐的檢驗。事實上,科學發展觀提出二年來,經過實踐檢驗發展,其內涵已經大大豐富,如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發展循環經濟、科技自主創新、城鄉區域協調、建設和諧社會等概念的不斷補充加入,令科學發展觀更加完善,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理論政策體系。以這套新體系引領十一五發展規劃,這樣的開局與破題,可謂立意深遠、雄圖宏大。

  十一五發展規劃中一個突出的亮點是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並將之具體化為: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應該說,這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以新的理論政策體系指導農村綜合變革的新實踐,它必將揭開中國農村向現代化嬗變的新一頁。

  西諺曰: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這樣的政策藍圖,輔之以全體國人的努力實踐,可以想見,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燦爛可期。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