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贴个《呐喊》浅析

来源: 高兴就哭 2015-02-21 15:54:0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971 bytes)
作品亮点一:形式绝对服从内容
从一般商业歌曲也好,传统歌曲也好,大部分的写作“模式”(“常规意识”),歌曲音区一般都是从低走向高的,节奏由松到紧的一个总体趋势进行,
这一点尤其在商业歌曲中,最为常见。在一般学院作曲系里面,常规的歌曲的教学也都是按段落划分ABCD.....,段落之间往往强调各种音乐语言的对比(裸儿本身是广西作曲系,
她不可能不知道这些常规的歌曲写作技巧),那么多于大部分的写歌入门者,或者追求作品可听性而言(好听不好听)的创作者而言,选择最“常见”的创作技术,显然是最能俘获
大众耳朵的方法,但是对于一些有一定程度的音乐素养者而言,他们(她们)对于创作的理解,往往有别于一般大众的认知(这里没有说大众审美不行,只是就事论事)。进而出来的
效果,自然也不太能被大众认可,但是这个从来不是衡量歌曲好坏的标准,好吧,说了这么多,扯远了,我回头聊作品本身吧。
1:歌词与配器(“编曲”)、主旋律的关系
认真看过节目与听过歌的听众,应该知道《呐喊》歌词本身有三个段落,第一段的歌词内容是:
去年的今天有一个天使,降落到了海底陪鱼儿飞翔,可如今的模样,已刺痛她的心,滴入黑色丑陋海底,再也出不来呀!
去年飞翔在这里的天使,如今却被恶浊的毒网捆绑,蒙蔽双眼被推了下去,再也出不来呀!
第一段歌词,给我们展现了第一个画面,那就用歌词当中的两个个词来形容吧“天使”到“恶浊”,描写的实际上是一种比较“天使流泪”的画面(她自己画的第一幅画已经表明了
这一点)。
第一段歌词的配器方面:刚刚开始的贝司乐器的骨干音主要是1743(好吧,没学习过音乐的不了解也没关系,我会解释下它的效果)在低音区奏出这几个骨干音,实际上已经展开了
一幅“污浊”的背景画面,为什么呢?17、34小二度(大七度)音程与74增四减五度音程的连续出现,实际上的音响效果,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协和的,也就是说在大众的耳朵里面
是怪异的,这就也能好的体现“污浊”的背景画面,其次就是高音区忽明忽亮的“铃音”,其实它更多的是有一种“光亮”的渲染,在这里就草率的理解为天使来之前的“微光”吧。这里
编曲出现的这几个音,说白了,就是裸儿自己设计好的,为什么呢?因为裸儿开始的旋律音的骨干音就是这几个。
第一段歌词的主旋律方面:刚刚上面提到了,开始的旋律骨干音就是歌曲开始演唱中的旋律音(在这里听的时候,估计很多听众已经有点觉得“难听”了,为什么呢?效果就如我上面提到
的一样,但是它是内容需要,这其实更像器乐曲的主题设计),旋律开始从高音区飘下,其实正好切合了歌词中天使到降落下来的歌词设计,天使因此也必须出现在高音区。紧接着围绕着主题
慢慢“化解”开(好吧,这里用化解大家更好理解一点,我就不*****的用上面专业词了),一直到再也出来呀!实际上这是对于“呐喊”的伏笔,配器这个时候也跟着“摇滚”起来,显得更有力道
一些,同时为第一段歌词的后半并列部分,提供“新鲜语言”,如果第一段用一个专词的歌曲曲式结构词来说叫“复乐段”(其实她作曲并非无固定技术可循,只是大众一般不太容易理解)

