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影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长短不一的版本?

来源: 都是国货 2017-06-13 15:50:45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9183 bytes)

一部电影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长短不一的版本?

 

文 | 大浦

 

一部电影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上映,往往存在许多个不同的版本。造成版本差异的原因非常复杂,这篇文章就来讨论这种现象。

 

今年在国内上映的多部进口片都比它在本土市场的版本要短,比如《摔跤吧,爸爸》与《迷失Z城》。

 

中国版《摔跤》比印度版少了21分钟,但说实话,对中国观众来说,中国版真的不如印度版?因为删节的部分主要是歌舞段落,而且是影片制作方主动实施的,他们心知肚明,海外观众很难适应在剧情中穿插漫长的歌舞段落。这种做法也不是只针对中国,印度电影出口删去歌舞戏是某种惯例。

 

《摔跤吧!爸爸》(2016)

 

目前,《摔跤吧,爸爸》的票房和评分都创下了中国公映的非好莱坞电影的记录。

 

推而广之地说,我并不认为一部影片在本土市场的所谓原汁原味版就一定最优秀。另一个例子是台湾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它的大陆版本比港台版少了十分钟,删节的主要是一些表现自慰的段落。从艺术上判断,我觉得以这部影片的调性,没有那些段落其实是更好的。当然,这是见仁见智。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2011)

 

《迷失Z城》是当代美国影坛最受欧洲资深影评人肯定的独立导演之一詹姆斯·格雷的作品,格雷的作品之前都是欧美小众艺术院线的常客。这部新片投资高达3000万美元再加上有「暮光男」罗伯特·帕丁森加盟的缘故,影片居然在中国发行了。

 

不过公映的时候,影片被整整删掉了37分钟。《迷失Z城》在美国被定为PG-13,也就是说几乎人畜无害,此番删节是因为商业考量。原版141分钟在发行方眼中实在冗长。可从如今极端糟糕的票房来看,如此高强度删节的做法有适得其反的嫌疑。

 

《迷失Z城》(2016)

 

删节现象在全世界都很普遍。费里尼曾经因为《阿玛柯德》在苏联公映的时候,影片中小男孩被大妈庞大的胸部挤压差点窒息的场景被删节而大发雷霆。

 

政治、商业、艺术,很多因素都决定着一部电影的版本。

 

桀骜不驯如库布里克也曾妥协过。《发条橙子》1972年在美国上映的版本是X级,之后库布里克主动妥协,自愿删节了30秒,1973年影片重新以R级尺度再度发行。

 

库布里克这么做是出于商业考虑,没有任何政治力量或者宗教力量强迫他这么干。X级发行的票房损失是巨大的,强势如库布里克也不得不妥协。

 

《发条橙》(1971)

 

贝托鲁奇《1900》的意大利公映版本是分上下集上映的317分钟,影片在美国公映的时候发生了比较大的波折。制片人格里马尔迪最初剪了一个195分钟的版本给派拉蒙公司,而贝托鲁奇的意思是美国版可以参照意大利版分上下集上映,但格里马尔迪拒绝了。

 

非但如此,格里马尔迪还把贝托鲁奇逐出剪辑室,亲自指挥工作人员剪辑了一个删节巨大的180分钟版本。看到这个版本后,贝托鲁奇被吓到了,只能妥协。最终在美国公映的是删节了整整70分钟的247分钟版本。

 

《1900》(1976)

 

最惨的案列可能是《美国往事》。这部意大利通心粉西部片大师莱昂内的遗作,1984年9月底公映的欧洲版统一为229分钟。美国版就凄惨无比了,是真正的阉割。

 

片方先是删掉了两场很赤裸裸的强奸戏,接着把面条与贝利在1968年会面的那场戏也删了。即便如此,影片的试映反响还是很糟糕,于是发行方拉德公司(The Ladd Company)一不做二不休,在没有得到莱昂内同意的情况下,将影片一口气删至139分钟。

 

《美国往事》(1984)

 

非但如此,还把原来倒叙、插叙的叙事方法完全改为正叙。后来的事实证明,拉德公司这次删节行为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影片在美国的票房惨败以及糟糕到无法理喻的口碑差点让其关门。

 

稍显讽刺的是,《美国往事》在苏联上映的时候,基本没怎么删节,只是同样将影片的时序调整为正叙后稍微删了一些场景而已。

 

删节有时会彻底改变导演的命运。胡金铨是开华语武侠片风气之先的宗师级导演,不过胡导演的处女作却是一部抗日题材的电影《大地儿女》。结果因为政治原因,《大地儿女》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被删得非常严重。

 

这导致影片的票房不尽如人意。本来胡导演第二部作品依然想拍抗日电影,但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改变想法,拍摄了娱乐性较高同时规避现实的武侠片《大醉侠》,不想却成就了自己璀璨夺目的武侠片之路。

 

《大地儿女》(1965)

 

前几年香港警匪片尤其是杜琪峰作品,引进后结局都改为「自首」已成为段子。

 

不过,《夺命金》的情况有一点例外。片中一场戏是女银行职员为中年女人讲解理财,不断重复「清楚?明白?」的台词。这当然是杜琪峰的有意为之,不断的重复是为了表达金融机构雇员被金融机器异化的过程。内地版的这场戏少了几分钟,大概是片方觉得冗长无聊,怕观众不耐烦。

 

《夺命金》(2011)

 

香港电影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那就是八九十年代大量在香港公映的港片其实只是删节版,足版反而在台湾。

 

最典型的例子是《赌侠》,港版比台版居然少了足足二十多分钟。这里面当然也是商业的考量。当时港产片一半的市场是在台湾,大量的电影都是台湾片商投资。所以影片要先满足台湾市场需要。而香港人一向喜欢短平快,戏院为了多排戏,往往会将影片长度减到90分钟。

 

《赌侠》(1990)

 

好莱坞「一代天骄」奥逊·威尔斯的《历劫佳人》(Touch of Evil)就是一部没有原版的残品。威尔斯当年在完成影片之后把粗剪版给了环球公司,而这个粗剪版目前已经不存在这个地球上了。

 

环球主管对这个粗剪版不满意,在没有知会威尔斯的前提下,删节加补拍后搞了个版本。威尔斯看完这个版本后非常不满意,写了一份长达58页的观影备忘录交给了环球的制片部主管穆尔(Edward Muhl),但这些意见根本未被采纳,环球在1958年发行了一个93分钟的版本了事。

 

《历劫佳人》(1958)

 

1970年代中期,环球对外宣布在档案室发现了一个108分钟的《历劫佳人》版本。这让影迷欢呼雀跃,环球乘势二度发行《历劫佳人》。可实际上,这个版本并非威尔斯的粗剪版,而是根据威尔斯的备忘录重新制作的版本。

 

1998年,剪辑师沃尔特·默奇(Walter Murch)又联合环球方面制作了一个版本,但还是在备忘录的基础上完成的。无论如何,威尔斯真正的影像版的原始构想是永久消失了。

加跟帖:

当前帖子已经过期归档,不能加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