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面........

来源: 2012-12-22 12:35:03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度了一下,仍然不解何为玉面。

 
求玉面小郎君正面免冠无黑超清晰照,以求甚解

 

 

 玉面

(1)古代称人容貌的敬词。(2)御面,又称玉面、淤面,是一种有别于凉皮的面粉特制食品。

编辑本段词语玉面

基本解释

  【词目】:玉面
  【拼音】:yù mìan

释义

  (1)古代称人容貌的敬词。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是以使寡人得见君之玉面。”
  (2)指容颜美好。
  李白《浣纱石上女》诗:“玉面耶溪女,青娥红粉妆。”

详细解释

  1. 尊称人的容颜。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是以使寡人得见君之玉面。”
  2. 美好的容貌。
  南朝 梁简文帝 《乌栖曲》之四:“织成屏风金屈膝,朱脣玉面灯前出。” 唐 李白 《浣纱石上女》诗:“玉面 耶溪 女,青蛾红粉妆。”《随园诗话》卷一引 清 徐柯 《过平原有见》诗:“玉面珠璫坐锦车,蟠云作髻两分梳。”
  3. 白色的脸。指玉面狸。
  宋朱松 《牛尾狸》诗之一:“压槽玉面天涯见,琢雪庖霜照眼明。”
  4. 白色的脸。指玉花骢的脸。
  元张昱 《昔游》诗:“冠翘鶡尾朱袍盛,马顿金羁玉面斜。” 明 高明 《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玉面、银鬃、秀膊、青花。”
  5. 指梅花。
  宋 《虞美人》词:“冰肤玉面 孤山 裔,肯到人间世。天然不与百花同,却恨无情轻付、与东风。”

编辑本段食品玉面

  咸阳彬县地方风味特色面食。御面,又称玉面、淤面,是一种有别于凉皮的面粉特制食品。以其制作方法称为“淤面”,以其色亮如玉称为“玉面”,以其为宫中贡品而称为“御面”。相传
美食玉面

  美食玉面

为当年周太王古公亶父居豳时夫人姜女所发明。姜女是《诗·大雅·绵》中盛的贤美聪慧夫人,以善于烹调著称。后来古公亶父由豳迁岐,途经乾县梁山,姜女也将御面制作技艺带到了乾县、岐山一带,只不过因水土关系,那里的小麦面粉做成了流传至今的“面皮”。过了100多年,古公亶父的重孙周武王灭商建周,亲自来祖地豳国朝拜,专要曾祖母创始、曾祖父命名的玉面吃。由此淤面又称为“御面”。建都咸阳、长安的秦汉唐各代,宋家沟地御面一直为宫中食品。清慈禧太后晚年喜欢翻阅历朝案卷,对周人先祖居豳的历史及《诗·豳风》颇有研究,因而在颐和园修了“豳风桥”,她竟然从古籍中查到了3000多年前周太王元妃姜女制作淤面的记述,深为感动。后来八国联军入侵,慈禧逃到西安时,特地点了彬县淤面虽经3000多年的演变,淤面仍是上述姜女首创的四道工序,就是洗淤面、炼淤面、蒸淤面、切淤面。后来又加了压淤面,即将蒸熟的淤面压制成饴络。制作方法是:取上乘精粉适量,拌匀揉成面团,将面团放于凉水盆中反复揉洗,直到洗净面筋为止。再将洗出的面水过箩沉淀,在凉快干净处沉淀一夜。第二天滤掉在上面的清水,把粉浆用小火在锅内提炼成团,人工搓成小块、笼蒸一小时后出锅,用饴络床压制成粉条状。或用文火在锅里边搅边炼,炼成半熟为宜,再揉成细长条,置于笼内蒸熟。然后缓缓晾冷,用锋刃片切成极薄的片,佐以蒜泥、姜末、陈醋、精盐、香油,即可食用。御面筋光柔软,光滑爽口。2003年4月,彬县宋新战制作的御面在“中国烹饪王国游·西安咸阳美食旅游周”活动中,获“西安咸阳旅游名品”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