第二段歌词其实是在“描述恶浊”或者是在“叹息、哀怨恶浊”歌词内容如下:
黑了海的梦,丢了灵魂的空洞,灰了云的天空,毁了要歌颂的歌。
第一段歌词的配器方面:配器在第二段相对第一段而言柔软了一些,因为歌词在这里是一种“描述、哀怨”性的内容,因此弦乐开始突出出来,延绵不绝的长音,更像是一种“灰了海"的背景描写。
第一段歌词的旋律方面:这里的旋律进行是,先是上行,然后大幅下行,下行的旋律在后半部分,其实在语言的语调当中是一种陈述的形态,在情绪上有时候是“悲伤”的情绪基调(这个并不绝对都
是这样,所以打上引号),跟歌词的内容是相对贴切的,然后她基本只是用了旋律重复的方法来完成这一段,最后在毁了要歌颂的歌,音区在这一段拔向最高,跟第一段结尾拔高实则是一种呼应关系,
“呐喊”总是在最后一刻发生!
第三段歌词内容如下:
鱼儿游啊游啊游,鸟儿飞呀飞,浪在海里,虹在天空,世界多美好,根相握在地下,叶相融在云里,长出枝牙,云朵盛开,你朝我微笑。
为什么要打扰,这静又静的一切?谁呀?谁呀?谁能跳出来,站在万物之生为一切呐喊!
第三段歌词,其实是在对“呐喊”最终要呈现出来画面的诠释,从裸儿自己的画的画中间可以看出来,最低下的画,其实就是鱼,这里放在最重要的第三段,就表明了裸儿画画跟作曲的顺序其实是贴合的(
这里说句题外画,裸儿本身用画画来追求创作的“思路”并非是第一人,她从创作对象特征的情况来看,其实从音乐美学的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有些符合“印象派"音乐家们对于自然万物的描写理念,有兴趣的
朋友可以去听听德彪西的作品,他很多都是在写物,歌曲并非都要写感情,何况她也有写到感情)汗!又扯远了。
第三段歌词的配器,这一段的配器我们新听到了竹笛,这里的的竹笛在演奏速度较快的装饰音,其实这是对鸟跟鱼自由自在的描述,其后的长音也在为第三段美好的画面“歌颂”,这里其实最大的亮点在后面,
那就是“站在万物之生为一切呐喊!”注意这里的配器又回到第一段的结尾处了(其实是对前面伏笔的“呐喊”一种回应,这里的配器其实也是非常有想法的)。
第三段歌词的旋律,第三段歌词的旋律,跟歌词的切合度丝毫不差于前面两段,请注意聆听细节,

“鱼儿游啊游啊游,鸟儿飞呀飞”旋律线开始在环绕,到飞阿飞的时候,上行了,这是对飞阿飞的诠释(其实她
之前的作品也是这样,这是她创作的惯性),“浪在海里,虹在天空”注意看,同样的方式也来了,这第二乐句,其实是第一乐句的一个变化重复,但是同样的方式,“天空”的时候,她的旋律是上行的,后面几乎都是
延续了这一些特点,在“为什么要打扰,这静又静的一切?”这一句时,你们可以注意她其实是带有口语的演唱方式,中间略到疑问语气,这里就是我为什么要给歌词打上问号的原因(专业歌词都是有标点符号的,只是媒体
不愿意这么干,说白了,不重视and不懂这一块)。“谁呀?谁呀?谁能跳出来,站在万物之生为一切呐喊!”前半部分一样,还是疑问,后半部分,就是呐喊!(八成是她嗓子略疲劳,呐喊的力度略不给力!)编曲回应了呐喊!

这里是歌词与配器、主旋律的关系,裸儿本身并非完全天马行空,只是相对一般的商业歌曲,她确实“任性”了一点点。
2:歌词段落与调性的对立
好吧,这里我就不写太多了,你们记得歌曲唱完之后,说转了很多调吧?其实是每一副画转一次调,这其实在器乐曲当中也是非常常见的创作手法,调性对于调性音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创作手法之一,用一个调一种色彩对应一个段落
其实是对曲式划分比较好的选择,也是体现技术的一种手段,如果每一幅画都用一个调性,那3段音乐下来(包括重复),非常容易听觉疲劳。
好吧!今天就写到这里吧,实在有点点累,其实还有很多可以写的。
我之所以这么说,我只是希望,大众能多给一些“任性”音乐更大的包容性,刘欢老师选裸儿并非他不顾及大众感受,而只是相对好歌曲这样一档专业原创节目而言,除了考虑大众以外也要考虑专业
人士的看法,要不然也不要走出国门。

所有跟帖: 

分析得好高大上 -G&G妈- 给 G&G妈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21/2015 postreply 16:54:13

加跟帖:

当前帖子已经过期归档,不能加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