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甦坚抗日老兵凋零了留下了……(文:四川抗日老兵救助会志愿者杨红雷)

本帖于 2015-08-09 13:50:40 时间, 由普通用户 安雅云 编辑

公元2015年8月8日下午4点钟,接到德阳抗日老兵黄甦坚老伴赵婆婆电话,她说黄甦坚特别恼火,恐怕这次挺不过去了,吃啥吐啥,嘴里老是念叨着希望和我见上一面。其实在之前,德阳志愿者小佛已经和我约好,也告诉了黄甦坚身体状况极差,希望我能够抽空去一次。我已经和小佛约好,9号在德阳碰头,如果能够邀请到其他志愿者一起去看望一下黄老更好。接着赵婆婆电话,听着赵婆婆哽咽的话语,直觉黄老真的病情严重,于是赶紧给赵婆婆说我们明天会准时到德阳黄许镇去看望黄老。    

殊不知,6点以后,接到电话,黄甦坚抗日老兵没能够挺到我们第二天去看他最后一眼,突然散手人寰,驾鹤西去。我脑袋一下子蒙了,感觉自己不知道怎么办,答应了要去德阳,结果还是让黄老带着遗憾离开了我们。我们四川抗日老兵救助会志愿者,作为黄甦坚抗日老兵的发现者,在他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随时都在念叨着我们志愿者,随时都在把我们当成最亲近的儿女,希望我们多一些时间走到他身边,和他说说话,讲讲开心的事。

发现黄甦坚,关爱黄甦坚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我们为他解决饮水困难,为他搬家、为他购买生活必需品,为他筹措治病费用,为他祝福生日快乐、为他送去各种各样的慰问品……数不清的志愿者、一批一批走到黄甦坚身边,让他感受这迟到的人间温情、志愿者的大爱。可是,遗憾照样留给我们,老兵在加速凋零,志愿者赶在路上,还是跟不上老兵凋零的步伐……

黄甦坚,1944年在云南芒市和日本鬼子战斗,整个手臂被手榴弹炸毁,幸得美国军医高超医疗技术,挽回手臂、挽回手指三节。因为对日作战因伤致残,回到部队做一般文职人员、后回到家乡直到1949年。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历史复杂原因,牵涉到自己中将父亲黄莘牧,1962年以伪军官身份,历史反革命身份抓捕判刑12年,此时,他的父亲在1950年被枪毙,原因是党国高官。1986年,黄甦坚出狱,社会让他弄不清自己的姓名、弄不清自己的出生年月,更让他无法有一个可以传宗接代的家。黄甦坚被有文化的户口登记人员改成黄苏坚,出生年月1924年被改成1926年,强健的体魄最先毁损在抗日战场,在判刑的12年,实际15年之内,他的身体搞垮了,更主要的是他已经没有结婚的能力,没有组建一个家庭的机会。

回到德阳,作为一个刑满释放人员,在九五厂工作,继续散发着热能,为社会提供他的完整价值,他的回报就是有一口饭吃。黄甦坚一个人孤苦伶仃,每天在狭窄,黢黑的宿舍里数着星星,盼着太阳,心里面有好多梦想,没有述说的地方,只有换成一个一个文字,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没有妻子,没有孩子,只有文字陪伴着他走了很漫长的人生之路。

20多万字的个人经历描述,这个社会上要写出自己亲身经历的人其实非常少,包括饱食终日、脑满肥肠,请人捉刀描述自己精彩人生的大款、权贵也很少写到20万字以上。

黄甦坚却悄悄做到了,他把自己最后的精力,最后的能量一个人尽情燃烧,这些文字,在我们看来书里面历史痕迹重得我看到心都要加速跳动,很难平抑激动之心。黄甦坚,是多么坚强的一个抗日老军人啊!黄老是一个内心世界多么丰富的人啊!活得那么艰难,活得那么痛苦,内心世界却是无限灿烂,充满阳光。真的要感谢谁啊?创造了一个让我们永远刻骨铭心的抗日先驱。

今天,我们看到的是黄甦坚冰凉的遗体。记忆永远定格的那张平凡朴实,充满着希冀的苍白之脸。一个中国抗日军人,走完92年人生,没有后人,没有妻子,没有亲人。他又是幸运的,因为在晚年,有了一个老伴,陪着他走完了最后的旅程。还有2013年走进他身边的志愿者,给了他最大的安慰,让他痛哭一场后,终于明白了自己接近90岁高龄的时间,是中国一群普普通通的关爱抗日老兵志愿者,让他感受到过去为国捐躯、为国献身得到了最有价值的认可,中国老百姓认可他是抗日老兵了。黄甦坚的眼泪,何尝不是志愿者的眼泪。

凄凄漓漓的中雨,似乎与我们心情一样,哭吧哭吧不是泪,那是我们心中的负累,黄甦坚,我们志愿者心里无法诉说愧疚的心,我们来晚了,今天最后送您老人家最后一程。李大萍、苏磊、苏磊同事、我、黄甦坚生命中最后的老伴赵婆婆,九五厂退休办老杨,加上主办丧事的丧葬店老板,7个人。把黄甦坚遗体搬上灵车,小雨中缓缓向火葬场驶去,沿途我们按照德阳习俗,一路抛洒钱纸,一路出门、过桥放火炮、把黄老送到了德阳火葬场。

因为没钱,因为黄甦坚现在的老伴赵婆婆心中有很多无奈,昨下午6点过去世,今天我早上7点钟不到出门赶着车朝德阳跑,赵婆婆等着我们去,然后就要火化黄甦坚。我们就成了黄甦坚最后的亲人,赵婆婆一个人无法承担黄甦坚最后的安葬。最简单的葬礼,黄甦坚在德阳公墓里面树葬,一颗黄果树下,密密麻麻排列着一个一个小小的碑,那就是一个一个名字,我们知道,这就是穷人最后的归宿。旁边是上千上万元的墓地,那和黄甦坚无缘,赵婆婆也想给黄甦坚弄一个好一点的墓地,可惜没钱啊!一个最平凡的抗日老兵生命,在德阳九五厂一个廉租房里,走完他奉献一生的声明后,一个一尺长,十公分宽的尖型墓碑诠释着这里有一个生命曾经诞生,消失。包括他为我们今天幸福的人们曾付出的牺牲和奉献,都在此驻留。

手捧着黄甦坚遗像,手捧着黄甦坚温热的骨灰,默哀、致敬、烧香、磕头、烧纸、放生。想哭啊!想流泪啊!想呐喊啊!都成一个记忆了。因为树葬,骨灰盒都省去了,真的是活着为社会奉献,失去生命,成了一堆骨灰,依然还要为这颗黄果树奉献最后的营养,不知道这是不是叫高尚;不知道这叫不叫奉献。我们身上的雨水,雨伞滑下的雨滴,芊芊细细如同我们此刻的心,黄甦坚抗日老兵,一路走好。天国,那个我们平凡百姓梦想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歧视,没有特权,生命都是一样的珍贵,生命都是一样的平凡。黄甦坚抗日老兵,永远活在志愿者心中,你今后一定会在德阳人民中有一个位置,那就是你是中国抗日军人,我们仰望着您,我们尊敬着您,我们把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永远怀念您。

黄甦坚抗日老兵,凋零了,留下了......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